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設備的日常點檢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異常現象,應全面准確記錄,同時相關操作人員應簽名確認。
1.3建立企業設備的自主管理體系
經過以下的七個步驟逐步形成企業的自主管理體系:通過初始清潔(清潔、點檢);對設備問題根源攻關;標准規范的初步編制;點檢實習;自主點檢;整理整頓規范化;自主管理的不斷完善。
2設備的點檢制度
2.1點檢制的系統功能
設備點檢制度是以設備點檢為中心的設備管理體制,也是TPM的基礎。對於自動化流水線設備,採用點檢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維修效率,提高生產品質,降低維修費用,從而給企業帶來顯著地經濟效益。專職點檢人員負責設備的點檢,又負責設備管理,是操作和維修之間的橋梁與核心。點檢員對其管理區內的設備負有全權責任,嚴格遵守標准進行點檢,制定維修標准、編制點檢計劃、檢修計劃、管理檢修工程、編制材料計劃及維修費用的預算。點檢體系由五個方面組成:崗位操作人員的日常點檢;專業點檢人員的定期點檢;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專家的技術診斷和傾向性診斷;技術專家的精度測試檢查等。設備點檢由操作人員、專業點檢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維修技術人員等,在不同專業和不同階段協調於同一目標下,使這些各類專業技術的各個層次的人相互配合、協調,形成完善有效的設備管理體系。
2.2點檢制的業務
設備點檢按照設備區域劃分、檢查路線圖、規定的業務流程進行。企業應當根據自身設備的特點編制相應的點檢計劃,點檢標准,並對點檢工作結果進行跟蹤考核。具體來說就是「八定」。
(1)定人員。點檢作業的核心是專職點檢員的點檢,它不是巡迴檢查,而是固定點檢區的人員,做到定地點、定人員、定項目等,不輕易變動人員。
(2)定地點。預先設定好設備的點檢計劃表,包括明確設備的點檢部位、項目和內容,以使點檢人員能夠心中有數,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點檢。
(3)定方法。對不同的點,採用不同的點檢方法,常常稱「五感」,即聽、看、聞、摸、嘗。
(4)定周期。對於故障點的部位、項目、內容均有明確預先設定的周期,並通過點檢人員素質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進行不斷的修改、完善,摸索出最佳的點檢周期。
(5)定標准。點檢標準是衡量或判別點檢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據,也是判斷此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
(6)定表式。點檢計劃表(或點檢作業卡)是點檢員實施點檢作業的指南,也是點檢員心中的一份自主管理藍圖。
(7)定記錄。點檢實績記錄有固定格式,包括作業記錄、異常記錄、故障記錄和傾向記錄等。這些完整的記錄為點檢業務的信息傳遞提供了有價值的原始數據。
(8)定點檢業務流程。
2.3專業點檢員
對專業點檢員的要求很高,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掌握各種技術和管理標准,制定維修計劃、材料計劃、資金預算,分析故障及處理意見,提出改善設備的對策等。
2.4點檢計劃和作業卡
制定點檢作業卡、周點檢計劃卡、長期點檢計劃表等,使點檢成為標准作業。
3設備的故障管理
設備故障管理工作是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企業掌握設備狀況的基本工具之一。對設備故障進行分析整理,不僅可以了解設備的狀況,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行動,避免錯誤重復發生,而且還可以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維修效率。另外設備的故障信息,對於設備的設計製造單位來講,也是非常寶貴的信息,是其進行設備更新換代的基礎之一。設備故障的分析是十分復雜的工作,涉及的技術領域非常廣泛,就金屬失效分析來說,它本身就是一門專業技術。目前故障分析有三種形式:
(1)綜合統計方式。這是針對工廠設備總體發生的故障概率分析。如各類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按故障發生的現象或原因分類的故障概率;某類大量使用的設備所發生故障類型的分類概率。針對概率發生高的設備故障,制定技術的或管理的措施,找出降低改種設備故障的方法,加以實施。
(2)典型失效分析方式。對某些重要設備或部位發生缺陷和失效,或者經常發生的失效模式,就要找出其內在的原因。為此需要利用技術分析的手段和藉助專業分析儀器加以解決,這就是金屬失效分析技術。金屬失效分析技術的一般步驟如下:典型破壞部位取樣一斷口失效宏觀分析一斷口微觀失效分析一材質分析一失效類型及機理一失效原因判斷。破壞環境分析:對設備工作環境中的介質、溫度、壓力、有害物質、腐蝕產物,或對大氣及周邊條件等進行分析。模擬分析:模擬失效構件的工作條件,以驗證失效分析的結論。
金屬失效分析既是一項專業技術,又是一項綜合分析方法。它需要利用各種技術,從結構設計、材料選擇。加工製造、裝配調整、使用維修到工藝過程、人為因素、環境污染等,成為相關性綜合分析的系統工程。
(3)故障診斷分析。採用監測診斷儀器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監測和診斷,從而找出故障發生和發展變化的狀態及趨勢。一般步驟如下;設備運行中的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分析→趨勢預報。當設備停機後,對故障設備解體檢查和檢測,驗證故障結論並與診斷分析對照。其方法包括腐蝕監測、振動監測、溫度監測、聲音監測、潤滑監測等。
4設備操作維護人員和專業點檢人員的培訓
設備的操作維護人員和專業點檢人員要成為合格員工,除了經過操作培訓外,還必須經過設備日常維護或點檢操作的專業培訓教育,使所有員工建立「自主」維護地觀念。一方面要了解設備的性能結構,掌握設備保養維護技術,能診斷設備的一般故障或常見故障,並懂得排除故障的方法或是應急處理方法,才能建立起企業員工地「自主維護」體系,也是推行TPM的基礎工作之一。
要做好設備操作維護人員、專業點檢人員的培訓,就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明確培訓目的,根據實際目標制定長期和短期相結合的培訓計劃,以及相應地培訓內容;分類、分層次地組織員工參加培訓;對員工的培訓結果進行考核;對培訓結果和員工培訓考核情況進行總結,並結合企業設備運行情況和故障情況的變化、設備的更新等不斷研究完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務求通過培訓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技能素質的目的。
❷ 檢修機械傳動設備應哪些安全措施
先給被修設備停機,然後切斷該機電源,並在該機控制箱處掛上:「正在維修,嚴禁合閘」之類警示牌。
一、檢修現場布置的安全要求:
1) 檢修用工器具及材料的堆放場所,必須符合防火要求。
2) 檢修現場的道路必須保持通暢,道路的寬度、轉彎半徑必須保證行車安全要求。
3) 檢修現場內危險地區,如坑、井、電氣高壓設備等,需設危險標志,夜間要設紅燈信號,樓面孔洞應加設蓋板或圍欄。
4) 檢修現場應有足夠照明,電氣線路架設必須符合電氣規程要求,檢修照明應符合要求。
5) 檢修用備品配件、機具、設備的堆放必須整齊穩固。拆除的廢舊設備、管件、要及時清除。
6) 檢修現場的易燃、易爆、有害物質,應有專人保管或清出現場,不能消除的應加強防護。
7) 現場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毒器材。
二、機具的准備及檢查:
1) 各種施工機械及電機的傳動危險部分,應設安全防護裝置。各種起重運輸機械,必須有規定的安全裝置,常用起重工具,如卷揚機、桅桿、手動葫蘆、井子架、千斤頂均應完好,安全可靠。
2) 檢修用腳手架、跳板應符合安全要求。
3) 檢修用電氣設備和手提電動工具,導線要絕緣接地良好。外殼必須接地。
4) 電氣工具、安全附件要好,焊機外殼需接地,導線絕緣良好。乙炔瓶及氧氣瓶距明火大於10米,兩瓶之間應有大於5米的距離。
三、 設備檢修前處理:
檢修設備須進行清理或置換等前處理工作,經分析檢驗合格,方可交出。設備檢修前處理原則:
a) 需檢修的設備應停車、降溫、卸壓、切斷電源。
b) 檢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質的設備和容器管道,必須切斷物料(包括惰性氣體)出入口閥門,並加蓋盲板。
c) 檢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質的設備和容器管道應進行清洗置換和分析檢驗合格。
❸ 如何做好設備點檢工作
點檢的目的是防故障於未然,通過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查可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消除故障的措施,保持設備性能的高度穩定,延長設備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效率。2點檢工作的十二個環節與四個要求點檢制是在設備運行階告耐段開展的一種以點檢為核心的現代維修管理體系,它強調設備的動態管理,開展好點檢工作,最重要的是搞好設備點檢的十二個環節與六個要求。2.1點檢的十二個環節定點——首先要確定一台設備有多少個維護點,確定維護點就是科學的分析這台設備,找准可能發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應將設備的關鍵部位裂納和薄弱環節列為檢查點。一般包括6個部位:滑動部位、回轉部位、傳動部位、與原料接觸部位、荷重支撐部位、受介質腐蝕部位,點檢人員必須對上肆友沒述6個部位的維護點有計劃的進行檢查。定項——確定檢查項目,就是確定各檢查點的作業內容,如溫度、振動、雜訊、泄漏、壓力、磨損情況等。
❹ 點檢的方法
設備點檢的方法
一、五感點檢法
五感點檢法是運用人的五感機能,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進行設備點檢活動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使用簡便,用途較廣。
點檢人員必須掌握的要領:
1、了解設備,對點檢的設備要十分熟悉,了解設備正常和異常的區別,具有憑借直覺觀察設備異常的基本素質。
2、熟悉圖紙,要有查看圖紙、技術資料等的能力,對設備異常能分析原因,准確判斷。
3、掌握各種標准,掌握點檢標准,對照標准准確地判斷異常徵兆。
4、區別重點設備,建立重點設備台帳。
5、了解運行標准數值,如溫度、壓力、流量、速度、振動、電流等工藝過程的各種運行標准數據。
6、要有豐富的處理異常和判斷異常的實踐經驗。
二、設備的技術診斷方法
設備的技術診斷方法是依靠各種有效的測量工具,振動儀、流量儀、萬用表、轉速表、測溫儀、搖表、雜訊表等測試工具測定設備的運行狀態,診斷設備健康狀況,判定設備各種異常的劣化趨勢。
依據測試數據,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判斷設備可靠運行時限,對於異常現象判定其發展速度,採取相應的對策,提出處理方案、計劃,查閱備品、材料等情況,缺少的備品材料等立即訂購。
對於判定已存在設備缺陷,計劃性檢修前不會發生設備損壞的情況,可以放在停機或計劃檢修中進行,但必須制訂可靠的預防措施,防止故障的擴大。
❺ 簡答題;1 . 檢修電器設備應採取什麼措施,以保證電工的人身安全2. 停送電操作程序是什麼
1 . 檢修電器設備應採取什麼措施,以保證電工的人身安全?
檢修電器內設備應堅持先停電,再放容電,最後驗電看是否停好電,確認無誤後在進行檢修工作!
2. 停送電操作程序是
1)電工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絕緣靴,絕緣手套。
2)按指令先停分路開關,再停總閘,通過停電、放電、驗電確認無誤後,上鎖、掛牌警示;
3)送電應先送總閘,再送分路開關。
❻ 對機器設備進行檢修時應採取哪些安全措施
辦理機械檢修工作票(如果企業有此方面制度的話),停止機械運行,切斷電源,回電源箱上鎖,懸掛「有人工作答禁止操作」警示牌,或者安排專人在電源箱處監護,避免有人操作送電
檢修人員穿戴齊全的個人防護用品,涉及高處作業時要正確使用安全帶
希望能夠幫到你了
❼ 設備點檢管理辦法及標准
設備點檢管理辦法及標准
設備點檢制,是按照規定的人和時間周期,用確定的方法檢查設備的指定部位,依照標准判斷設備的技術狀況並決定維護檢修工作的設備維護管理制度。為了適應我廠生產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設備點檢的管理,搞好設備維護檢修,不斷提高設備的可靠度,使其經常處於完好狀況,確保「安、穩、長、滿、優」生產,並結合我廠開展設備點檢工作的實際,重新制定本規定。
XX公司XX項目部鉗、電、儀專業每天安排專人巡檢,嚴格執行一日四檢制度,巡檢時間分別為上午8:00,下午2:00和5:00各一次,夜間12:00。隨著維護時間的增長,維護深度的加深,鉗、電、儀設備檔案已基本健全,設備檔案(TPM設備履歷)內容包括設備銘牌參數、備件規格型號、設備運行狀態、設備維修記錄、設備資料和維護總結等,設備檔案的建立對設備維護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有利於下一步預知維修工作的開展。
一、設備《點檢標准》要堅持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原則,必須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定部位。要明確指定設備的點檢部位,按部位規定相應的檢查項目和內容;
2. 定方法。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應有確定的方法和相應的器具;
3. 定標准。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要明確給定狀態判定標准;
4. 定人員。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應有固定的人員負責;
5. 定周期。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要有規定的時間周期。
二、設備《點檢標准》中對各項內容的劃分應當遵循規范統一的規則。
1.設備運行期間的檢查;
2.設備停機過程中的檢查;
3.設備停運期間的檢查;
4.設備開機過程中的檢查。
三、檢查類別的劃分內容
1.日常點檢,是指執行周期在24小時內(包括24小時)的設備檢查;
2.定期點檢,是指執行周期超過24小時,設備在線運行期間的檢查;
3.定期檢查,是指執行周期超過24小時,設備停機或離線狀態下的檢查。
四、檢查人員的劃定
全廠各生產裝置的重點設備全面實行由鉗、電、儀、操作人員和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特護包機制」,一般設備要落實「定機定人」。各類人員對分管設備的各項檢查要嚴格執行標准,及時檢查到位,並按規范的要求填寫《點檢檢查記錄》。
1.鉗工,是指雁翔機電動設備維護人員;
2.電氣,是指雁翔機電電氣維護人員;
3.儀表,是指雁翔機電儀表維護人員;
五、設備狀況分析評價的主要依據是點檢執行的結果。設備狀況分析評價的信息流程:
六、關鍵機泵設備(A、B類) 「點檢」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關鍵機泵設備的管理,及時發現並排除故障,保證設備安全長期運行,特製定本制度。
1.鉗、電、儀及專業管理人員要依據《石油化工公司重點機械設備點檢專用標准》及《設備點檢管理規定》要求嚴格進行點檢,不得遺漏,發現問題及時聯系處理。
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巡迴檢查制、設備維護保養制。
3.按照《狀態監測管理規定》要求對關鍵設備定期進行狀態監測記錄,發現故障及時組織專業人員到現場分析原因,及時處理,確保安全運行。
七、設備維護人員職責
1.嚴格按照設備的完好標准,對設備進行定期巡檢和點檢。
2.點檢時認真檢查設備運行狀況及參數並做好記錄,對已處理的設備問題要反映在點檢記錄里。
3.發現設備運行異常應及時向技術人員或主管匯報並記錄情況。
4.及時清理設備衛生,保持良好的設備面貌,如看窗、油標看不清,台板積油等。
5.攜帶必要的工具,對簡單的設備故障及缺陷進行處理。
6.在巡檢過程中,對職責內的工作要及時處理,並開好安全作業票。發現緊急情況應及時向生產操作人員匯報。
7.空冷風機每周巡檢一次,並建立檢查台帳做好記錄。
8.疊片聯軸器每月要檢查一次,並建立檢查台帳做好記錄。
9.對剛檢修完的設備,巡檢中未發現問題的,需在2天內在作業票上簽字確認。
10.嚴格按安全規章制度執行,巡檢時勞保穿戴要齊全。
11.進裝置前應先到主控室了解裝置安全狀況及設備情況。
12.熟知設備完好標准及運行參數,了解設備故障診斷常識,正確判斷設備運行狀況,嚴格執行《A.B類設備點檢標准》。
13.熟練使用檢測儀器及多種工具、器具。
14.每天不少於兩次巡檢,除運行的設備外,對備用的設備也要進行檢查。特護設備應增加巡檢次數。
15.巡檢應攜帶必須的工具及檢測儀器。
16.每月將巡檢記錄交項目部存檔。
17.對剛切換運行的設備,如錯過巡檢時間,需額外對其進行巡檢並做好記錄。
18.檢查運行及備用的柱塞泵時,著重注意它的油位、油質、運行聲音及閥門開度。
19.對剛檢修過的設備,在運行之後的1~2天內進行檢查確認,無任何問題的在標准化作業單上簽字(簽字者為維護裝置責任人)。
八、巡檢質量保證措施
1.設備運轉正常,效能良好,結構完整,主體整潔,零附件齊全好用。
2.變壓器運行聲音正常,油浸、油位正常,絕緣良好,電壓表,電流表,溫度表主要表計齊全無損,指示正確。
3.認真執行「三票」制度,杜絕誤操作事故發生。
4.搞好文明施工,把住檢修施工質量關。
5.建立健全各種設備檔案、台帳,做好各種記錄,為每份設備安全運行提供最完善資料。
6.保證設備環境衛生清潔,杜絕跑冒、滴、漏,搞好文明生產。 ;
❽ 電氣檢修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電氣線路的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電氣線路全部採用「三相五線制」(TN-S系統)內專用保護接容零(PE線)系統供電。
2、施工現場架空線採用絕緣銅線。
3、架空線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4、導線與地面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導線與地面最小垂直距離:施工現場應不小於4m;機動車道應不小於6m;鐵路軌道應不小於7.5m。
5、無法保證規定的電氣安全距離,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如果由於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無法保證規定的電氣安全距離,必須採取設置防護性遮攔、柵欄,懸掛警告標志牌等防護措施,發生高壓線斷線落地時,非檢修人員要遠離落地10m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危害。
6、為了防止設備外殼帶電發生觸電事故,設備應採用保護接零,並安裝漏電保護器等措施。作業人員要經常檢查保護零線聯接是否牢固可靠,漏電保護器是否有效。
7、在電箱等用電危險地方,掛設安全警示牌。如「有電危險」、「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等。
❾ 生產線如何點檢
機械設備點檢的10大要素是壓力、溫度、流量、泄漏、潤滑狀況、異音、振動、磨損或腐蝕、裂紋或折損、變形或鬆弛。
電氣設備點檢的10大要素是溫度、濕度、灰塵、絕緣、異音、連接松動、氧化、電流、電壓。
指採用視、聽、觸、味、嗅(簡稱「五感」)等人體感覺器官或簡單儀器、工具等方式對設備進行檢查的過程。
1、檢查。在設備運轉狀態下或設備啟動前後,依靠「五感」或簡單工具,按點檢計劃對設備進行日常檢查,是設備點檢的基礎和最基本的點檢作業。
2、緊固。防止螺栓與螺母以及其他聯結件的松動與脫落,有效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
3、調整。及時對機件運行動作及其工作條件進行適當調整,保證設備處於最佳狀態,避免設備隱患的擴大與發展。
4、潤滑。按標准及時加油潤滑,是減少設備磨損,延緩劣化,避免突發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潤滑由常白班潤滑工按設備潤滑計劃執行。
5、清掃。整潔是設備可靠運轉的基本條件,注意對設備進行清掃,既可以避免設備強制劣化,又可以使潛在的缺陷表面化,以使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隱患。設備清掃由設備操作工督促該段設備雜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