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我國環保設備的現狀如何

我國環保設備的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2023-05-28 02:29:21

『壹』 環保設備的市場前景

世界環保產業年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被譽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專家預測,今年我國環保機械製造業總產值將達到500億-60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為12%-16%。
我國「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計劃達到14000億元,考慮到減排目標的難度及已經累計高昂的環境欠賬,14000億元的投資規模很可能被突破。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的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15%之間,預計我國環保產業在未來20年內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20%。
在我國的環保投資中,環保機械占據著重要地位,環保機械製造業未來空間廣闊。根據我國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十一五」期間環保設備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將在15%以上,2020年要達到2400億元,與我國環保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及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相比,增速並不快,未來兩年提升空間很大。
我國環保設備領域還是處於發展階段,國內企業結構分散,從業企業數量眾多,但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不高,企業產品中科技含量高的設備仍然較少。另外具體到上市公司扒嫌而言,涉及該領域的公司數量有限,而且很少有在技術或市場規模上占據顯著優勢的企業,行業代表度也很春備手弱。
不過國家正在運用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發展行業發展,未來兩年行業將加速發展,此次國家加大投資力度,擴大內需就將給環滾並保設備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國務院出台的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其中包括對環保、節能減排方面的投入,對環保設備行業來講,很明顯將受益於此。

『貳』 我國環保市場目前有哪些難點往後形勢怎麼樣

——預見2023:《2023年中國環保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光大環境(00257)、首創環保(600008)、北控水務集團(00371)、中國天楹(000035)、瀚藍環境(600323)、盈峰環境(000967)、碧水源(300070)、重慶水務(601158)等

本文核心數據:環保行業分類、傳統環保、現代環保、環保上市企業營業收入、環保行業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野毀

1、定義

關於環保行業的定義,在我國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上,我國基本沿用了經合組織(OECD)所提出的定義,即「環保行業是為環境污染控制與減排、污染清理以及廢棄物處理等方面提供設備和服務的行業。」

廣義上,環保行業是指以防止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頌裂備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自然保護開發等活動的總稱。廣義的環保行業不僅包括狹義的環保行業的內容,而且增加了清潔技術、清潔產品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部分。本文中的環保行業主要包括環保產品生產和環保服務。

據《戰略性新興產業(2018)》對節能環保產業的分類,可將環保行業分為三大方面。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涉及多個環節

環保產業的上游主要是包括鋼鐵、化工、電力、電子、有色金屬在內的原材料供應商,這些行業為環保產品的生產及工程實施提供原材料,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環保行業的成本,進而對細分行業的利潤產生影響。

環保產業的下游主要包括市政以及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廢處理、土壤修復、雜訊與振動控制和環境檢測等行業。政府部門是環保治理的重要需求方,這是因為環保行業具有很強的公益屬性,其需求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業政策。

從環保產業鏈的參與企業上看,上游參與企業主要有寶鋼股份、建業股份、中國鋁業和源雹華能國際等;中游環保設備、工程及服務提供商主要包括盈峰環境、三峰環境和首創環保等;下游應用領域企業主要包括龍凈環保、光大環境、森特股份和中鼎股份等。

行業發展歷程:興起的時間較早

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十五」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電力、水泥、鋼鐵、化工、輕工等重污染行業的治理力度,加強了對城鎮污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逐步調整、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中國環保產業已經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為主,發展為包括環保產品、環境服務、潔凈產品、廢物循環利用,跨行業、跨地區,產業門類基本齊全的產業體系。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業發展迅速

當前,我國環保行業大監管格局已基本形成,新的格局下,環保行業已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時代,涉及水、土、氣、固廢處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規日趨完善。「十四五」時期,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據此,有關部門也推出了多項政策,諸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藍天保衛戰」、「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以及「無廢城市」等,全面助力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截至2022年11月9日,我國環保行業重點發展政策匯總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環保行業盈利規模分析

2020年列入統計的15556家企業營業利潤總額1794.2億元,同比增長7.1%。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企業貢獻近94%的產業利潤。具體看來,93.9%的營業利潤集中在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的1414家企業,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營業利潤佔比僅0.3%。上述企業平均利潤率為9.2%。

註:《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於2022年1月17日發布,截至2022年11月10日,《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2)》尚未發布,故此處以2020年數據為例,僅供參考。

2、環保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2020年,被調查的環保企業利潤率平均值為8.8%。其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雜訊與振動控制、環境監測領域企業的利潤率高於該平均值,獲利水平突出;其他各領域企業的利潤率則低於該平均值,其中土壤修復領域企業的利潤率不足5%。

註:《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於2022年1月17日發布,截至2022年8月1日,《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2)》尚未發布,故此處以2020年數據為例,僅供參考。

3、中國環保行業市場規模測算

黨的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新部署,明確要求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並把「壯大環保產業」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及有利於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國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產業規模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盡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一、二季度環保產業受到較大沖擊,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環保企業積極復工復產,產業整體運行漸次恢復。

《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9558.8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7.3%。2021年上半年,環保產業相關「十四五」規劃相繼發布,「十四五」開局起步工作穩步邁進。2021年上半年,環保產業整體營收表現出報復性增長,經營利潤穩中略增。從二季度來看,環保產業營收增速回落,新增訂單持續增加,用工情況總體平穩。《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環保產業總營收約為7630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4.4%,較2020年同期增長約16.14%,較2019、2020兩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增長約9.9%。前瞻根據近年來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現狀,初步統計得到2021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為22336億元。

2、中國環保行業總體發展方向:行業加速整合,持續高質量轉型發展

環保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是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國環保行業雖面臨著諸多困境,但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尤其是當前環保「督察高壓」步入常態化,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助推增加環保產業投資,降低環保企業經營成本;國企改革再出發,紛紛布局環保產業,加速行業整合,環保產業正向品質化、集中化轉型升級。

(1)水污染防治領域發展方向

在水污染防治領域,近年來,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已成為城鎮污水治理行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從最初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向管網、泵站、廠站等全系統的提質增效進行轉變;以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提質增效為抓手,從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向水環境改善、實現水生態修復目標轉變;從城市水環境系統的整體治理需求出發,合理進行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有針對性地確定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出水標准。

目前,水環境治理項目已開始延伸到以管網、污水處理廠、河道、岸線景觀等組成流域環境單元的「系統模式」。與信息化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成為水環境治理產業增量提質發展的新契機。

未來,隨著環境治理模式的創新,生態環境治理與生態旅遊、生態農業、林下經濟、城鎮開發等產業實現融合發展,公益性環保項目缺乏投資回報機制等突出問題的解決,環保產業有望實現量級式增長。

(2)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發展方向

目前,鋼鐵、焦化、水泥等非電行業中的大量企業仍未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未達到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非電煙氣治理改造需求持續升溫,環保市場空間需求繼續釋放。有組織提標、無組織管控、智能化監控監管、清潔化運輸等改造項目將給環保治理企業創造更多的項目機會。燃煤發電廠液氨罐區尿素替代升級改造有望大幅提速。

VoCs作為形成O3的重要前體物,生態環境部已將VOCs治理攻堅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的重要任務,伴隨著我國VOCs相關政策標准管理體系的逐漸完善,VOCs的減排與控制行業將繼續延續精細化、規范化的發展方向,以重點行業為著力點,實施重點行業VOCs治理和工業園區綜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污染源監管及監督性監測能力建設,削減VOCs排放總量。

在移動源治理方面,未來將提升移動源排放遠程在線監管手段,採取大數據比對、情景採集對比等多種方式,提高檢驗操作合規性和准確度,持續推進開展在用高排放機械及船舶的排放治理工作,降低高排放移動污染源造成的污染。

(3)固廢處置與資源化領域發展方向

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領域,未來將持續推進「無廢城市」的建設工作,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成效評估,加快「無廢城市」建設進程。

同時,繼續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形成與生活垃圾分類相適應的收運處理系統,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進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廢鉛蓄電池、廢塑料、醫療廢物等污染物的綜合治理。

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與減排。加強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和高風險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控。加大固體廢物治理投資與研發投入,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提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裝備技術水平,提高綜合利用率。推動固體廢物處理利用的標准體系建設。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叄』 環保設備工程前景怎麼樣

環保設備是指用於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而由生產單位或建築安裝單位製造和建造出來的機械產品、構築物及系統。包括廢水處理設備、廢棄物管理和循環利用設備、大氣污染控制設備、消除雜訊設備、監測儀器和設備、科研和實驗室設備、用於自然保護以及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的設備等。

中國環境保護設備製造行業可以分為3類,即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製造、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處理專用葯劑材料。

中國環保產業鏈的結構,主要包括上游市場即工業「三廢」的排放,以及在生活中產生的廢品,廢水等。環保設備製造是中國環保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上游主要是生產設備所需的鋼材、有色金屬、PP塑料等原材料,下游主要包括電力熱力行業、鋼鐵、煤炭行業、造紙行業等。

環保設備行業的發展共有三大特點,分別是行業快速增長、區域發展不平衡及市場分散,競爭激烈。具體分析如下:

2020年環保設備行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萬億元

從行業產值來看,2016年,環保設備行業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一番。2017年,環保設備製造行業實現產值約為6800億元,同比增長約為9.68%,預計到2020年行業年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環保設備行業總產值呈現逐年上升的情景。

2019年各類環保設備產量均穩步增長

從細分行業產量來看,2019年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產量為8.38萬台,水質污染防治設備36.36萬台,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為528.42萬台,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為43.89萬台,均較上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全國環保設備行業銷售收入出現負增長

從行業銷售收入來看,2010-2017年,行業銷售收入總體上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2017年,環保設備行業銷售收入達到3438.1億元,同比增長3.34%。2018年,行業銷售收入出現下滑為2783.08億元,同比下降19.05%。預計,2019年環保設備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2829億元左右。

國家政策助推行業提高盈利能力

國內環保設備行業亟待提高創新能力

2025年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000億元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環保產業得到了較快提升。中國為擴大內需,大規模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環保產業的投資也進一步加大。隨著行業發展,優勢企業在獲得穩定盈利的同時,可以享受行業規模擴大和份額提升帶來的成長。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加快推進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預計2020年,環保裝備製造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0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028億元。

環保裝備製造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環保裝備製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實現產值6200億元,比2011年翻一番。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工業綠色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為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肆』 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情況

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特點

環保毀消產業是為環境保護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由環氏衫境保護所催生,隨環境保護而發展的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環保事業深入發展,有力地拉動了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帶動了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大力發展的環保產業智慧化是必然趨勢,未來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市場將構建一個高度感知的智能環保環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伍』 環保設備詳細資料大全

環保設備是指用於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而由生產單位或建築安裝單位製造和建造出來的機械產品、構築物及系統。也有人認為,環保設備是指治理環境污染的機械加工產品,如除塵器、焊煙凈化器、單體水處理設備、雜訊控制器等。這種認識是不全擾飢面的。環保設備還應包括輸送含污染物流體物質的動力設備,如水泵、風機、輸送機等;同時還包括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的監測控制儀表儀器,如檢測儀器、壓力表、流量監測裝置等。環境治理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我們應該更注重環保。環保設備應該包括成套設備:如空氣凈化機,污水處理設備,臭氧發生器,工業制氧機等。可以在工業或者家庭都能對環境進行治理的設備。

基本介紹

市場前景,現狀及前景,環保設備分類,

市場前景

世界環保產業年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被譽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專家預測,我國環保機械製造業總產值將達到500億-60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為12%-16%。 我國「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計畫達到14000億元,考慮到減排目標的難度及已經累計高昂的環境欠賬,14000億元的投資規模很可能被突破。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的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15%之間,預計我國環保產業在未來20年內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20%。 在我國的環保投資中,環保機械占據著重要地位,環保機械製造業未來空間廣闊。根據我國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十一五」期間環保設備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將在15%以上,2020年要達到2400億元,與我國環保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及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相比,增速並不快,未來兩年提升空間很大。 我國環保設備領域還是處於發展階段,國內企業結構分散,從業企業數量眾多,但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不慧首高,企業產品中科技含量高的設備仍然較少。另外具體到上市公司而言,涉及該領域的公司數量有限,而且很少有在技術或市場規模上占據顯著優勢的企業,行業代表度也很弱。 不過國家正在運用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發展行業發展,未來兩年行業將加速發展,此次國家加大投資力度,擴大內需就將給環保設備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國務院出台的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其中包括對環保、節能減排方面的投入,對環保設備行業來講,很明顯將受益於此。

現狀及前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一些技術、設備和服務項目已接近已開發國家20世紀80年代前李數的水平。中國環保產品以空氣和水污染治理設備為主,分別占環保產品年總值的40%以上。固體廢物設備的年產值佔全國環保產品總產值的比率約5%;雜訊與振動控制設備的年產值佔全國環保產品產值的6.5%;年產值約佔2.3%。 2006年1-12月,我國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產量為106,860台,比2005年同比增長20.82%。 2007年1-12月,我國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產量為80,208.30台,比2006年同比增長29.91%。 2008年1-10月,我國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產量為96,069.95台,比2005年同比增長33.10%。 環保機械產品的國際貿易市場基本仍為已開發國家所佔領,中國市場重要領域也被國外技術產品所壟斷。雖然國產設備優勢較多,但進口設備仍占據中國大量市場份額。 中國「十一五」環境保護投資佔GDP的比例將達到1.4%-1.5%左右,投資總額大約在1.3萬億元,這一環保投入在已開發國家也屬於中上水平。巨大的環保投資,將為環保機械製造業構築巨大市場。「十一五」期間國內環保裝備市場的需求量將穩定增長;重點需求領域向為發展循環經濟服務的方向拓展;市場主體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運行質量提高,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十一五」期間,中國環保裝備出口產品的發展趨勢是,由單機出口為主向單機出口與設備成套出口並舉的方向發展。 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的鎖定並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環保產業為「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產業,到2020年環保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環保設備行業快速發展背景下,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環保設備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和產業需求者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環保設備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環保設備行業中的翹楚! 環保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是所有工業的核心發展問題,雖然國內對於環保生產的關注和執行力度比不上已開發國家,但防止盲目擴張之風盛行、杜絕重復建設、減少生產能耗大、效率低等問題依就是當下全局之重。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凸顯的環境矛盾,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改善環境質量,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已經成為我國環境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在國家政策 *** 下,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環保設備市場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行業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環保設備分類

公共環衛設施過濾除塵設備、污水處理設備、空氣凈化設備、固廢處理設備、噪音防治設備、環境監測設備、消毒防腐設備、節能降耗設備、環衛清潔設備、環保材料及葯劑、環保儀器儀表。

『陸』 都快2022年了,還是想找個能投資的領域,環保怎麼樣

環兆禪保領核猜域的話要不要考慮資源再生行業啊,感覺國‎家這兩年對於環保行業還是很重視的。資陽有家叫希晨再生的廢舊泡沫回收再利用的企業,做得就蠻好,可以看族氏塵看先。

『柒』 環保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國環保製造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在環保產業鏈中處於基礎性地位的環保裝備製造業,近年來取得了一些發展,但從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需求來看,我國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還不能完全滿足需要,產業發展本身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我國環保裝備製造企業眾多,但中小企業佔比98%以上,抗風險能力差,技術力量薄弱,存在過度競爭,甚至存在低價競標等惡意競爭現象。這一現象普遍拉低了行業利潤率,同時嚴重影響環境工程質量。二是環保裝備製造業目前還缺乏統一的規劃,基本還停留在無序狀態上。呈現產業集中度低、工藝裝備落後、規模效益較差、產品成套化與系列化程度低,嚴重製約環保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三是中小型環保裝備製造企業,多數缺乏自主創新的人才優勢和資金實力,創新投入不足,研發條件差,經驗欠缺,隊伍不強。長期以來採取的主要是測繪仿製和低水平加工的生產模式。例如:各大城市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基本依賴進口;固廢垃圾的高檔粉碎設備,仍然以進口為主;對垃圾中廢塑料的篩分高速光選設備,我國還不能製造;污泥降低重金屬的設備,目前還是空白;對垃圾中有機肥的生產工藝設備,還處於落後水平。四是由於信息溝通不暢,很多企業不了解當前環保裝備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國外先進技術、市場發展狀況等,導致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的現象比較普遍。
我國「十二五」期間,應從注重規劃、支持創新、落實稅收優惠等方面入手,努力破解困擾環保裝備產業發展的難題。在環保領域早日實現用中國裝備,裝備中國。
為此建議:首先是除了在法律法規中體現出對循環經濟的扶持外,應制定相關經濟政策,加大對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如在稅收減免、引導資金等方面給予激勵政策,
對生產環保裝備的企業給予減免稅收、財政補貼以及信貸優惠政策。
二、國家應制定環保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規劃,著力研製具有高參數、高性能的高端環保裝備;著力夯實基礎,盡快改變基礎發展滯後於主機的狀況;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升環保裝備製造業整體素質;著力推行綠色製造,積極發展節能產品,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要提高環保裝備產業集中度。國家應以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加快培育集工程總包、設備研發製造、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服務於一體的大型環保裝備集團,使之成為市場的中堅力量。同時發展一批小而精的專業供應商提供零部件服務,形成集群效應。支持環保裝備製造企業走出國門,到國外承攬工程。
四、是國家應鼓勵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吸收等途徑發展高新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產、
學、研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勝,加強協調和聯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研製一批重大關鍵裝備。通過制定規劃,將環保裝備分為開發、應用示範、推廣應用三個類別。
五、要大力培養環保裝備製造業創新型人才,培養一批國家級的專業科學家和企業家。特別要重點引進和培養環保裝備製造的創新型研發設計人才、開拓型經營管理人才、高級技能人才等,滿足環保裝備製造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
六、運用競爭機制,是推動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競爭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環保裝備製造業市場的發育。通過運用招投標承包經營的方式,提升環保裝備製造業和運營管理的檔次。
七、鼓勵社會以各種方式投資發展環保裝備製造業。支持環保裝備製造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方面,積極利用社會資本,加快環保裝備企業的發展

我就是做環保的,我覺得這篇文章的觀點很中肯,現在環保行業的現狀就是散,雜,亂。其實任何一個行業在起始和發展階段都是這樣,等到行業成熟了基本上剩下的公司就不多了,所以現在這個時候做環保還是很有前景的,我個人保守估計未來十年會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時機,之後就看發展情況和積累的實力了,適者生存。
望採納,謝謝!

『捌』 環保行業現在的現狀是什麼

目前我國環保行業發展模式類型主要以工程總承包模式EPC、建設-運營-轉讓模式BOT和公共部門與私營企業合作PPP模式為主。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普遍面臨大氣污染防治、水生態治理、土壤修復領域的攻堅戰,由於PPP模式可以在項目初期引入現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且降低融資難度等優點,在廣闊的市場需求下,PPP模式在我國環保領域的應用不斷升溫。

中國環保行業PPP項目數量

1、環保行業PPP項目累計數量

截至2021年末,全國PPP綜合信息平台管理庫累計入庫項目10243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入庫項目959個,較2020年11月末增加14個;占管理庫項目總數的9.36%,較2020年11月末下降0.13個百分點。

截至2022年6月末,全國PPP綜合信息平台管理庫累計PPP項目數8764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入庫項目956個,佔比10.91%。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我國環保設備的現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種輔助上下樓的機械裝置 瀏覽:132
應用是靠什麼識別新設備的 瀏覽:161
車上儀表盤band什麼意思 瀏覽:90
氟利昂鋼瓶閥門怎麼打開 瀏覽:674
研究滑輪實驗裝置圖 瀏覽:89
杭州軸承多少錢 瀏覽:709
汽車用什麼軸承 瀏覽:201
公司有哪些消防設備 瀏覽:934
象山健身器材有哪些 瀏覽:902
土方清運用什麼機械 瀏覽:182
瑞銀昌五金機電城離仲愷汽車站有多遠 瀏覽:836
永久自行車前叉軸承怎麼換 瀏覽:235
機械加工行業如何繳稅 瀏覽:545
軸承碎了怎麼處理 瀏覽:483
速騰製冷怎麼設置 瀏覽:486
無廣告pe工具箱 瀏覽:222
拉絲車怎麼換軸承 瀏覽:755
溫州閥門廠新聞 瀏覽:383
灰色塑料工具箱 瀏覽:791
控制電壓用什麼儀器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