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超聲波對蝙蝠有什麼危害

超聲波對蝙蝠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2022-04-10 03:39:22

❶ 蝙蝠和超聲波有什麼關系

蝙蝠是利用「超聲波」在夜間導航的。它的喉頭發出一種超過人的耳朵所能聽到的高頻聲波,這種聲波沿著直線傳播,一碰到物體就迅速返回來,它們用它們的大耳朵接收了這種返回來的超聲波,使它門能作出准確的判斷,引導它們能在黑暗中自由飛行。

因此,科學家們通過蝙蝠在夜裡的「超聲波」導航的原理,發明出了雷達。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1)超聲波對蝙蝠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蝙蝠與其能夠飛行並進行夜間生活相適應,它們在生理機能上也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而聽覺則異常發達,在夜間或十分昏暗的環境中它們能夠自由地飛翔和准確無誤地捕捉食物,最基本的手段是能夠利用回聲定位。

實驗證明,多數蝙蝠是利用從喉頭發出的超聲脈沖來定位的。但也不盡相同,某些大型的食果蝠如棕果蝠,其回聲定位的能力比較特殊,它們是利用咂舌的發聲作為聲音定位依據的。

回聲定位機能對於蝙蝠的生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使其能夠在夜間或較為昏暗的環境中占據鳥類食蟲無法利用的生態位,而這些地方在白天卻是各種鳥類的生活領城。

❷ 蝙蝠有什麼危害

蝙蝠的危害:

蝙蝠沒有本身沒有危害,蝙蝠是生物系統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蝙蝠身上確實至少帶有14種可傳染人類或動物的病毒,包括狂犬病、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漢塔」病毒等,尤其是尼帕病毒,感染上的人50%以上都會死亡。

蝙蝠在內的一些野生動物攜帶各種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是正常現象。2017年12月7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石正麗稱,蝙蝠是SARS病毒源。包括2020年1月的新型冠狀肺炎的病毒也是由於吃了蝙蝠染上的。

(2)超聲波對蝙蝠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蝙蝠的基因組分析:

蝙蝠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還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其飛行能力的進化與一系列復雜的形態和生理變化息息相關蝙蝠。

通過深入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一系列與DNA損傷檢驗點或DNA修復通路相關的基因在蝙蝠中受到了很強的正選擇作用。他們還發現與皮膚彈性相關的基因和參與肌肉收縮的基因在蝙蝠中發生了快速進化,可能也有助於飛行。

蝙蝠可攜帶多種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幾乎不受感染。通過對相關基因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蝙蝠中NF-κB家族轉錄因子c-REL受到正選擇。該基因不僅在固有免疫中發揮功能,還與DNA損傷反應具有一定關系。自然殺傷性(NK)細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腫瘤的第一道防線。

研究人員表示,基因組學的發展為人類了解物種起源、分化、多樣性的遺傳基礎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

基因組學只是開展這些研究的入口之一,研究的數據和結果對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蝙蝠是對人類具有極大危害的病毒載體,基因組學層面的比較分析,也將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防衛機制提供重要的工具。

❸ 兩只蝙蝠的超聲波碰到一起會發生什麼事呢

它們會彼此避開。

這是因為每一隻蝙蝠都會改變自己回聲定位信號中的一個特徵——結束頻率,以此降低彼此之間信號的相似度。它們還會把信號脈沖變得更長、更響亮,就像一個人在嘈雜的酒會上可能需要提高音量才能讓別人聽見自己在說什麼。

某些動物能通過口腔或鼻腔把從喉部產生的超聲波發射出去,利用折回的聲音來定向,這種空間定向的方法,稱為回聲定位。蝙蝠就能利用回聲定位進行捕獵,在黑暗中「導航」,而且它們必須能夠從一同飛行的其它蝙蝠的信號中辨認出自己的信號。

這種聽覺干擾被稱為「雞尾酒會問題」——意思是識別技術能以較高精度識別一個人所講的話,但是當環境嘈雜,說話的人數為兩人或者多人時,識別率就會極大地降低。

(3)超聲波對蝙蝠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研究蝙蝠定位能力對人類的幫助。

蝙蝠是已知唯一一類可以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它們中的多數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回聲定位)系統,可以通過喉嚨發出超聲波然後再依據超聲波回應來辨別障礙物。但是回聲定位的有效距離也不過百米。

科學家證實了偏振光導航的存在,蝙蝠成為了一個由復雜大腦、回聲定位和偏振光導航組成的復合信息系統,這可能會帶來像雷達一樣劃時代的仿生產品,在地理信息集成處理方面也能給我們啟示。

❹ 蝙蝠的超聲波對人體有害嗎

大個頭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的頻率是27千赫,中型蝙蝠發出的超聲波頻率是39千赫,而小型蝙蝠發出的超聲波頻率最高,為54千赫。
這些都在正常范圍。
如果這些對人體有害,那B超就不是醫院常規檢查項目了。要知道孕婦都是做B超的,可以說完全無害。

❺ 蝙蝠與超聲波

蝙蝠有900多個不同的種類,遍及世界各地。盡管它們有萬能膠,看上去 很像鳥類。但它們沒有羽毛,也不生蛋。它們是哺乳動物:雌性產下幼仔,用乳汁哺育。

某些種類的蝙蝠是飛行高手,它們能夠在狹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轉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飛翔的哺乳動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飛行的哺乳動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

夜間, 蝙蝠靠皮波探路和捕食。它們發出人類聽不見的聲波。當這聲波遇到物體時,會像回聲一樣返加來,由此蝙蝠就能辨別出這個物體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以及離它有多遠。

長耳蝙蝠在飛行中捕食昆蟲,它也能從葉子 把蟲抓下來。它的大耳朵使它能接受回聲。

墨西哥無尾蝙蝠在暮色中飛舞 。

蝙蝠什麼都吃,包括果實、魚類、花粉、甚至血。大部分蝙蝠在夜間飛行時捕食昆蟲,每隻蝙蝠都能辨別出自己發出的聲波,這說明即使與其他蝙蝠一起捕食,它也不會被別的聲波所干擾 超聲波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因此,當物體的振動超過一定的頻率,即高於人耳聽閾上限時,人們便聽不出來了,這樣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雖然說人類聽不出超聲波,但不少動物卻有此本領。它們可以利用超聲波「導航」、追捕食物,或避開危險物。大家可能看到過夏天的夜晚有許多蝙蝠在庭院里來回飛翔,它們為什麼在沒有光亮的情況下飛翔而不會迷失方向呢?原因就是蝙蝠能發出2~10萬赫茲的超聲波,這好比是一座活動的「雷達站」。蝙蝠正是利用這種「雷達」判斷飛行前方是昆蟲,或是障礙物的。

我們人類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學會利用超聲波,這就是利用「聲納」的原理來探測水中目標及其狀態,如潛艇的位置等。此時人們向水中發出一系列不同頻率的超聲波,然後記錄與處理反射回聲,從回聲的特徵我們便可以估計出探測物的距離、形態及其動態改變。醫學上最早利用超聲波是在1942年,奧地利醫生杜西克首次用超聲技術掃描腦部結構;以後到了60年代醫生們開始將超聲波應用於腹部器官的探測。如今超聲波掃描技術已成為現代醫學診斷不可缺少的工具。

醫學超聲波檢查的工作原理與聲納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將超聲波發射到人體內,當它在體內遇到界面時會發生反射及折射,並且在人體組織中可能被吸收而衰減。因為人體各種組織的形態與結構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與折射以及吸收超聲波的程度也就不同,醫生們正是通過儀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線,或影象的特徵來辨別它們。此外再結合解剖學知識、正常與病理的改變,便可診斷所檢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❻ 聽說超聲波具有危害性,那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為什麼不能傷害到我們

並非只要是超聲波就對人體有害,
超聲波是機械振動波,穿透人體時候就是能量在裡面傳導,所以超聲波有害無害不是看頻率,而是看強度,WHO規定超過3w/cm2,就會對皮膚造成損傷.而蝙蝠的超聲波因為用來定位,所以更需要擴散范圍而不是集中,所以強度很低,對人體無害。

❼ 對發射超聲波蝙蝠會怎麼樣

如果頻率在蝙蝠的聽域范圍,那肯定是會有影響,如果不是,那沒有影響。

❽ 如果人類長時間接觸蝙蝠釋放出來的超聲波會不會對健康有影響

不會,本來這個世界就存在不同頻率的聲波,超聲波對人體沒影響。次聲波對人體有損傷,特別是達到人體固有頻率的次聲波。所有震動的物體都會產生波,波頻率達到人耳膜共振的時候就會聽到聲音,頻率高於人耳膜固有頻率的叫超聲波,此時人耳膜不震動,聽不到聲音,低於那個頻率范圍的叫次聲波,人體組織細胞的固有頻率就在次聲波范圍,所以有次聲波武器,沒有超聲波武器!金屬探傷防護服不是用來防止超聲波的,是射線探傷的時候穿的,不懂的人不要亂說!理論上超聲波能傳遞能量,把聲波聚焦能擊打物體但是不能穿透人體,也不會發生諧振!所以超聲波無害!現在推出的一款美容儀就是用超聲波美容,不懂的別來誤導好嗎?還請其他的人不要看樓主這個傻叉的選擇,專業人士在這里,我就是生產超聲波原器件的!

❾ 我買了超聲波的驅蝙蝠器,是靜音的,說這種東西要24小時開著,才有效果,那這時間長了對人有什麼害處嗎

沒有害處

驅蝙蝠器產生超聲波的頻率已經超出了人的聽覺范圍,且所有電波的功率極小,所以對人體沒有危害。醫院使用的超低頻治療儀、超聲波治療儀和紅外線治療儀等醫療器械均可以產生超聲波,經市勞動保護局專門權威機構檢測結論:本類產品所產生的物理場能對人體是無害的。

蝙蝠、老鼠這類動物都是以超聲波進行溝通的,鼠類的聽覺系統非常發達,對超聲波非常敏感,能在黑暗中判斷聲音的來源,幼鼠在受到威脅時可發出的30-50kHz的超聲波,在沒睜眼時就能靠發出的超聲波和迴音回巢,可以說超聲是鼠類的語言。

因此,可以利用大功率超聲波對蟲類聽覺系統進行有效的干擾和刺激,使其無法忍受,並感到恐慌不安、呆納抽搐等症狀,從而達到將鼠類驅除防治范圍的目的。

參考資料

超聲波是頻率高於20000赫茲(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符號「Hz」。)的聲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約等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超聲波驅鼠器是一種利用專業的高頻聲波脈沖電路技術,和經過科學界對鼠類聽覺的多年研究,研製出能夠產生13kHz-55kHz超聲波的一種裝置,該裝置所產生出來的超聲波能夠有效攻擊鼠類聽覺系統並能夠導致鼠類生理功能紊亂。

超聲波驅鼠器來自於歐美先進的害蟲防治觀念,使用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無鼠、無害蟲的優質空間,創造害蟲、老鼠等無法生存的環境,迫使他們自動遷移,無法在防治范圍內繁殖生長,達到根除老鼠、害蟲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聲波驅鼠器

❿ 蝙蝠超聲波會不會相互干擾

會飛的「活雷達」

蝙蝠善於在空中飛行,能作圓形轉彎、急剎車和快速變換飛行速度等多種「特技飛行」。白犬,隱藏在岩穴、
樹洞或屋檐的空隙里;黃昏和夜間,飛翔空中,捕食蚊、蠅、蛾等昆蟲。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蟲,對人有益,理應得
到保護。

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隻發育相當完全的幼體。初生的幼體長滿了絨毛,用爪牢固地掛在母體的胸部吸乳,
在母體飛行的時候也不會掉下來。

蝙蝠有用於飛翔的兩翼,翼的結構和鳥翼不相同,是由聯系在前肢、後肢和尾之間的皮膜構成的。前肢的第二、
三、四、五指特別長,適於支持皮膜;第一指很小,長在皮膜外,指端有鉤爪。後肢短小,足伸出皮膜外,有五趾,
趾端有鉤爪。休息時,常用足爪把身體倒掛在洞穴里或屋檐下。在樹上或地上爬行時,依靠第一指和足抓住粗糙物
體前進。蝙蝠的骨很輕,胸骨上也有與鳥的龍骨突相似的突起,上面長著牽動兩翼活動的肌肉。

蝙蝠的口很寬闊,口內有細小而尖銳的牙齒,適於捕食飛蟲。它的視力很弱,但是聽覺和觸覺卻很靈敏。一些
實驗證明,蝙蝠主要靠聽覺來發現昆蟲。蝙蝠在飛行的時候,喉內能夠產生超聲波,超聲波通過口腔發射出來。當
超聲波遇到昆蟲或障礙物而反射回來時,蝙蝠能夠用耳朵接受,並能判斷探測目標是昆蟲還是障礙物,以及距離它
有多遠。人們通常把蝙蝠的這種探測目標的方式,叫做「回聲定位」。蝙蝠在尋食、定向和飛行時發出的信號是由
類似語言音素的超聲波音素組成。蝙蝠必須在收到回聲並分析出這種回聲的振幅、頻率、信號間隔等的聲音特徵後,
才能決定下一步採取什麼行動。

靠回聲測距和定位的蝙蝠只發出一個簡單的聲音信號,這種信號通常是由一個或二個音素按一定規律反復地出
現而組成。當蝙蝠在飛行時,發出的信號被物體彈回,形成了根據物體性質不同而有不同聲音特徵的回聲。然後蝙
蝠在分析回聲的頻率、音調和聲音間隔等聲音特徵後,決定物體的性質和位置。

蝙蝠大腦的不同部分能截獲回聲信號的不同成分。蝙蝠大腦中某些神經元對回聲頻率敏感,而另一些則對二個
連續聲音之間的時間間隔敏感。大腦各部分的共同協作使蝙蝠作出對反射物體性狀的判斷。蝙蝠用回聲定位來捕捉
昆蟲的靈活性和准確性,是非常驚人的。有人統計,蝙蝠在幾秒鍾內就能捕捉到一隻昆蟲,一分鍾可以捕捉十幾只
昆蟲。同時,蝙蝠還有驚人的抗干擾能力,能從雜亂無章的充滿雜訊的回聲中檢測出某一特殊的聲音,然後很快地
分析和辨別這種聲音,以區別反射音波的物體是昆蟲還是石塊,或者更精確地決定是可食昆蟲,還是不可食昆蟲。

當2萬只蝙蝠生活在同一個洞穴里時,也不會因為空間的超聲波太多而互相干擾。蝙蝠回聲定位的精確性和抗
干擾能力,對於人們研究提高雷達的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閱讀全文

與超聲波對蝙蝠有什麼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