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執行文件、一般文件和設備文件有什麼區別
電腦中的文件都有他的打開方式
可執行文件是,滑鼠雙擊或者右鍵運行後他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式運行(一般後綴名為.exe就是可執行文件了)
一般文件,如文檔,css,表格等都屬於一般文件,只要特定的軟體就可以打開他
設備文件,給你打個比方,一輛車裡面有顆螺絲(一個系統裡面有個固定的設備文件),你不需要用特定的程序去打開他,你能看到他,沒有他你系統設備運行起來會遇到缺少文件的阻礙,所以是不能缺少的文件。
不知道這樣說你滿意嗎?
② LINUX,下面設備文件中那些是字元設備文件
/dev/audio是字元設備文件,其他的是塊設備文件
補充:對audio的存取是以位元組流方式來回進行的。其它的設答備/dev/cdrom, /dev/fd0, /dev/had都是磁碟(光碟機,軟碟機,主硬碟),它們的存取是通過數據塊來進行的
③ 什麼叫設備文件
1、 國務院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宗旨是什麼?
答:①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
②防止和減少事故;
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④促進經濟發展。
2、什麼是特種設備?
答: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和設施的總稱。
3、什麼叫安全監察?
答:指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政府機關為了實現安全的目的,而從事的決策、組織、管理、控制和監督檢查等活動的總和。
4、 什麼叫行政許可?
答: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5、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七個環節是什麼?
答:①設計;
②製造;
③安裝;
④改造;
⑤維修;
⑥使用;
⑦檢驗檢測。
6、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六個屬性是什麼?
答:①強制性;
②排他性;
③公正性;
④公開性;
⑤規范性;
⑥系統性。
7、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五項原則是什麼?
答:①安全至上的原則;
②企業負責的原則;
③權責一致的原則;
④統一監管的原則;
⑤綜合治理的原則。
8、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機制是什麼?
答:①部門依法監管;
②企業全面負責;
③政府督促協調;
④社會廣泛監督。
9、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三大制度是什麼?
答:①特種設備的政府責任制度;
②特種設備的市場准入制度;
③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制度。
10、什麼叫行政行為?
答: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實施管理、直接或間接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11、行政行為的特徵是什麼?
④ linux操作系統文件類型有哪幾種,有什麼區別
Linux文件類型常見的有:普通文件、目錄文件、字元設備文件和塊設備文件、符號鏈接文件等,現在我們進行一個簡要的說明。
1. 普通文件
我們用 ls -lh 來查看某個文件的屬性,可以看到有類似-rwxrwxrwx,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個符號是 - ,這樣的文件在Linux中就是普通文件。這些文件一般是用一些相關的應用程序創建,比如圖像工具、文檔工具、歸檔工具... .... 或 cp工具等。這類文件的刪除方式是用rm 命令。
2. 目錄文件
當我們在某個目錄下執行,看到有類似 drwxr-xr-x ,這樣的文件就是目錄,目錄在Linux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文件。注意它的第一個字元是d。創建目錄的命令可以用 mkdir 命令,或cp命令,cp可以把一個目錄復制為另一個目錄。刪除用rm 或rmdir命令。
3. 字元設備或塊設備文件
區塊(block)設備文件 :就是一些儲存數據, 以提供系統隨機存取的介面設備,舉例來說,硬碟與軟盤等就是啦。 你可以隨機的在硬碟的不同區塊讀寫,這種裝置就是成組設備。你可以自行查一下/dev/sda看看, 會發現第一個屬性為[ b ]。
字元(character)設備文件:亦即是一些串列埠的介面設備, 例如鍵盤、滑鼠等等。這些設備的特色就是一次性讀取的,不能夠截斷輸出。 舉例來說,你不可能讓滑鼠跳到另一個畫面,而是滑動到另一個地方。第一個屬性為 [ c ]。
4. 數據介面文件(sockets):
數據介面文件(或者:套介面文件),這種類型的文件通常被用在網路上的數據承接了。我們可以啟動一個程序來監聽客戶端的要求, 而客戶端就可以透過這個socket來進行數據的溝通了。第一個屬性為 [ s ], 最常在/var/run這個目錄中看到這種文件類型了。
5. 符號鏈接文件:
當我們查看文件屬性時,會看到有類似 lrwxrwxrwx,注意第一個字元是l,這類文件是鏈接文件。是通過ln -s 源文件名 新文件名創建的。這和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快捷方式有點相似。
⑤ 塊設備文件和字元設備文件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設備文件分為Block
Device Driver和Character Device Drive兩類。 Device Drive又被稱為字元設備或裸設備raw
devices; Block Device Driver通常成為塊設備。而Block Device Driver是以固定大小長度來傳送轉移資料
;Character Device Driver是以不定長度的字元傳送資料 。且所連接的Devices也有所不同,Block
Device大致是可以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資料的設備,如硬碟機或光碟機;而Character
Device剛好相反,依循先後順序存取資料的設備,如印表機 、終端機等皆是。
/dev/dsk對應的為塊設備,文件系統的操作用到它,如mount。/dev/rdsk對應的為字元設備(裸設備,rdsk的r即為 raw),fsck
newfs等會涉及到。一般我們的操作系統和各種軟體都是以塊方式讀寫硬碟,這里的塊是邏輯塊,創建文件系統時可以選擇,windows里叫簇。可看 newfs or
mkfs的manual。oracle是比較常見的字元方式讀寫硬碟。
字元設備還是塊設備的定義屬於操作系統的設備訪問層,與實際物理設備的特性無必然聯系。設備訪問層下面是驅動程序,所以只要驅動程序提供的方式,都可以。也就是說驅動程序支持stream方式,那麼就可以用這種方式訪問,驅動程序如果還支持block方式,那麼你想用哪種方式訪問都可以,典型的比如硬碟式的裸設備,兩種都支持塊設備(block
device):是一種具有一定結構的隨機存取設備,對這種設備的讀寫是按塊進行的,他使用緩沖區來存放暫時的數據,待條件成熟後,從緩存一次性寫入設備或從設備中一次性讀出放入到緩沖區,如磁碟和文件系統等字元設備(Character
device):這是一個順序的數據流設備,對這種設備的讀寫是按字元進行的,而且這些字元是連續地形成一個數據流。他不具備緩沖區,所以對這種設備的讀寫是實時的,如終端、磁帶機等。
系統中能夠隨機(不需要按順序)訪問固定大小數據片(chunks)的設備被稱作塊設備,這些數據片就稱作塊。最常見的塊設備是硬碟,除此以外,還有軟盤驅動器、CD-ROM驅動器和快閃記憶體等等許多其他塊設備。注意,它們都是以安裝文件系統的方式使用的——這也是塊設備一般的訪問方式。
另一種基本的設備類型是字元設備。字元設備按照字元流的方式被有序訪問,像串口和鍵盤就都屬於字元設備。如果一個硬體設備是以字元流的方式被訪問的話,那就應該將它歸於字元設備;反過來,如果一個設備是隨機(無序的)訪問的,那麼它就屬於塊設備。
這兩種類型的設備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們是否可以被隨機訪問——換句話說就是,能否在訪問設備時隨意地從一個位置跳轉到另一個位置。舉個例子,鍵盤這種設備提供的就是一個數據流,當你敲入「fox」這個字元串時,鍵盤驅動程序會按照和輸入完全相同的順序返回這個由三個字元組成的數據流。如果讓鍵盤驅動程序打亂順序來讀字元串,或讀取其他字元,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鍵盤就是一種典型的字元設備,它提供的就是用戶從鍵盤輸入的字元流。對鍵盤進行讀操作會得到一個字元流,首先是「f」,然後是「o」,最後是「x」,最終是文件的結束(EOF)。當沒人敲鍵盤時,字元流就是空的。硬碟設備的情況就不大一樣了。硬碟設備的驅動可能要求讀取磁碟上任意塊的內容,然後又轉去讀取別的塊的內容,而被讀取的塊在磁碟上位置不一定要連續,所以說硬碟可以被隨機訪問,而不是以流的方式被訪問,顯然它是一個塊設備。
內核管理塊設備要比管理字元設備細致得多,需要考慮的問題和完成的工作相比字元設備來說要復雜許多。這是因為字元設備僅僅需要控制一個位置—當前位置—而塊設備訪問的位置必須能夠在介質的不同區間前後移動。所以事實上內核不必提供一個專門的子系統來管理字元設備,但是對塊設備的管理卻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提供服務的子系統。不僅僅是因為塊設備的復雜性遠遠高於字元設備,更重要的原因是塊設備對執行性能的要求很高;對硬碟每多一分利用都會對整個系統的性能帶來提升,其效果要遠遠比鍵盤吞吐速度成倍的提高大得多。另外,我們將會看到,塊設備的復雜性會為這種優化留下很大的施展空間。
linux驅動程序中字元設備和塊設備的三點區別
1.字元設備只能以位元組為最小單位訪問,而塊設備以塊為單位訪問,例如512位元組,1024位元組等
2.塊設備可以隨機訪問,但是字元設備不可以
3.字元和塊沒有訪問量大小的限制,塊也可以以位元組為單位來訪問
⑥ "Linux的常用的文件類型分為哪六種各自的標志符是什麼
在Linux中,有一句經典的話叫做一切皆文件」。
文件分類:
(1)普通文件(regular):存在於外部存儲器中,用於存儲普通文件。
(2)目錄文件(directory):用於存放目錄項,是文件系統管理的重要文件類型。
(3)管道文件(pipe):一種用於進程間通信的特殊文件,也稱為命名管道FIFO。
(4)套接字文件(socket):一種用於網路間通信的特殊文件。
(5)鏈接文件(link);用於間接訪問另外一個目標文件,相當於widows快捷方式。
(6)字元設備文件(character):字元設備在應用層的訪問結構。
(7)塊設備文件(block):塊設備在應用層的訪問介面。
在linux終端下輸入ls -l命令,學習linux每條文件信息的最左邊的一個字元即表示了該文件的類別:
b:塊設備文件
c:字元設備文件
d:目錄文件
l:鏈接文件
p:管道文件
-:普通文件
s:套接字文件
⑦ linux設備文件和鏈接文件的區別是什麼
根據兩者的定義就知道有什麼區別:
設備文件包含如下:
Linux 中的設備有2種類型:字元設備(無緩沖且只能順序存取)、塊設備(有緩沖且可以隨機存取)。每個字元設備和塊設備都必須有主、次設備號,主設備號相同的設備是同類設備(使用同一個驅動程序)。這些設備中,有些設備是對實際存在的物理硬體的抽象,而有些設備則是內核自身提供的功能(不依賴於特定的物理硬體,又稱為"虛擬設備")。每個設備在 /dev 目錄下都有一個對應的文件(節點)。可以通過 cat /proc/devices 命令查看當前已經載入的設備驅動程序的主設備號。內核能夠識別的所有設備都記錄在原碼樹下的 Documentation/devices.txt 文件中。在 /dev 目錄下除了字元設備和塊設備節點之外還通常還會存在:FIFO管道、Socket、軟/硬連接、目錄。這些東西沒有主/次設備號。
鏈接文件:
Linux中包括兩種鏈接:硬鏈接(Hard Link)和軟鏈接(Soft Link),軟鏈接又稱為符號鏈接(Symbolic link)。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幾個名詞:
索引節點(inode)
要了解鏈接,我們首先得了解一個概念,叫索引節點(inode)。在Linux系統中,內核為每一個新創建的文件分配一個Inode(索引結點),每個文件都有一個惟一的inode號,我們可以將inode簡單理解成一個指針,它永遠指向本文件的具體存儲位置。文件屬性保存在索引結點里,在訪問文件時,索引結點被復制到內存在,從而實現文件的快速訪問。系統是通過索引節點(而不是文件名)來定位每一個文件。
硬鏈接(Hard Link)
硬鏈接說白了是一個指針,指向文件索引節點,系統並不為它重新分配inode。可以用:ln命令來建立硬鏈接。
引用
ln [options] existingfile newfile
ln [options] existingfile-list directory
用法:
第一種為」existingfile」創建硬鏈接,文件名為」newfile」。
第二種在」directory」目錄中,為」 existingfile-list」中包含的所有文件創建一個同名的硬鏈接。
常用可選[options]:-f 無論」newfile」存在與否,都創建鏈接。-n 如果」newfile」已存在,就不創建鏈接。
軟鏈接(Soft Link)
軟鏈接又叫符號鏈接,這個文件包含了另一個文件的路徑名。可以是任意文件或目錄,可以鏈接不同文件系統的文件。和win下的快捷方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