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氣設備如何使用維護
電氣設備維護需要遵循的原則
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不要立即動手去維修,而是應該先觀察電氣設備哪個部位出現了狀況,檢測一下設備狀態,然後 保持頭腦冷靜,認真分析出現這類問題的具體原因。對於一些 沒見過的設備,就應該查閱資料,了解一下設備的電路原理和 結構,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設備維修。
檢查設備時,確保要對 其外觀進行仔細觀察,掌握設備的缺損狀況、裂痕狀況、使用 年限和維修史等狀況,保證外部完好無損才可以進行內部拆 卸。
檢查前也要保證機械的零件沒有損害,在進行電器檢查, 在電路故障排查時需要使用專業的檢測機器,找到精準位置才 可以將漏洞一網打盡,保證維修質量。
在設備還未通電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接觸器、設備的按鈕、保險絲和熱繼電器的狀況來判斷故障的位置。然後將設備 通電,進行數據分析,這樣就可以進行全面的維修。
還應該注 意,設備維修前,一定要確保設備的潔凈,有些設備由於用的 年頭比較多,污染情況比較嚴重,應該事先清潔設備的接線 點、按鈕和接觸點等。
除此之外,電源是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 部位,所以為了檢測簡單一些,我們可以先檢查電源狀況是否 正常,以提高維修效率。
還有電氣設備故障機率很高的一部分 在配件的質量上,此時就可以依靠各種儀表進行檢測,而且先 不要急於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在確認外圍設備電路正常時, 再考慮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
⑵ 都有哪些電路設施安全知識
一、電氣安全檢查對象
1.檢查電氣設備絕緣有無破損;
2.絕緣電阻是否合格;
3.設備裸露帶電部分的是否有防護;
4.屏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間距是否足夠;
5.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措施是否正確、可靠保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
6.手提燈和局部照明電壓是否是安全電壓或是否採取了安全措施;
7.安全用具和電氣滅火器材是否是齊全;
8.電氣設備安裝是否合格,安裝位置是否合理;
9.電氣連接部位是否完好;
10.電氣設備或電氣線路是否過熱。
二、安全用電措施
1.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先斷開電源開關,然後由電工進行維修。嚴禁非電工人員修理,以免發生事故。
2. 所有電氣設備如配電箱、開關盒、電器櫃、配電板、電機等,均應保持清潔乾燥。周圍或內部不準堆放雜物。清掃時不準用水沖洗,更不準用鹼水擦洗,以免損壞絕緣。擦拭設備時一律停電、停車進行。
3.電氣設備不得帶病、帶故障運行。當電氣設備異常運行和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時,應按操作規程規定程序停止設備運行。
4.任何電氣設備在未驗明無電之前,一律認為有電,不要盲目觸及,非有關人員不得隨意移動電氣設備上的「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等標示牌和臨時設置的安全遮欄。
5.電氣設備(含電動工具)必須有保護性接地或者接零措施,要經常檢查,保證連接的牢固可靠。
6.在進行開關操作時,一定要把開關蓋合上後進行,以防電弧和熔化金屬飛濺傷人。不得用濕手觸摸開關、插座及燈頭等。
7.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必須良好。工人經常接觸和使用的配電板、閘刀開關、按鈕開關、插銷必須保證安全完好,不得有破損。
8.需要移動照明燈、電焊機、潛水泵等固定安裝的電器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後再移動。當導線被物體軋住或導線長度不夠時,不要硬拉,以免破損。
9.局部照明燈和作業行燈電壓一般不能超過36伏;在金屬容器內或者潮濕場所使用的行燈電壓不能超過12伏。
10.雷雨天時行人要遠離高壓電桿、鐵塔、避雷針。當遇到高壓電線斷落時應遠離20米之外,如果自己在20米以內,要單足或者並足跳離危險區。
11.發生電氣設備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乾粉等滅火器材滅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
12.漏電保護器發生掉閘時,不能強行合閘,應由電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後,才能繼續使用。
三、電工安全操作指引
1.電氣作業屬特種作業,必須經專門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徒工和其他非持證是工,必須在持證電工的監護和指導下才准進行操作。
2.任何電氣設備、線路未經本人驗電以前一律視為有電,嚴禁任意觸及。
3.檢修機床設備時,應先切斷電源,並掛上「檢修設備,禁止合閘」的警示牌。
4.必須帶電作業時,應先對電壓、電流的參數的充分的了解,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備好必用的安全防護用品。
5.未經電氣技術負責人許可或批准改造電氣設施結構之前,電工不得任意改變原有的接線結構。
6.各種電氣接線的接頭要保證導通接觸面積不低於導線截面積,應盡可能採用緊固的壓線或用工具扎緊,不應用手扭接,線頭不應突出,接頭不得松動。
7.動力配電箱的閘刀開關,嚴禁帶負荷拉閘或合閘,必須先將用電設備開關切斷,方能操作。
8.禁止用自耦變壓器取得的電源作為安全電壓使用。
9.禁止約時停電、送電。嚴禁在設備運轉中拆修,修機床時必須停車,並切斷設備電源及按安全操作程序進行工作。
10.使用梯子時,應有防滑措施,踏步應牢固無裂紋,梯與地面之間的角度以75°為宜,使用的人字梯拉繩必須牢固。
11.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要立即切斷電源,不能切斷時應使用乾粉滅火器或CO2滅火器,嚴禁在斷電之前用泡沫滅火器或水滅火。
⑶ 檢修電氣設備操作步驟
檢修電氣設備操作步驟
電氣設備(Electrical Equipment)是在電力系統中對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斷路器等設備的統稱。如何檢修電氣設備呢?檢修電氣設備操作步驟是什麼呢?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檢修電氣設備操作步驟,快來看看吧!
一、電氣故障檢修的一般步驟
(1)觀察和調查故障現象:電氣故障現象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同一類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現象,不同類故障可能有同種故障現象,這種故障現象的同一性和多樣性,給查找故障帶來復雜性。但是,故障現象是檢修電氣故障的基本依據,是電氣故障檢修的起點,因而要對故障現象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找出故障現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
(2)分析故障原因一初步確定故障范圍、縮小故障部位:根據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是電氣故障檢修的關鍵。分析的基礎是電工電子基本理論,是對電氣設備的構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電工電子基本理論與故障實際的結合。某一電氣故障產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眾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
(3)確定故障的部位一判斷故障點:確定故障部位是電氣故障儉修的最終日納和結果。確定故障部位可理解成確定設備的故障點,如短路點、損壞的元器件等,也可理解成確定某些運行參數的變異,如電壓波動、三相不平楊等。確定故障部位是在對故障現象進行周密的考察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往往要採用下面將要介紹的多種手段和方法。
在完成上述工作過程中,實踐經驗的積累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電氣故障檢修的一般方法
電氣故障檢修,主要的是理論聯系實際,根據具體故障作具體分析,但也必須事根本的檢修方法。
①問:向現場操作人員了解故障發生前後的情況。如故障發生前是否過載、頻繁啟動和停止;故障發生時是否有異常聲音相振動、有沒有冒煙、冒火等現象。
②看:仔細察看各種電器元件的外觀變化情況。如看觸點是否燒融、氧化,熔斷器熔體熔斷指示器是否跳出,熱繼電器是否脫扣,導線和線困是否燒焦,熱繼電器整定值是否合適.瞬時動作整定電流是否符合要求等,
③聽:主要聽有關電器在故障發生前後聲音有否差異。如聽電動機啟動時是否只“嗡嗡”響而不轉;接觸器線圈得電後是否雜訊很大等。
④摸:故障發生後,斷開電源,用手觸摸或輕輕推拉導線及電器的某些部位,以察覺異常變化。如模電動機、自鍋變壓器和電磁線圖表面,感覺濕度是否過高;輕拉導線,看連接是否松動;輕推電器活動機構,看移動是否靈活等。
⑤聞:故障出現後,斷開電源,將鼻子靠近電動機、自福變壓器、繼電器、接觸器、絕緣導線等處,聞聞是否有焦味。如有焦味,則表明電器絕緣層己被燒壞,主要原因則是過載、短路或三相電流嚴重不平衡等故障所造成。
發生故障時,根據電氣設備所處的狀態進行分析的方法.稱為狀態分析法。電氣設備的運行過程總可以分解成若干個連續的階段,這些階段也可稱為狀態。任何電氣設備都處在一定的狀態下工作,如電動機工作過程可以分解成啟動、運轉、正轉、反轉、高速、低速、制動、停止等工作狀態。電氣故障總是發生於某一狀態.而在達一狀態中,各種元件又處於什麼狀態,這正是分析故障的重要依據。例如.電動機啟動時,哪些元件工作,哪些觸點閉合等,因而檢修電動機啟動故障時只需注意這些元件的工作狀態。
狀態劃分得超細,對檢修電氣故障越有利。對一種設備或裝置,其中的部件和零件可能處於不同的運行狀態,查找其中的電氣故障時必須將各種遠行狀態區分清楚。
三、電氣故障檢修技巧
(1)熟悉電路原理,確定檢修方案:當一台設備的電氣系統發生故障時,不要急於動手拆卸,首先要了解該電氣設備產生故障的現象、經過、范圍、原因.熟悉該設備及電氣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個具體電路.弄清電路中各級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信號在電路中的來龍去脈,結合實際經驗,經過周密思考,確定一個科學的檢修方案。
(2)先機損,後電路:電氣設備都以電氣一機械原理為基礎,特別是機電一體化的先進設備,機械和電子在功能上有機配合,是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往往機械部件出現故陋,影響電氣系統,許多電氣部件的功能就不起作用。因此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電氣系統出現故障並不全部都是電氣本身問題,有可能是機械部件發生故障所造成的。因此先檢修機械繫統所產生的故障,再排除電氣部分的故障,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先簡單,後復雜:檢修故障要先用最簡單易行、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處理,再用復雜、精確的方法。排除故障時,先排除直觀、顯而易見、簡單常見的故障.後排除難度較高、沒有處理過的疑難故障。
(4)先檢修通病、後玫疑難雜症:電氣設備經常容易產生相同類型的'故障就是“通病”。由於通病比較常見,積累的經驗較豐富,因此可快速排除.這樣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時間排除比較少見、難度高、古怪的疑難雜症,簡化步驟,縮小范圍,提高檢修速度。
(5)先外部調試,後內部處理:外部是指暴露在電氣設備外完成密封件外部的各種開關、按鈕、插口及指示燈。內部是指在電氣設備外殼或密封件內部的印製電路板、元器件及各種連接導線。先外部調試,後內部處理,就是在不拆卸電氣設備的情況下,利用電氣設備面板上的開關、旅鈕、按鈕等調試檢查,縮小故障范圍。首先排除外部部件引起的故障,再檢修機內的故障,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拆卸。
(6)先不通電測量,後通電測試:首先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然後再在通電情況下,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對許多發生故障的電氣設備檢修時,不能立即通電,否則會人為擴大故障范圍,燒毀更多的元器件,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因此,在故障機通電前.先進行電阻測量,採取必要的措施後,方能通電檢修。
(7)先公用電路、後專用電路:任何電氣系統的公用電路出故障,其能量、信息就無法傳送、分配到各具體專用電路,專用電路的功能、性能就不起作用。如一個電氣設備的電源出故障,整個系統就無法正常運轉,向各種專用電路傳遞的能量、信息就不可能實現。因此遵循先公用電路、後專用電路的順序,就能快速、准確地排除電氣設備的故障。
(8)總結經驗.提高效率:電氣設備出現的故障五花八門、干奇百怪。任何一台有故障的電氣設備檢修完,應該把故障現象、原因、檢修經過、技巧、心得記錄在專用筆記本上,學習掌握各種新型電氣設備納機電理論知識、熟悉其工作原理、積累維修經驗,將自己的經驗上升為理論。在理論指導下,具體故障具體分析,才能准確、迅速地排除故障。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為檢修電氣故障的行家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