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主要學什麼
工程圖學、C語言及程序設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電工技術、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製造技術、機電傳動與控制、傳熱學、工程式控制制技術、機械CAD技術、機械設計、機械製造裝備設計、現代測試技術、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電機學,電氣設計。
主要到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由於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規模,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從機械行業發展來看,印刷機械、數控機床、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等重頭產品前景仍看好。除了這些傳統工業領域,該行業將進一步向機光電一體化發展,向光加工、環保這樣的新興領域拓展。
二、機械製造與自動化行業發展趨勢
加入WTO後,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的國策,使我國迅速成為世界加工製造大國。隨著外資企業的大量湧入,我國已成為加工製造業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計算機進行機械產品的輔助設計,又能應用數控技術進行製造的人才非常緊缺,有著廣闊的就業前景。
1、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就業前景
主要到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由於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規模,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從機械行業發展來看,印刷機械、數控機床、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等重頭產品前景仍看好。除了這些傳統工業領域,該行業將進一步向機光電一體化發展,向光加工、環保這樣的新興領域拓展。
2、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電裝備製造業,從事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機械製造工藝與現場實施,機械加工與檢測,機電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 CAD/CAM技術運用等崗位工作。
培養規格
本專業主要是培養面向21世紀,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面向基層並能勝任現代文秘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1.政治思想方面: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團結協作,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神。
2.在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方面:
學生要掌握本類專業所必需的數理、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理論、工程制圖、電工電子變流技術、控制技術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從事自動控制設備系統的安裝、使用、檢測、維修和簡單設計的能力,具有解決本專業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懂得組織生產管理的一般知識;了解本專業科學技術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
3.具有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生活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教學管理
本專業課程由必修課、選修課、實踐環節三部分組成。主要課程有大學物理、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工程制圖基礎、機械工程制圖、電工技術、機械製造基礎、應用力學、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微機原理與應用等課程。
主幹課程說明
1.大學物理
大學物理是廣播電視大學製造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土建大類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使學生對物理學的基本內容有較全面、較系統的認識,了解自然界的比較完整的物理圖象,對物理學的近代發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學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數據處理、常用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實作風等方面得到初步訓練。本課程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影響深遠,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必要的物理學基礎,也為學生 將來接受、應用和管理高新技術提供初淺的基礎。
2.工程制圖基礎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制圖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培養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掌握作圖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幟CAXA繪圖軟體的使用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制圖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論、制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換面法、立體、組合體、軸測投影圖、螺紋、機械圖、計算機繪圖。
3.機械工程制圖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制圖和讀圖的基本能力,為後續課及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必要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制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換面法;畫讀立體、組合體的方法和步驟;軸測投影圖;機件的圖樣畫法;零件圖和裝配圖計算機繪圖。
4.應用力學
本課程4.5學分,課內學時8l學時,開設一學期。
應用力學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學理論和計算方法,為學習後續課程,也為培養分析和解決基本工程力學問題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工程中的力學問題,本課程的任務、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力學中的 基本概念和靜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條件及其應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條件及其應用,空間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識,彈性桿內力分析,彈性桿橫截面上應力分析,應力狀態分析,強度分析,剛度分析,材料力學性能,壓桿穩定,能量法,疲勞強度問題,剛體基本運動,點的合成運動,剛體平面運動,動力學普遍定理及其應用,動靜法及其應用等。
5.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5.5學分,課內學時99,實驗學時8,開設一學期。
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和運動特點,初步具有分析機構和選擇傳動方案的能力;掌 握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結構特點,初步具有分析簡單機械和設計傳動裝置的能力;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機器的組成;機器的設計過程及設計原則;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 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及其它傳動機構的方案設計與分析;機械零部件設計概述;帶傳動、齒輪傳動工作能力的分析與設計;軸的設計與校核;滾動軸承、滑動軸承計算和選用;螺紋聯接設計與選用;鍵、銷、過盈配合聯接的設計與選用;聯軸器和離合器的選用;彈簧的選 用;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分析與設計。
6.自動控制工程基礎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實驗1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多用機床架台的自動控制系統為例講自動控制的任務、組成、控制方式的分類等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機電專業的特點;系統的微分方程描述,傳遞函數及其求取及動態結構圖等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講系統的時域性能描述,一階系統的動態分析,二階系統的動態分析,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及穩態誤差分析,系統的零、極點分布與階躍響應的關系;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講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系統開環對數頻率特性曲線的繪制,頻域穩定性分析和穩定判據,對數頻率特性曲線與穩態誤差,對數頻率特性與階 躍響應的關系;串聯校正的基本規律,串聯校正裝置及其特性,串聯校正的理論設計,反饋校正,復合校正等控制系統的校正;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特性,Z變換,離散系統的數學描述,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采樣周期等計算機控制的基本知識。
7.機械製造學(1)(2)
本課程8學分,課內學時144,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機械製造相關的金屬切削原理、刀具、金屬加工機床和機械製造加工工藝、裝配工藝的基本原理,提高工業產品性能價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業生產環境的基本思路,為學生畢業後盡快進入經濟建設做必要的知識、能力儲備。?
課程的主要內容: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屬切削的基本定義、刀具材料、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提高金屬切削效益的對策等;金屬切削機床部分包括金屬切削機床概述、車床、齒輪機床等;機械製造工藝部分包括工藝規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質量、典型工藝實例、裝配工藝及機械製造設備技術新發展。
8.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
本課程課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從事有關工作的能力。
本課程教學內容包括理論與操作兩大部分,主要有: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試點調查法;會議調查方法; 資料的整理;調查資料的分析;調查報告的撰寫等。
就業領域
(1)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
(2)數控編程與加工;
(3)機械設計與製造;
(4)機械電子工程;
(5)機械設備與管理;
(6)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⑵ 機械中的自動化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大學本抄科機械自動化的課程基本上和普通的機械專業差不多,都是一些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一些常見的課程,但自動化專業包括一些電子方面的學業。如電工學、電子基礎等和一些簡單的編程,如果有情趣可以看看PLc的編程,基本上所有的自動化都是用這個程序。(多工序工步)如果是簡單一點的自動化基本上用繼電器和一些觸點開關就可以實現(有的可以配時間繼電器)
⑶ 機械自動化專業學什麼
機械自動化專業學習內容分為計算機控制、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汽車運用五個類別的技術工種,根據類別不同分別如下:
計算機控制專業:訓練使用大型高檔工程軟體進行產品、生產裝備的設計與製造的能力。主要課程有:三維實體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數控加工、製造過程信息管理等。
數控技術專業:學習數控設備及系統的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訓練數控設備及系統的控制、運行管理、編程、維護與維修、操作的能力。主要課程有:數控技術、數控機床驅動與控制、數控加工工藝、CAD/CAM工程軟體應用、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習機電一體化、數控的相關知識,訓練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應用研究、運行管理能力。主要課程有:測試技術、數控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學習現代製造工程的相關知識,訓練使用大型高檔工程軟體進行產品、生產裝備的設計與製造的能力。主要課程有:三維實體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數控加工、製造過程信息管理等。
汽車運用工程:掌握機械、計算機、外語等基礎知識和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知識,具有現代汽車檢測、故障診斷、維修、管理、營銷能力,能在與汽車相關的單位或部門從事現代汽車技術服務、技術管理和技術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⑷ 搞自動化設備要學些什麼東西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氣工程基礎、電力系專統分析、計算屬機技術(語言、軟體基礎、硬體基礎、單片機等)、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等
實踐課,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電工工藝實習、金工實習、計算機軟硬體實踐、電力工程,工業用微型計算機,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 自動控制理論。
行業前景:自動化單元技術和集成技術及其在各類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它以自動控制理論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各行業、各部門的自動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並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學生在畢業後能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信號與數據處理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就業領域也非常寬廣,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專院校、金融系統、通信系統、稅務、外貿、工商、鐵道、民航、海關、工礦企業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