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鏟運機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地下鏟運機,井下鏟運機,拖式鏟運機,地下裝載機,井下裝載機,礦用裝載機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1、地下鏟運機,井下鏟運機,拖式鏟運機的牽引機械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2、鏟運機在四級以上土壤作業時,應選翻鬆,並清除障礙物。
3、業前,應檢查鋼絲繩、輪胎氣壓、鏟土斗及卸土板回縮彈簧、拖把萬向接頭、撐架及各部滑輪等,液壓式鏟運機還應檢查各液壓管接頭、控制閥等,確認正常後方可起動。
4、作業時,嚴禁任何人上下機械、傳遞物件,以及在鏟斗內、拖把或機架上坐立。
5、兩台鏟運機同時作業時,拖式鏟運機前後距離不得少於10m,自行式鏟運機不得少於20m。平行作業時兩機間隔 得小於2m。在狹窄地區不得強行超車。
6、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不得途中換檔,下坡時嚴禁脫檔滑行,行駛的橫向坡度不得超過6m,坡寬應大於機身2m以上。在新填築的土提作業時,離坡邊緣不得小於1m。
7、需要在斜坡橫向作業時,須先挖填,使機身保持平穩,作業中不得倒退。
8、在不平場地上行駛及轉彎時,嚴禁將鏟運斗提升到最高位置。
9、行駛時應讓支線,空載讓重載,下坡讓上坡。
10、在坡道上不得進行保修作業,在陡坡上嚴禁轉彎、倒車和豪華車,在坡上熄火時應將鏟斗落地,制運牢靠後,再行起動。
11、 鏟土時,應直線行駛,助鏟時應有助鏟裝置,正確掌握斗門開後的大小,不得切土過深,兩機要相互配合,盡量作到平穩接觸,等速助鏟。
12、夜間作業時,前後照明應齊全完好。自行式鏟運機的大燈應照出30m以上,如遇對方來車,應在百米以外將大燈光改為小燈光,並低速靠邊行駛。
13、拖拉陷車時,應有專人指揮,前後操作人員應協調,確認安全後,方可起步。
14、自行式鏟運機的差速器鎖,只能在直線行駛的泥濘路面上短時間使用,嚴禁在差速器鎖住時轉彎。
15、非作業行駛時,鏟斗必須用鎖緊蓮條掛牢在運輸行駛位置上,機上任何部位均不得載人或裝載易燃及爆炸物品。
16、修理斗門或在鏟斗下檢修作業時,必須把鏟斗升起後用銷子或鎖緊鏈條固定,再用墊木將斗身頂住,並制動住輪胎。
17、作業後,應將鏟運機停放在平理地面,並將鏟斗落在地面上,液壓操縱的應將液壓缸縮回,將操縱桿放在中間位置,進行清潔、潤滑後鎖好門窗。
㈡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到底應該是多少那裡有規定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安全距離為3m。
施工現場配電應遵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布置,本供電系統採用TN—S保護導體和中性導體分離接地系統,在三相五線制供電系統中必須做到三級配電二級保護的要求。
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地方,分配電箱應裝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地區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配電箱、開關箱安裝要端正、牢固、移動式的箱體設在堅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下皮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不大於1.3m,小於1.5m。
(2)礦山同向行駛的移動設備適宜保持多少距離擴展閱讀:
安全用電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合理正確選擇導線截面,從理論上杜絕線路超負荷使用,保護裝置要認真選擇,當路線上處長期超負荷時,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動作保護線路。
2、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要大於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光。嚴禁使用床頭燈。
㈢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到底應該是多少那裡有規定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為0.8米,主要是便於檢修。
主設備室由機械室、電氣室、中央監控室組成。其中的機械室是各個設備與城市各對應的設施相連接,以供給能源、物質並進行交換、分配、處理等的中樞。所以當設計主設備室時,有必要對設備的流程、運行安全性進行充分研究。
(3)礦山同向行駛的移動設備適宜保持多少距離擴展閱讀:
10KV電力線與居住區、工礦企業區安全距離為6.5米。
為了防止身體接觸或接近帶電體,並防止車輛或其他物體碰撞帶電體,並避免各種短路、火災和爆炸事故發生,人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之間、帶電體,帶電體和其他對象和設備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稱為電氣安全距離。電氣安全距離的大小應符合有關電氣安全規定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