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損耗怎麼算
物料衡算的具體作法
對於連續穩定過程,物料衡算的方程是:
∑M入=∑M出 或 進 = 出 為代數方程
對不穩定過程,物料衡算的方程為:
∑Mλ=∑M出+M累積 或 進 = 出 + 累積 為代數方程
絕大多數情況為連續穩定過程,故將重點討論這種情況。
一般情況下,物料衡算的步驟如下:
首先,確定衡算對象,根據題目要求它可以是總物料、某個組分、某個元素等;
其次,確定衡算范圍,根據題目要求它可以是一個系統、一個車間、某個設備;設備的某個局部等……;
最後,確定衡算基準,根據題目要求它可以是單位質量,單位時間等。
在上述三者確定後,根據物料衡算方程分別列出具體的物料衡算方程(一個或多個),再解方程或方程組即可。現舉例如下:
如圖1-2A所示,濃度為20%(質量百分數,下同)的KNO3水溶液以1000kg/hr流量送入蒸發器,在某溫度下蒸出一部分水而得到濃度為50%的KNO3水溶液,再送入結晶器冷卻析出含有4%水分的KNO3晶體並不斷取走。濃度為37.5%的KNO3飽和母液則返回蒸發器循環處理,該過程為連續穩定過程,試求:
1. 結晶產品量P,水分蒸發量W;
2. 循環母液量R,濃縮量S。
圖1-2A
解: 1. 衡算對象:總物料KNO3
衡算范圍:如圖所示的用一條封閉的虛線所包圍的部分
衡算基準:單位時間--每小時
列方程:凡是穿過封閉虛線進入的衡算范圍的物料為入;
凡是穿出封閉虛線排出的衡算范圍的物料為出;
總物料 ∑Mλ=∑M出
則 F = W + P (1)
同理,對KNO3
0.2F = 0×W + P(1-4%) (2)
將(1)(2)代入數據後組成方程組
1000 = W + P
0.2×1000 = P(1-4%)
解這個方程組得:
P = 208.3 kg/hr
W = 791.7 kg/hr
2. 衡算對象的基準不變,改變衡算范圍如圖1-2B所示。
總物料 S =R + P
KNO3 0.5 × S = 0.375 × R + P(1-4%)
將上兩式代入數據聯解得:
R = 766.6 kg/hr
S = 947.9 kg/hr 即為所求
圖1-2B
應該指出,確定衡算范圍是很重要的,如確定的衡算范圍不當,無法求解。一般來說,要盡量使已知條件和所求量穿越衡算范圍,這樣才能列入衡算方程中。這種技巧可在今後的學習和練習中逐步掌握。
B. 怎麼算成本,損耗
一,成本計算方法: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二、損耗的計算方法
1、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3、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3、損耗率是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