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那些木、石制的佛珠或其他各種珠子是怎麼加工成珠型的的,手工還是用什麼機械設備。誰能給講解一下。
我知道有的佛珠是一邊念經、念咒一邊製作的
<念珠的作用>
念珠又稱作佛珠, 數珠等, 是念佛時紀錄的工具, 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 掐捻念珠誦經持咒念佛, 能生諸種功德, 而中國民間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 因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文原語有四種, 譯成中文意思是: 數珠, 珠鬘, 念誦鬘, 珠之貫線,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俗, 亦是後來演變成念珠的使用。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念珠, 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 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念珠。念珠不是佛教所創, 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念珠的記戴, 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而佛經記戴念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 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念珠卻是極受重視。
傳入中國的經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 「木[木患]子經」,「校量數珠功德經」,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 主要內容是講述持珠念三寶之功德, 總括來說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亦可增加威儀。
<念珠的種類>
念珠種類大致分成三類, 也是我們目錄中所分的手珠, 持珠及掛珠。
手珠 -- 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隨時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顆數除了常見經書所戴的顆數外, 亦有視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 -- 一般是用較大顆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顆數也是視乎珠子的大小按經書記載顆數穿成。
掛珠 -- 掛在頸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顆, 通常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會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較少配戴, 不過因為經書及律制也沒有說明佛珠是出家人專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頸上。而一些較細粒穿成的掛珠則較多人拿在手上或撓在手上隨時掐捻念佛。我們為了方便介紹, 所有一百零八顆的念珠也稱為掛珠, 但一些較細的不一定可以戴在頸上, 敬請留意。
<念珠的顆數>
念珠的顆數各本佛經所記戴也有不同, 現舉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參考:
1.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1080, 108, 54, 27 顆
2. 木[木患]子經 108 顆
3. 陀羅尼集經 108, 54, 42, 21 顆
4. 數珠功德經 108, 54, 27, 14 顆
5. 文殊儀軌經 1080, 108, 54, 36, 27, 18 顆
按「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 說法最上品是 1080 顆, 上品 108 顆, 中品 54 顆, 下品 27 顆, 而顆數所代表的意義是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說, 而非出自經典所戴, 現將常見的顆數意義簡述如下:
1080 顆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 合成為 1080 種煩惱,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獄, 餓鬼, 畜生, 修羅, 人間及天上, 即是六道輪回的世界, 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 即是: 聲聞, 緣覺, 菩薩及佛界。
108 顆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 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 總計三十六種, 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 --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 --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 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三份。
27 顆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顆 -- 與 108 顆意義相同, 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六份。
14 顆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數取、記子、記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顆 (亦有二顆), 母珠又稱達磨珠。數取 (亦叫隔珠, 間珠) 用以分隔一定顆數的佛珠。記子又稱弟子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顆為一小串, 表示十波羅蜜, 捻珠念佛滿一百零八次時即撥動一記子以為紀數。如在記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稱為助明、凈明、維摩、補處菩薩。記子留是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念珠的質料>
念珠的質料是品種繁多, 由礦石, 果質, 骨, 陶瓷等等都有, 個人可以自己喜愛選擇, 而一些經書亦有記戴念珠製造的用料, 現開列其中一部份供參考:
陀羅尼集經 -- 金、銀、赤銅、水晶、木[木患]子、菩提子、蓮花子等七種。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 菩提子、金剛子、真珠、蓮花子、金銀諸寶及以上諸材料合成等。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 香木、[金俞]石、銅、鐵、水晶、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
般若經 -- 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
現將各質料念珠分類簡述:
金、銀 -- 金、銀所造的念珠較為少見。
琉璃 -- 琉璃是珠或玉石的一種, 與今日的玻璃是不同, 多用作製造各類器皿, 有不同的顏色, 琉璃最大的特色是任何物品接近它也會被它的顏色同化。
硨磲 -- 硨磲是海中的大蛤的殼打磨成珠。
瑪瑙 -- 瑪瑙是結晶石英, 次玉石類, 有很多不同的顏色, 包括常見的黑色, 紅色, 原色, 灰色, 天眼石等等, 因它也是佛教七寶之一, 故是念珠最常用到的石類。
琥珀 -- 琥珀本是一種樹脂, 因藏於地下千萬年而成, 火燒有香味, 中國古代亦有用琥珀作葯, 琥珀因出產地及環境不同而有很多種類, 有透明金黃色的金珀, 不透明黃色的蜜蠟, 朱紅色的血珀, 黑色不透明的瑿珀, 還有內含雜物的花珀等等。琥珀歷來被視為珍寶之物, 佛弟子亦多用作供佛及做成念珠。
珊瑚 -- 珊瑚是產於海中由動物所分泌的石灰質, 主要是紅色, 因是經歷千萬年而成,故被評為寶石類。一般人認為珊瑚是有驅邪及逢凶化吉的功用。
菩提子 -- 菩提子是一種叫川殼的草木植物所結的果實, 而非菩提樹所結的果, 菩提樹所結的果實是叫金剛子。菩提子亦有很多不同的果實, 按表面花紋分為有: 星月菩提, 草菩提, 鳳眼菩提, 龍眼菩提, 另不同地方出產亦有分為: 天竺菩提, 天台菩提等等。
金剛子 -- 金剛子是由菩提樹所結的果實。
玉石 -- 中國人愛好玉石, 所以亦有用玉石來造成念珠。
寶石 -- 寶石種類極多, 常見用作念珠的有: 虎眼石, 青金石, 金沙石, 綠松石等等。
果實 -- 能用作念珠的果實常見的有: 木[木患]子、摩尼子、陀羅尼子、太陽子等等, 較罕有的是: 緬茄、五眼六通等等。至於果實的核亦有用作念珠, 但一般都會刻成花紋或羅漢, 常用的有桃核及橄欖核等。
骨角 -- 象牙、牛骨、犀牛角、牛角等都有用作念珠, 而且多會加上雕刻, 不過近年象牙及犀牛角的念珠因禁售已是很少有售。
陶瓷 -- 陶瓷念珠多是繪上佛像、菩薩、羅漢等, 因陶瓷易碎, 一般陶瓷念珠多用作鑒賞之用。
水晶 -- 水晶是硬度很高的礦物, 有不同的顏色及種類, 亦是極受歡迎造成念珠的質料, 一般水晶有透明白水晶、紫晶、粉晶、發晶、茶晶等等。
竹、木 -- 竹及木亦有用作念珠, 而木的念珠亦有很多種類和普遍, 包括: 紫檀木、沈香木、黑檀木、伽楠木等等。
其他 -- 包括玻璃、塑膠、合金等等。
<念珠的持用>
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開始, 每念佛號、經文或咒語一遍即用心捻掐一顆念珠, 間珠不算, 如有記子每捻珠念佛滿一串珠時即撥動一記子, 而捻珠至母珠時多不越過, 而逆向而回, 因為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戴, 各念珠表示觀音, 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 故捻珠至母珠時要逆向而還, 否則即犯越法罪。
除了一些宗派如密宗對持念珠有一定規定外, 其他的記載大多沒有嚴格的規定, 如對持珠及念珠有個別問題, 可請示經常出入的道場出家人或前輩同修。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質料, 要多少顆數,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 放高拿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 如「金剛經」所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
Ⅱ 蜜蠟珠子怎麼加工步驟
平時,我們只能看到一串串的漂亮圓珠手鏈或者項鏈,看著那表面光滑的珠子,泛著光,你是否知道一塊奇形怪狀的蜜蠟原石是怎麼變成光滑圓潤的珠子的呢?今天,我就簡單跟大家聊聊那化腐朽為神奇的工藝製作過程。
在蜜蠟原石加工中,打磨成圓珠是屬於比較簡單的,不像需要添加浮雕,或者雕刻成其他外形的飾品那樣復雜。
但是,沒有熟練技巧的新手,也是很難打磨出一顆漂亮的圓珠的,熟練的手工打磨師傅精心打磨一顆好珠子,都需要花一番心思呢!除了需要專業精準的設備和工具外,打磨還要分成好幾個步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需要哪些工具,有:專業寶石打磨切割機、磨珠器(各種型號)、珍珠打孔器、砂紙(p2500、p2000、p1500、p1000、p600、p320)、拋光板
一、選材
好的材料才能做出漂亮的珠子,選取上好的蜜蠟原石,通過強光打光,可以看出蜜蠟原石是否有裂縫或者其他缺陷,還能看出蜜蠟是屬於哪種蜜蠟。根據自己想要的珠子的直徑,來選取適合大小的蜜蠟原石,可以大大減少損耗。
二、切除多餘的料子
以前學幾何也學過,將正方形平等增加無數條邊就會越來越近似於圓,根據這個原理,打磨圓珠,首先要將不規則的蜜蠟原石切割成一個類似於正方體的形狀。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就是在打磨過程中要不斷加水將蜜蠟浸濕,這樣能減小蜜蠟在打磨過程中裂開的風險,還能減小蜜蠟粉末飛揚。
切料
三、去菱角
一個正方體形狀的蜜蠟成形後,接下來的就是要去菱角,將正方體蜜蠟的每一條菱角打磨掉,使蜜蠟看起來圓潤一些,由於是手工打磨,在打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手的安全,打磨機非常鋒利,不能急,要慢慢將菱角磨平。
去菱角
四、磨珠
磨珠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磨珠器,磨珠器除了分為各種大小的型號外,還分粗磨珠器跟細磨珠器,粗磨珠器是用來將沒有菱角的「正方體」蜜蠟經行修整的,而細磨珠器,是用來修整粗磨珠器留下來的粗糙的。
磨珠器會固定在特定的機器上,然後將蜜蠟放入磨珠器中,通過不斷轉動珠子將珠子打磨成圓形,先用粗磨珠器再用細磨珠器,接下來從大到小依次更換適合珠子尺寸的磨珠器,最後,一顆表面不光滑的圓珠就出來啦!
磨珠
五、打孔
圓珠一般用於做成手串、項鏈等,所以,圓珠打孔,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不能過於急,因為稍有不慎,珠子很容易出現裂痕,慢,是這一步的關鍵詞。
首先固定圓珠,先從圓珠一面開始打孔,手動操作,控制珠子打孔的深度跟時間,可以用手側探一下孔口的溫度,如果感覺很熱,就先停下來,因為如果過熱,珠子很容易破裂。
同樣的,打完半邊空,反過來,圓珠另一面進行打孔,直至跟對面的孔對接打穿,打孔就算完成了。
打孔
六、砂紙修整
接下來要進行的,是用砂紙對打好孔的蜜蠟圓珠進行修整,將圓珠固定在轉針上,從p320的砂紙開始,依次使用更細的砂紙磨,將砂紙浸濕,從各個角度磨珠,磨的過程中要注意珠子的形狀,根據形狀改變磨的角度跟手力。
粗拋
七、拋光
最後一步就是拋光,在上一個步驟中用p2500的砂紙磨珠後,珠子已經很光滑了,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拋光,所以,我們還需要用拋光板來進行拋光,做到精益求精。
都說慢工出細活,每一顆精細打磨的珠子都凝聚了打磨工人的心血,只有用心製造的東西,才會具有靈氣,隨著歲月的流逝,越來越顯得靈動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