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PM的五大要素是什麼
TPM的五大要素分別為:事後維修、預防維護、改善維護、維護預防、生產維護
1、事後維修
最早期的維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壞不修。
2、預防維護
以檢查為基礎的維修,利用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預測,有針對性地對故障隱患加以排除,從而避免和減少停機損失,分定期維修和預知維修兩種方式。
3、改善維護
不斷地利用先進的工藝方法和技術,改正設備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及維修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4、維護預防
可維修性設計,提倡在設計階段就認真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問題。 從設計、生產上提高設備品質,從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減少和避免維修。
5、生產維護
一種以生產為中心,為生產服務的一種維修體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種維修方式的具體內容。對不重要的設備仍然實行事後維修,對重要設備則實行預防維修,同時在修理中對設備進行改善維修,設備選型或自行開發設備時則注重設備的維修性(維修預防)。
② 如何進行純水設備的維護保養
一、前置處理器的保養:
1、石英砂、活性炭過濾器根據原水水質情況確定清洗周期:原水為自來水一般一周(按7天計算)沖洗一次,原水為地下水、河水、井水等水質較差時一般三天時間沖洗一次,確保前置處理器中沉積的泥沙、雜質、顆粒物及時排除。
2、保安過濾器進出口壓差升高(>0.06Mpa),則必須更換濾芯,以確保RO裝置正常運行。建議:每三天必須將濾芯取出檢查並清洗。濾芯更換周期視其進水水質而定,一般每15天更換一次。
3、軟化樹脂罐體應避免高溫暴曬,每15天用再生液體進行樹脂再生。
二、反滲透機組的保養:
1、定時定期記錄RO裝置各種運行參數。建議:每兩小時記錄RO裝置各運行參數一次。
2、隨著運轉時間增長,膜表面將附著沉澱物,影響透水量,就要定期清洗RO元件。若發現組件中每個膜元件的壓力大於0.1Mpa要立即進行清洗(清洗由清洗系統完成)。按不同污染狀況,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具體清洗方法詳見《反滲透膜化學清洗方法》。
3、定時定期檢查檢驗電導率儀及各壓力表,使之正常准確地工作。
4、定時定期檢查電器控制系統,確保設備運行正常。
5、定時定期檢查高壓泵及RO前置泵,按保養手冊及時更換潤滑油。
三:設備停機停機期間保養:
對於設備停機期間(國家法定節假日、季節性停工、廠房維修等),反滲透機組(包含電控系統、反滲透膜)保養要點如下:
1、RO裝置短期停機(不超過三天),每天必須用保安過濾器沖洗30分鍾並保證RO組件內充滿過濾水。
2、RO裝置如長期停機(大於三天),應採用1%甲醛溶液,充滿RO組件,然後關閉所有閥門,且每月檢查一次。夏天,控制環境溫度以防霉變,冬季防凍,必要時可加入10-20%甘油。
3、保存用水最好用反滲透淡水,甲醛應用化學試劑產品。
4、當由復合膜組成的反滲透系統擬暫停使用達一周以上時,則系統應以1%的NaHSO3溶液進行浸泡以防止細菌在膜面繁殖。
③ 設備檢維修方案有哪些
機電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設備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總則
第一條:本條例適用於公司內全部機電設備的管理。
第二條:機電設備管理要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生產發展,堅持設計、製造和使用相結合;日常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改造相結合;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三條:設備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對機電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對設備使用部門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第四條:設備使用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設備管理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做好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設備完好率要真實並達到標准,積極做好設備的使用、維護和保養工作。
第五條:積極採用新設備、新工藝及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不斷提高設備檔次和技術裝備水平。
第二章設備規劃、選購及安裝調試
第六條:設備規劃、選購及安裝調試繼續按《鐵煤機廠辦字(2001)35號》文件執行。
第七條:自製設備要組織設備管理、技術管理、生產管理和維修、使用人員參加的審查工作,並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做好設備的製造工作,要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存檔,否則不得驗收。
第三章設備的管理、使用、保養和檢修
第八條:公司的設備實行公司、生產單位、班組三級管理制度,各使用部門必須嚴格執行設備管理的有關規定。設備的購置、調撥、租賃、大修理的許可權屬公司設備管理部門。對未經主管領導及設備主管部門批准,私自調用、租借設備的單位和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經濟處罰。
第九條:設備使用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崗位責任制,做到合理使用設備,保證安全運轉,嚴格執行定人定機和持證上崗制度。對多人輪班操作的設備,生產單位要指定負責人,做好維護和保養工作,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第十條:建立、健全三級保養制度,即日常保養、定期保養和計劃保養。每年12月15日前設備使用單位要制定下年度設備維護保養計劃上報設備管理部門,由設備管理部門監督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
第十一條:操作者對設備要做到「三好」、「四會」,即:管好、用好、修好和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以保證設備處於完好狀態。
第十二條:一般檢修即中修或小修,要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態,對精度、功能達不到工藝要求的項目進行針對性檢修,一般要部分解體,修復或更換磨損機件,必要時對局部進行刮研,更換油脂,校正坐標,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恢復設備的精度和性能。
第十三條:設備的大修,即對設備進行全面修理,需要對設備進行全面解體,對所有零件進行清洗檢查,更換或加固重要的零部件,調整機械和電氣操作系統,配齊安全裝置和附件,重新噴漆或電鍍,按設備出廠或部頒標准進行驗收。
第十四條:機電設備大修理計劃由公司設備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經公司審核報鐵煤集團批准後,機電設備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自修或外委)。設備大修理後的安裝調試工作由使用單位負責。
第十五條:各使用單位要對大、精、稀設備及使用時間在5年以內的新設備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使用責任制,明確職責,加強管理。對上述各種設備要每季度預檢一次,合理儲備易損件,並做好保管工作,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
第十六條:乙炔、制氧及使用起重、運輸、儀器儀表、壓力容器等設備的單位,要按照鐵嶺市技術監督局和調兵山市技術監督局有關規定定期進行安全檢測,取得合格證後方可繼續使用。各單位使用和維護人員對上述設備平時要認真做好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安全運行。
設備的改造、更新
第十七條:編制設備改造、更新的年度和中長期計劃由技術主管部門會同設備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重要設備進行改造和更新前,必須進行經濟論證,並按有關規定報上級審批。
第十九條:公司提取和使用大修理基金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大修理專用基金必須用於機電設備的大修理。
第二十條:公司固定資產折舊基金應當按國家規定主要用於設備的更新改造。
第二十一條:對設備改造驗收後,新增的價值辦理固定資產增值手續。
第二十二條:數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應當報廢更新:
1、經過預測和論證,繼續大修理後技術性能仍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和保證產品質量的。
2、設備老化、技術性能落後、能耗高、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的。
3、大修理雖然能恢復設備精度,但不如更新經濟的。
4、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5、其他應當淘汰的。
第二十三條:公司出租、轉讓或報廢設備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對出租、轉讓或報廢所取得的收益必須用於設備的改造和更新,不得挪作他用。
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第二十四條:公司設備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設備的驗收交接、檔案管理和考核制度。
第二十五條:公司設備管理員應及時、准確的向上級或有關部門報送設備管理的各種統計報表。
第二十六條:各生產單位、科室要設立一名專職(兼職)設備管理員,嚴肅、認真的填寫設備檔案、維修保養記錄和設備潤滑卡片,及時、准確的向設備主管部門報送各種報表。
第二十七條:各生產單位、科室發生設備事故,必須於2小時內報公司領導、設備主管部門和安監科,事故單位要保護好現場並做好記錄,由設備主管部門和安監科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採取措施,並寫出事故分析報告報送公司主管領導,凡隱瞞事故不報或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者,要追究其責任。
機電設備現場管理考核辦法
機電設備是企業固定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機電設備管理是公司「現場達標考核」的重要內容,設備的合理使用和精心保養是設備管理的重要環節,為加強公司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特製定本辦法。
一、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後持證上崗。未經培訓、考試、無證上崗一項扣一分。
二、嚴格執行定人定機制度,設備要懸掛定人定機標志牌。未執行定人定機制度、未懸掛定人定機標志牌一項扣一分。
三、認真做好設備的日常保養工作(一級保養),做到班前對設備進行檢查和潤滑;班中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設備,做到「三勤」(勤檢查、勤調整、勤維修)、「一不離」(設備運行時不離開);班後對設備認真清掃、擦拭,月末、節前要徹底清掃、擦拭乾凈。一項不合格扣一分。
四、做好設備備品、配件的儲備和保管工作。備品、配件無儲備、未保管好,一項扣一分。
五、設備的機械傳動和電氣控制必須動作靈敏,保護裝置必須安全可靠,一項不合格扣一分。
六、建立健全設備檔案制度。未建立設備檔案、未認真填寫的一項扣一分。
七、本辦法具體考核內容及扣分情況納入《機電總廠車間現場管理達標考核細則》。
製造、檢修產品(設備)檔案管理辦法
為加強公司製造、檢修產品(設備)的質量管理,提高生產設備的跟蹤和售後服務水平,特製定本辦法。
一、製造、檢修產品(設備)檔案管理目的
加強公司製造、檢修產品(設備)的產品質量,提高管理水平,便於生產設備的跟蹤和售後服務。
二、製造、檢修產品(設備)檔案管理范圍
全公司製造、檢修產品(設備)均應建立檔案。
三、製造、檢修產品(設備)檔案管理部門
銷售科、生產辦、各生產單位分口管理。
銷售科負責物資經銷中心維簡製造設備檔案管理,生產辦負責租賃公司製造設備檔案管理,各生產單位負責本單位檢修設備檔案管理。
四、製造、檢修產品(設備)檔案內容
檔案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製造、檢修時間,合同號,使用廠家,製造、檢修概況,跟蹤記錄等項目。
五、製造、檢修產品(設備)檔案管理要求
1、各單位、部門要設兼職設備檔案管理員,負責本單位製造、檢修產品(設備)的檔案管理工作。
2、要按設備檔案內容作好記錄,保證歸檔內容的完整、系統、准確。檔案表一式兩份,本單位留存一份,另一份報送銷售科。
3、檔案的借閱要辦理借出登記手續。一般情況下,借閱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借閱的檔案,不得損壞、丟失,歸還時交檔案人員當面點清。
4、檔案記錄要及時、准確,在產品出廠後24小時內作好記錄。
5、跟蹤記錄按以下要求認真填寫。
6、對於關鍵性和常用部分的檔案應使用復印件,盡量不用原件,一般由使用單位復
④ 油庫設備的安全檢查和維護包括哪些內容
油庫設備的安全檢查和維護主要包括油罐基礎、罐體、呼吸閥、阻火器、油罐呼吸管路、測量孔、入孔、光孔、消防泡沫室、人體防護裝置、加熱器、防火梯、防雷防靜電等的檢查維護。
油罐基礎是油罐殼體和所儲存油品重量的直接承載物,並將這些載荷傳遞給地基土壤。因此油罐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坐落在其上的油罐能否正常運營。油罐基礎的一般做法是最下層為素土,往上是灰土層、砂墊層和瀝青防腐層。安全檢查時應重點檢查油罐基礎是否牢固,有無不均勻下沉,有無裂縫、傾斜,有無稀瀝青流出,罐基周圍排水是否通暢。
油罐罐體完好的標准
按照物油部(解放軍總後勤部物資油料部)標准,油罐罐體完好的標准包括:
(1)罐體良好。罐體良好主要指罐體無嚴重變形,油罐承壓達到設計要求,基礎牢固,無不均勻下沉,周圍排水通暢。
(2)附件完好。
①油罐進出油管、呼吸管、排污管、安全閥、阻火器、測量口、入孔、油麵指示器、旋梯及消防設備附件齊全,安裝位置准確,技術性能符合各項指標要求;油管加溫裝置的汽、水管路通暢,不滲漏,無嚴重銹蝕;
②防靜電接地良好,連接堅固,接地極接地電阻不超過100歐;
③避雷裝置安全准確;
④各部螺栓及螺母齊整、緊固、滿扣。
(3)外觀整潔。要求罐體內外壁及附件無銹蝕,防腐層完好,油漆無脫落;油管編號統一,標志清楚,字體正規。
(4)資料齊全。要有油罐安裝設計圖紙、容量表及洗罐、檢修和檢查記錄。
油罐罐體的檢查內容
按照此標准,油罐罐體的檢查內容有:
(1)油罐的溫度、濕度及管內油溫的變化情況,呼吸閥的壓力是否適宜;
(2)油罐的焊縫、附屬設備的連接是否滲漏;
(3)油氣壓力計的正壓力是否超出規定;防火帽、阻火器、放水閥、油氣管是否堵塞或凍結;
(4)油罐、管線閥門接頭是否嚴密,有無滲漏;
(5)罐基有無下沉,掩體有無損壞,排水溝是否通暢;
(6)罐室有無積水、滲水現象;
(7)罐室、庫房內的油氣濃度是否超標;
(8)清除管區周圍5米內的雜草及易燃物;
(9)檢查消防設備是否齊全良好,配備的備用工具是否齊全,有無挪用;
(10)油罐體內外壁有無銹蝕、防腐層是否完好,油漆有無脫落;油罐體有無嚴重變形或傾斜,油罐壁(底、頂)鋼板腐蝕深度有無超過標准,油罐壁(底、頂)有無漏油現象等。
油罐呼吸系統
對管內存在氣體空間的油罐,在進出油料及儲存油料的過程中,氣體空間的壓力會發生變化,需要進行呼氣和吸氣,從而保證油罐不被脹裂和吸癟。油罐呼吸系統一般由呼吸短管、阻火器和機械呼吸閥組成。其中,機械呼吸閥是油罐呼吸系統的核心部件,由壓力閥和真空閥兩部分組成,其作用是充分利用油罐本身的承壓能力來減少油蒸氣排放,其原理是利用間盤的重量來控制油罐的呼氣正壓和吸氣負壓。
(1)機械呼吸閥常見的故障。
①漏氣。一般是由於銹蝕、硬物劃傷與閥盤的接觸面、閥盤或閥座變形以及閥盤導桿傾斜等原因造成的;
②卡死。多發生在由於呼吸閥安裝不正確或油罐變形導致間盤導桿斜歪,以及在閥桿銹蝕的情況下,閥盤沿導桿上下運動中不能到位,將閥盤卡死於某一位置;
③堵塞。主要原因是由於機械呼吸閥長期未進行保養與使用,致使塵土、銹渣等雜物沉積於呼吸閥內或呼吸管內,以及蜂類或禽鳥在呼吸閥口築巢等原因,導致呼吸閥堵塞;
④凍結。通常是因氣溫下降,空氣中的水分在呼吸閥的閥體、閥座、導桿等部位凝結,進而結冰,使閥難以開啟。
(2)機械呼吸閥的檢查維護。機械呼吸閥的檢查維護包括日常檢查維護和定期檢查維護。其中日常檢查維護的內容如下。
①呼吸閥閥體有無異常變化;
②閥前U型壓力計壓差是否正常;
③封口網是否破損或通暢;
④油罐進出口作業時,呼吸閥的運行是否正常;
⑤油罐管道式呼吸閥閥體和旁通閘閥有無漏氣。
(3)機械呼吸閥的定期檢查維護。
①打開頂蓋,檢查呼吸間內部的閥盤、閥座、導桿、彈簧有無生銹、積垢,必要時進行清洗;
②閥盤運行是否靈活,有無卡死現象,密封面是否良好,必要時進行修理;
③洞內管道式呼吸間每半年打開頂蓋一次,檢查閥盤是否靈活;
④每年進行控制壓力檢驗和清洗保養;
⑤每兩年檢驗泄漏量和控制壓力。
阻火器
(1)阻火器的作用。阻火器又叫油罐防火器,是油罐的防火安全設施,也是油罐呼吸系統的重要部件。它裝在機械呼吸間或液壓安全閥下面,內部裝有許多銅、鋁或其他高熱容金屬製成的絲網或皺紋板。當外來火焰或火星萬一通過呼吸閥進入防火器時,金屬網或皺紋板能迅速吸收燃燒物質的熱量,使火焰或火星熄滅,從而防止油罐著火。
(2)阻火器的構成與工作原理。阻火器由殼體和阻火芯兩部分構成,殼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承受爆炸產生的沖擊壓力。阻火芯是阻止火焰傳播的主要部件,常用的有金屬網阻火芯和金屬折帶阻火芯。
阻火器是利用阻火芯吸收熱量和產生器壁效應來阻止外界火焰向罐內傳播的。火焰進入阻火芯的狹長通道後被分割成許多條小股火焰,一方面,散熱面積增大,火焰溫度降低;另一方面,在阻火芯通道內,活化分子自由基碰撞器壁的幾率增加而碰撞氣體分子的幾率降低,由於器壁效應而使得火焰前鋒的推進速度降低,這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使火焰不能向管內傳播。阻火器檢查的內容有:阻火器是否清潔暢通,有無冰凍,墊片是否嚴密,有無腐蝕現象。維護內容:清潔阻火芯,用煤油洗去塵土和銹垢,給螺栓加油保護。
(3)測量孔。測量孔是為檢尺、測溫、取樣所設,安裝在罐頂平台附近。每個油罐只裝一個量油孔,它的直徑為150毫米,距罐壁距離多在1米。測量孔檢查時要注意蓋與座間密封墊是否嚴密,日常維護時板式螺帽及壓緊螺栓活動關節處加油。
(4)入孔。入孔是供清洗和維修油罐時,操作人員進出油罐而設置的。一般立式油罐,入孔都裝在罐壁最下層圈板上,且和罐頂上方採光孔相對。入孔直徑多為600毫米,孔中心距罐底為750毫米。通常3000立方米以下油罐設入孔二個,3000~5000立方米設1~2個入孔,5000立方米以上油罐則必須設2個入孔。
(5)透光孔。透光孔又稱採光孔,是供油罐清洗或維修時採光和通風所設。它通常設置在進出油管上方的罐頂上,直徑一般為500毫米,外緣距罐壁500~1000毫米,設置數量與入孔相同。入孔和透光孔每月至少要檢查一次,檢查內容包括否滲油、漏氣。
(6)消防泡沫室。消防泡沫室又稱泡沫發生器,是固定於油罐上的滅火裝置。泡沫發生器一端和泡沫管線相連,一端帶有法蘭焊在罐壁最上一層圈板上。滅火泡沫在流經消防泡沫室空氣吸入口處,吸入大量空氣形成泡沫,並沖破隔離玻璃進入罐內(玻璃厚度≤2毫米),從而達到滅火目的。消防泡沫室定期檢查的內容有:玻璃是否有破裂,有無油氣泄漏,護罩是否完好。有以上異常時,應及時換裝已損玻璃,調整密封墊,修理護罩。
(7)人體防護裝置。人體防護裝置是指那些把人體與生產活動中出現的危險部位隔離開來的設施和設備,包括人體防護裝置和人體保護設施兩部分。其中,施工活動中的危險部位主要有「四口」、「五臨邊」、機具、車輛、暫設電器、高溫、高壓容器及原始環境中遺留下來的不安全因素等,因此需要設置人體防護裝置。
在施工用電中,要做到「四級」保險;遺留在施工現場的危險因素,要有隔離措施,如高壓線路的隔離防護設施等。管理人員應經常檢查並教育職工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裝置並嚴加保護。不得隨意破壞,拆卸和廢棄。
人體保護設施主要包括:防護衣、防護圍裙、防護背心、防護帽、鉛膠脖套、鉛膠手套、鉛膠褲、鉛眼鏡、絕緣鞋等。
(8)油罐加熱器。油罐加熱器的作用在於加熱油罐內的油品,以便於發油作業時加速出罐油品的流動。有關加熱器的常見失效形式為穿孔。
(9)油庫自動化儀表。導致油庫自動化儀表失效的主要原因為靜電聚集。
①油庫自動發油系統所用的發油控制器、靜電溢油報警器(保護器)、流量計、電液閥、防爆接線箱、控制櫃等;
②油庫自動計量系統所用的液位計、罐前處理器等。
油庫設備的檢修技術
油罐是儲存油料的重要設備,在油罐的使用過程中,由於製造、安裝質量、介質腐蝕及環境等因素的作用,往往會出現滲漏、裂紋等故障,需要進行修理,以保持其良好的技術狀態。
油罐的修理分為三類:大修、中修和小修。修理周期根據油罐結構各部件的實際腐蝕速率並結合使用特點來確定。
(1)小修包括:檢查閥門的工作性能,卸下或裝上防火器等;在不進行明火作業的情況下修理罐頂、罐壁上的圈板,修理安裝在油罐外部的設備。
(2)中修包括:油罐的清洗和排空油氣;應用焊接方法更換罐壁、罐頂、罐底的個別鋼板;去除損壞的焊縫;修理或更換設備;平整油罐基座;各部件和整個油罐的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塗刷油罐防腐漆。
(3)大修除包括中修中規定的全部工作外,其實施的規模更大一些,包括對罐壁、罐底、罐頂某些部分的更換;油罐基礎防護坡的修理;設備的修理或更換;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油罐塗刷防腐漆等。
油罐技術人員應定期檢測油罐的下沉量和幾何形狀的變化、焊縫的技術狀況、罐體和罐頂厚度的變化。
油罐技術檢驗的方法
(1)設置基準點。可用預制混凝土短樁,埋置於空曠場所不易遭到碰撞的地方,距離油罐區或其他新建築物不小於50米,埋置深度應超過冰凍線,並深入老土,總深度不小於1米。准確地方法是利用國家基準點獲得2、3級基準點作為測量基礎點。
(2)設置觀測點。根據土壤壓縮性沿油罐罐壁周圍設置4~8個觀察點。
(3)觀測。投產前試水觀測。可以使用各種相關儀器,如激光測距儀等,可連續進行加一沉降過程觀測,直至沉降穩定為止。加滿水沉降穩定後,再分次卸水,卸水過程要記錄卸水時間。在裝、卸水沉降觀察中,必須將每次讀數記錄下來,分別繪制時間沉降和壓力沉降曲線圖,以便觀察沉降的穩定性。使用期間的觀測步驟同上,觀測周期以每月觀測一次為佳,且每次暴雨後都要觀測。
(4)沉降觀測數據,必須整理清楚,記入專用的記錄本,作為判斷由於沉降是否影響油罐正常使用的依據。
⑤ 怎樣做好物業區域內的設施設備維護與管理
物業區域內的設施與設備的特點就是分布廣、雜
而且需要長期維護,出現問題需及時內響應維容修。
這就涉及到設施設備盤點、打點、設備維修響應流程
「行政行家」就是專業為這類問題設計的軟體,可以給設施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軟體分APP與web,管理者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設施設備,讓繁雜的工作變的「爽」。
⑥ 如何維護機房具體步驟為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福州福光電子有限公司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對於各種電源、工程線路、基回站網優測試、數據答網路測試提供各種解決方案。可登錄網站了解詳情。
例如:中心機房蓄電池維護儀表配置方案
福光公司在整合了國內外通信運營商蓄電池的維護經驗,經過了大量摸索實踐,以及對蓄電池引發的電源事故案例詳細分析討論總結,提出蓄電池的維護工作應該結合日常巡檢排查和定期放電實驗雙管齊下的方式破解蓄電池維護這道謎題:
1)日常通過先進的電導技術進行巡檢,可幫助提早發現嚴重落後電池組,避免極端問題的出現。近些年多起電池故障引發的通信事故,事後調查分析,都證明電導儀對於巡檢發現嚴重落後電池組是非常有效的。
2)定期採用全在線充放電技術進行核對性放電和全容量放電試驗。僅僅巡檢發現落後電池,不對電池組進行必要的放電試驗,對電池組質量的保持是不利的。放電過程要保證安全,必須採用最安全可靠的工具和手段。全在線充放電技術已經被很多通信單位證明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