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掃和擦拭潤滑機器時應注意什麼
在操作過程中,嚴禁對正在運行的設備進行清掃、擦拭或加油潤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應直接接觸或伸入設備的旋轉或移動部件,包括柵欄內的部分。當需要清潔固定部件時,切勿將抹布纏繞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以避免潛在的機械傷害。
只有當機器的轉動部分不會對操作人員造成直接威脅時,方可進行必要的清潔工作。此時,建議使用適當的工具或長桿來完成作業,以確保安全。務必遵循製造商的安全指南和操作手冊,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風險。
定期檢查設備的潤滑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良好的潤滑可以減少機械磨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然而,在對設備進行潤滑之前,必須確保設備已經完全停止運行,並且所有安全措施都已經到位,包括鎖定和標示停機狀態。
在清掃和擦拭過程中,還應特別注意個人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眼鏡、手套和合適的衣物。這些防護裝備可以有效防止碎片、油液和其他潛在危險物質對身體的傷害。此外,確保工作區域整潔,避免滑倒或絆倒的風險。
最後,建議定期接受安全培訓,了解最新的安全規程和應急措施。通過提高安全意識,可以顯著降低在維護和保養過程中發生意外的風險。記得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tpm四大管理是什麼
TPM四大管理是指清掃、點檢、緊固、潤滑。以下是關於這四大管理的詳細介紹:
清掃:
點檢:
緊固:
潤滑:
通過實施這四大管理,可以提升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故障率,從而實現TPM的目標。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設備的類型和使用條件,靈活運用這些要素,制定相應的維護策略和計劃。
3. 6s清掃的7個步驟
一、打掃地面、牆壁和窗戶
在對作業環境的清理中,地面、牆壁和窗戶的清掃是必不可少的。清掃時,要探討作業場地的最佳清掃方法,要了解過去清掃時出現的問題,明確清掃後要達到的目的;要清理整頓地面安置的物品,處理不需要的東西。要分析地面、牆壁、窗戶的污垢來源,想辦法杜絕污染源,並研究以後的清掃方法。
二、區域和界線
將地面、窗戶等場所清潔以後,要將放置物品的區域場所明確地予以區分。對什麼物品放置在什麼位置,應清晰明白無誤地予以確認和標識。
標識時,首先要明確決定作業的場地、通道,然後要劃定區域界線,因為什麼物品放置在什麼位置,這是在整理和整頓階段就要須以確定的;其次要注意在決定了消防器材、工具、備件等的位置後,需在相關物上也記上相應的標志;同時對空閑區域、小件物品區域、危險和貴重物品區域等也要設法用顏色予以區別。
三、杜絕污染源
清掃一般是用手來進行,而杜絕污染源則需手摸、眼看、耳聽、鼻聞,要動腦筋,靠想辦法才能實現。只有充分調動了人體五官的各項功能,才能做到一旦發現污染,就會從難以清掃和有待改善的地方找到產生污染的源頭。回歸實際,污染大部分都是外來的,特別是刮大風時隨風而來的灰塵或砂粒。這些對設備來說危害是很大的;另外,在我們搬運散裝物品時,也要考慮在搬運過程中防止撒落。所以為杜絕外來污染,首先要將窗戶密封,不留縫隙;在搬運切屑和廢棄物時,要設法不要撒落;在運送水和油料等液體時,要准備合適的容器;在作業現場,要檢查各種管道以防止泄漏;對擦拭用的棉紗、材料、工具等,要定點放置。
如今,設備的電子化和精密的程度越來越高,為了保持設備正常地運行,必須要有潔凈的環境,所以必須經常地進行清掃。作為現代企業的現場管理人員,我們不能將清掃簡單地理解為打掃衛生,而應該將其看作是現場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四、設備的清掃
1、對設備進行清掃保養
①所有的設備是否都安置在合適的位置;
②設備的各個方位是否都有充足的照明;
③必要的工、模具的放置場所是否都已明確;
④同周圍設備的間隔是否有充足的空間;
⑤對防止危險有益的通道間的隔斷是否足夠。
設備日常保養時要不定期地進行核查,具體需要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①核查注油口周圍是否有污垢和銹跡;
②表面操作部分是否有磨損、灰塵、污垢和異物;
③操作部分、旋轉部分和螺絲連接部分是否松動和破損;
④運轉部分是否有發熱的現象。
還有,設備在運行時會產生少量的料頭和切屑,檢修時灰塵和各種油污也會給現場帶來一些麻煩。如果採取預防措施,就可大大地減少今後清掃的時間。預防垃圾和灰塵有幾個小竅門,例如:
①為防止粉塵和油污飛濺,最好的方法是在可能會發生的部位添加防護罩;
②為防止灰塵到處擴散,在灰塵排出的地方安裝灰塵吸附裝置;
③油路有滲漏的地方要設法修復;
④作業時容易產生的廢棄物要設法進行回收,如在作業點安裝瀉槽或吸收裝置;
⑤要設法杜絕外來污染。
2、對開關和電器操作系統進行檢修
要對開關按鈕進行檢查,檢查轉換開關、限制開關等有無灰塵,有無破損情況,能否正常工作;對機械部分進行檢查,如是否有異常的聲音,是否異常發熱,是否漏油,是否有異味,是否有螺釘松動和偏移,機械傳動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振動等等。
3、對潤滑油、油壓系統等進行分解檢修
對油壓系統,可按照壓力油槽、泵、控制儀表、傳動裝置的順序進行檢查,具體要檢查內容如下:
①注油口是否破損;
②注油口是否有污垢;
③油槽中的油是否有污垢或異物;
④油槽是否有漏損現象;
⑤油泵是否有漏損現象,能否正常工作;
⑥輸油管是否有破損或漏油現象;
⑦控制儀表是否有漏油現象,能否正常工作;
⑧傳動裝置是否有漏油現象,能否正常工作。
4、對電氣控制和空氣壓縮系統進行分解檢修
對電氣控制系統,可按照控制台--限制開關--配電線--馬達的順序進行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如下:
①控制台是否有污垢;
②門的開關及密封性能;
③指示燈是否有污垢,控制開關是否固定;
④工作情況是否良好;
⑤儀表、儀器是否確指在零點;
⑥限制開關是否正常;
⑦配電線是否通暢,有無污垢和缺陷;
⑧接線端子連接部位的保護層有無污垢,連接是否良好等等。
對空氣壓縮系統,可按照空氣的供給裝置--信號--傳動裝置--排氣裝置的順序進行檢查,具體要檢查內容如下:
①空氣過濾器內是否有污垢;
②空氣供給裝置潤滑油的情況;
③輸氣管的接頭部是否破損,是否有空氣泄漏的情況;
④各種閥門的運作是否正常,是否有空氣泄漏的情況;
⑤氣缸的運作是否正常,是否有空氣泄漏的情況;
⑥排氣的消音情況如何等等。
五、清掃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1、制定清掃程序和方法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清掃的目的是將工作現場打掃干凈,但是還需要明確地制定好一系列的程序和規則。如由誰來打掃;何時打掃;打掃哪裡;怎樣打掃;用什麼工具來打掃;要打掃到什麼樣的程度(5WIH)等,這一系列的程序和規則是非常重要的。
清掃污垢的要點是「從大到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角落到中央」。制定清掃規則應包括以下的內容:
①清掃對象--明確的清掃范圍(科室、車間等);
②清掃時間--具體到某日某時;
③清掃場所--窗戶、信道、設備、工作現場、車床等等;
④清掃的責任人--姓名、小組等;
⑤清掃的時間--從某日的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等等;
⑥使用的工具--棉紗、拖布、掃帚、吸塵器、清洗劑等等;
⑦清掃到什麼樣的程度--制定每台設備和車間的標准;
⑧按照什麼方法清掃--清掃的程序。
難以清掃的地方,常常是最容易被遺漏的地方。如果不對難以清掃的部分有意識地去進行專門地清掃,那就有可能永遠被忽視了。在清掃計劃中,應該將難以清掃的地方進行專業制定。
2、明確責任人
如果要確保清掃的效果,那麼全員參加的意識就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明確各自的責任,就必須實行崗位責任制和值班制,這是特別有效的方法,會對其中共同使用的工裝和工具等物品的管理產生很好的效果。
將作業現場的空地和設備、備件等進行區分後,就必須確定責任人;還要求被任命的責任人和執行者要有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感;對每個空地和設備、備件都要有規定清掃方法和程序的手冊;要進行定期的檢查。
清掃後要檢查效果,具體可以檢查以下內容:
①污垢是否已清除了;
②是否杜絕了機械設備產生污垢的來源;
③是否對地面(機械設備的周圍、信道、堆放物品的場所、辦公室、樓梯等等)進行了徹底的清掃;
④對地面損壞的地方是否已進行了修補;
⑤對機械設備是否已進行了擦拭和檢查等等。
4. 如何做好設備潤滑管理工作
newmaker 歡迎訪問e展廳展廳9 潤滑油/脂/液展廳潤滑油, 潤滑劑, 潤滑脂, 導電膏, 清洗劑, ... 設備潤滑工作對設備的使用壽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備潤滑做好了,可以提高設備的運轉率,減少故障的發生,有利於生產的順利進行。反之,將會導致設備的故障率大大提高,停機次數和停機時間都會增加,以致於給生產帶來不便,嚴重時會導致生產任務無法完成,給廠里帶來重大損失。
例如,在皮帶機和減速機加入潤滑油的作用是:減少齒輪之間的磨損、降低磨損產生的熱量,降低設備工作溫度,保護軸承不被高溫燒壞,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減速機不加入潤滑油或缺油,就會導致軸承燒壞,會導致減速機損壞,導致皮帶機不能用,導致全線停產。同時也告訴他們:設備損壞後,設備的檢修工作量是多麼的大,設備的配件采購工作是多麼的復雜,公司的損失是多麼的大。
其次,如何提高員工的操作能力呢?這要求管理人員讓每一位員工清楚地知道:他本崗位的每台設備的潤滑點及潤滑要求。如一台設備有哪幾個潤滑點,潤滑點的具體位置,潤滑點的加油方法,加油品種,加油頻次及檢查缺油的方法等。為了使全體員工能正確的操作此項工作,在領導的支持下,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的同時,還需要提供員工所必需的加油工具,如扳手、油桶、油槍等。
再次,應明確分工,合理的將設備潤滑的具體工作分配到合適的操作員手中。建立設備潤滑記錄,以便查閱後能清楚地知道各設備的潤滑狀態,同時要明確責任,對未盡職責的員工應給予相應的懲罰。
最後,為了完善設備潤滑這項工作,必須為此成立制度,形成文件,作為監督檢查的標准。做好設備潤滑記錄便於分清具體操作員的責任和便於查清設備出現故障的原因,能給生產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資源的浪費。
5. 設備清潔程序包括哪些
3.4.1 車間設備指定專人管理。
3.4.2 嚴格執行公司設備使用、維護、保養、管理制度,認真執行設備保養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3.4.3 做到設備管理「三步法」,堅持日清掃、周維護、月保養,每天上班後檢查設備的操縱控制系統、安全裝置、潤滑油路暢通,油路、油壓油位標准、並按潤滑圖表注油,油質合格,待檢查無問題方可正式工作。
3.4.4 設備點檢記錄、運轉記錄齊全、完整、帳卡相符、填寫及時、准確、整潔。
3.4.5 實行重點設備憑證上崗操作 , 做到證機相符。
3.4.6 嚴格設備事故報告制度 , 一般事故 3 天內 , 重大事故 24 小時內報生產主管或公司領導。
3.4.7 堅持八字要求 , 即 : 整齊、清潔、安全、潤滑,做到「三好」「四會」「五項紀律」。
三好:管好、用好、保養好。
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
五項紀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經常保持設備整潔,並按規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丟失;發現故障立即停車、通知維修人員檢查、處理。
3.4.8 設備運行中 , 觀察設備響聲、溫度、壓力有異常時應及時處理並報告;做到勤檢查、勤調整、勤維修。
3.4.9 操作人員離崗位要停機 , 嚴禁設備空車運轉。
3.4.10 保持設備清潔 , 嚴禁泡、冒、滴、漏。
3.4.11 設備應保持操作控制系統 , 安全裝置齊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