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機床誤差指什麼意思

機床誤差指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4-17 04:00:25

『壹』 哪些因素影響機床加工精度

機床加工精度受以下因素影響:

1、機床誤差

機床誤差是指機床的製造誤差、安裝誤差和磨損。主要包括機床導軌導向誤差、機床主軸回轉誤差、機床傳動鏈的傳動誤差。

2、加工原理誤差

加工原理誤差是指採用了近似的刀刃輪廓或近似的傳動關系進行加工而產生的誤差。加工原理誤差多出現於螺紋、齒輪、復雜曲面加工中。

3、調整誤差

機床的調整誤差是指由於調整不準確而產生的誤差。

4、工件內部的殘余應力

殘余應力的產生:毛胚製造和熱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冷校直帶來的殘余應力;切削加工帶來的殘余應力。

5、加工現場環境影響

加工現場往往有許多細小金屬屑,這些金屬屑如果存在與零件定位面或定位孔位置就會影響零件加工精度,對於高精度加工,一些細小到目視不到的金屬屑都會影響到精度。這個影響因素會被識別出來但並無十分到位的方法來杜絕,往往對操作員的作業手法依賴很高。

6、夾具的製造誤差和磨損

夾具的誤差主要指:定位元件、刀具導向元件、分度機構、夾具體等的製造誤差;夾具裝配後,以上各種元件工作面間的相對尺寸誤差;夾具在使用過程中工作表面的磨損。

7、刀具的製造誤差和磨損

刀具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根據刀具的種類不同而異。

8、工藝系統受力變形

工藝系統在切削力、夾緊力、重力和慣性力等作用下會產生變形,從而破壞了已調整好的工藝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系,導致加工誤差的產生,並影響加工過程的穩定性。主要考慮機床變形、工件變形以及工藝系統的總變形。

9、工藝系統的熱變形

在加工過程中,由於內部熱源(切削熱、摩擦熱)或外部熱源(環境溫度、熱輻射)產熱使工藝系統受熱而發生變形,從而影響加工精度。在大型工件加工和精密加工中, 工藝系統熱變形引起的加工誤差佔加工總誤差的40%-70%。

(1)機床誤差指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加工精度根據不同的加工精度內容以及精度要求,採用不同的測量方法。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類方法:

1、按是否直接測量被測參數,可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直接測量:直接測量被測參數來獲得被測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較儀測量。間接測量:測量與被測尺寸有關的幾何參數,經過計算獲得被測尺寸。

顯然,直接測量比較直觀,間接測量比較繁瑣。一般當被測尺寸或用直接測量達不到精度要求時,就不得不採用間接測量。

2、按量具量儀的讀數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測尺寸的數值,可分為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絕對測量:讀數值直接表示被測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標卡尺測量。

相對測量:讀數值只表示被測尺寸相對於標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較儀測量軸的直徑,需先用量塊調整好儀器的零位,然後進行測量,測得值是被側軸的直徑相對於量塊尺寸的差值,這就是相對測量。一般說來相對測量的精度比較高些,但測量比較麻煩。

3、按被測表面與量具量儀的測量頭是否接觸,分為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

接觸測量:測量頭與被接觸表面接觸,並有機械作用的測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測量零件。

非接觸測量:測量頭不與被測零件表面相接觸,非接觸測量可避免測量力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測量等。

4、按一次測量參數的多少,分為單項測量和綜合測量。

單項測量;對被測零件的每個參數分別單獨測量。

綜合測量:測量反映零件有關參數的綜合指標。如用工具顯微鏡測量螺紋時,可分別測量出螺紋實際中徑、牙型半形誤差和螺距累積誤差等。

5、按測量在加工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分為主動測量和被動測量。

主動測量: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進行測量,其結果直接用來控制零件的加工過程,從而及時防治廢品的產生。

被動測量:工件加工後進行的測量。此種測量只能判別加工件是否合格,僅限於發現並剔除廢品。

6、按被測零件在測量過程中所處的狀態,分為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

靜態測量;測量相對靜止。如千分尺測量直徑。

動態測量;測量時被測表面與測量頭模擬工作狀態中作相對運動。

『貳』 機床的幾何誤差包括哪些

1.1 機床的原始製造誤差
是指由組成機床各部件工作表面的幾何形狀、表面質量、相互之間的位置誤差所引起的機床運動誤差,是數控機床幾何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
1.2 機床的控制系統誤差
包括機床軸系的伺服誤差(輪廓跟隨誤差),數控插補演算法誤差。
1.3 熱變形誤差
由於機床的內部熱源和環境熱擾動導致機床的結構熱變形而產生的誤差。
1.4切削負荷造成工藝系統變形所導致的誤差
包括機床、刀具、工件和夾具變形所導致的誤差。這種誤差又稱為「讓刀」,它造成加工零件的形狀畸變,尤其當加工薄壁工件或使用細長刀具時,這一誤差更為嚴重。
1.5 機床的振動誤差
在切削加工時,數控機床由於工藝的柔性和工序的多變,其運行狀態有更大的可能性落入不穩定區域,從而激起強烈的顫振。導致加工工件的表面質量惡化和幾何形狀誤差。
1.6 檢測系統的測試誤差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測量感測器的製造誤差及其在機床上的安裝誤差引起的測量感測器反饋系統本身的誤差;
(2)由於機床零件和機構誤差以及在使用中的變形導致測量感測器出現的誤差。
1.7 外界干擾誤差
由於環境和運行工況的變化所引起的隨機誤差。
1.8 其它誤差
如編程和操作錯誤帶來的誤差。
上面的誤差可按照誤差的特點和性質,歸為兩大類:即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
數控機床的系統誤差是機床本身固有的誤差,具有可重復性。數控機床的幾何誤差是其主要組成部分,也具有可重復性。利用該特性,可對其進行「離線測量」,可採用「離線檢測——開環補償」的技術來加以修正和補償,使其減小,達到機床精度強化的目的。
隨機誤差具有隨機性,必須採用「在線檢測——閉環補償」的方法來消除隨機誤差對機床加工精度的影響,該方法對測量儀器、測量環境要求嚴格,難於推廣。
2幾何誤差補償技術
針對誤差的不同類型,實施誤差補償可分為兩大類。隨機誤差補償要求「在線測量」,把誤差檢測裝置直接安裝在機床上,在機床工作的同時,實時地測出相應位置的誤差值,用此誤差值實時的對加工指令進行修正。隨機誤差補償對機床的誤差性質沒有要求,能夠同時對機床的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進行補償。但需要一整套完整的高精度測量裝置和其它相關的設備,成本太高,經濟效益不好。文獻[4] 進行了溫度的在線測量和補償,未能達到實際應用。系統誤差補償是用相應的儀器預先對機床進行檢測,即通過「離線測量」得到機床工作空間指令位置的誤差值,把它們作為機床坐標的函數。機床工作時,根據加工點的坐標,調出相應的誤差值以進行修正。要求機床的穩定性要好,保證機床誤差的確定性,以便於修正,經補償後的機床精度取決於機床的重復性和環境條件變化。數控機床在正常情況下,重復精度遠高於其空間綜合誤差,故系統誤差的補償可有效的提高機床的精度,甚至可以提高機床的精度等級。迄今為止,國內外對系統誤差的補償方法有很多,可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2.1單項誤差合成補償法
這種補償方法是以誤差合成公式為理論依據,首先通過直接測量法測得機床的各項單項原始誤差值,由誤差合成公式計算補償點的誤差分量,從而實現對機床的誤差補償。對三坐標測量機進行位置誤差測量的當屬Leete, 運用三角幾何關系,推導出了機床各坐標軸誤差的表示方法,沒有考慮轉角的影響。較早進行誤差補償的應是Hocken教授,針對型號Moore 5-Z(1)的三坐標測量機,在16小時內,測量了工作空間內大量的點的誤差,在此過程中考慮了溫度的影響,並用最小二乘法對誤差模型參數進行了辨識。由於機床運動的位置信號直接從激光干涉儀獲得,考慮了角度和直線度誤差的影響,獲得比較滿意的結果。1985年G. Zhang成功的對三坐標測量機進行了誤差補償。測量了工作台平面度誤差,除在工作台邊緣數值稍大,其它不超過1μm,驗證了剛體假設的可靠性。使用激光干涉儀和水平儀測量得的21項誤差,通過線性坐標變換進行誤差合成,並實施了誤差補償。X-Y平面上測量試驗表明,補償前,在所有測量點中誤差值大於20μm的點佔20%,在補償後,不超過20%的點的誤差大於2μm,證明精度提高了近10倍。
除了坐標測量機的誤差補償以外,數控機床誤差補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1977年Schultschik教授運用矢量圖的方法,分析了機床各部件誤差及其對幾何精度的影響,奠定了機床幾何誤差進一步研究的基礎。Ferreira和其合作者也對該方法進行了研究,得出了機床幾何誤差的通用模型,對單項誤差合成補償法作出了貢獻。J.Ni et al更進一步將該方法運用於在線的誤差補償,獲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Chen et al建立了32項誤差模型,其中多餘的11項是有關溫度和機床原點誤差參數,對卧式加工中心的補償試驗表明,精度提高10倍。Eung-Suk Lea et al幾乎使用了同G. Zhang一樣的測量方法,對三坐標Bridge port銑床21項誤差進行了測量,運用誤差合成法得出了誤差模型,補償後的結果分別用激光干涉儀和Renishaw的DBB系統進行了檢驗,證明機床精度得以提升。
2.2誤差直接補償法
這種方法要求精確地測出機床空間矢量誤差,補償精度要求越高,測量精度和測量的點數就要求越多,但要詳盡地知道測量空間任意點的誤差是不可能的,利用插值的方法求得補償點的誤差分量,進行誤差修正,該種方法要求建立和補償時一致的絕對測量坐標系。
1981年,Dufour和Groppetti在不同的載荷和溫度條件下,對機床工作空間點的誤差進行了測量,構成誤差矢量矩陣,獲得機床誤差信息。將該誤差矩陣存入計算機進行誤差補償。類似的研究主要有A.C.Okafor et al,通過測量機床工作空間內,標准參考件上多個點的相對誤差,以第一個為基準點,然後換算成絕對坐標誤差,通過插值的方法進行誤差補償,結果表明精度提高了2~4倍。Hooman則運用三維線性(LVTDS)測量裝置,得到機床空間27個點的誤差(解析度0.25μm,重復精度1μm),進行了類似的工作。進一步考慮到溫度的影響,每間隔1.2小時測量一次,共測量8次,對誤差補償結果進行了有關溫度系數的修。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是測量工作量大,存儲數據多。目前,還沒有完全合適的儀器,也限制了該方法的進一步運用和發展。
2.3相對誤差分解、合成補償法
大多數誤差測量方法只是得到了相對的綜合誤差,據此可以從中分解得到機床的單項誤差。進一步利用誤差合成的辦法,對機床誤差補償是可行的。目前,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進展。
2000年美國Michigan大學Jun Ni教授指導的博士生Chen Guiquan做了這樣的嘗試,運用球桿儀(TBB)對三軸數控機床不同溫度下的幾何誤差進行了測量,建立了快速的溫度預報和誤差補償模型,進行了誤差補償。Christopher運用激光球桿儀(LBB),在30分鍾內獲得了機床的誤差信息,建立了誤差模型, 在9個月的時間間隔內,對誤差補償結果進行了5次評價,結果表明,通過軟體誤差補償的方法可

『叄』 數控機床誤差測量及補償方面的知識

你這問的真的好復雜啊,不敢說定義,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聊幾句,歡迎高手斧正。
幾何誤差:指的是理論幾何形狀與加工之間的誤差。這是由加工母機決定的,是機床固有的誤差。
安裝誤差:是在安裝過程中引起的誤差,是在幾何誤差上疊加的,這個可以降低,但考慮成本與工效,有一個適合的范圍值。
定位誤差:是指機床運動靜止後,實際運動距離跟理論運動距離的差值。有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兩個指標。
位置誤差:包括定向、定位、跳動三種,主要指工件跟理論值得偏差。
運動誤差:主要是在直線或插補運動中,跟理想值的偏差。
靜止誤差:在靜止狀態下,受到外力後發生的變化,一般是報警值。
關系是這樣的,幾何誤差、安裝誤差是在機床加工、組裝過程中產生的,位置誤差是兩者在精度方面的綜合反映,定位誤差是直線傳動機構配合電氣修正後的綜合誤差,修正包括反向間隙補償,高級點的包括激光修正補償。運動誤差是插補運動修正後的誤差,常見的是循圓補償。靜止誤差則是外力對機床運動軸的干擾,這個沒見到過指標,只看到過位置報警參數。
英文的意思應該是:位置跟隨誤差錯誤,應該是伺服編碼器反饋與指令不一致超出一定范圍的報警。

『肆』 數控車床誤差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數控車床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數控機床之一。它主要用於軸類零件或盤類零件的內外圓柱面、任意錐角的內外圓錐面、復雜回轉內外曲面和圓柱、圓錐螺紋等,並能進行切槽、鑽孔、擴孔、鉸孔及鏜孔等。下面簡單介紹下出現誤差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一、加工原理誤差
加工原理誤差是由於採用了近似的加工運動方式或者近似的刀具輪廓而產生的誤差,因在加工原理上存在誤差,故稱加工原理誤差。只要原理誤差在允許范圍內,這種加工方式仍是可行的。
二、機床的幾何誤差
機床的製造誤差、安裝誤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損,都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其中主要是機床主軸回轉運動、機床導軌直線運動和機床傳動鏈的誤差。
三、刀具的製造誤差及彈性變形
彈性形變表現在刀具、機床絲杠副、刀架、加工零件本身等對象的形變,使刀具相對工件出現後退,阻力減小時形變恢復又會出現過切,使工件報廢。產生形變的最終原因是這些對象的強度不足和切削力太大。
彈性形變會直接影響零件加工尺寸精度,有時還會影響幾何精度(如零件變形時容易產生錐度,因為遠離卡盤的位置形變幅度越大),刀具的強度不足,可以設法提高,有時機床和零件本身的強度,是沒法選擇或改變的,所以只能從減小切削力方面著手,來設**服彈性形變,切深越小、刀具越鋒利、工件材料硬度較低、走刀速度減小等都會減小實際切削阻力,都會減輕彈性形變。
所以為了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往往把精加工、半精加工和粗加工分開,也就是說把彈性形變大的和彈性形變小的不同工序分開進行(粗加工時追求效率基本不追求精度,刀具需要偏鈍,側重強度,精加工時切削量很小,追求精度,刀具側重鋒利,減小切削阻力),在對刀試切時,就按照不同工序實際加工時的切深進行試切,確保試切時和實際加工時阻力和彈性形變幅度大致相當,確保數控機床坐標系建立准確,確保普通機床進刀准確;然後在精加工時盡可能採用比較鋒利的刀具,最大程度減小切削抗力、減小形變。
刀具的製造誤差、安裝誤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損,都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刀具在切削過程中,切削刃、刀面與工件、切屑產生強烈摩擦,使刀具磨損。當刀具磨損達到一定值時,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切屑顏色和形狀發生變化,並伴有振動。刀具磨損將直接影響切削生產率、加工質量和成本。
四、夾具誤差
夾具誤差包括定位誤差、夾緊誤差、夾具安裝誤差及對刀誤差等,這些誤差主要與夾具的製造和裝配精度有關。
(1)基準不重合誤差
當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而造成的加工誤差,稱為基準不重合誤差,其大小等於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之間尺寸的公差。
(2)基準位移誤差
工件在夾具中定位時,由於工件定位基面與夾具上定位元件限位基面的製造公差和最小配合間隙的影響,導致定位基準與限位基準不能重合,從而使各個工件的位置不一致,給加工尺寸造成誤差,這個誤差稱為基準位移誤差。
五、轉速對加工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轉速越高切削的效率越高,所以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運行盡可能高的轉速進行切削。但轉速、工件直徑確定切削線速度,線速度受工件硬度、強度、塑性、含碳量、含難切削合金量和刀具的硬度及幾何性能等因素制約,所以要在線速度限制下選擇盡可能高的轉速。另外轉速高低選擇要根據不同材質的刀具確定,例如高速鋼加工鋼件時,轉速較低時粗糙度較好,而硬質合金刀具則轉速較高時,粗糙度較好。再者,在加工細長軸或薄壁件時,要注意將轉速調整避開零件共振區,防止產生振紋影響表面粗糙度。
六、切削要素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知道工件材質較硬時,加工後工件表面粗糙度較好,另外當工件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越高時(如銅材、鋁材),就需要刀具越鋒利才能加工出比較好的表面粗糙度,灰鑄鐵加工相對於鋼件加工來說,因為成份復雜,含雜質程度高,就需要刀具硬度較高。有些延展性較高強度又較高的合金材料,就需要鋒利卻又能保證強度的刀具,所以就比較難加工(如不銹鋼、鎳基耐熱合金、鈦合金等)。
除了材料對刀具提出要求以外,切削要素對表面粗糙度也會產生影響,當精加工切深太小,甚至比刀具刃厚還小時,刀刃已不能實現正常切削,所以產生擠壓,也就會出現很差的表面粗糙度。當切深太大,甚至使刀具產生彎曲時,這時工件材料是被撕裂下來的,所以在工件上會留下很多絲狀鐵屑殘留和較明顯的紋路。走刀速度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響也是相當明顯的,當走刀速度加快或刀具副偏角不恰當時,會使走刀紋路高度加大,也就使表面粗糙度變差。

『伍』 機床誤差有哪些對加工件質量主要影響什麼

機床誤差有: (1)機床主軸與軸承之間由於製造及磨損造成的誤差。它對加工件的圓度、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產生不良影響。 (2)機床導軌磨損造成誤差,它使圓柱體直線度產生誤差。 (3)機床傳動誤差:它破壞正確的運動關系造成螺距差。 (4)機床安裝位置誤差,如導軌與主軸安裝平行誤差。它造成加工圓柱體出現錐度誤差等。

『陸』 影響加工精度的原因都有哪些

影響加工精度的原因:

1.系統的幾何誤差:

加工原理誤差是由於採用了近似的加工運動方式或者近似的刀具輪廓而產生的誤差,因在加工原理上存在誤差,故稱加工原理誤差。機床的製造誤差、安裝誤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損,都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其中主要是機床主軸回轉運動、機床導軌直線運動和機床傳動鏈的誤差。

刀具的製造誤差、安裝誤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損,都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刀具磨損將直接影響切削生產率、加工質量和成本。夾具誤差包括定位誤差、夾緊誤差、夾具安裝誤差及對刀誤差等。這些誤差主要與夾具的製造和裝配精度有關。下面將對夾具的定位誤差進行詳細的分析。

2.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

由機床、夾具、工件、刀具所組成的工藝系統是一個彈性系統,在加工過程中由於切削力、傳動力、慣性力、夾緊力以及重力的作用,會產生彈性變形,從而破壞了刀具與工件之間的准確位置,產生加工誤差。

切削過程中受力點位置變化引起的加工誤差切削過程中,工藝系統的剛度隨切削力著力點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引起系統變形的差異,使零件產生加工誤差。毛坯加工餘量不均,材料硬度變化導致切削力大小變化引起的加工誤差——誤差復映

3.工藝系統的熱變形:

機械加工中,工藝系統在各種熱源的作用下產生一定的熱變形。由於工藝系統熱源分布的不均勻性及各環節結構、材料的不同,使工藝系統各部分的變形產生差異,從而破壞了刀具與工件的准確位置及運動關系,產生加工誤差,尤其對於精密加工,熱變形引起的加工誤差占總誤差的一半以上。

在加工過程中,工藝系統的熱源主要有內部熱源和外部熱源兩大類。內部熱源來自切削過程,主要包括切削熱、摩擦熱、派生熱源。外部熱源主要來自於外部環境,主要包括環境溫度和熱輻射。這些熱源產生的熱造成工件、刀具和機床的熱變形。

4.調整誤差:

零件加工的每一個工序中,為了獲得被加工表面的形狀、尺寸和位置精度,總得對機床、夾具和刀具進行這樣或那樣的調整。任何調整工作必然會帶來一些原始誤差,這種原始誤差即調整誤差。

5.工件殘余應力引起的誤差:

殘余應力是指當外部載荷去掉以後仍存留在工件內部的應力。殘余應力是由於金屬發生了不均勻的體積變化而產生的。其外界因素來自熱加工和冷加工。有殘余應力的零件處於一種不穩定狀態。一旦其內應力的平衡條件被打破,內應力的分布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新的變形,影響加工精度。

6.數控機床產生誤差的獨特性:

在數控機床上所產生的加工誤差,與在普通機床上產生的加工誤差,其來源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獨特之處,例如伺服進給系統的跟蹤誤差、檢測系統中的采樣延滯誤差等,這些都是普通機床加工時所沒有的。

參考資料網路--加工精度

『柒』 數控機床幾何誤差都有哪些原因形成的

數控機床幾何誤差和由溫度引起的誤差兩者共計約占機床總體誤差的的一半以上,其中幾何誤差相對穩定,易於進行誤差補償。普遍認為數控機床的幾何誤差由以下五個原因原因引起的。
1、熱變形誤差:由於機床的內部熱源和環境熱擾動導致機床的結構熱變形而產生的誤差。
2、機床的控制系統誤差:包括機床軸系的伺服誤差(輪廓跟隨誤差),數控插補演算法誤差。
3、機床的原始製造誤差:是指由組成機床各部件工作表面的幾何形狀、表面質量、相互之間的位置誤差所引起的機床運動誤差,是數控機床幾何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
4、切削負荷造成工藝系統變形所導致的誤差:包括機床、刀具、工件和夾具變形所導致的誤差。這種誤差又稱為「讓刀」,它造成加工零件的形狀畸變,尤其當加工薄壁工件或使用細長刀具時,這一誤差更為嚴重。
5、機床的振動誤差:在切削加工時,數控機床由於工藝的柔性和工序的多變,其運行狀態有更大的可能性落入不穩定區域,從而激起強烈的顫振。導致加工工件的表面質量惡化和幾何形狀誤差。
數控機床的系統誤差是機床本身固有的誤差,具有可重復性。數控機床的幾何誤差是其主要組成部分,也具有可重復性。利用該特性,可對其進行「離線測量」,可採用「離線檢測——開環補償」的技術來加以修正和補償,使其減小,達到機床精度強化的目的。隨機誤差具有隨機性,必須採用「在線檢測——閉環補償」的方法來消除隨機誤差對機床加工精度的影響,該方法對測量儀器、測量環境要求嚴格,所以難於推廣應用。所以在誤差處理的道路上還必須走更多的路,找到更好更適合的處理方法。

『捌』 CNC 8055 發格數控機床絲桿誤差補償表裡誤差和誤差(-)分別是什麼意思

FAGOR CNC8055 絲杠誤差補償功能可以對 雙向補償,誤差補償表中的「誤差」指 坐標點正向的誤差補償值,「誤差(-)」指坐標點 負向的補償值。 用激光干涉儀得到的補償數據可以是雙向的,在相同坐標點的正向的補償值和負向補償值一般不同,分別填寫在「誤差」和「誤差(-)」中,這樣補償後的精度更高。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數控車床加工誤差大概有哪些原因

刀具磨損,刀具安裝中心高不對,對刀不準,螺紋刀安裝角度不對,加工程序錯誤,機床傳動部分間隙太大,機床剛性不好,機床構造精度不好,都會造成加工誤差。
加工誤差:加工誤差是指零件加工後的實際幾何參數(幾何尺寸、幾何形狀和相互位置)與理想幾何參數之間偏差的程度。零件加工後實際幾何參數與理想幾何參數之間的符合程度即為加工精度。加工誤差越小,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加工精度與加工誤差是一個問題的兩種提法。所以,加工誤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

『拾』 機床都有哪些製造誤差

機床的製造誤差主要包括主軸回轉誤差、導軌誤差和傳動鏈誤差。
主軸回轉誤差是指主軸各瞬間的實際回轉軸線相對其平均回轉軸線的變動量,它將直接影響被加工工件的精度。主軸回轉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主軸的同軸度誤差、軸承本身的誤差、軸承之間的同軸度誤差、主軸繞度等。
導軌是機床上確定各機床部件相對位置關系的基準,也是機床運動的基準。導軌本身的製造誤差、導軌的不均勻磨損和安裝質量是造成導軌誤差的重要因素。
傳動鏈誤差是指傳動鏈始末兩端傳動元件間相對運動的誤差。它是由傳動鏈中各組成環節的製造和裝配誤差,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磨損所引起的。

閱讀全文

與機床誤差指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