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IDI音樂製作系統通常由3種基本設備組成 他們是
通俗的說,是音序器、音源、midi控制器。
B. 電腦中的MIDI音樂系統是怎麼組成的
電腦中的MIDI音樂系統由計算機、帶有MIDI介面的聲音卡、具有MIDI輸入和輸出埠的鍵盤、用來輸出鍵盤聲音的音響設備(音箱和放大器)和音序軟體等軟、硬體組成。這些軟、硬體通過MIDI介面用MIDI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電讓孫仿腦通過MIDI接收音樂鍵盤彈奏的音樂信息和數據,由音序器進行編輯製作,並存於一個MIDI文件中。當要播放音樂時,音序器再通過MIDI將文件中的信息傳送給合成器和音響設備,我們就能聽到優美悅耳的音樂了。
以上介紹的是MIDI音樂系統最基本的構成。專業人員用於音樂創作的MIDI音樂系統要復雜得多。現在,MIDI音樂系統在音樂創作、音樂生產、音樂教育、音樂欣賞等方面凱州都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坦纖。
C. MIDI音樂製作系統有什麼基本部件組成
專業音野亂頻工作站,電腦(有配置需求),音頻介面(專業音效卡),MIDI輸入設備(麥克風,樂器,MIDI鍵盤等),相關音伍沒源組件(外置音源或者軟頌橘檔音源),監聽組件(監聽音箱或監聽耳機)等。
D. 如何配置MIDI系統
我來談一談,不過只能代表我本人的意見,如果有朋友真要配置的話請和我聯系,我來幫你根據實際情況作一些建議。本文不談具體***材型號。 MIDI系統之所以要成系統就必須有以下要素:音序***或音序軟體,主鍵盤,音源,當然監聽系統和錄音系統也是要考慮的。 音序***和音序軟體相當於製作音樂的處理***,用它來編輯各種音樂數據,實現同步播放等等,將各種音符,時值,速度,力度,感情,調性,控制***,效果***等等以數字的語匯有序地安排起來,就象一個音樂資料庫一樣。 硬體音序***在電腦音序軟體沒有介入之前是主流,有專門的音序***(如YAMAHA-QY300)也有裝在合成***里的音序***(如KORG01/W),無論是哪一種都有一些共同的弱點:不可升級,編輯功能漸漸落後,操作繁瑣,界面簡單等等。 所以大家不要去買硬體音序***和帶有音序***功能的合成***了,音序部分使用電腦加音序軟體的形式是比較好的。如果純粹只做MIDI,電腦配置奔騰級就夠了,內存八兆足矣;但如果同時要處理音頻,就配置越高越好,內存和硬碟也是越大越好了。 音序軟體一般使用CAKEWALK,CUBASE,MASTERTRACK等,如果純粹只做MIDI,軟體使用CAKEWALK3.0是最理想的,因為它操作方便,界面簡單明了,比高版本的運行快,對計算機硬體要求不高;如果你要求不光做MIDI還要同時處理音頻,用CAKEWALK8.0或更高版本,這些版渣圓本可以使你的電腦變成一個音頻工作站,當然你的電腦配置要夠高夠快,否則聲軌多了會有斷音等現象,同時還要一塊好的音效卡,信噪比要高,采樣品質要好,模數轉換要不失真。當然高配置意味著更高更先進的功能,能處理音頻後,你可以自己製作MIDI,自己在家錄制吉它和人聲的部分,自己在電腦上混音,不就是一個小型的錄音製作室了嗎? 主鍵盤是一定要的,它是向電腦音序***輸入音符和部分控制信息的輸入設備。根據實際經濟情況,最低要是一台有MIDI介面的電子琴,沒有觸鍵力度響應也行(那就要後期在軟體上繁忙地修改了),有條件還是買一台帶有音源,有觸鍵力度響應,有延音腳踏板,彎音控制輪的合成***,最便宜的幾千元就可以買到,比電子琴貴不了多少。為什麼要帶有音源呢?因為現在的主鍵盤分兩種,一種是純粹的空白控制鍵盤,沒有音色的,這種鍵盤有可能手感很好,但你還是要另買音源,如果你對手感要求沒有達到孔祥東的標准,還是買有音源的合成***比較劃算,有音源的合成***意味著你手頭緊就不用買音源了,手頭寬一點再買一台音源,你就是擁有兩台了。 音源部分是系統的輸出設備,音源可以是一塊音效卡,或是一台音源***,采樣***什麼的,也可以是一台帶有音源的合成***。如果你只要一台音源的話,一定要是GM標準的,因為用這個標准製作的音樂櫻爛可以存為標准MIDI文件,可以用來交流,上網,否則,你做的音樂必須要到和你一樣音源的系統上才能正常播放。GM標準的音源,可以和任何其它品牌的GM標准音源通用,它們的音色排序,控制***號等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有閑錢,從第二台音源開始,購買非GM標准音源或采樣***。記住,音源最低是一塊硬波表音效卡(所謂波表就是指GM標準的音色表)。 介面部分是連接電腦和MIDI設備的硬體,有以下這些方式:MIDI連接***多路進出,八路出口就可以連接八台音源;如果使用音效卡做音源,去買一根MIDI線,一頭連接音效卡游戲口,一頭是標准五芯MIDI線,連接主鍵盤;還有一些合成***,買來就有HOST介面和連線,只要用連線連接合成***和電腦並行口就可以了。(別忘了裝驅動,電腦不會自動識別HOST的)注意,只要你的音源在兩台或兩台以上,就要買專門的MIDI連接***了。 最後說一下周邊,如果用音效卡做音源,一對好一點的有源音箱就行了,如果用兩台以上的音源,就需要有調音台來混音,如果要錄音,就要有卡座,DAT,MD,CD-R等錄音設脊樑漏備。以下給出一些常用配置,僅供參考: 最低價位:電腦586,8M,音序軟體,一塊波表音效卡,一台MIDI電子琴,一根MIDI連接線(游戲口到五芯口)。 較低價位:電腦586,8M,音序軟體,一台帶GM音源的合成***(有HOST),一根HOST連接線。 低價位:電腦586,8M,音序軟體,一台帶非GM音源的合成***(有HOST),一塊波表音效卡(支持一組立體聲輸入混音),一根HOST連接線。注意,如果音效卡不能支持以上功能你就要去買一個小調音台了。 中價位:電腦586,8M,音序軟體,一台帶非GM音源的合成***,一台GM音源,一個MIDI連接***,一個調音台。(反正一個系統中,GM標準的音源只要有一台就行)。 高價位:電腦高配置,音序音頻軟體,一台主鍵盤,一台音源,一塊音效卡有采樣功能,一個MIDI介面,一個調音台。
E. midi設備包括哪些
midi輸入設備是產生midi信息並將它們發送到另一搜做純個設備的設備;midi輸入設備包含硬體軟體胡中,如midi鍵盤、控制推子、呼吸控制器、踏板等世咐等屬於midi輸入設備,而「虛擬鍵盤」則屬於軟的輸入設備。
是電腦多媒體技術在音頻領域中的又一應用。整個MIDI系統包括合成器,電腦音樂軟體,音源,電腦,MIDI連線,調音台,數碼錄音機等周邊設備。電腦可以將來源於鍵盤樂器的聲音。
(5)搭建midi系統需要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82年,國際樂器製造者協會的十幾家廠商(其中主要是美國和日本的廠商)會聚一堂,會議通過了美國Sequential Circuits公 司的大衛.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介面」的方案,並改名為「音樂設備數字介面」,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縮寫為「MIDI」,公布於世。
1983年,MIDI協議 1.0版正式制定出來。此後,所有的商業用電子樂器的背後都出現了幾個五孔的MIDI插座,樂器之間不再存在「語言障礙」,它們同裝上MIDI介面的電腦一起。
1984,日本羅蘭公司於提出了GS標准,大大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
1985年11月,國際樂器製造者協會公布了《MIDI 1.0版的細節規定》(2.0版至今仍在制定中),重新定義了一些控制器號碼。此外,為保證MIDI的健康發展,還專門 成立了「MIDI廠商協會」和「日本MIDI標准委員會」等組織,MIDI標准從成長階段步入了成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