『壹』 新手學攝影,買什麼相機好
樓主,你現在進入了一個誤區。學習攝影,或者說攝影的作品如何,很大程度上不是由設備決定的!等你學習了,就知道了。我們評測照片的時候,可是不關心它是用什麼設備拍的!好的設備,片子自然好,但這首先要求你本身已經成為一名攝影家才行啊。就算現在把佳能的大馬三送給你,你就能拍出獲獎的片子嗎?所以,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就買D3000外帶焦段合適的鏡頭,比如18-55加55-200或者18-105、18-200之類的,各焦距都有,通過學習和實踐提高自己。你要堅信,相機後邊的腦袋才是牛片的製造者!等到了你的片子人人喊好的時候,你再去考慮更好的設備也不遲。推薦D3000是因為它是職業相機,我一直反對相機的視頻功能,這明擺著不務正業嘛。高清視頻錄制,難道你真拿它當攝像機用?最多娛樂一下。可是,一小時的高清視頻(估算)得10多GB啊!所以這視頻最多也就是個娛樂,玩一下而已。你要學攝影,當然要職業相機了,D3000就沒視頻功能,而且也很強大啊。如果錢已經卡死,實在不能多出,你看看索尼的相機也行,它的相機便宜的很,4500雙鏡頭外帶一三角架都有了,比如它的A230,今年的新品。攝影界不是有那麼個順口溜嘛:三流攝影比設備,二流攝影比技術,一流攝影比思想。
『貳』 最頂級的攝影設備
攝影機是什麼意思?攝像機還是照相機?
攝像機最頂級且國內民間渠道能賣到的,有以下幾種:
1、索尼 F65,55萬左右,屬於最頂級的電視用攝像系統(索尼更高級別的電影系統就不說了,過百萬的東西,而且民間渠道買不到的),直接拍攝4K級別的視頻素材,比目前流行的高清電視的清晰度要高出9倍以上。這是單機身的價格,不包含鏡頭。
2、索尼 HDW-F900R,48萬左右,專業級電視攝像系統,同樣可以拍攝4K視頻,但這個機器比F65要輕便很多,多數時候用於外景拍攝,當然咯因為輕便了在功能上是不如F65的,在定位上就是個外景機,比棚拍的F65要低一個級別。
3、RED DRAGON小型電影系統,28萬左右單機身模塊,最高可拍攝4K格式的視頻,好萊塢的中小型公司內比較流行,多數用於中、小投資的電影拍攝或高端電視拍攝,有些大牌影片出外景也用這個機器。不過這個系統比較坑爹,28萬只是買個最基礎的機身,其他功能都是模塊化需要另外購買的,除鏡頭外,還需要購買對應不同鏡頭的各個版本追焦器系統、各個版本取景器系統、輸入輸出模塊、儲存系統......最坑爹就是軟體系統也是要錢買的,全部加起來比索尼F65還要貴,但性能上絕對超越F65的,畢竟是專為電影拍攝研發的機器,很多功能都是電影拍攝專用的。
至於其他品牌諸如松下、佳能這些,撐死就20多萬的價格,對比索尼、RED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不屬於頂級就不推薦了。
至於照相機系統,最頂級的有以下幾個:
1、林可夫617,7萬左右,120中畫幅膠片相機。不要疑惑,確實是膠卷相機,而且目前還在生產,屬於120膠卷攝影最頂級的相機,因為這個相機是超寬幅相機,目前沒有任何數碼相機能做到超寬幅拍攝(數碼一般用遮擋拍攝偽寬幅、後期剪裁來實現),拍攝的照片最典型就是你看到那些幾百人站一排集體照的那種,超長的畫面,所以這個領域還是需要用膠卷來實現,用低ISO的專業120反轉片拍攝,電分掃描,解析度可以達到8000萬~1億像素的中畫幅數碼相機水平,而目前(2015年5月)中畫幅數碼相機還未完全普及5000萬像素,因此林可夫617依舊有存在的必要。
2、林可夫45大畫幅機身,5W左右,只是一個機身,還要另外購買不同焦段的大畫幅鏡頭。數碼相機目前民用化只做到了120級別,只有極個別廠家炫技出了一些大畫幅數碼,但其實都是偽大畫幅後期放大照片模擬而已,因為CCD也好CMOS也好,要做到哪怕4X5規格的大小目前都是天價成本且工藝及其困難,更不要說大畫幅領域的5×7英寸、8×10英寸、10×12英寸這些尺寸了。所以基本上大畫幅數碼都很少民用,上大畫幅數碼攝影一般用於航天領域,例如氣象衛星上拍攝雲圖的系統,就是數碼大畫幅,那都是幾百上千萬一套的定製系統。至於大畫幅膠片拍攝4X5入門級別,沖洗後電分掃描,解析度普遍在5~10億像素。這套45大畫幅加上鏡頭、取景器等等其他配件,10萬左右,你可以享受到衛星級的拍攝體驗,當然咯這種膠卷也貴,入門級4X5系統的富士PRO 160 NS 彩色負片大約360左右一盒,一盒10張,也就是說沒拍攝一張的成本是36元,還不帶沖洗、電分的價格,平均下來一張照片100塊錢左右吧。
3、哈蘇H5D60中畫幅數碼相機,含HC80mm鏡頭(蔡司定製),21萬人民幣左右。120中畫幅級別的數碼單反系統,6000萬像素解析度,可以說是目前國內隨便一個攝影城都能買到的最頂級120數碼系統了。
4、徠卡S2-P,單機身約10萬,一個30-90鏡頭約9萬,跟哈蘇差不多價格。不過徠卡牌子響亮,徠卡鏡頭光學質量也牛逼(哈蘇鏡頭也不差,全部是蔡司鏡頭),但徠卡S2-P並不是真正的120數碼畫幅,是偽畫幅,接近120畫幅而已。
至於佳能、尼康這些就不說了,都是在135畫幅里折騰的牌子,面對120和大畫幅就是個小娃娃,不屬於頂級。
『叄』 想做攝影師,什麼設備好
是否專業不是看設備,抄很多愛好者的設備比一些專業攝影師的設備還要高級。
依靠攝影獲得的收入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的就是專業攝影師。
如果要推薦設備,看你玩佳能的 還是尼康的
5DII 機身
+ 16-35鏡頭
+ 35MM 1.2 人像皇鏡頭
+ 70-200 IS 2.8 鏡頭
+ 50MM 1.2
反正你拿上這些東西 懂行的第一感覺 肯定覺得你干這行業賺到錢了
『肆』 突然想學攝影,該買哪些設備,別超過10萬
看你准備發高燒,那上尼康,要全畫幅高感連拍快,防抖現在是廢話了。但一定要佳能的話那就5D3什麼挺好了,不過那個偏肉偏膩,寬容度和銳度都不如尼康,就是好使喚,拍生活和一般的寫真可以湊活。尼康810什麼很專業有人怕駕馭不了,另外色彩你可能嫌冷淡要P,設置可以調,鏡頭一定要捨得花錢上牛頭,變焦主打24/28-70(全幅),最大光圈至少2.8,然後標定50(通吃標配)和80左右(不是很特寫的人像)必備,其他比如36定,720(70-200變焦),百微都可以有,有人還喜歡廣角的變焦,隨便你。曼富圖緊湊型單腳架+小雲台(其實就是個轉頭)和外接的閃燈什麼也可以考慮,UV不需要,不過那個挺專業的,你如果不熟可以先從中端機開始。但是牌子不要換,不然換了界面挺麻煩,以及全幅還是APS一開始就要認好不然後來浪費錢,鏡頭就上牛鏡,絕對值!
另外,一定要學個PS,還有攝影的事最終並不是攝影本身的事,你得多看看多熏熏,必須走心,有悟性的話最少要磨個10來年,但也有3、5年就能超越前輩的,不過那是極個別的。Good Luck!
『伍』 求一種攝影技術:用LED燈之類的發光物體在黑暗中寫字,能用相機拍下字跡的技術.
日本的那個最有名,是人工一張張有節奏的擺造型,劃形狀,一張張延時曝光然後拼出來的小影片,你發的這個是靜態的,通過長時間曝光,然後有規律有形狀的揮動熒光棒也能拍出來.大概需要30秒~50秒左右的曝光時間吧,光圈F11左右,ISO200,需要單反一台,三腳架一支,可手動控制開關的熒光棒一根,還要有個耐心的劃道具的人.然後就反復的實驗吧,我也想拍過...一直沒時間搞.
『陸』 開攝影工作室除了相機和電腦其他的設備用什麼品牌的比較好
那除了這兩樣就剩下燈光布景了,燈光可以選擇國產品牌,推薦「金鷹」、「金貝」這樣的品牌,還是比較不錯的,背景機沒有太明確的品牌,我買過好幾個,每次都不一樣,但用起來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沒有故障,背景就從網上訂吧,價格都差不多,喜歡哪個買哪個,測光表也可以省下來,都是數碼的,拍幾張片試試就知道用多大的輸出合適了,噴墨列印機還是要有一部的,我用佳能「IX4000」是A3+幅面,輸出速度很快,顏色也很不錯,外觀時尚,比較省墨,缺點就是進紙聲音特別大。三角架買個好的,這東西常用,我推薦義大利的「曼浮圖」(我2001年買的,用到現在了)尺寸根據個人需要吧,最好是大點的,你開工作室可能也會有些廣告拍攝業務吧,大點的架子遇到有些特殊的東西用起來很順手,雲台也得根據自己的業務方向選擇則,需要親自試試,別的就沒什麼了好像,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攝影設備有哪些
攝影需要的設備較多,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外,還有各種變焦鏡頭、內定焦鏡頭、閃光燈容、各種用途濾色鏡、相機包、照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反光傘、外拍燈、攝像燈、石英燈、鏡頭蓋、遮光罩、三腳架、獨腳架、相機清潔用具、快門線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space
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攝影師來說,雖然攝影作品在於構圖和創意,但是一部好的攝影設備確實非常重要的。
『捌』 有人對攝影比較在行嗎,買攝影設備去哪比較好
一般來說買攝影器材,到實體店去看一下,去買比較放心,或者說想買的便宜一些,可以去網上那些專賣店去買,但是一定要去品牌店,旗艦店。
『玖』 想要學攝影,應該買什麼設備入門
最起碼得有一部相機吧,單反最好,不行尾單也可以,或者專業級別的卡片機
『拾』 攝影入門用什麼設備比較好
我認為佳能的相機比較適合新手。因為他相機上的很多設置非常方便快捷比較好上手我學習。攝影入門首先要會調曝光度色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