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情況下電氣設備需要接地
一類設備安全接地:比如家用電器里的三孔插頭有個接地
二類設備雙重絕緣保護:比如手持電動工具
三類設備採用安全電壓:比如採用24V 12V的電器
一類電氣設備事故停電或停運後,會造成人身或設備傷害的,二類電氣設備事故停電或停運後,會造成設備損害的。三類設備事故停電或停運後不會造成人身或設備傷害的。
(1)什麼設備才需要接地線擴展閱讀:
工業企業電力負荷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為使供配電系統達到技術上合理和經濟上的節約,故將電力負荷分為三類。
第一類負荷:中斷發電會造成人身傷亡危險或重大設備損壞且難以修復,或給政治上和經濟上造成重大損失者。
第二類負荷:中斷供電將長生大量廢品,大量材料報廢,大量減產,或將發生重大設備損壞事故,但採取適當措施能夠避免者。
第三類負荷:所有不屬於一類及二類的用電設備。
基礎要素
(1)電氣絕緣。保持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絕緣良好,是保證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正常運行的最基本要素。電氣絕緣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過測量其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等參數來衡量。
(2)安全距離。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如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均應保持一定距離。
通常,在配電線路和變、配電裝置附近工作時,應考慮線路安全距離,變、配電裝置安全距離,檢修安全距離和操作安全距離等。
(3)安全載流量。導體的安全載流量,是指允許持續通過導體內部的電流量。持續通過導體的電流如果超過安全載流量,導體的發熱將超過允許值,導致絕緣損壞,甚至引起漏電和發生火災。因此,根據導體的安全載流量確定導體截面和選擇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4)標志。明顯、准確、統一的標志是保證用電安全的重要因素。標志一般有顏色標志、標示牌標志和型號標志等。顏色標示表示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導線;標示牌標志一般作為危險場所的標志;型號標志作為設備特殊結構的標志。
『貳』 煤礦井下要求()以上的電氣設備必須設有良好的保護接地
煤礦井下要求三十六伏以上的電氣設備必須設有良好的保護接地。
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安裝及維護標准:
1、保護接攜旦地的要求:
(1)電壓在36V以上和由於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鋁皮及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
(2)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Ω;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不得超過1Ω。並每一季度檢驗一次。
(3)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採用截面不小於50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鐵線或扁鋼(厚度不小於4 mm)。連接地線截面應採用不小於25mm2的銅線或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或扁鋼(厚度不小於4 mm)。
(4)主接地極應在主、副水倉中各埋設一塊。局部接地極可設基隱汪置於巷道水溝內或其他就近的潮濕處。
2、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
(1)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搏仔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
(2)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
(3)低壓配電點或10米范圍內裝有3台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
(4)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應分別設置1個局部接地極。無低壓配電點的採煤工作面的運輸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運輸行)至少應分別設置1個局部接地極。
(5)連接高壓動力電纜的金屬連接裝置。對於井下單台低壓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安裝應按局部接地安裝要求執行,必須保證接地點的電阻值不小於2Ω。
『叄』 哪些電氣設備必須接地
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都必須要接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所列的外露導電部分:(1)電動機、變壓器、電器、攜帶型電動工器具及移動式用電器具等的金屬底座和外殼。(2)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發電機中性點櫃外殼、發電機出線櫃外殼、封閉母線外殼。(3)交、直流電力電纜接線盒、終端盒和膨脹器的金屬外殼和電纜的金屬護層,可觸及穿線的鋼管敷設線纜的金屬線槽、電纜橋架;電氣設備傳動裝置;金屬照明燈具的外露導電部分。(4)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櫃、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屬框架和底座,全封閉組合電氣的金屬外殼;戶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和鋼筋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遮欄和金屬門。(5)架空電力線路的金屬桿塔和鋼筋混凝土桿塔;安裝在電力線路桿塔下的開關設備、電容器等電氣裝置的外露導電部分及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