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調為什麼會製冷
通過低溫低壓的製冷劑,然後吸入到它的氣缸中,再經過壓縮機的運行使得壓力升高,當大於冷凝器之中的壓力時,就能夠轉化為冷氣。而在整個製冷系統中,都會經過壓縮、冷凝、膨脹以及蒸發四個過程,並且形成一個循環,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從空調中吹出冷氣。
壓縮機是整個冷循環系統的心臟,是動力來源。空調器通電後,壓縮機開始工作,將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氣壓縮成高壓蒸氣,這個時候,整體的製冷劑蒸氣是屬於一個高溫狀態,然後排入冷凝氣,通過風扇機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氣液化凝結為高壓液體。
製冷劑的發展
最初的空調、電冰箱使用氨、氯甲烷之類的有毒氣體。這類氣體泄漏後會釀成重大事故。托馬斯·米基利在1928年發明了氯氟碳氣體(chlorofluorocarbon gas), 並將其命名為氟利昂。 這種製冷劑對人類安全得多,但是對大氣臭氧層有害。
氟利昂是杜邦公司CFC、HCFC或HFC類冷凍劑的商標,其中每一類冷凍劑名稱還包括一個數字,以表示其成分的分子組成(例如R-11, R-12, R-22, R-134)。
其中,在直接蒸發式適度冷卻產品領域應用最廣的R-22 HCFC製冷劑將於2010年起停止用於新生產的設備中,並於2020年徹底停止使用。R-11和R-12在美國已經停產。
作為替代品,一些對臭氧層無害的製冷劑已投入使用, 包括商品名為「Puron」的製冷劑R-410A。R290和R32新型的環保製冷劑也逐步走向市場,R290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氫,不含有氯和氟,破壞臭氧潛能值(ODP)為零。
② 製冷劑通過膨脹閥怎麼會變涼
高溫高壓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節流,狀態發生急劇變化,應該是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態或說是氣態製冷劑,氣化時要吸收熱量,當然就變低溫了,就象你把液態酒精滴手背上,酒精揮發時你就會有冷的感覺
③ 空調為什麼會冷,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什麼是雪種,
事實上, 我們所經常說的製冷,一點都不科學,空調事實上要說製冷,應當是說致冷,也就是使其冷卻的意思。
人類無法致冷,因為冷是無法製造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將某些物體的熱量帶到其他地方,這樣該物體就涼下來了
而物理學中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鑒於當年的技術,也只能使用這種蒸發吸熱,冷凝放熱的方法致冷(當然現在已經有比如半導體方式了,不過還在不斷推廣中),也就是說,一種沸點很低的物質,在他被壓縮到一定壓力後他會液化,而空調中,他液化的場所就是冷凝器(室外機),冷凝成為液體後,他被送到蒸發器(室內機)這里,由於有一個膨脹閥(或毛細管)的作用,他在管道上壓力還是很高,還是液體的,但一經過這個地方,那邊的壓力突然減小,這樣液體的物質立即劇烈沸騰,汽化,而汽化過程物理學上也說了,要讓物質汽化就必須讓他吸收熱量,就如同把水加熱一樣的道理,然後他帶走了冷凝器的熱量,
然後壓縮機繼續抽取他們,將他們抽回壓縮機,重新壓縮,由於壓強變化,物理學中說了,對於一些物質,他們被壓縮時,可以液化,這樣在他沸點之上的溫度里,我們一樣可以通過壓縮把他液化了,液化時需要放熱,而他在冷凝器那放熱,冷凝器就變熱了,通過風扇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從而把熱量帶走
這樣室外機熱了,室內機的蒸發器涼了,蒸發器再與室內空氣交換,把空氣的熱量帶走,這樣不斷循環,他就讓空氣冷下來了
至於熱泵原理(空調制熱)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通過改變致冷劑流動方向,相當於把室外機放家裡,室內機放外邊一樣的意思,這樣就制熱了
總之,熱泵空氣制熱機組同樣屬於空調。比如一些國家他們很冷,有人說他們不用空調,可空調一定是要製冷么??他們用熱泵制熱就不是空調了?
最後,至於說雪種,就是致冷劑,也就是我上面一直說的那些[某種物質]
致冷劑可以簡單理解為,他在很低的壓力下,會劇烈沸騰汽化,而加一定壓力後就會液化,他就是這種物質
科學點說,最理想的致冷劑應當具有下面這些條件
最高的臨界溫度
最低的臨界壓力
最高的比熱值(是吸收熱量的值,而不是比熱容)
最低的沸點
高溫下易壓縮液化
有利於環境保護
但事實上沒有那麼完美的東西,至少目前還沒發現,但現在的比如R134已經做到環保,而R22這些還不行
但他們都基本上能夠滿足很多要求了,雖然還不夠完美,但也算不錯了。
④ 製冷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製冷劑能夠製冷,它的基本原理就在於它的物理性質。
製冷劑作為空調的「冷量」和「熱量」的載體。我們知道,空調能夠把室內熱量搬到室外,或是把室外搬到室內,從而實現調控室內溫度,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除了壓縮機、換熱器等多種部件的工作以外,還少不了製冷劑作為空調的工作。
作為空調的「冷量」和「熱量」的載體,製冷劑的工作基本原理是這樣的:
1、空調能搬到熱量,靠的是製冷劑狀態的變化,具體來講是「氣態」和「液態」的轉換。根據物理學基本知識: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會放出熱量;反之,就會吸收熱量。
2、製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叫做「蒸發器」的部件,讓製冷劑在裡面盡情蒸發(從液態變為氣態),從而從外界環境(通常是房間內的空氣)吸取熱量,達到製冷目的。
3、製冷劑從氣態變為液態,需要向外界排出熱量,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叫做「冷凝器」的部件,讓製冷劑在裡面盡情冷凝(從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向外界環境(通常是室外的空氣)排放熱量,達到散熱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室外的冷凝器叫做「散熱器」)。
在製冷系統裡面,驅動製冷劑運動的是壓縮機。使得製冷劑發生氣態和液態狀態發生改變的,還有一個重要部件,就是膨脹閥。它能使製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和液態的混合物。
壓縮機向製冷劑做功,使得製冷劑的熱量升高,把低壓氣態製冷劑變為高壓高溫製冷劑,在冷凝器內發生凝結後,經過膨脹閥,變為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液混合物,再經蒸發器徹底蒸發,再回到壓縮機吸氣,至此,一個完整的製冷循環就完成了,周而復始。
空調能工作,製冷劑的工作原理大概就是這樣的。
⑤ 氟利昂為什麼在瓶里是溫的放出來是涼的
氟利昂為什麼在瓶里是溫的放出來是涼的,在瓶里頭的壓力和溫度一定是密閉的。放出來以後本身就存在了氣化製冷劑要吸熱,所以周圍的話就會是涼的是涼的
⑥ 氟元素為什麼能製造成製冷劑。氟為什麼能產生冷
1、有氟製冷劑,氟里昂(鹵碳化合物製冷劑):氟里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氫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後衍生物的總稱。國際規定用「r」作為這類製冷劑的代號,如r22...等
2、無氟製冷劑,共沸混合物製冷劑:這類製冷劑是由兩種以上不同製冷劑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這類製冷劑在一定壓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發溫度,其氣相或液相始終保持組成比例不變,但它們的熱力性質卻不同於混合前的物質,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製冷劑的特性。
⑦ 製冷劑是怎麼樣形成冷氣的,
利用氣體壓縮時放熱、膨脹時吸熱原理實現製冷、制熱。因此夏季製冷劑在室內機膨脹吸熱、室外機壓縮放熱,冬季正好相反。
⑧ 為什麼空調加了氟利昂會製冷
空調機是利用氟利昂的在液態變成汽化時吸熱,它的蒸汽在凝結時放熱的原理進行製冷的。在製冷技術中,蒸發是指液態氟利昂達到沸騰時會變成氣態,而這是和水一樣,在液態變成氣態必須從外界吸收熱能才能實現,因此是吸熱過程(這就是使空氣製冷降溫),液態氟利昂蒸發汽化時的溫度叫做蒸發溫度。凝結是指氟利昂在蒸汽放熱冷卻到等於或低於飽和溫度時,會使蒸汽轉化為液態。
這氟利昂是在空調的密封系統內,充注之後不會無故減少的,除非泄漏。
再說明一點,空調機內是一個熱量轉移過程,氟利昂在室內機吸收了空氣的熱量後,由壓縮機使系統的氟利昂流動,經室外機的冷凝器和風扇將熱量排散在室外。吸收熱量(室內機)+電功率(壓縮機做功)=散出熱量(室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