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煤礦井下急救設備包括什麼

煤礦井下急救設備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3 12:44:29

㈠ 煤礦職業病應急救援設施

您好,煙台奧普礦山機械為您提供相應的煤礦井下作業以及職業病的防護和應急救援措施相關的內容,但是再好的救援也抵不上好的防護,希望您在學習應急措施的同時更多的注重防護才是。
第一節 自救器與避難硐室
一、 自救器及其使用:
《規程》規定:入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種個人呼吸保障裝置。當井下發生火災、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時,井下人員佩戴自救器可有效的防止中毒或窒息。
自救器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隔離式的自救器根據氧氣來源不同又分為化學氧自救器和壓縮氧自救器。
(一) 過濾式自救器
1、 用途和適用條件:
用於煤礦井下發生火災或瓦斯煤塵爆炸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呼吸保護裝置。(僅能防護一氧化碳一種氣體,對其他毒氣不起防護作用)。其適用條件是:災區空氣中的氧濃度不低於18%和一氧化碳濃度不高於1.5%,過濾式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且不能重復使用。
2、 過濾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 掀開保護罩
②、 用拇指掀起紅色開啟扳手,拉斷封印條,扔掉封口袋。
③、 去掉上外殼,抓住頭帶取出濾毒罐,丟掉下外殼。
④、 拉起鼻夾,將口具放入嘴內,使口具片完全含在嘴唇與牙齒之間,牙齒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⑤、 兩手拉開鼻夾,夾在鼻子的兩側,開始用嘴呼吸。
⑥、 取下礦燈帽,帶好頭帶,戴上礦燈帽,開始撤出災區。
3、 使用過濾式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在井下工作,當發現有火災或瓦斯爆炸現象時,必須立即佩戴自救器,撤離現場。
②. 必須佩戴到安全地帶,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乾熱感覺難受而取下自救器鼻夾和口具。
③. 佩戴自救器撤離時,要勻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勻。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夾和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二) 隔離式自救器—化學氧自救器
1、 化學氧自救器的用途
化學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學生氧物質產生氧氣,供礦工從災區撤退脫險用的呼吸保護器。它可以在缺氧或含有有毒氣體的環境中使用。
化學氧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
2、 化學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 扯下保護帶。
②、用拇指掀起紅色扳手,拉斷封印條。
③、去掉上外殼,抓住頭帶取出呼吸保護器,丟掉下外殼。
④、拔掉口具塞,拉起鼻夾,將口具放在唇齒之間,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⑤、向自救器內呼氣,使氣囊鼓起。(有啟動環的化學氧自救器,可直接拉啟動環,將啟動針拉出,氣囊會自動鼓起)。
⑥ 、兩手拉開鼻夾,夾在鼻子的兩側,開始用嘴呼吸。
⑦、取下礦燈帽,帶好頭帶,戴上礦燈帽,開始撤出災區。
3、 使用化學氧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佩戴時,拔掉口具塞,整理氣囊,戴好自救器,第一口氣向自救器內吹氣,然後夾上鼻夾,做快速,短促的呼吸。
②. 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冷靜沉著,步行速度根據情況可稍快或稍慢,但不要過分急跑。
③. 在逃生過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夾戴好,保持不漏氣,禁止取下鼻塞、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④. 吸氣時,感覺比吸外界空氣乾熱一點,屬自救器正常工作。
⑤. 當發現自救器氣囊體積癟而不鼓,漸漸縮小時,表明自救器有效使用時間已接近終點。
(三) 隔離式自救器——壓縮氧自救器
1、壓縮氧自救器的特點及用途
①. 壓縮氧自救器是指利用壓縮氧氣供氧的自救器。可反復多次使用。每次使用後只需更換新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氫氧化鈣和重新充裝氧氣即可重復使用。
②. 壓縮氧自救器主要用於煤礦井下發生缺氧或在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下礦工的自身逃生,也可供救護隊員在缺氧和有毒有害環境下工作時使用。
2、壓縮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①.攜帶時應斜跨在肩上。
②.使用時先打開外殼封口帶扳把。
③. 打開上蓋,然後左手抓住氧氣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蓋,此時氧氣瓶開關即自動打開,隨後將主機從下殼中拖出。
④. 摘下帽子,挎上挎帶。
⑤. 拔開口具塞,將口具放入嘴內,牙齒咬住牙墊。
⑥. 將鼻夾夾在鼻子上,開始呼吸。
⑦. 在呼吸的同時,按動補給按鈕,大約1—2S,氣囊充滿後,立即停止。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氣囊空癟,供氣不足時,可按上述方法操作。
⑧. 掛上腰口,即可使用。
4、 使用壓縮氧自救器時的注意事項:
①. 高壓氧氣瓶儲裝20Mpa的氧氣,攜帶過程中要防止撞擊,磕碰和摔落也不許當坐墊使用。
②. 攜帶過程中嚴禁開啟扳把。
③. 佩戴壓縮氧自救器撤離時,嚴禁摘掉口具、鼻夾或通過口具講話。
二、 避難硐室:
避難硐室:是指供礦工在遇到事故無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設施。分永久和臨時避難硐室兩種。
第二節 礦工自救與互救
一、井下發生災害時礦工自救與互救的原則:
1 礦工自救的原則:
礦工自救的原則是:滅、護、撤、躲、報。
(1) 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和損失。
(2) 護:當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點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時,及時進行個人安全防護。如:佩戴自救器等。
(3) 撤:當災區現場不具備處理事故的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選擇安全的避災路線,撤離災區。
(4) 躲:當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迅速進入預先構築的避難硐室或其他安全地點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現場的設施和材料構築臨時避難硐室。
(5) 報:立即向現場領導報告或通過電話或其他方法向礦調度室報告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遇險人數及災害情況等情況。
1.礦工互救的原則:
(1) 對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
(2) 對出血的傷員,必須先止血後搬運。
(3) 對骨折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後搬運。
一.井下發生災害事故時的基本行動原則和組織救災要求:
(一)、基本行動原則:
1、及時報告災情:2、積極搶救:3、安全撤離:4、妥善避災:
(二)、組織救災的要求:
事故發生後,現場負責人(區隊長、班組長、幹部、有經驗的老工人、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等)要充分發揮高度政治責任心的作用,勇敢的擔負起現場救災的職責,同時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 認真組織② 沉著冷靜③ 遵循原則(即基本行動原則)④ 隨機應變⑤ 及時聯絡⑥ 團結互助

三 、井下發生各類災害事故時,自救與互救措施
(一)、瓦斯與煤塵爆炸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防止瓦斯與煤塵爆炸時遭受傷害的措施:
①.背靠空氣顫動的方向,俯卧倒地。
②.要憋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最好用水浸濕)捂住口鼻,防火焰吸入肺部,盡量用衣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皮膚的暴露面積,以減少燒傷。
③.迅速按規定佩戴好自救器。
④ .迅速撤離災區。
⑤.若實在無法安全撤離災區時,應盡快在附近找一個(或建一個)避難硐室躲避待救。
3、掘進工作面瓦斯與煤塵爆炸後礦工的自救互救措施:
(1) 如果發生小型爆炸,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壞,遇險礦工未受直接傷害或受傷不重時,應立即打開隨身攜帶的自救器,迅速撤出受災巷道到達新鮮風流中。對於附近的傷員,要協助戴好自救器,幫助其撤出危險區。對不能行走的傷員,離新鮮風流30—50m范圍內,要設法抬運到新鮮風流中,若距離遠,只能為其佩戴好自救器,不可抬運。撤出災區後,要立即報告調度室。
(2) 如果發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退路被阻,受傷不重時,應佩戴好自救器,想法疏通巷道,盡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巷道難以疏通,應坐在支護良好下,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建立臨時避難硐室。等待救助,並有規律的發出呼救信號。對受傷嚴重的礦工要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靜卧待救,並利用壓風管道,風筒改善避難地點的生存條件。
3、採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後礦工的自救與互救措施:
(1) 如果進回風巷道沒有垮落堵死,通風系統破壞不大,採煤工作面進風側的人員應迎風撤出災區,回風側的人員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盡快進入進風側。
(2) 如果爆炸造成嚴重的塌落冒頂,通風系統被破壞,爆源的進回風側一氧化碳和有害氣體大量積聚時,人員都有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為此在爆炸後,沒有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員,要立即佩戴自救器。在進風側的人員要逆風撤出,在回風側的人員要設法經最短路線,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冒頂嚴重撤不出來時,首先要戴好自救器,並幫助重傷人員在較安全地點待救。並盡可能用木料,風筒等設臨時避難場所,並在外懸掛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在避難場所靜卧待救。
(二)、煤與瓦斯突出時的自救與互救
1、發現突出預兆後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①.采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要以最快速的速度通知人員迅速向進風側撤離。撤離中,要快速打開隔離式自救器並佩戴好,迎著新鮮風流向外撤。
②.掘面發現有突出預兆時,必須迅速撤到防突風門之外,並關好防突風門。
2、發生突出事故後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一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應立即打開並佩戴好自救器,迅速外撤。
(三)、礦井火災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規程》規定: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並迅速報告礦調度室。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中的人員撤離,並組織人員滅火。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准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① 要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質、地點、范圍、巷道等情況,並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
② 撤退時,任何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驚慌,亂跑,應在現場負責人及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下有組織地撤退。
③ 位於火源進風側或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危險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
1、位於火源回風側的人員,應迅速戴好自救器,盡快通過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撤到安全地點。
2、撤退時行動要果斷,要快而不亂,同時要隨時注意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
3、無論是逆風或順風撤退,都無法躲避著火巷道或火災煙氣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或選擇合適的地點就地利用現場條件構築臨時避難硐室,進行避災自救。
(四)、礦井透水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現場人員發現透水事故時,在報告調度室的同時,應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所有人員,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所規定的路線撤出災區。
1、透水後現場人員撤退時的注意事項:
①.透水後,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的地點、水源、涌水量、發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況,迅速撤退到透水地點以上的水平,而不能進入透水地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
②.行進中,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件,盡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流,並注意防止被水中滾動的矸石和木料撞傷。
③.如果透水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④.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時,應留設指示方向的明顯標志,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⑤.如果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的在獨頭上山工作面躲避,等待救護人員營救,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等冒險行為。
(五)、冒頂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採煤工作面冒頂時的避災自救措施:
①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
② 遇險時要靠煤幫貼身站立或到木垛處避災
③ 遇險後立即發出呼救信號
④ 遇險人員要積極開展自救和互救
⑤ 遇險人員要積極配合外部的營救工作
2、獨頭巷道迎頭冒頂被堵人員的避災自救措施:
① 遇險人員要正視已發生的災害,切忌驚慌失措,應在班、組長組織指揮下,團結協作,盡量減少體力和隔堵區的氧氣消耗,做好較長時間的避災准備。
② 有電話時,應立即打電話報告災情,遇險人數和採取的避災自救措施;否則應敲擊鋼軌、管道、岩石,發出有規律的呼救信號(間斷發出),以便外部人員搶救。
③ 加固冒落地點和人員躲避處的支護,防止冒頂進一步擴大。
④ 有壓風管應打開,給被困人員輸送新鮮空氣,並稀釋被堵空間的瓦斯濃度。
第三節 創傷急救
一、現場創傷急救技術:
包括人工呼吸、心臟復甦、止血、創傷包紮、骨折臨時固定和傷員搬運等。
(一)、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適用於觸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中毒、窒息或外傷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狀態的患者。
在實施人工呼吸前,要先將傷員運送到安全,通風良好的地點並將傷員領口解開,放鬆腰帶,注意保持體溫,腰背部墊上軟的衣物等。應先清除口中贓物,把舌頭拉出或壓住,防止堵住喉嚨,妨礙呼吸。各種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須在呼吸道暢通的前提下進行。人工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對口吹氣法,仰卧壓胸法和俯卧壓背法三種。
① 口對口吹氣法:每分鍾吹氣14—16次,吹氣時切勿過猛,過短,也不宜過長,以佔一次呼吸周期的1/3為宜。
② 仰卧壓胸法:每分鍾壓16—20次。
此法不適用於胸部外傷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毒者。
③ 俯卧壓背法:
與仰卧壓胸法的操作大致相同,只是傷員俯卧。
(二)、心臟復甦:
1、心前區叩擊術
2、胸外心臟按壓術:按壓次數以每分鍾60—80次為宜。
(三)、止血:
常用的暫時性的止血方法有五種:
1.指壓止血法
2.加墊屈肢止血法
3.加壓包紮止血法
4.止血帶止血法
5.絞緊止血法
(四) 創傷包紮:
創傷包紮的目的:保持傷口和創面,減少感染,減輕痛苦。
1、 布條包紮法
2、 毛巾包紮法
3、包紮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 包紮時,應做到動作迅速敏捷,不可觸碰傷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② 不能用井下的污水沖洗傷口,傷口表面異物應去除,但深部異物需送醫院取出,防止重復感染。
③ 包紮動作要輕柔,松緊度要適宜,綳扎部位應維持在功能位置。
④ 脫出的內臟不可拿回傷口,以免造成體腔內感染。
⑤ 包紮范圍應超出傷口邊緣5—250px。
(五)、骨折臨時固定:
骨折固定可減輕傷員的疼痛,可防止骨折端移位而刺傷臨近的組織、血管和神經,也是防止創傷和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六)、傷員搬運:
轉運傷員要盡量做到輕、穩、快,沒有經過初步固定、止血、包紮和搶救的傷員,一般不應轉運。搬運注意事項:
① 呼吸,心跳驟停及休克昏迷的傷員應先及時復甦後再搬運。、
② 對昏迷或有窒息症狀的傷員,要把肩部稍墊高,頭後仰。
面部偏向一側或側卧……注意隨時都要確保呼吸道的暢通。
③ 一般傷員可用擔架,木板等運輸,但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的傷員應用硬板擔架運輸。
④ 對一般傷員均應先行止血,固定包紮等初步救護後再搬運。
⑤ 對脊柱損傷的傷員,要嚴禁讓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頭,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運。
二、創傷急救方法:
1、對中毒或窒息人員的急救
① 立即將傷員從危險區搶運到新鮮風流中安置在頂板良好,無淋水的地點。
② 立即將傷員口、鼻內的粘液、血塊、泥土、碎煤等除去,並解開上衣和腰帶,脫掉膠鞋。
③ 用衣服覆蓋在傷員身上保暖。
④ 根據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徵和傷員的神志情況,初步判斷傷情的輕重。對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當出現心跳停止的現象時,除進行人工呼吸外,還應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⑤ 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不能進行壓胸或壓背法的人工呼吸。否則會加重傷情。
⑥ 人工呼吸持續時間以恢復自主性呼吸或到傷員真正死亡為止。
2、對外傷人員的急救
① 對燒傷人員的急救:滅、查、防、包、送。
② 對出血人員的急救:
先止血,後進行其他急救處理。
③ 對骨折人員的急救:
先用毛巾或衣物做襯墊,然後就地去用木棍、木板等材料做成臨時夾板,將受傷的肢體固定後,抬送醫院。對受擠壓的肢體,不得按摩、熱敷或綁扎,以免加重傷情。
3、對溺水人員的急救:
① 轉送:把溺水者從水中救出以後,要立即送到比較溫暖和空氣流通的地方,松開腰帶,脫掉濕衣服,蓋上乾衣服,以保持體溫。
② 檢查:檢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應迅速清除,擦洗干凈,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 控水: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物等墊在肚子下面或救護者將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護者右側大腿上,使頭朝下,並壓其背部,迫使其體內的水由氣管口腔里流出。
④ 人工呼吸。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時,應立即做俯卧壓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或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4、對觸電人員的急救:
① 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② 觀察傷員有無呼吸和心跳,如發現已停止呼吸或心跳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
③ 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時,應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④ 對遭受電擊者,如有其他損傷(如跌傷,出血等)應做相應的急救處理。

㈡ 應急救援器材包括哪些

應急救援器材有消防器材、消防沙、急救箱、應急工具、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救護車、救援擔架、對講機等。應急救援器材是用於發生事故時使用的器材,防護救護器材是用於預防事故發生所採取的措施。

應急救援器材顧名思義是在發生意外之際用來幫助救援的器材,在公共場所都配備有一些救援器材。應急救援器材對於每一個頻臨危險的生命來說,可以讓他們再次點燃生存的希望,因此大家應熟練掌握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

應急救援器材有哪些

拆除設備設施: 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

高空搶險設備設施: 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

建築搶險設備設施: 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清障車、行車信號工具等設備。

地下救治設備設施: 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

消防設備設施、器材: 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個人防護設備: 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通信聯絡設備: 對講機、行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等。

㈢ 急救應急設施包括什麼

急救應急設施包括什麼:
1、防護用品
衛生防疫:防護服(衣、帽、鞋、手套、眼鏡),測溫計(儀);
化學放射污染:防毒面具;
消防:防火服,頭盔,手套,面具,消防靴;
海難:潛水服(衣)、水下呼吸物纖器;
爆炸:防爆服;
防暴:盾牌、盔甲;
通用:安全帽(頭盔)、安全鞋、水靴,呼吸面具。
2、生命救助
外傷:止血綳帶,骨折固定托架(板);
海難:救撈船,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筏),救生纜索,減壓艙;
高空墜落:保護氣墊,防護網,充氣滑梯,雲梯;
掩埋:紅外探測器,生物感測器;
通用:擔架(車),保溫毯,氧氣機(瓶、袋),直升機救生吊具(索具、網),生命探測儀。
3、生命支持
窒息:便攜呼吸機
呼吸中毒:高壓氧艙;
食物中毒:洗胃設備;
通用:輸液設備、輸氧設備、急救葯品、防疫葯品
4、救援運載
防疫:隔離救護車,隔離擔架;
海難:醫療救生船(艇);
空投:降落傘,緩沖底盤;
通用:救護車,救生飛機(直升、水上、雪地、短距起降、土地草地跑道起降)。
5、臨時食宿
飲食:炊事車(輪式、軌式),炊具,餐具;
飲用水:供水車,水箱,瓶裝水,過濾凈化機(器),海水淡化機;
食品:壓縮食品,罐頭,真空包裝食品;
住宿:帳篷(普通、保溫),宿汪螞陸營車(輪式、軌式),移動房屋(組裝、集裝箱式、軌道式、輪式),棉衣,棉被;
衛生:簡易廁所(移動、固定),簡易淋浴設備(車)。
6、污染清理
防疫:消毒車(船、飛機),噴霧器,垃圾焚燒爐;
垃圾清理:垃圾箱(車、船),垃圾袋;
核輻射:消毒困頃車;
通用:殺菌燈,消毒殺菌葯品,凝油劑、吸油氈、隔油浮漂;
7、動力燃料
發電:發電車(輪式、軌式),燃油發電機組;
配電:防爆防水電纜、配電箱(開關),電線桿;
氣源:移動式空氣壓縮機,乙炔發生器,工業氧氣瓶;
燃料:煤油,柴油,汽油,液化氣;
通用:干電池、蓄電池(配充電設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㈣ 煤礦井下急救站需要什麼急救葯品和醫療器械

需要的醫療器械主要包括:口對口呼吸罩、急救毯、膠管止血帶、彈性綳帶、醫用綳帶、三角巾、彈性頭套、止血墊、一次性速冷袋無菌紗布疊片、無菌傷口敷貼 、創可貼、醫用手套、隔離口罩、燒傷敷料、急救剪刀、圓頭醫用鑷子、醫用膠帶、安全別針指骨固定板等;
需要的急救葯品風油精、硝化甘油、速效救心丸、醫用碘伏等。

㈤ 應急救援器材有哪些

1、【消防設備設施】

(1)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內指揮容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消防部門、後勤保障組

(2)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2、【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3、【拆除設備設施】

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後勤保障組

4、【高空搶險設備設施】

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

後勤保障組

5、【建築搶險設備設施】

(1)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清障車、行車信號工具等設備;

(2)後勤保障組、運輸站段、分局調度指揮室

6、【 地下救治設備設施】

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後勤保障組

7、【消防設備設施】

(1)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2)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8、【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9、【通信聯絡設備】

對講機、行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指揮部辦公室等

㈥ 應急物資清單包涵應急設施,設備嗎

應急救援物資裝備主要有:消防水桶、消防水帶、消防斧頭、滅火器、安全帽、水 鞋等。 主要防護用品包括:防護帽、防護頭盔、防護手套、安全帶、防護眼鏡等。 消防器材包括:滅火器、滅火劑以及固定消防設施前歷等。急救設備與器材包括:擔架、昌粗四 肢夾板以及急救葯品等。 搶險與搶修設備與器材包括:封堵設備、工程車輛、營救設備、登高設備、維修工具、 標志明顯的服裝、袖標、旗幟、應耐悔鎮急照明燈等。

㈦ 應急救援器材有哪些

1、【消防設備設施】

(1)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回明車、指揮答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消防部門、後勤保障組

(2)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2、【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3、【拆除設備設施】

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後勤保障組

4、【高空搶險設備設施】

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

後勤保障組

5、【建築搶險設備設施】

(1)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清障車、行車信號工具等設備;

(2)後勤保障組、運輸站段、分局調度指揮室

6、【 地下救治設備設施】

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後勤保障組

7、【消防設備設施】

(1)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消防部門、後勤保障組

(2)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8、【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9、【通信聯絡設備】

對講機、行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指揮部辦公室等

㈧ 急救設施包括哪些

急救設施包括:急救車,急救醫療設備(心電監護,除顫儀,呼吸機等),Gps調度指揮系統(深圳中興公司,安克電子等)

㈨ 煤礦避難硐室救援裝備有哪些

多參數測定儀
溫濕度計
攝像儀
通訊電納好話
礦燈
礦用隔爆型(無極)熒光燈
熒光含茄襪談激棒
熒光棒杯
自動蘇生器

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
隔絕式正壓氧氣呼吸器
食品
飲用水
急救箱
擔架

㈩ 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器材有哪些

安全繩安全帶。應急手電筒。安全帽。單架,滅火器。消防斧等。

閱讀全文

與煤礦井下急救設備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采鑫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121
日產尼桑分離軸承怎麼裝圖 瀏覽:657
低壓配電裝置設計案例 瀏覽:331
道路器材在哪裡 瀏覽:650
在進水儀表房查看什麼水質指標 瀏覽:853
寶寶腦電圖是什麼設備 瀏覽:189
鑄造翻砂氣孔沙眼是什麼原因 瀏覽:319
實驗室中玻璃儀器怎麼處理 瀏覽:57
濕試報警伐下面的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712
離合器半軸萬向傳動裝置排序 瀏覽:727
做電力設備業務怎麼跑 瀏覽:604
華麗電動工具圖標 瀏覽:411
布勒制粉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秦plusdmi儀表盤怎麼看 瀏覽:908
公司購入廚房設備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684
人防設備的市場有哪些 瀏覽:915
高層建築外窗清潔裝置設計 瀏覽:661
軸承後綴800什麼意思 瀏覽:64
五金製品影響土地水質 瀏覽:775
探究勻變速運動實驗裝置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