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采購設備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采購專家提出原則指導企業采購活動,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價格從適當的供應商處買回所需數量物品的活動。
適價:價格永遠是采購活動中的敏感焦點,企業在采購中最關心的要點之一就是采購能節省多少採購資金,因此采購人員不得不把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跟供應商的「砍價」上。
多渠道獲得報價:這不僅要求有渠道供應商報價,還應該要求一些新供應商報價。企業與某些現有供應商的合作可能已達數年之久,但它們的報價未必優惠。獲得多渠道的報價後,企業就會對該物品的市場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並進行比較。
比價:俗話說「貨比三家」,因為專業采購所買的東西可能是一台價值百萬或千萬元的設備或年采購金額達千萬元的零部件,這就要求采購人員必須謹慎行事。
(1)如何做好設備催交工作擴展閱讀:
采購流程
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檢收,整理付款。
采購數量計算:本期應采購數量=本期生產需用量+本期未預定庫存量-前期預估庫存量-前期已購未入庫數量
怎樣合理降低采購成本:事先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查詢當前市場行情,掌握影響成本的因素和事件。適當尋找多家合格廠商的報價,製作底價或預算,運用議價技巧。事後選擇價格適當的廠商簽訂合約,利用數量或現金折扣。
采購價格構成:供應商成本的高低,規格與品質,采購物料的供需關系,生產季節和采購時機,交貨條件,付款條件。
采購商品成本構成:工程或製造的方法,所需的特殊工具、設備,直接及間接材料成本,直接及間接人工成本,製造費用或外包費用,營銷費及稅捐、利潤。
什麼是合適的價格:采購價格應以達到適當價格為最高目標,采購員必須以采購要求,根據市場行情,分析物料的質量狀況和價格變動情況,選擇物美價廉的物料進行購買。
怎麼樣判斷采購價格是否合理:進行成本分析,價格分析,市場調研,多家廠商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