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日本巨作

日本巨作

發布時間:2024-04-29 12:18:13

『壹』 日本最頂級的藝術品

日本最頂級的藝術品——《松林圖》。

1589年,已52歲高齡的豐臣秀吉喜得貴子,欣喜若狂,為其取名鶴松。然而,深受萬般寵愛的鶴松,在三歲時便早夭。悲痛萬分的秀吉,為其修建了被譽為「京都第一寺」的祥雲寺(今積智院),匯集天下能工巧匠。

蟄伏京都的畫家長谷川等伯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得到了秀吉繪制寺內金壁障畫的重要委託,藉此對抗雄踞畫壇的「狩野派」。接到委託後,等伯帶領弟子們和長子久藏來到祥雲寺。描繪了《楓圖》、《松與秋草圖》、《松下黃蜀葵圖》等作品。

作品尺寸巨大,畫中松、楓等如同實物般大小。整個畫面以金箔、銀箔裝飾背景與祥雲,金碧輝煌,炫目華麗。輔以線條細膩,紛繁茂盛,自然狀態自由生長的花草,成為璧障畫的典範。

憑借這一系列作品,等伯在京都畫壇大放異彩,加之此前雄踞京都的狩野永德在1590年去世,等伯成為超越「狩野派」的第一畫師。完成祥雲寺障壁畫之後的幾年,等伯創作了一對與此前風格完全不同的六屏巨作《松林圖》,一幅寂靜、深刻而又充滿未知感的畫作。

作品完成的時間尚不確定,估計是在1595年左右的桃山時代,即16世紀末,被譽為日本水墨畫的巔峰之作。《松林圖》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並於1952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被視為日本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

《松林圖》簡介:

由一對六扇屏風構成的《松林圖》,以動感、有力的筆法,繪就水汽、霧氣氤氳之中,若隱若現的松林。

在《松林圖》中,長谷川等伯用深淺不一的墨色,描繪呈現彌漫在霧氣中,錯落有致的松林景緻。隱藏在霧氣中的松樹,株株遒勁茂盛,濃墨皴擦出繁茂的松樹樹冠,隨著整株迤邐向下,墨色層層漸變。

遠景的某些枝幹,僅用淡墨暈染而成,煙雨之氣用墨渲染而出。貼近畫作,仔細觀看,只見一些黑線聚集在一起,像是信筆塗鴉;稍微後退一點距離,黑線描繪的松針清晰可見;再遠一些,一望無盡的松林便躍然紙上。

畫家等伯以單純的黑白兩色,勾勒出遠處水氣氤氳中襯托下的松林。整個畫面一片朦朧,畫家以極少的筆觸,簡練的構圖,反而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霧靄隨風吹拂,松林彷佛在晃動,觀者甚至可以從畫作中嗅到空氣中的潮濕氣息。

長谷川等伯尤為崇拜南宋畫僧牧溪的作品,他的《竹林猿猴圖》就是一幅致敬牧溪的作品。《松林圖》的筆墨間,也明顯有牧溪作品的影子。他吸收牧溪酣暢淋漓、不拘成法的筆墨特點,強調虛實、空間對比等特點的同時,誇大筆鋒變化與墨色對比。

在略微泛黃的紙本上,蔓延開來霧氣、煙雲以及煙雨相交,營造一種通透感。這樣的描繪方式,被認為直接來源於牧溪。《松林圖》的畫面上,大片留白,與其說等伯畫松樹,不如說他畫的是留白和空間。

畫家對樹與樹之間空白空間的強調,勝過描繪樹林本身,畫作的主題,在於畫家苦心經營的迷濛霧氣與空白,而非那些樹。通過大量余白和對空間深度的描繪,等伯的畫氤氳出富有哲理性的余韻,將觀者的心靈也帶到幽玄的彼岸。

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認為,空間才是等伯繪畫的主體。通過大量余白和對空間深度的描繪,等伯的畫氤氳出富有哲理性的余韻,是一個可以任由觀者的靈在其中徜徉飄盪無所限制的帶有神性的空間。這樣的表現方式,將等伯與牧溪區別開來,成就其在日本藝術史上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日本巨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式蒸汽流量表如何調快 瀏覽:699
混凝土養護的自動噴淋裝置 瀏覽:387
儀表外罩劃痕怎麼修復 瀏覽:813
計量設備檢定怎麼搞 瀏覽:365
空調為什麼製冷不制暖呢 瀏覽:840
超聲波清潔器怎麼清洗 瀏覽:424
廣東工業軸承多少錢 瀏覽:879
廣場健身器材價格怎麼樣 瀏覽:464
織機換軸承怎麼換 瀏覽:934
智能儀表電流輸入指的是什麼 瀏覽:366
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圖片 瀏覽:268
數控機床跟台式電腦連接怎麼設置 瀏覽:898
自動空氣開關dz裝置 瀏覽:181
電動工具掛帶怎麼上的 瀏覽:999
熱水器煤氣閥門不靈 瀏覽:391
機械迷城第8關怎麼玩的 瀏覽:114
冰箱製冷出熱風怎麼回事 瀏覽:537
安全閥前面什麼閥門 瀏覽:432
15台噴灑設備都什麼 瀏覽:95
將工具箱所在路徑添加至matlab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