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采訪記者需要什麼設備

采訪記者需要什麼設備

發布時間:2023-05-24 23:44:14

❶ 小記者必備物品

記者采訪本,筆,照相機,錄音設備,交通路線圖,被采訪者基本資料,采訪時間基本資料,采訪提綱,小記者證,小記者徽章,本人證件(如學生證)

❷ 街頭采訪需要哪些硬體設備

看你干什麼用了。錄音筆還是找支好的吧,如果現場嘈雜,單反的錄音是嘈雜的,錄音筆如果是百把元的,回來製作你會很呵呵的,相信我。要求不高的話,單反,好一點的錄音筆,反光板、補光燈、出鏡記者、攝影師,OK。

❸ 新聞采訪時所用到的工具有什麼

相機、本子、筆。

新聞采訪過程應符合真實性、時效性、機動性與靈活性的基本要求,真實性與時效性是有效掌握新聞事實,保證資訊傳播第一性的前提條件,只有在采訪中獲得真實與具有時效性的信息,才能在寫作與編輯階段真實還原事實,並保證新聞事實具有及時性、新鮮性的特點。

為了使采訪活動達到真實性與時效性的要求,在采訪中必須保持高度敏感度,並迅速洞察與發現新聞線索,保證新聞報道能夠對受眾產生持續吸引力。

(3)采訪記者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熟悉采訪對象:記者熟悉采訪對象不是從和采訪對象見面的那一刻開始的,而是從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的間接介紹中熟悉采訪對象的。

要准備采訪問題:采訪前准備問題目的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讓采訪對象提供更多的采訪素材。記者在設計采訪問題時,如果只是簡單地問,並不考慮采訪對象是否有興趣回答,怎麼回答,回答的問題是不是你需要的,就會不得要領。

准備采訪問題最好是換位思考,站在采訪對象的角度檢驗一下記者准備的問題,看看聽到這些問題會怎麼回答,這些問題是不是記者所要的。

❹ 錄制一檔街頭采訪節目需要哪些設備

街頭采訪視頻製作的准備大概分為四部分:內容准備、人員准備、物料准備、踩點。攝影師我最好有跟拍的經驗,因為前期拍攝也很重要。

❺ 出去采訪需要准備什麼

問題一:現場采訪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現埋粗歲場采訪是節目主持人必備的素質和基本技能。要想把現場采訪做好,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采訪前的准備(一)了解和采訪有關的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彎睜大到大政方針,小到新聞背景、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二)了解采訪對象。通過第二手材料,對采訪對象進行充分了解,並善於分析掌握其心理。對一些即興式的采訪,應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人們對節目的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采訪對象,這對采訪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設計采訪提綱。根據節目的主題,確定最佳的采訪角度,擬定一個與采訪對象談話的提綱。(四)精心設計采訪的第一句話。節目主持人現場采訪的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繫到采訪能否順利地進行下去。采訪的第一句話,應盡量具體一些,提出的問題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麼感想」之類的「開放式」問題。要抓住采訪對象和受眾感興趣的「焦點」做突破口,引發開去,使采訪不斷深入、展開。二、運用好提問的技巧和方法(一)不同的環境與場合,不同的采訪對象,要求采訪者有不同的提問、語氣。在嚴肅、莊重的場合或采訪重要人物、外賓,提問言語要精煉、准確,儀態、語氣要莊重、嚴肅、認真,給人可信、可靠、願意溝通的感覺。在處理較輕松、明快的新聞時,就可以選用生動、活潑的話題,以親切、隨和的語調,讓觀眾在輕松、愉悅中了解人物和事件。而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提問的節奏應加快,所提問題要直沖要害,以增強報道的時效性和現場感。(二)根據情況靈活運用提問方法。正問法:從正面提問,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提出問題。設問法: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以啟發引導采訪對象,談出其某方面的真實感受,並使采訪向深層發展。還有反問法、追問法、潛問法等等。(三)提問要盡量具體。只有具體的發問,才能得到具體、有意義的回答。(四)提問應該具有引導性。去年大慶市讓胡路改造工程剛剛結束,我們采訪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在采訪計程車司機時,對話是這樣的:「師傅,您經常跑這條路嗎?」「是的。」「這條路以前是個什麼樣?」「以前啊不能提,到處是坑,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以前我根本不想跑這條路。現在路修好了,在這條路上跑心情也舒暢多了。」把司機的真實感受直接傳達給觀眾,增強了新聞的可信性。(五)提問要有深度、有意義。主持人還應善於揣度采訪對象的心理,在采訪過程中發現更多更重要的新聞脈絡,及時掌握提問的方向,深入發掘新聞價值。(六)注意傾聽、及時反饋。主持人要聚精會神地傾聽。根據對方談話的內容、神態、語調、口氣等,作出各種合乎情理的反饋。這種反饋,或點頭示意,或眼神表情,都會給對方以積極影響,形成一個融洽的談話氣氛,使談話層層深入。三、要重視現場采訪中的屏幕形象(一)鏡頭前要有適當的表現欲。主持人在鏡頭前對新聞事件本身要有一種能動的反映,還要善於控制情緒,根據新聞的不同體裁,凳高該高昂時高昂,該平緩時平緩。要使用口語和個性化的語言,以展現個性魅力。(二)要善於總結經驗。歷經不同的新聞事件、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采訪對象,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主持人要善於總結其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為更好地樹立出鏡形象豐富自己。(三)加強文化知識和道德修養。包括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審美情趣、表達能力、思維方法、對問題的洞察力等,主持人的言行舉止要符合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規范。

問題二:采訪前要做哪些准備工作 有以下幾點:
1、首先,必須准備相關的資料。
2、
其次,我們新聞采訪准備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圍繞報道內容准備有關情況。
3、再次,必要的知識准備是做好采訪工作的又一重要環節。

問題三:采訪前應做哪些准備?? 注意: 1、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2、注意語言美 3、提問時要估計對方周圍的人(注意采訪地點) 4、在一個問題談完之後,沒提下一個問題是,應該有所停頓,這會使對方人人自己回答不充分、不準確或太平淡,對方會接著補充(我試過,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有時候有些冷場~~呵呵) 5、事先擬多一些題目; 6、不要逼問誘問套問,比如不能問「公共食堂有幾大好處」,而應問「你覺得公共食堂辦的怎麼樣?」 7、不要喧賓奪主,自己講的過多;更不要和采訪對象無休止地爭論。 下邊復制了一個,上面的是我在很早的一本書上看到的,也是我自己實習采訪時遵循的幾個東西, 采訪是記者工作的核心和基礎,在采訪過程中不只是信息的傳遞,也是一個思想交鋒和心靈碰撞的過程。高水平的采訪不僅能體現記者的水準,也能展現記者的個性魅力。采訪是具有既定目標的對話,提問是體現記者的報道意圖。因此提問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記者的問題准確、鮮明、具體,才能把被采訪者的談話納入軌道,引入正題,既節省時間,又使采訪畫龍點睛、引人入勝。 首先,記者的提問應是受眾關心的問題、想了解的情況。這樣才能使采訪吸引受眾、引起共鳴。從既定目標出發、從受眾出發,是記者提問的基本要求和依據。記者的提問應該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即使是為了避免冷場,或聯絡感情而交談的語言也應該為完成報道任務服務。我們中的一些年輕記者,往往在報道的提問中偏離主題,或環左右而言他,就是離開了「受眾」這一主體。為了避免這一現象,記者在采訪和提問,以及後期編輯製作中一定要心裡裝著觀眾,時時想著觀眾,「想觀眾所想,問觀眾所需」。 其次,記者的提問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的采訪對象靈活多變。為了完成報道主題,無論采訪前的准備、還是采訪中的提問都要圍繞主題做文章,但要根據采訪情況和對象的不同,既要有目的,也要隨機應變。這就要求記者調整自己的語言技巧,避重就輕、迂迴作戰,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奪取勝利。特別是面對不願吐露真實想法的采訪對象,記者可以先順著他說,在交談的過程中,乘其不備,突然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讓對方顧不得防備而說出真實情況或想法。例如,采訪礦難,被采訪者是主管部門或礦主,當事者肯定要強調自己是如何在事發後,積極主動採取措施營救遇難者的,但是觀眾最想知道這次礦難死傷情況和經濟損失等,而這些問題恰好是當事者不願透露和極力迴避的問題。你可以在采訪中,先順著他問事發後採取了哪些積極的補救措施和救助辦法,等他思想放鬆了,滔滔不絕時,突然提問這次事故有多少人沒有救出來?採取補救措施和營救辦法大約花了多少錢?估計經濟損失多少等問題。 第三、提問要有邏輯性,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表面到本質,層層遞進。從采訪的目的性出發及事物的邏輯性出發,記者提問的問題也要有邏輯性。既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的零打碎敲,也不能大問題鋪天蓋地,不著邊際。記者應該根據所作題材的主題,事先設計好要提問的問題,然後按照事件發展的邏輯關系,排列好要提問的問題,即使在采訪交流過程中問題被打斷,只要記住邏輯關系就能提出下一個要問的問題,這樣才能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讓受眾條理清晰地了解新聞事實本身。而有許多剛剛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或主持人,往往在采訪提問中不知道該問什麼?或問完了一個問題就不知道下一個問題該問什麼?或在采訪交談中被采訪對象牽著鼻子走,喪失了主動權,甚至完不成采訪任務。 第四、提問要具體、簡潔明了。要使提問具體、切中要害,就必須了解被采訪人物或事件本身。如果對新聞事件不了解,提問往往容易陷入空洞、空泛、不著邊際的僵局。如:已列入新聞界最臭的提問行列的:「請你談談感想」、「你當......>>

問題四:新聞采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和技巧 新聞采訪提問「五要」
新聞采訪是記者為收集新聞素材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當前媒體記者越來越重視與采訪對象的交流與溝通,講求采訪人性化,注重創造和諧自在的交談氣氛,從而為新聞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提問是記者采訪中最主要的獲取信息的方式。記者的提問,決定其能否得到真實准確的新聞事實;能否將新聞事實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記者與采訪對象之間的橋梁,打開采訪對象的心扉。
那麼記者在采訪提問時應做到哪幾點才能與采訪對象進行良好交流?筆者在學習新聞前輩的經驗時,結合自己的一些體會,認為可以將之歸納為「五要」。在此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要准備充分
記者基本功中有一項便是訪前准備。訪前准備是采訪中很重要的一環,被稱為「靜態采訪」。有人把采訪比作「面對面的短兵相接的戰斗」,這意指采訪是記者與采訪對象在思維上的交鋒。要想取勝必須知已知彼。這種「戰斗」往往在一兩小時,甚至幾十分鍾內結束,而為了這短暫的一瞬,記者往往准備了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更長。
義大利著名女記者、作家奧麗亞娜・法拉奇談到對 *** 的采訪時說:「那次采訪很深入、很詳細,用了兩天時間,很有意思。對於記者來說,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訪,不太難。對方合作得很好,應該說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訪。我想提的問題全都提了。」這次被法拉奇認為成功的采訪與她訪前的充分准備是分不開的。她在訪問 *** 以前,看了好幾公斤的材料。從她的新聞稿中可以看到她對 *** 、 *** 、林彪、「四人幫」、中蘇、中越、中柬關系都有一定了解。
同樣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邁克・華萊士給自己定的規矩是在進行專訪前,至少准備好三十至四十個「扎實」的問題;而在通常情況下,他在紙上會記上一百個問題。
但有些記者采訪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備,不對采訪對象進行了解,不對相關信息進行了解,也沒擬好問題,出門就向采訪單位要材料,然後匆忙上陣,往往不是提的問題沒擊中要害,就是所提問題有限,找不到話題,采訪中出現「冷場」。回來後只好抄材料了事,結果是寫出的新聞作品干癟無味。
二、要問具體
新聞作品生動處的來源之一是細節。就是說記者在采訪時要挖出那些細微的閃耀點,積累豐富具體的素材。新聞是用事實說話的,有了具體的東西,才能深入認識事物。沒有一個個具體的事實,具體的數據,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難以寫出好新聞的。因此記者提問要具體,不能漫無邊際,也不能大而不當。那種不分場合、時機,動不動舉起話筒就問:「你現在感想如何?」的采訪提問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的問題太寬泛,對方往往不知從何答起,只能說「我太高興」「太激動」之類。
我國高校擴招的頭一年,湖南日報社的一位記者去某所大學采訪,談到該校為擴招進行的保障工作時,接待的工作人員大談特談,但所說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東西,偶然說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記者馬上追問,澡堂有幾層?有多少間?可以同時容納多少人洗澡?每周的開放時間是多少?還有沒有其他的新設施?那位負責人很快就將一些數據提供出來。如果當時記者不問具體,對方很可能就一語帶過,那麼就得不到具體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東西。
三、要有針對性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記者采訪提問也應根據不同的人提不同的問題。反過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采訪對象,或同一類問題根據不同的人而採取不同的問法。一般規則是問全局性的問題就找負責這方面的領導或工作人員。要問點上的情況就找基層普通幹部、群眾。要問知識性的事情就找專家學者。
一次,筆者到部隊采訪,想了解官兵關系方面的一些情況,於是問一名戰士:「你認為當前新形勢下,該如何處理好乾群關系?」結果那位戰士立在那兒,囁嚅半天也沒說出......>>

問題五:做采訪需要注意什麼? 記者在每次采訪之前,一定要有準備,准備得越充分,采訪成功的把握越大。 首先,你應當弄清楚采訪對象的事跡特點是什麼,你報道的重點又是什麼。 其次,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情況,也就是有關采訪對象的材料。 再次,你可以了解一下采訪對象的性格愛好,找出一些他(她)感興趣的話題。這樣,采訪的時候,他(她)會覺得你很理解他(她),就願意同你說心裡話,這是很重要的。 你不妨試試看。做好了采訪前的准備,就會有許多話問采訪對象的。沒有話問,那就是沒有做好采訪前的准備。 采訪任何一個人,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取得對方的信任和好感。做不到這一點,你很難采訪到最有價值的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都在采訪對象的心靈大門之內,他鎖著呢,鑰匙在他手裡,是打開還是鎖閉,要由他來決定,而他的決定往往是根據記者的態度做出的。

問題六:小記者去采訪 要做好哪些准備 小記者去采訪前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呢?
采訪,就是了解情況,採集材料,調查訪問。怎樣做好采訪前的准備工作呢?
首先,要掌握采訪線索。要知道你去采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掌握采訪線索的方法很多;可以從學校或班級的黑板報和牆報上尋找;可以從同學、家長或社會一些人的閑談中發現;還可以從一些材料中獲得,等等。掌握了采訪線索,才能有目的地采訪。
其次,要熟悉有關材料。你有了采訪線索,知道采訪對象以後,就要盡可能地找些有關的參考材料。例如,你去采訪一位優秀學生,要盡可能知道這位學生的年齡、學習情況、思想情況,大概有些什麼事跡等。有了這些材料,采訪時才能順利進行。
還有,要制訂采訪提綱。也就是要有一個采訪的計劃,包括;需要了解什麼情況,提些什麼問題,什麼地方要追問或詳細了解;先談什麼,後談什麼;還要找哪些人談話,等等。對這些問題,盡可能擬得細一點,到采訪時,可以不斷變動,隨機應變。
以上的准備工作做好了,采訪時就心中有數,采訪效率就會提高。
怎樣做采訪筆記
我們每次去采訪的內容都會很豐富,在沒有錄音機的情況下(就是有錄音機也要做簡要的筆記),光憑自己的腦子是不可能全記得住的。因此,采訪的主要內容必須當場用筆記下來。做采訪筆記要注意做到--
記具體
謂記具體,不是把采訪對象所說的話,原原本本像錄音機似的記下來,而是要記下他所說的具體內容。譬如人名、地名、數字和事實經過等等。有的內容要當場問清楚,如人名和地名不僅要問音而且要問字,避免寫出同音不同字來。有些數字,對方口頭談了,還要反復核對准確。對有關的事情經過也盡可能記具體些。特別是對一些重要的事實千萬不要只記個概況,印象,要不,寫成文章就容易出問題。
記原話
采訪對象所說的能反映他思想的關鍵語言,要原原本本記錄下來,不要經過自己改造、概括後再寫上筆記本。因為人物的語言大都是有生活氣息、有個性的,比我們概括的要精彩得多。記下原話還有助於事後對人物談話內容的分析和判斷。人物談話時的姿態、口吻和氣氛也要注意觀察,必要的也可以記錄下來,以備寫作時參考。
記疑難點
采訪中,總會有疑難之處,這些疑難往往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要向讀者說明的重點,首先要問明白,然後記清楚,事後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如果疑難問題一晃而過,待到寫稿時,才發現沒有弄清楚,不得不又要去補充采訪,這就費時費力了。
另外,采訪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腦到、邊問、邊聽、邊看、邊記、邊想。特別是要邊記邊思考,不能只顧記錄,不開動腦筋。一般在采訪時就要開始考慮寫作的問題。哪些材料要深挖?哪些細節要多問?哪些數字要核實?哪些觀點要反復問證?這些都要在采訪時,邊記邊思考,才能心中有數。
采訪筆記要及時整理,時間久了,感覺和記憶就會打折扣,有些當場漏記的,及時通過回憶還可作補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采訪作用,寫好稿子。

問題七:我是第一次出去采訪,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呵呵,我參加過記者培訓。
打電話預約或者直接殺過去找人,然後問你想問的問題
抓住要點,寫一些敏感且有意義的問題在本子上。按談話發展的進度選擇問題,快速記錄他的回答,如果來不及寫就有用錄音設備。
態度恭敬一些就好。

問題八:簡述采訪前記者應做好哪些准備工作 在寫采訪類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點: 1、確定采訪目的 沒有采訪目的的文章,就像在報流水帳。使讀者找不到一絲主線,感覺很空。 故,在采訪之前,首先要確定你本次采訪的目的。你想讓讀者知道些什麼?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采訪?你的采訪能給大家帶來些什麼啟示?…… 2、確定采訪人選 在確定好采訪目的後,第二步便是尋找被采訪人。要找的被采訪人必須與采訪目的息息相關,無關的人不要夾雜其中。 3、了解被采訪人 確定完采訪人選後,你要了解他們,知道他們的經歷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采訪,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更會影響到你提問的質量。 4、認真設計問題 在寫采訪類文章中,問題是必不可少的,問題的好與壞,直接左右文章的質量。設計的問題要能體現采訪目的,承上啟下,相輔相成。 采訪完畢後,需要做到以下2點: 1、整理采訪稿,仔細閱讀幾遍,充分理解 作為一名九城日報記者,我們的采訪手段不同於現實,一般通過QQ、BBS、MSN、e-mail進行。我們有優勢,那就是對方是以文字的形式接受采訪,這樣便於了我們整理采訪稿。在整理采訪稿的同時,記得不要遺漏掉重要資料,修正錯別字,多讀幾遍,對采訪稿要有充分的感知,覺得不夠的地方,盡快彌補。 2、組稿,完成采訪 好的采訪稿,並不是你問我答的形式,要有導語、串詞、結尾。因此,在整理好問題與回答後,還有進行組稿,根據對采訪稿的理解及采訪目的,合理的添加導語、串詞及結尾,這樣不僅使整篇采訪結構飽滿,更有助於讀者的理解。

問題九:采訪應該問什麼問題,做什麼准備? 首先在采訪初要表明采訪的目的 請他談談對校園建設以及教育發展的觀點 問問資深教授的經歷 從教生涯有什麼特殊記憶 以及對教育事業感想和期盼 最直接簡明的告訴攻 你去做采訪也是給你創造機會 對待這種教授 就要諱莫如深 投其所好 給他戴高帽 保持流利的言語表達 是個機會 好好把握 可以鍛煉自己

問題十:雜志社記者出去采訪需要帶什麼設備 相機,錄音筆,采訪本和筆,最重要的是記者證

❻ 我是小記者表演游戲,需要那些設備

紙 筆 相機 錄音筆。
記者采訪本,筆,照相機,錄音設備,交通路線圖,被采訪者基本資料,采訪時間基本資料,采訪提綱,小記者證,小記者徽章,本人證件(如學生證)。如果沒有相機和錄音筆的話帶上紙筆就夠了,關鍵是要看你要采訪的事件和采訪對象

❼ 記者采訪需要攜帶什麼

主要看你作什麼報道的采訪。一般在市內的采訪帶上必備的筆記本、筆、記者證、采訪機即可。

閱讀全文

與采訪記者需要什麼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具箱源碼net 瀏覽:990
蘋果電腦受信任設備在哪裡設置 瀏覽:873
機床4s店怎麼選 瀏覽:994
機械形態需要多少科技 瀏覽:162
2210軸承能承受多少轉 瀏覽:425
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應該首先然後什麼 瀏覽:164
空調外機兩個閥門都是什麼作用 瀏覽:984
usb設備埠號怎麼查看 瀏覽:125
礦泉水瓶噴泉實驗裝置 瀏覽:81
溫州五金機械市場 瀏覽:795
加冰櫃製冷劑補漏怎麼用 瀏覽:220
軸承油麵如何確定 瀏覽:642
閥門縮寫sc什麼連接 瀏覽:370
五金件進料檢驗標准 瀏覽:368
機床滑板軌道是什麼材質 瀏覽:563
用什麼儀器測出白內障 瀏覽:597
淄博超聲波液位計怎麼調試 瀏覽:629
什麼是小型電氣設備 瀏覽:670
本田雅閣空調製冷怎麼調 瀏覽:996
ppt動態儀表盤百分比如何製作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