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變壓器原理是什麼誰能簡單解釋一下嗎
原理:
變壓器由鐵芯(或磁芯)和線圈組成,線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繞組,其中接電源的繞組叫初級線圈,其餘的繞組叫次級線圈。它可以變換交流電壓、電流和阻抗。最簡單的鐵心變壓器由一個軟磁材料做成的鐵心及套在鐵心上的兩個匝數不等的線圈構成。
鐵心的作用是加強兩個線圈間的磁耦合。為了減少鐵內渦流和磁滯損耗,鐵心由塗漆的硅鋼片疊壓而成;兩個線圈之間沒有電的聯系,線圈由絕緣銅線(或鋁線)繞成。一個線圈接交流電源稱為初級線圈(或原線圈),另一個線圈接用電器稱為次級線圈(或副線圈)。
實際的變壓器是很復雜的,不可避免地存在銅損(線圈電阻發熱)、鐵損(鐵心發熱)和漏磁(經空氣閉合的磁感應線)等,為了簡化討論這里只介紹理想變壓器。理想變壓器成立的條件是:忽略漏磁通,忽略原、副線圈的電阻,忽略鐵心的損耗,忽略空載電流(副線圈開路原線圈線圈中的電流)。
例如電力變壓器在滿載運行時(副線圈輸出額定功率)即接近理想變壓器情況。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靜止用電器。當變壓器的原線圈接在交流電源上時,鐵心中便產生交變磁通,交變磁通用φ表示。
原、副線圈中的φ是相同的,φ也是簡諧函數,表為φ=φmsinωt。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知,原、副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為e1=-N1dφ/dt、e2=-N2dφ/dt。式中N1、N2為原、副線圈的匝數。
由圖可知U1=-e1,U2=e2(原線圈物理量用下角標1表示,副線圈物理量用下角標2表示),其復有效值為U1=-E1=jN1ωΦ、U2=E2=-jN2ωΦ,令k=N1/N2,稱變壓器的變比。由上式可得U1/ U2=-N1/N2=-k,即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有效值之比,等於其匝數比而且原、副線圈電壓的位相差為π。
進而得出:U1/U2=N1/N2
在空載電流可以忽略的情況下,有I1/ I2=-N2/N1,即原、副線圈電流有效值大小與其匝數成反比,且相位差π。
進而可得I1/ I2=N2/N1
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功率相等P1=P2。說明理想變壓器本身無功率損耗。實際變壓器總存在損耗,其效率為η=P2/P1。電力變壓器的效率很高,可達90%以上。
『貳』 什麼是電氣控制原理圖
我是在電廠上班的,電氣圖紙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1、系統圖或框圖:用於概略的表示系統的基本組成、相互的關系及其主要的特徵;
2、電路圖:就是電氣原理圖,表示整個電路的工作原理;
3、接線圖。包含了各種端子號等等,主要用於安裝接線以及電路檢修時用;
4、位置圖:各元件的具體位置,安裝元件時用;
5、邏輯圖:用二進制邏輯符號表示邏輯關系;
6、功能表圖:這種圖類似與PLC的流程圖,表達控制流程。
如果您還不明白,舉例說明一下:
如上圖所示,這是一個典型的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接觸器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的電氣原理圖,為了保證一個接觸器得電動作時,另一個接觸器不能得電動作,以避免電源的相間短路,就在正轉控制電路中串接了反轉接觸器KM2的常閉輔助觸頭,而在反轉控制電路中串接了正轉接觸器KM1的常閉輔助觸頭。當接觸器KM1得電動作時,串在反轉控制電路中的KM1的常閉觸頭分斷,切斷了反轉控制電路,保證了KM1主觸頭閉合時,KM2的主觸頭不能閉合。同樣,當接觸器KM2得電動作時, KM2的常閉觸頭分斷,切斷了正轉控制電路,可靠地避免了兩相電源短路事故的發生。
簡單的用一句話來說,原理圖中你可以看到按什麼開關什麼設備動作,各個設備如何協調工作。
『叄』 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繼電器主要的工作原理為:當輸入量(激勵量)的變化達到規定要求時,在電氣輸出電路中使被控量發生預定的階躍變化的一種電器。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迴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迴路)之間的互動關系。
通常應用於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繼電器是具有隔離功能的自動開關元件,廣泛應用於遙控、遙測、通訊、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及電力電子設備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