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管超聲內鏡是什麼
1 食管超聲內鏡檢查
食管超聲內鏡(EUS)檢查法類似於回常規內鏡檢查法. 但由於EUS是側視光學系統,通常應先答行 內鏡檢查以確定所需超聲掃描的病變部位. 若無狹窄病變時,EUS可直接越過病變部位. 若 遇狹窄時切不可暴力盲目穿過. 超聲探頭應盡可能靠近靶組織. 為避免其間的干擾通常採用 水囊法,即在探頭上覆蓋一個被脫氣水充盈的囊,以達到清晰的影像. 但過分充盈水囊可導 致病變組織和正常壁層結構被壓縮,妨礙正確的診斷. EUS檢查通常從食管的遠端開始逐漸地移向近端. 患者常取左側卧 位,在遠端食管超聲影像中主動脈常位於5~6點位置〔1].
2. 什麼是超聲波
人耳能聽到的聲波范圍是每秒震動20-20000次,低於20次的稱為次聲波,高於20000次的就是超聲波.
3. 超聲波是什麼用於什麼領域
[編輯本段]超聲波的簡介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赫茲或小於20赫茲時,我們便聽不見了。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與振動頻率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乾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呼喚斤年時斤百 很難血流到達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濕器的原理,把葯液霧化,讓病人吸入,能夠提高療效.利用超聲波巨大的能量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從而減緩病痛,達到治癒的目的。
現在,人們利用超聲波來為飛機、輪船導航,尋找地下的寶藏。超聲波就像一位無聲的功臣,廣泛地應用於工業、農業、醫療和軍事等領域。斯帕拉捷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實驗,會給人類帶來如此巨大的恩惠。
這個資料絕對好,也沒有那麼長,
讓這個成為最佳答案吧!!忒感謝了!!
4. 什麼是超聲胃鏡
超聲胃鏡(簡稱EUS)是一種先進的集超聲波與內鏡檢查為一身的醫療設備,它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前端,當內鏡進入胃腔後,在內鏡直接觀察腔內形態的同時,又可進行實時超聲掃描,以獲得管道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徵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
EUS的主要優勢在於確定胃腸粘膜下病變的性質,判斷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侵襲深度和范圍,診斷胰腺系統疾病等。超聲內鏡不同於普通胃鏡,超聲內鏡的前端多了個超聲探頭,這種小的探頭隨著胃鏡送入胃腔內進行超聲檢測,可以看到食管和胃深層的病變。因此,超聲內鏡對食管、胃的隆起性病變有很好的診斷和治療價值。此外,超聲內鏡還有其他的用途,如超聲內鏡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胃癌侵犯深度和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可以鑒別胃潰瘍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5. 什麼是超聲波是干什麼用的
超聲波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因此,當物體的振動超過一定的頻率,即高於人耳聽閾上限時,人們便聽不出來了,這樣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雖然說人類聽不出超聲波,但不少動物卻有此本領。它們可以利用超聲波「導航」、追捕食物,或避開危險物。大家可能看到過夏天的夜晚有許多蝙蝠在庭院里來回飛翔,它們為什麼在沒有光亮的情況下飛翔而不會迷失方向呢?原因就是蝙蝠能發出2~10萬赫茲的超聲波,這好比是一座活動的「雷達站」。蝙蝠正是利用這種「雷達」判斷飛行前方是昆蟲,或是障礙物的。
我們人類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學會利用超聲波,這就是利用「聲納」的原理來探測水中目標及其狀態,如潛艇的位置等。此時人們向水中發出一系列不同頻率的超聲波,然後記錄與處理反射回聲,從回聲的特徵我們便可以估計出探測物的距離、形態及其動態改變。醫學上最早利用超聲波是在1942年,奧地利醫生杜西克首次用超聲技術掃描腦部結構;以後到了60年代醫生們開始將超聲波應用於腹部器官的探測。如今超聲波掃描技術已成為現代醫學診斷不可缺少的工具。
醫學超聲波檢查的工作原理與聲納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將超聲波發射到人體內,當它在體內遇到界面時會發生反射及折射,並且在人體組織中可能被吸收而衰減。因為人體各種組織的形態與結構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與折射以及吸收超聲波的程度也就不同,醫生們正是通過儀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線,或影象的特徵來辨別它們。此外再結合解剖學知識、正常與病理的改變,便可診斷所檢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目前,醫生們應用的超聲診斷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類。
A型:是以波形來顯示組織特徵的方法,主要用於測量器官的徑線,以判定其大小。可用來鑒別病變組織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實質性、液體或是氣體是否存在等。
B型:用平面圖形的形式來顯示被探查組織的具體情況。檢查時,首先將人體界面的反射信號轉變為強弱不同的光點,這些光點可通過熒光屏顯現出來,這種方法直觀性好,重復性強,可供前後對比,所以廣泛用於婦產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統疾病的診斷。
M型:是用於觀察活動界面時間變化的一種方法。最適用於檢查心臟的活動情況,其曲線的動態改變稱為超聲心動圖,可以用來觀察心臟各層結構的位置、活動狀態、結構的狀況等,多用於輔助心臟及大血管疫病的診斷。
D型:是專門用來檢測血液流動和器官活動的一種超聲診斷方法,又稱為多普勒超聲診斷法。可確定血管是否通暢、管腔有否狹窄、閉塞以及病變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聲波還能定量地測定管腔內血液的流量。近幾年來科學家又發展了彩色編碼多普勒系統,可在超聲心動圖解剖標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顏色顯示血流的方向,色澤的深淺代表血流的流速。現在還有立體超聲顯象、超聲CT、超聲內窺鏡等超聲技術不斷涌現出來,並且還可以與其他檢查儀器結合使用,使疾病的診斷准確率大大提高。超聲波技術正在醫學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的進步,它將更加完善,將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頻率高於20000 Hz(赫茲)的聲波。研究超聲波的產生、傳播 、接收,以及各種超聲效應和應用的聲學分支叫超聲學。產生
超聲波的裝置有機械型超聲發生器(例如氣哨、汽笛和液哨等)、利用電磁感應和電磁作用原理製成的電動超聲發生器、
以及利用壓電晶體的電致伸縮效應和鐵磁物質的磁致伸縮效應製成的電聲換能器等。
超聲效應 當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由於超聲波與介質的相互作用,使介質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從而產生
一系列力學的、熱的、電磁的和化學的超聲效應,包括以下4種效應:
①機械效應。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促成液體的乳化、凝膠的液化和固體的分散。當超聲波流體介質中形成駐波時 ,懸浮在流體中的微小顆粒因受機械力的作用而凝聚在波節處,在空間形成周期性的堆積。超聲波在壓電材料和磁致伸縮材料中傳播時,由於超聲波的機械作用而引起的感生電極化和感生磁化(見電介質物理學和磁致伸縮)。
②空化作用。超聲波作用於液體時可產生大量小氣泡 。一個原因是液體內局部出現拉應力而形成負壓,壓強的降低使原來溶於液體的氣體過飽和,而從液體逸出,成為小氣泡。另一原因是強大的拉應力把液體「撕開」成一空洞,稱為空化。空洞內為液體蒸氣或溶於液體的另一種氣體,甚至可能是真空。因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氣泡會隨周圍介質的振動而不斷運動、長大或突然破滅。破滅時周圍液體突然沖入氣泡而產生高溫、高壓,同時產生激波。與空化作用相伴隨的內摩擦可形成電荷,並在氣泡內因放電而產生發光現象。在液體中進行超聲處理的技術大多與空化作用有關。
③熱效應。由於超聲波頻率高,能量大,被介質吸收時能產生顯著的熱效應。
④化學效應。超聲波的作用可促使發生或加速某些化學反應。例如純的蒸餾水經超聲處理後產生過氧化氫;溶有氮氣的水經超聲處理後產生亞硝酸;染料的水溶液經超聲處理後會變色或退色。這些現象的發生總與空化作用相伴隨。超聲波還可加速許多化學物質的水解、分解和聚合過程。超聲波對光化學和電化學過程也有明顯影響。各種氨基酸和其他有機物質的水溶液經超聲處理後,特徵吸收光譜帶消失而呈均勻的一般吸收,這表明空化作用使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 。
超聲應用 超聲效應已廣泛用於實際,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①超聲檢驗。超聲波的波長比一般聲波要短,具有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過不透明物質,這一特性已被廣泛用於超聲波探傷、測厚、測距、遙控和超聲成像技術。超聲成像是利用超聲波呈現不透明物內部形象的技術 。把從換能器發出的超聲波經聲透鏡聚焦在不透明試樣上,從試樣透出的超聲波攜帶了被照部位的信息(如對聲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的能力),經聲透鏡匯聚在壓電接收器上,所得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利用掃描系統可把不透明試樣的形象顯示在熒光屏上。上述裝置稱為超聲顯微鏡。超聲成像技術已在醫療檢查方面獲得普遍應用,在微電子器件製造業中用來對大規模集成電路進行檢查,在材料科學中用來顯示合金中不同組分的區域和晶粒間界等。聲全息術是利用超聲波的干涉原理記錄和重現不透明物的立體圖像的聲成像技術,其原理與光波的全息術基本相同,只是記錄手段不同而已(見全息術)。用同一超聲信號源激勵兩個放置在液體中的換能器,它們分別發射兩束相乾的超聲波:一束透過被研究的物體後成為物波,另一束作為參考波。物波和參考波在液面上相干疊加形成聲全息圖,用激光束照射聲全息圖,利用激光在聲全息圖上反射時產生的衍射效應而獲得物的重現像,通常用攝像機和電視機作實時觀察。
②超聲處理。利用超聲的機械作用、空化作用、熱效應和化學效應,可進行超聲焊接、鑽孔、固體的粉碎、乳化 、脫氣、除塵、去鍋垢、清洗、滅菌、促進化學反應和進行生物學研究等,在工礦業、農業、醫療等各個部門獲得了廣泛應用。
③基礎研究。超聲波作用於介質後,在介質中產生聲弛豫過程,聲弛豫過程伴隨著能量在分子各自電度間的輸運過程,並在宏觀上表現出對聲波的吸收(見聲波)。通過物質對超聲的吸收規律可探索物質的特性和結構,這方面的研究構成了分子聲學這一聲學分支。普通聲波的波長遠大於固體中的原子間距,在此條件下固體可當作連續介質 。但對頻率在1012赫以上的 特超聲波 ,波長可與固體中的原子間距相比擬,此時必須把固體當作是具有空間周期性的點陣結構。點陣振動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稱為聲子(見固體物理學)。特超聲對固體的作用可歸結為特超聲與熱聲子、電子、光子和各種准粒子的相互作用。對固體中特超聲的產生、檢測和傳播規律的研究,以及量子液體——液態氦中聲現象的研究構成了近代聲學的新領域——
量子聲學。
超聲波還可以進行雷達探測.清洗較為精細的物品,如鍾表,可以利用超聲波來擊碎病人體內膽結石,還可以利用超聲波測距.
6. 超聲波是什麼意思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Hz(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比空氣中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超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Hz)。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20000Hz。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MHz~30MHz。
(6)什麼是超聲波壁鏡擴展閱讀:
超聲波特點
1)超聲波在傳播時,波長短,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用及治療。
4)超聲波可在氣體、液體、固體、固熔體等介質中有效傳播。
5)超聲波可傳遞能量。
6)超聲波會產生反射、干涉、疊加和共振現象。
7. USM超聲波鏡頭和普通鏡頭有什麼區別
EF鏡頭所使用的馬達
EF系列鏡頭一共使用有四種馬達,它們分別是:
環形超聲波:
Ring-type-USM——這是EF系列中最先進的馬達,速度、噪音、准確性、機械性、耗電量等各項指標都是最優異的,而且也是唯一可以支持「全時手動」(FTM)的馬達,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對焦環進行手動對焦,哪怕是自動對焦正在工作的時候用於高中檔次的定變焦鏡頭。
微型超聲波:
Micro-USM——這是EF系列的第二種超聲波馬達,性能遜於環形超聲波,但仍然比其他馬達要強。它與環形超聲波馬達最明顯的區別是它不能支持「全時手動」(FTM)。用於低檔次的變焦鏡頭。
弧形馬達:
AFD——這是一種普通的無軸馬達。不能支持「全時手動」(FTM)。多用於較高檔次的非超聲波鏡頭。
微型馬達:
MM(Micro-Motor)——這是傳統的帶傳動軸的馬達。比較費電。不支持「全時手動」(FTM)。多用於廉價的低檔次鏡頭。
Canon在EF系列鏡頭的馬達使用上,基本是遵從一個原則的:他把Ring-USM與AFD,作為較高檔次的搭配,應用在高檔「L」級鏡頭與中檔鏡頭中,而將Micro-USM與MM馬達作為低檔次的搭配,應用在低檔鏡頭中。
高級「L」鏡頭,使用的超聲波馬達一定是「環型超聲波」Ring-USM的;如果不用超聲波,那麼就一定用 AFD馬達(這種往往是比較舊的款式,新款式的「L」頭幾乎全部都是Ring-USM的);
中檔鏡頭中的變焦鏡頭與使用了超聲波馬達的定焦鏡頭全部都是使用「環型超聲波」Ring-USM的;定焦鏡頭中不使用超聲波馬達的,用的也是AFD馬達;唯一的一個例外:中檔定焦微距鏡頭EF100/2.8Macro用的是MM馬達。
低檔鏡頭中,超聲波馬達一定是用「微型超聲波馬達」(Micro-USM)的,不用超聲波馬達則一定是用MM馬達的。
最後,利用「環型超聲波馬達」(Ring-USM)的鏡頭一般都使用了內/後對焦技術,所以對焦時鏡身長度不變,前組鏡片不轉;而使用「微型超聲波馬達」(Micro-USM)的鏡頭在對焦時,鏡身長度會變化,前組鏡片也會跟著旋轉。
了解了各個鏡頭分別使用什麼樣的馬達,我們就不難大致了解一支鏡頭的機械性能。一般來說,體育賽場、野外寫生、劇院舞台等場合,Ring-USM的輕、快、準是最適合不過的;一般日用場合,Micro-USM也可以勝任。人像、微距等以擺拍為主的需要精細對焦的場合,AF相對顯得不那麼重要的,用AFD/MM馬達也就可以了。這也是為什麼,EF100/2.8Macro會使用MM馬達,EF135/2.8Softfocus會使用AFD馬達的原因了。
馬達的檔次主要就是決定了兩個因素:合焦速度、精準度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8. 超聲內鏡是怎麼一回事
去醫院做腹部B 超,特別是須做胰腺B 超的患者往往須事先做好准備,即服用緩瀉劑,將腸道內氣體排出體外,這可以提高檢查質量。盡管如此,有時檢查結果仍不盡如人意。超聲內鏡最初發展就是為了克服體外超聲(B 超)診斷胰腺病變的不足之處。超聲內鏡是在內鏡前端設有高頻超聲探頭的裝置,隨著內鏡進入到食管、胃、腸腔,在內鏡檢查的同時,可以用超聲檢查胃腸壁及其鄰近結構和器官,如胰、膽管,並獲得高清晰圖像。目前,針對胰腺疾病檢查的超聲內鏡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內鏡前端直接帶有高頻超聲探頭,可以在十二指腸內和胃內將胰腺的全部結構探查清楚;另一種是通過十二指腸鏡,由內鏡活檢孔插入超聲探頭,從鏡前端伸出,並從十二指腸乳頭開口處向胰管內插入,可以直觀地探查到胰腺內的病灶,有「超聲病理圖像」的美稱。超聲內鏡可以提供胰腺的局部病灶圖像,尤其是對小腫瘤(如胰腺外分泌、內分泌腫瘤),某種程度上優於CT、ERCP 和核磁共振。
一般來說,當患者疑有慢性胰腺炎、胰腺腫瘤、膽總管下端結石或腫瘤、十二指腸乳頭部(壺腹部)病變時,都可作超聲內鏡檢查,特別是病灶較小時超聲內鏡檢查更為敏感(更容易被查出)。對於急性胰腺炎,超聲內鏡能准確發現其病因,如膽囊內小結石、膽總管結石、壺腹部腫瘤或早期慢性胰腺炎等,但對於急性胰腺炎所表現的炎症回聲特徵有可能發生誤會。研究表明:超聲內鏡對急性胰腺炎出現的胰腺腫大、炎症滲液及實質壞死等的檢出准確率均和CT相同(100%);對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如膽總管結石等的檢出准確率則和ERCP 相同(100%)。
9. 什麼是超聲波鏡頭
超聲波鏡頭就是採用超聲波馬達的鏡頭,特點是:對焦快,噪音小,振動小。
而且,超聲波馬達具備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全時手動對焦。意思就是說,哪怕你把鏡頭的對焦模式打到AF檔(自動對焦),你也可以手工扭動對焦環,使對焦點輕微脫焦而營造出某種特殊的意境(柔焦)。如果你的鏡頭不是超聲波馬達,那麼,擰動對焦環必須把對焦模式打到MF檔(手動對焦),否則就很容易損壞馬達。
現在佳能、尼康兩家的鏡頭,除了最低端的套機鏡之外,基本上都是超聲波馬達來的。在鏡頭型號上有所標示。佳能的標示法是在鏡頭型號後面標注USM,尼康的鏡頭會在鏡頭型號前面以 -S 來標注,例如 AF-S 鏡頭等等。當然,副廠的如適馬、騰龍、圖麗等都有標識。例如適馬的HSM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