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棚裡面需要什麼樣的溫室自動化控制設備要具備什麼功能呢
智能溫室也稱作自動化溫室,是指配備了由計算機控制的可移動天窗、遮陽系統、保溫、濕窗簾/風扇降溫系統、噴滴灌系統或滴灌系統、移動苗床等自動化設施,基於農業溫室環境的高科技「智能」溫室。智能溫室的控制一般由信號採集系統、中心計算機、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溫室大棚自動化控制系統是根據溫室大棚內的溫濕度、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等感測器採集到的信息,利用RS485匯流排將感測器信息送給485轉232的轉換器,接到上位計算機上進行顯示,報警,查詢。監控中心將收到的采樣數據以表格形式顯示和存儲,然後將其與設定的報警值相比較,若實測值超出設定范圍,則通過屏幕顯示報警或語音報警,並列印記錄。與此同時,監控中心可向現場控制器發出控制指令,監測儀根據指令控制風機、水泵等設備進行降溫除濕等操作,以保證溫室內作物的生長環境。監控中心也可以通過報警指令來啟動現場監測儀上的聲光報警裝置,通知溫室管理人員採取相應措施來確保溫室內的環境正常。
⑵ 溫室大棚的設備有哪些
一般的小面積,大面積 幾千,幾萬,如果想要長久的,就安裝玻璃大棚,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溫室的種類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採光材料、外形及加溫條件等又可分為很多種類,如玻璃溫室、塑料溫室;單棟溫室、連棟溫室;單屋面溫室、雙屋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溫室結構應密封保溫,但又應便於通風降溫。現代化溫室中具有控制溫濕度、光照等條件的設備,用電腦自動控制創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環境條件;
一種室內溫室栽培裝置,包括栽種槽、供水系統、溫控系統、輔助照明系統及濕度控制系統;栽種槽設於窗底或做成隔屏狀,供栽種植物;供水系統自動適時適量供給水分;溫控系統包括排風扇、熱風扇、溫度感應器及恆溫系統控制箱,以適時調節 溫度;輔助照明系統包含植物燈及反射鏡,裝於栽種槽周邊,於無日光時提供照明,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經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呈現出美麗景觀;濕度控制系統配合排風扇而調節濕度及降低室內溫度。
1.溫室的透光性能
溫室是採光建築,因而透光率是評價溫室透光性能的一項最基本指標。透光率是指透進溫室內的光照量與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溫室透光率受溫室透光覆蓋材料透光性能和溫室骨架陰影率的影響,而且隨著不同季節太陽輻射角度的不同,溫室的透光率也在隨時變化。溫室透光率的高低就成為作物生長和選擇種植作物品種的直接影響因素。一般,連棟塑料溫室在50%~60%,玻璃溫室的透光率在60%~70%,日光溫室可達到70%以上。
2.溫室的保溫性能
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溫室的保溫比是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一項基本指標。溫室保溫比是指熱阻較小的溫室透光材料覆蓋面積與熱阻較大的溫室圍護結構覆蓋面積同地面積之和的比。保溫比越大,說明溫室的保溫性能越好。
3.溫室的耐久性
溫室建設必須要考慮其耐久性。溫室耐久性受溫室材料耐老化性能、溫室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強度外,還表現在材料透光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衰減,而透光率的衰減程度是影響透光材料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鋼結構溫室使用壽命在15年以上。要求設計風、雪荷載用25年一遇最大荷載;竹木結構簡易溫室使用壽命5~10年,設計風、雪荷載用15年一遇最大荷載。 由於溫室運行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下,構件的表面防腐就成為影響溫室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鋼結構溫室,受力主體結構一般採用薄壁型鋼,自身抗腐蝕能力較差,在溫室中採用必須用熱浸鍍鋅表面防腐處理,鍍層厚度達到150~200微米以上,可保證15年的使用壽命。對於木結構或鋼筋焊接桁架結構溫室,必須保證每年作一次表面防腐處理。
編輯本段塑料溫室
大型連棟式塑料溫室是近十幾年出現並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溫室型式。與玻璃溫室相比,它具有重量輕、骨架材料用量少、結構件遮光率小、造價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環境調控能力基本上可以達到玻璃溫室的相同水平,塑料溫室用戶接受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遠遠高出玻璃溫室,成為現代溫室發展的主流。 塑料溫室結構 1. 塑料溫室的總體尺寸 此類溫室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結構尺寸。但就總體而言,通用溫室跨度在6~12m,開間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連棟溫室,在側窗和屋脊窗聯合使用時,溫室最大寬度宜限制在50m以內,最好在30m左右;而以機械通風為主的聯棟溫室,溫室最大寬度可擴大到60m,但最好限制在50m左右;對溫室的長度,(從操作方便的角度來講)最好限制在100m以內,但沒有嚴格的要求。 2.主體結構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一般都用熱浸鍍鋅鋼管作主體承力結構,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由於塑料溫室自身的重量輕,對風、雪荷載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對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要有充分考慮,一般在室內第二跨或第二開間要設置垂直斜撐,在溫室的外圍護結構以及屋頂上也要考慮設置必要的空間支撐。最好有斜支撐(斜拉桿)錨固於基礎,形成空間受力體系。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至少要有抗8級風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風能力達10級。 主體結構的雪荷載承載能力要根據建設地區實際降雪條件和溫室的冬季使用情況確定。在北方使用,設計雪荷載不宜小於0.35kN/平方米。 對於周年運行的塑料溫室,還應考慮諸如設備重量、植物吊重、維修等多項荷載因素。
編輯本段玻璃溫室
玻璃溫室是以玻璃為透明覆蓋材料的溫室。 設計要求 基礎設計時,除滿足強度的要求外,還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與柱間支撐相連的基礎還應具有足夠的傳遞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間穩定性。溫室底部應位於凍土層以下,採暖溫室可根據氣候和土壤情況考慮採暖對基礎凍深的影響。一般基礎底部應低於室外地面0.5米以上,基礎頂面與室外地面的距離應大於0.1米,以防止基礎外露和對栽培的不良影響。除特殊要求外,溫室基礎頂面與室內地面的距離宜大於0.4米。 獨立基礎。通常利用鋼筋混凝土。 條形基礎。通常採用砌體結構(磚、石),施工也採用現場砌築的方式進行,基礎頂部常設置一鋼筋混凝土圈樑以安裝埋件和增加基礎強度。 鋼結構主要包括:溫室承重結構和保證結構穩定性所設的支撐、連接件、堅固件等。 我國目前玻璃溫室鋼結構的設計主要參考荷蘭、日本和美國等國的溫室設計規范進行。但在設計中必須考慮結構強度、結構的鋼度、結構的整體性和結構的耐久性等問題。
編輯本段日光溫室
前坡面夜間用保溫被覆蓋,東、西、北三面為圍護牆體的單坡麵塑料溫室,統稱為日光溫室。其雛型是單坡面玻璃溫室,前坡面透光覆蓋材料用塑料膜代替玻璃即演化為早期的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的特點是保溫好、投資低、節約能源,非常適合我國經濟欠發達農村使用。 日光溫室的性能 節能型日光溫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80%以上,室內外氣溫差可保持在21~25℃以上。 1.日光溫室採光 一方面太陽輻射是維持日光溫室溫度或保持熱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另一方面,太陽輻射又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 2.日光溫室保溫 日光溫室的保溫由保溫圍護結構和活動保溫被兩部分組成。前坡面的保溫材料應使用柔性材料以易於日出後收起,日落時放下。 對新型前屋面保溫材料的研製和開發主要側重於便於機械化作業、價格便宜、重量輕、耐老化、防水等指標的要求。 日光溫室主要由圍護牆體、後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組成,簡稱日光溫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溫室的全部採光面,白天採光時段前屋面只覆蓋塑料膜採光,當室外光照減弱時,及時用活動保溫被覆蓋塑料膜,以加強溫室的保溫。
編輯本段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的結構 塑料大棚的溫光性能 塑料大棚能充分利用太陽能,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並通過卷膜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 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區: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後的保溫栽培作用,春季可提早30~50天,秋季能延後20~25天,不能進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區:除了冬春季節用於蔬菜、花卉的保溫和越冬栽培(葉菜類)外,還可更換成遮陽棚,用於夏秋季節的遮蔭降溫和防雨、防風、防雹等。 塑料大棚一般室內不加溫,靠溫室效應積聚熱量。其最低溫度一般比室外溫度高1~2℃,平均溫度高3~10℃以上。 塑料大棚透光率一般在60%~75%。為保證全天平均光照基本平衡,大棚平面布局多為南北延長的形式。 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的不加溫、單跨拱屋面結構溫室。 塑料大棚特點: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資較少,是一種簡易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被世界各國普遍採用。 中、小棚 北面有1m高的土牆,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或是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南面為一面坡的棚面。這種棚一般為無柱棚,跨度大時,中間設1~2排立柱,以支撐棚面及覆蓋防寒的草席
編輯本段溫室大棚軟管滴灌法
1、灌水方法 滴灌是通過安裝在毛細管上的滴頭把水一滴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植物根區附近的土壤中,藉助於土壤毛細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滲入和擴散,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始終處於非飽和狀態,使土壤疏鬆透氣性強,利於植物生長。採用軟管滴灌的原則是勤灌少灌,一次灌水量7-15立方米/畝。具體方法:一是灌清水時,先將施肥器的吸管閥門關閉,然後將閥門開至最大,再接通有壓水源,即可灌水,二是施肥水時,將閥門關閉,打開施肥器吸管的開關,把過濾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施肥結束,還要關閉吸管上的開關,打開閥門繼續灌水,以便將管內殘余肥料沖凈。 2、注意事項 (一)安裝滴灌系統,保證每一段主管的控制面積基本不超過半畝地,同時與各軟管接觸的地面平整,保證水流通暢; (二)滴灌帶中的孔通常向上鋪設,並覆蓋地膜後使用,若不用地膜覆蓋,可將滴灌帶孔口向下鋪設; (三)使用干凈的水源,水中不能有大於0.8毫米的懸浮物,否則要加上網式過濾器凈化水質。用自來水和井水時通常不用過濾; (四)在安裝和田間操作時,謹防劃傷、戳破滴灌帶或主管; (五)施肥後應繼續灌一段時間清水,以防化學物質在孔口積累堵塞孔口; (六)為防止泥沙等雜質在管內積累而造成堵塞,逐一放開滴灌帶和主管的尾部,加大流量沖洗; (七)換茬時,將設備拆除後妥善保存在陰涼處。
⑶ 智慧農業物聯網需要有什麼設備
農業物聯網是將農業與物聯網技術相融合,幫助農業產生經營的數字化,農業物聯網涵蓋的方向有不少,幾乎覆蓋了整個農業從生產-物流-銷售的過程。
智能溫室大棚控制模式
總的來說,智慧農業物聯網覆蓋的領域、項目極廣泛,涉及到的設備更多,除了各類感知設備,也就是感測器之外,還是智能控制櫃、智能閥門、電流採集模塊等等,視具體需求而定。
⑷ 現代化溫室的配套設施有哪些各有什麼用途
溫室配套設備的組成和分類 溫室配套設備是指直接參與溫室設施功能貢獻或供應溫室作物生產的設置及備用器物。按照其在溫室中的功用不同,可分為室內氣候環境調控設備、給排水及水肥施灌設備、電氣及自動控制設備、生產作業及溫室維護機具、物料搬運及輸送設備等。 溫室氣候環境調控設備包括為滿足溫室內作物生長氣候環境要求所提供的一切設置。作物生長氣候環境主要包括溫度、濕度和光照。目前,應用於溫室氣候環境調控的設備有機械式遮陽保溫拉幕、機械式開窗通風設備、風機通風設備、濕簾降溫裝置、噴霧降溫設備等,鍋爐、管道和散熱器或燃油、燃氣熱風爐等供暖設備,以及照明燈、補光燈等等。以上設備的不同組合和施用構成了不同作用強度的氣候環境調系統。例如,機械式開窗通風設備與溫室建築物的窗口以及窗口的配置組成了自然通風系統,濕簾降溫裝置與風機在溫室建築物中不同布局組成了不同作用強度的濕簾降溫系統。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設備的採用僅對某一參數的調控有部分貢獻,而有些設備的採用不僅對一種參數的調控有貢獻,還會影響到其他參數的調控。如濕簾降溫裝置需要風機的配合完成其功能的實現,機械式遮陽保溫拉幕設備的使用同時影響到光照和溫度的調控。所有設備的採用,目的在於溫室氣候環境可進行調節,保證氣候環境可達到所期望的准確和精確程度。 給排水及水、肥施灌設備可以認為是作物生長氣候環境調控設備的另一類,它為滿足作物生長營養需要而對作物進行營養供給和調控。目前,溫室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有CO2補充及施用設備、滴灌設備、固定式噴灌設備、行走式噴灌設備等。該類設備使用的目的是為滿足作物生長的水、肥精確施用和管理。 電氣及自動控制設備是溫室實現作物生長環境自動或半自動調控的核心和神經中樞。由室外氣象站,室內溫、濕、光照、氣體成分等感測器為主的數據採集器,電纜、電線組成的室內配線,控制電器、轉換電器、保護電器、執行電器等組成的低壓電器,以及用於數據處理和程序貯存及執行的電子計算機或單板機組成。 生產作業、植保及溫室維護機具用於作物生長過程的日常管理和作業,並且維護溫室的正常使用。該類設備的採用是以用現代技術和手段代替人工作業為目的,以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為宗旨。例如固定式栽培苗床、可移動式栽培苗床、土壤消毒及處理設備等均可歸入該類設備。 物料搬運及輸送設備指用於物料在溫室內外的傳送。一般普通溫室僅需配備手推車或人力(或動力)托板車等搬運設備,在國外一些大型溫室也有用到帶式輸送機。輥筒輸送機等輸送設備的。 按照不同的生產溫室類型和溫室所屬企業個體的不同經營屬性,溫室配套設備的需求不盡相同,配套設備的種類、類型、數量、安置、排列、作業彈性和空間配置等組成及關聯,將對作物生產或溫室管理系統的整體運作產生不同的影響。
⑸ 智能大棚有哪些配置
智能連棟溫室的系統:
- 必選系統:
1.基礎,混凝土基礎,一般四周條形基礎,中間點專基礎。
2.骨架屬,通常為熱鍍鋅骨架,也有刷防銹漆的。
3.覆蓋材料,常用的材料有薄膜、陽光板、玻璃。
- 重要系統:
4.外遮陽,夏天起到降溫作用,防止陽光直射到溫室里。
5.內遮陽,也叫內保溫,夏天降溫,冬天保溫。
6.暖氣,冬季加熱。
7.濕簾、風機,夏天機械通風降溫,效果明顯。
8.天窗,在無需機械通風的情況下降溫,並起到通風作用。
9.控制系統,可選擇智能控制(全自動,不用或少量人干預)和手動控制(按電鈕)
- 常見系統:
10.活動苗床,可增加溫室使用率,降低操作勞動強度。
11.灌溉系統,這個系統實際上非常重要,但真正用好的項目並不多。
- 可選系統:
12.自動化物流系統,這個在國外用得比較多,目前在國內只知道天津有個項目用了。
另外還有如防蟲網、側窗、黃板、吊掛等,不算做一個系統,未計入。
個人經驗,希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