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街上的小吃豆腐腦都是需要什麼工具難道用豆漿機或石磨磨嗎然後用電磁爐加熱
1、滄獅牌豆漿機;2、50斤湯行明扮桶3個;3、猛火爐一個或燃氣爐或煤爐;4、不銹鋼小盆6.個(一斤)檔灶5、桌子椅子若干;6、成老豆腐大碗、不銹鋼小勺;7、運槐卜輸工具。
㈡ 豆腐一體機設備廠家
1、三江豆腐機廠三江豆腐機功能全面,可生產多種豆腐。豆腐系列產品有大豆提升、浸泡清洗、磨漿分離、煮漿系統。內酯豆腐、洗漿豆腐、老嫩豆腐、日式豆腐、全自動豆皮機(貼面、千張)、豆腐乾(素雞)取代了陳舊繁瑣的工作量。新的生產省工、省事、省力。2、石家莊吉星豆製品設備廠:石家莊吉星豆製品設備廠擁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安裝調試工程師和豆製品技術員。公司想客戶之所想,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廠房設計、工藝布局、設備生產、安裝絕粗調試、新產品開發等全方位技術支持。3、騰飛豆腐機廠騰飛豆腐機廠以其良好的技術裝備、良好的產品質量、及時的售後服務贏得了眾多客戶的支持和信賴。主要產品有多功能豆腐機、豆漿生產線、豆腐皮生產線、豆腐乾生產線、老豆腐生產線、全自動豆腐生產線以及各種規格的塑料盒迅豎(杯)封口機、斗式提升機、食品包裝機械等豆製品相關設備。4、盛鑫豆腐機廠盛鑫豆腐機廠技術力量雄厚,製造經驗豐富,服務心態真誠,從規劃設計、設備製造、運輸安裝到生產培訓全程跟蹤服務。是豆製品機械設備的製造商,如豆腐機、豆腐乾機、豆皮機畝宏大及相關生產線,並可根據用戶需求定製各類豆製品設備。
㈢ 豆腐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一起來看看老豆腐的製作的方法吧。
1、配料
大豆5公斤,石膏0.22公斤,水40~45公斤。
2、漏宴出品率
每50公斤豆製得老豆腐22板。
老豆腐的做法
(1)點漿(凝固、點腦):
把煮沸的豆漿,取三分之二盛在豆腐花缸里,餘下的三分之一盛在熱漿捅里,准備沖漿用。經過研磨的石膏乳液盛在豆膏桶里。待豆漿溫度在75℃時,把三分之一的熟豆漿和提桶里的石膏乳液同時倒入盛三分之二豆漿的豆腐花缸里,使花缸內的豆漿上下均勻攪和。然後靜置3分鍾,豆漿即初步凝固為豆腐花。
(2)脹漿(蹲腦、養花):
點漿後初步凝固的豆腐碼寬花,應在缸內繼續靜置15~20分鍾,使大豆蛋白質進一步凝固好。冬季,由於氣溫低,脹漿時還應加益保溫。通過脹漿後的豆腐花,在澆制時有韌性,成品持水性也較好。
(3)攤布:
取老豆腐箱套1隻,放置平整後,再加嫩豆腐箱套1隻。箱套內攤好豆腐布,使之緊貼箱套內壁,底部要構成4個底角,4隻布角應露出在套圈四邊外,布的四邊貼在箱套四角沿口處。
(4)澆制:
為使者豆腐達到一定的老度,必須在澆制前將豆腐花所含的一部分水分先行排除,排除水分的方法是用竹劍將缸內的豆腐花劃成6—8厘米見方的方塊,使一部分水·分泄出。然後用大銅勺把豆腐花舀入箱套至兩只箱套高的沿口處,再將豆腐包布四角翻起來覆蓋在豆腐花上,讓其自然瀝水約1小時。
(5 整理(收袋):
經自然瀝水後的豆腐花,漸向底部下沉,但由於泄水不一致,會出現高低不平。這時應揭開蓋在豆腐上面的包布,用小銅勺把豆腐表面舀至基本平整。然後再從箱套的四邊起,按邊依次把豆腐包布平整地收緊覆蓋好。包布收緊後,整塊豆腐就完整地被包在豆腐包布里。此時豆腐已基本定型,可以取去套在老豆腐箱套上的套圈。
(6)壓榨:
為使豆腐進一步排水,以達到規定的質量,還需在整理完畢後,用豆腐壓豆腐的方法進行壓榨,壓榨約30分鍾。豆腐經遲搜亮壓榨後,會在四周結成表皮,使產品堅挺而有彈性。
老豆腐老豆腐中含有許多功能性成分。這些功能性成分主要是亞油酸、卵磷脂、異黃酮、膽鹼、皂苷、硒、胰蛋白酶等。我們吃是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的人體促進消化的,尤其是對於一些有三高的朋友,經常食用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和血脂的。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也是知道了老豆腐的製作的方法,老豆腐現在在全國來說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食物,而且很流行,我們在早上吃一些是可以很好的給我們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的,我們經常食用對一些疾病也是有不錯的治療和改善的作用的。
㈣ 豆腐怎摸做啊
豆腐是人們平常喜愛的一種食品。它不但營養豐富,而且經濟實惠。但是,怎樣做豆腐呢:裡面可有不少學問呢!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用一公斤黃豆做六公斤豆腐的技術。
過去,人們做豆腐,都少不了用石膏和鹵水作添加劑。那麼,能不能用既省工,又能提高豆腐質量的添加劑來代替呢?能!葡萄糖酸內脂就是一種理想的做豆腐的添加劑。
葡萄糖酸內酯(以下簡稱「內酯」)是一種新型無毒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上被用作酸味劑、保鮮劑、防腐劑、蛋白質凝固劑等。內酯是一種易溶於水,在25℃下分解緩饅的白色結晶。用它代替鹵水、石膏做出的豆腐具有質地細膩肥嫩,味道純正,鮮美可口,無蛋白質流失,營養豐富,出品率高(半公斤黃豆可做2.5-3公斤豆腐)的特點。用它做出的豆腐還比—般豆腐耐貯存、防腐。在室內25℃存放兩天,12℃時存放5天不變質,即使在夏季放在涼水中也能保持2—3天不腐敗變質,是一種理想的豆腐凝固劑。
其製作方法如下:
一、設備:除具有常規傲豆腐的設備用具外,還要有溫度表、乳汁表各1支,盛豆腐用的大盆、聚乙烯塑料袋、盒、瓶等,具有耐熱和導熱性能好時容器,容器大小按做豆腐的數量而定。
二、原料:黃豆。
三、凝固劑:葡萄糖酸內酯、鹵水、石膏、醋酸鈣、氯化鈣臘老。
四、保護劑:磷酸氫二鈉、酒石酸鈉,磷酸二氫鈉。
五、製作過程:
1、選料;選擇顆粒整齊、無蟲眼、無發霉變質的新大豆、破碎。
2、浸泡:按0.5公斤黃豆加1.25公斤冷水的比例浸泡2.5—7小時。去皮黃豆,夏季浸泡2.5-3.5小時,春季浸泡4—5小時,冬季浸泡6一7小時。浸泡到黃豆捏著有勁、有彈性、無硬感、不脫袍,搓開豆瓣稍凸,皮瓣發脆不發糠為合適。浸泡時間過長黃豆易發酵,磨漿時產沫多,不愛上漿,損失蛋白質;過短,出豆漿少。在浸泡過程中,可按黃豆的0.2一0.38%的比例加入適量鹼面。以提高蛋白質的溶解度,提高產量,不加也可。
3、磨漿:用石磨或打漿機均可。要求磨勻、磨細、添豆、添水要勻。在此過程中,按0.5公斤黃豆加水1公斤左右的比例。
4、煞沫:按0.5公斤黃豆加水1.25-1.5公斤(留0.25公斤左右洗渣用)燒開,並按黃豆1%的比例加入加溫後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或油腳子,也可在植物油或油腳子中按10:1的比例加少許熟石灰,發酵成稀膏後使用效果更好。攪勻煞沫消泡,這樣豆漿濾得快,濾得凈。
5、過濾分離:第一遍過濾完後,把輪纖升分離出來的豆渣,再添加1-2次水洗渣0.40-0.45公斤為宜。
6、煮漿:因豆漿濃度大,為防止糊鍋和起沫,可預先在鍋內放少量食油和鹽。燒開鍋後,煮2-3分鍾,要用瓢揚漿,以防炸鍋、溢鍋,此時切忌再放涼水。然後將燒熟的豆漿迅速盛在容器(如鋁盆等)內,放在易涼處或涼水中,降溫至30
C為止。
7、加入凝固劑:按0.5公斤黃豆6-9克的劑量,將內酯預先用少量溫水溶解,按0.5公斤黃豆2-6克的劑將保護劑也用20
C以下的溫開水(不能用生水也能用開水兌生水)深解,將內酯和保護劑的混合水溶液迅速加入到降溫至30C左右的豆漿中,並攪拌均勻。若把此豆漿裝入代內或盒內蒸煮,即可製成袋裝或盒裝豆腐。
8、再次加溫:將加入內酯和保護劑混合水溶液的豆漿連同容器一起放在90
C以上(最好是90
C恆溫)的熱水中蒸煮加熱,使豆漿溫度達到90
C左右,保持15-20分鍾。也可用蒸汽加熱。
9、降溫加固:在加熱過程中,逐漸凝固,然後隨著降溫愈加堅固,便成細嫩潔白的豆腐。
六、應注意的問豎陪題
l、內酯系葡萄糖脫水產物,應防潮,否則會失效。
2、用內酯要隨用隨配,不能過早配製。
3、黃豆與三遍用水的總數要控制在1:7—7.5范圍內,除去豆腐和蒸發消耗水分外,能保持0.5公斤黃豆出濃度為10一ll度(用乳汁表測)的豆漿3公斤,才能使0.5公斤黃豆做出3公斤豆腐。
4、保護劑有磷酸氫二鈉、酒石酸鈉、磷酸二氫鈉3種,只使用l種即可。前兩種具有提高豆腐香味的作用。
5、內酯豆腐要求豆漿濃度高,一般豆漿濃度為10一ll度時做出的內酯豆腐質地較堅實;濃度小於9度時,豆腐有些嫩,劃開豆腐後漿水較多;濃度大於13度時,豆腐質地堅實,劃開豆腐後基本無漿水流出。
6、加用內酯的數量,要控制在黃豆量的1.2一l.8%之間,豆漿量的0.2—0.3%之間。過少不易凝固,過多會發酵出酸味。
7、加內酯前,豆漿必須先加熱煮熟變性。生豆漿加入內酯後,一次加熱變性凝固,使內酯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產品有豆腥昧、苦昧和生漿昧,不能食用。
8、加入內酯時的豆漿,溫度要降至30℃以下,否則豆漿凝固不均勻。
9、豆漿的凝固溫度應控制在90℃的恆溫下。溫度上升到98℃
㈤ 做豆腐要用的工具有那些、
需要的工具有:豆漿機,紗布,電飯煲,濾布,鍋,蒸屜,豆腐模具 。
做法如下
用料:有機黃豆150g,清水1200ml,內酯3g
1、將有機黃豆150g提前泡一夜後來洗凈,濾水放入豆漿機,加入1200ml清水。
(5)老豆腐用什麼設備擴展閱讀:
與豆腐相剋的食物:
1)芹菜;忌與酸醋同食,否則易損傷牙齒;不可與黃瓜同吃。
2)菠菜;不宜與豆腐同吃。
3)茭白;不宜與豆腐同吃,同吃易形蔽判中成結石。
4)蜂蜜;蜂蜜與豆腐同食易腹瀉。
5)蘿卜;嚴禁與橘子沖塵同吃,否則易患甲狀腺腫。
6)南瓜;不可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吃;不可與羊肉同吃,同吃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
7)韭菜;不可與菠菜同吃,兩者同吃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不可與牛肉同吃,同吃會令人發燥上火。
8)竹筍;不宜與豆腐同吃,同吃易生結右;不可與糖、羊肝同吃。
9)甘薯;不能與柿子同吃,兩者相聚後會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脹、胃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也不宜與香蕉同吃。
10)芥菜;不可與鯽魚同吃,否則易引起水腫。
㈥ 石家莊哪有賣豆腐機的
在石家莊,賣豆腐機的的有:宏成豆腐機廠、三江豆腐機廠、石家莊吉星豆製品設備廠、騰飛豆腐機廠、盛鑫豆腐機廠。具體介紹如下:
3、石家莊吉星豆製品設備廠:
石家莊吉星豆製品設備廠擁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安裝調試工程師,豆製品級工藝師。公司想客戶所想,應客戶所需,按照客戶需要提供廠房設計、工藝布局、設備生產、安裝調試和新產品開發等全方位技術支持。
4、騰飛豆腐機廠:
騰飛豆腐機廠憑借良好的技術設備、良好的產品質量、及時的售後服務而博得了眾多客戶的支持和信賴。主要產品有多功能豆腐機、豆漿豆奶生產流水線、豆腐皮(干豆腐機千張機)生產流水線、香乾生產流水線、老豆腐生產線、全自動水豆腐生產線及各種規格的塑盒(杯)封口機、斗式提升機、食品包裝機械等豆製品相關設備。
5、盛鑫豆腐機廠:
盛鑫豆腐機廠擁有良好的技術力量、豐富的製造經驗和真誠服務的心態,從規劃設計、設備製造、運輸安裝到生產培訓,全程跟蹤服務。是一家設計製造豆腐機、干豆腐機、豆皮機以及相關生產線等豆製品機械設備的製造廠家,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定製各類豆製品設備。
㈦ 點老豆腐用多少度
豆腐腦、老豆腐:豆腐腦是一種極嫩的豆腐,用一把扁平的勺子盛到碗里,然後加鹵。鹵是由黃花、木耳、口蘑、肉絲加團粉熬成。有回、漢之分。老豆腐和豆腐腦極相似,靠鍋底部分呈麵筋狀。豆腐腦的種種做法 葡萄糖酸內脂法制豆腐 用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做出的豆腐,具有白嫩富有彈性,營養豐富,味道純正,出品率高等特點,葡萄糖酸內脂(以下簡稱「內脂」)是一種最新型的食品添加劑,內脂是一種無毒,白色結晶,易溶於水,在25℃下分解緩慢的化學物質。在食品工業中用作酸味劑、保鮮劑和防腐劑。用它做出的豆腐還有比一般豆腐耐貯存,防腐之優點,在室溫25℃時存放兩天,12℃時存放五天不變質,是一種理想的豆腐凝固劑。一、原料與設備 該法製作豆腐除常規製作豆腐的設備用具外,還需有溫度計(有豆漿計更好),盛豆腐用的大盆,聚乙烯塑料袋、盒等具備耐熱和導熱性能好的容器。主要製作原料為黃豆、葡萄糖酸內脂、醋酸鈣,氯化鈣、石膏和鹵水。二、製作工藝 1、選料、浸泡:將黃豆去雜去劣,簸去皮殼。按1千克黃豆加1.4~2.15千克清水的比例將黃豆浸泡5~20小迅念時(夏季4~5小時,春季8~10小時,冬季15~20小時)。 2、磨漿熬沫:用石磨或打漿機均可,以電磨為最佳,漿越細出品率越高。在此過程中,1千克黃豆再加水2.8千克。然後按1千克黃豆加水2.7千克燒開熬沫。 3、過濾分離:用濾布過濾,留豆汁備用,取出豆渣(若用甩漿機,磨碎和分離過程中兌加水5千克)。將豆汁在鍋內燒開,迅速盛在盆內,然後放在易涼處。用溫度計試溫,降到30℃(此為半生半熟漿過濾法。若用熟漿過濾,可縮短降溫時間,效果更好)。 4、凝固:按黃豆重1.2~1.8%的劑量預先將「內脂」溶解於少量溫水內。當溫度降到30℃左右時,將溶解的「內脂」迅速注入豆汁中,並攪拌均勻(為降低成本,可適當加入部分石膏和鹵水,其用量為「內脂」用量的三分之一,同時,減少內脂使用總量的三分之一)。 5、加溫處理:將加入內脂的豆汁連同容器一起放在90℃以上的熱水中蒸煮15~20分鍾,也可用蒸汽或電爐加熱。 6、降溫加固:在加熱過程中,豆汁逐漸凝固,然後隨著降溫愈加堅固,便成細嫩潔白的豆腐。三、注意事項 1、黃豆與用水總量要控制在1:6.5~7范圍內,從而保證1千克黃豆能制出6千克豆腐。 2、加用「內脂」的數量,要控制在黃豆量的1.1~1.8%之間,過少不易凝固,過多會出現酸味。 3、加入內脂的豆汁,溫度要降到30℃以下,否則豆腐凝固不均勻。 4、豆漿加「內脂」前,豆漿必須先加熱變性,生豆漿加入「內脂」後,一次加熱變性凝固是不行的。 按以上方法做出的豆腐,鮮嫩細膩、潔白如脂並有濃郁香味。 內脂豆腐製作方圓槐法 內脂豆腐以β-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製作工藝簡單,質地細膩潔白,保質期長。 1.泡豆。選用豆臍(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20℃時,浸泡12~18小時;夏季水溫30℃時,浸泡6~8小時;冬季水溫5℃時,浸泡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線。浸泡時間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2~3次,以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決定內脂豆腐的老嫩。做老豆腐,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為6~10∶1。第1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2次調節磨漿機螺旋後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3次的加水量為40%,盡量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煮至60~70℃時,放入漿重約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除。然後把漿煮沸騰後保持3~5分鍾。 4.冷卻。煮好的畝腔困漿冷卻至35℃以下。 .點脂(加凝固劑)。將β-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做老豆腐,1公斤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1公斤漿加24~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冷卻的豆漿中緩慢拌勻即可。 6.成型。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溫20分鍾,靜置冷卻即為成品。1、適度泡豆。豆程度以用手指捏豆子表皮即脫出為好。2、細磨大豆。磨到用手指捏捻豆漿時有光滑感為止,磨2-3遍為宜。3、過濾豆汁 濾完第一遍後,加適量100℃的清水再濾,充分濾出豆汁。①煮漿時用小火,等漿溫升至50℃時用大火煮至沸騰;②視鍋的大小深淺,先在鍋內放入2-3公斤清水,將磨好的豆漿(未經過濾)倒入鍋內煮熟,過濾豆漿;③將濾好的豆汁分多次倒入鍋內,添豆汁的次數越多,越不易糊鍋,添加豆汁要沿鍋邊按順時針方向慢慢地倒入鍋內。5、豆漿要熟 將豆漿燒開後至少持續沸騰3分鍾。6、巧點鹵水。當漿溫降到72℃-78℃時,開始點鹵較為合適。點鹵開始時要快下少下,下至總鹵量2/3後,再慢下少下,要挨著缸(盛豆汁的容器)的內邊,先快後慢地朝一個方向攪拌。如採用硫酸鈣(石膏)作凝固劑的,則採用1次沖漿法,要特別注意沖漿角度。7、悶漿時間不宜太短。悶漿30-50分鍾即可。8、壓豆腐的時間不宜太長。如果壓豆腐的時間太長,產量就不會高。應重壓,但時間不宜太長。9、巧成豆腐。當豆腐腦上包時,可做到用一口又淺又大的鐵勺輕舀輕放,不要使其散碎,全部上包後再用重物壓成。10、採用新法。按5公斤黃豆,出50公斤豆汁為例:①泡豆水加鹼。按15公斤泡豆水加15克食用鹼面為宜。加鹼時要不停地攪拌。②濾漿後加醋10毫升,加時要不停地攪拌。③煮漿前加麵粉100-1500克為佳。把麵粉分5次撒勻在豆汁上,按順時針或逆時方向不停地攪動,至豆汁不見面團為止。④煮汁鍋加油。在煮汁的鍋內先加50克植物油,然後再倒豆汁,可減少糊鍋,並起到殺沫9減少溢鍋容易洗刷)的作用。筆者巧妙運用這10種技巧,每公斤大豆可生產豆腐6.5公斤。高產時可達7公斤,成品味道鮮嫩。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營養食品。人體對其吸收率可達92—98%,豆腐腦除含蛋白質外,還可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鈣、磷等。特別是用石膏作凝固劑時,不僅制出成品多,而且含鈣量有所增加,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對防治軟骨病及牙齒發育不良等病有一定的功效。同時,豆腐中不含膽固醇,有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因此,是男女老幼皆宜的佳美食品。但是,用傳統工藝製作豆腐腦,工藝復雜,歷時長,口味欠佳。採用以下介紹的新技術,工藝簡單,時間短,不泡豆,不磨漿,柔軟有勁,成品質地細膩
㈧ 豆腐坊 豆腐製作工藝 機器
1.原料處理。取黃豆5公斤,去殼篩凈,洗凈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5小時,夏天2.5~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
將生紅石膏250克(每公斤黃豆用石膏20~30克)放進火中焙燒,這是一個關鍵工序,石膏的焙燒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錘子輕輕敲碎石膏,看到其剛燒過心即可)。石膏燒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僅做不成豆腐,豆漿還有臭雞屎味。
2.磨豆濾漿。黃豆浸好後,撈出,按每公斤黃豆6公斤水比例磨漿,用袋子(豆腐布縫製成)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捏緊袋口,用力將豆漿擠壓出來。豆漿榨完後,可能開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勻,繼續榨一次漿。一般10公斤黃豆出渣15公斤、豆漿60公斤左右。榨漿時,不要讓豆腐渣混進豆漿內。
3.煮漿點漿。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不必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漿沸後溢出。豆漿煮到溫度達90~110℃時即可。溫度不夠或時間太長,都影響豆漿質量。
把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約0.5公斤)調成石膏漿,沖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鍾後,豆漿凝結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結約15分鍾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板,壓10~20分鍾,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乾。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一般10公斤黃豆可制25公斤豆腐乾。
綠色豆腐製作
一、工藝流程
大豆→挑選→浸泡→磨漿→過濾→煮漿→混合→蹲腦→壓榨成型
↑
菜汁或菜泥少量凝固劑
二、操作要點
1.菜汁添加量 以豆腐的色澤及生產成本為指標,確定菜汁或菜泥的添加量。豆腐的顏色隨添加蔬菜的種類不同而不同,分別為紅、黃、綠等:各種顏色。本文以青菜為例,其成品:豆腐為綠色。每500毫升豆漿加入70毫升—80毫升菜汁,製成的綠色豆腐色彩柔和。以500毫升豆腐添加70或75毫升菜汁為宜。成品豆腐經過蒸煮1小時仍不褪色(50克大豆可得 500毫升豆漿)。
2.凝固劑用量 菜汁可直接作為凝固劑使用,也需添加少量石膏凝固劑。配製1%石膏懸浮液待用,按大豆:水:菜汁:1:9.5:1.5比例,磨漿、煮漿、棍合,依次加入石膏懸浮液,製成豆腐後稱重,測水分,換算成同一水分含量下的豆腐重。
石膏懸浮液使用量60毫升時,豆腐出品率最高,豆腐品質好。最佳配比為大豆:水:菜汁:石膏懸浮液;1:9.5:1.5:1.2。
3.浸泡與磨製 大豆的浸泡對豆腐出品率影響較。大,浸泡時間隨季節而變化,宜為10-18小時,以大豆表面無皺皮,豆皮不易脫落,浸泡水面無白沫,搓開豆粒見豆瓣表面有塌坑,手指掐之易斷,斷面已浸透無硬心為適度。豆腐出品率隨磨製細度增加而上升。
4.混合 煮漿後,迅速與菜汁混合攪拌,否則豆腐顏色不均勻,有粗糙感。若萊汁經滅菌處理後使用,可延長產品保存期。
5.凝固劑加入法 用沖漿法加入石膏懸浮液,即取一定量的漿液和石膏懸浮液一起沖入,使全漿翻騰,豆漿表面呈微粒絮狀並逐漸擴大,蛋白質網路結構逐步形成豆腐腦狀,此時的溫度在80℃,靜置30分鍾,加壓成型。
6.混合菜豆腐漿 在菜汁中添加少量呈味物(如蒜、生薑、韭菜、大蔥等),製成特殊風味的蔬菜豆腐。如加入少量大蔥汁的青菜豆腐,不但有柔和的綠色光澤,還有誘人的蔥香味。菜汁與蔥汁的配比,可據不同嗜好而變化。這樣,既增加了豆腐的花色品種;又滿足不同口味。
高產高效豆腐製作四法
1、冷水沖漿法 土法制豆腐,一般每公斤黃豆僅可制2.5公斤左右豆腐。而冷水沖漿法,可使豆子的出腐率提高30%以上。製法:先將燒開的豆漿倒入木桶內,待豆漿冷卻到不燙手時,即刻倒入一桶冷水(比例為5公斤豆子放10公斤左右冷水),再充分攪拌使溫度冷卻均勻。待5—10分鍾後,往豆漿里一次加入一勺石膏水。加入3次後豆腐即全部生成。
2、添加鹼面法 大豆中的不溶性蛋白質一般占蛋白質總量的30%左右。這些不溶性蛋白質存在於豆漿中,點漿時難以形成豆腐。若在浸泡豆子時,按豆子與鹼面500:2的用量加入鹼面,便可使部分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這樣,在點漿時即可凝固成豆腐,使產量提高40%左右。
3、先制油後制豆腐法 先將大豆篩選、洗凈後冷榨兩次,使每100公斤大豆分離出9—10公斤豆油和80多公斤豆餅。然後用豆餅制豆腐。用冷榨豆餅制豆腐不需要磨漿。製法:每10公斤豆餅對水70公斤左右,裝入桶或缸內浸泡8小時左右,攪勻後倒入鍋內,邊加熱邊不停地攪動,防止豆漿糊鍋。豆漿燒開後即可點漿。將石膏水繞漿缸慢慢點入,直到出現豆腐腦為止。其它製作方法與傳統方法相同。此法製成的豆油不僅是優質豆油,其豆腐既高產,又細嫩、潔白、可口。每100公斤大豆可多獲純利30—40元。
4、製作無渣豆腐法 此法制豆腐因不產生豆腐渣,故不需要過濾等設備,因而品味好,成本低,效益高。製法:先將大豆充分清洗、浸泡、去皮後將其凍結。再將其粉碎成糊狀物。然後將糊狀物加熱至100℃,保持3—4分鍾後停止加熱,自然降溫至70—80℃添加大豆重量2%—5%的硫酸鈣,使糊狀物凝固,再輕輕攪碎,除去浮液,放入有孔的型箱中,蓋布、加壓、去水即成。
玉米豆腐的製作
玉米豆腐易於保存,在0℃?2℃之間存放一周不變質,真空保鮮可存放三個月。玉米豆腐製作方法簡單,是一個較好的小本致富路子。現將其製作工藝介紹如下:
一、製作設備及工具:粉碎機、磨漿機或石磨、煮鍋、豆腐箱、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及配方:玉米10千克、可食性雜木灰2.5千克、槐花米10克。
三、工藝要點 :
1.備料:(1)玉米最好選干凈、新鮮、無雜質、金黃色的,這種玉米制出的豆腐色澤金黃易出售;(2)雜木灰可選一種能含用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砍伐後曬干連枝葉樹干燃燒後收集的灰,千萬不能用其它草類或葉類燒成的灰,因鹼性太重做不成豆腐。同時灰要干凈,不能摻有石子或沒有燃盡的炭頭等雜物;(3)槐花米是槐樹花蕾曬干而成的。
2.將玉米破碎成細粒狀。每粒玉米約破碎成4?小粒左右,但不能粉碎成末,最後篩去粉末和玉米表皮。
3.將雜木灰倒入籮筐中,往筐中沖入適量熱水,待濾出的漿水清澈時停止淋水。然後將濾得的灰汁倒入鍋內熬煮2小時左右,待灰汁色深濃醇時即可出鍋晾曬。
4.將破碎玉米倒入水缸中.然後將槐花米後成粉末並同運且的灰汁水一起倒入水缸中,浸泡4小時左右。
5.將浸泡好的玉米顆粒連同灰汁水放入干凈無油污的鐵鍋中預煮.注意三點:(1)灰汁水加入量以一般至能用木棒或飯勺等物攪動為宜;(2)煮的時間不宜過久,一般至玉米顆粒稍微膨脹、全部熟透為宜.過熟玉米豆腐是稀的,過生則不成豆腐;(3)勤攪拌,切勿燒鍋。
6.將煮好的熟玉米顆粒帶灰汁水用磨漿機或石磨磨成玉米漿(同制黃豆豆腐一樣),不能太干,一般以能從石磨或磨漿機上流下來為宜。
7.用做蚊賬用的紗布或孔更粗一些的布類,將玉米漿過濾一次,目的是再一次去掉玉米的表皮或其它雜物,濾布太細會減少產量。
8.將濾下的玉米漿倒入干凈無油污的鐵鍋內用文火慢慢地熬,一般熬成糊狀,用飯勺或萊勺裝滿後向下倒,能成片狀就可以了,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干。
9.將熬熟後的玉米糊趁熱倒入已墊一層白布的木箱中盛起來,控制料漿厚度3.3厘米左右,表面平整,自然冷卻至凝固成型.此時玉米豆腐即成。按此法每公斤玉米可製得成品4公斤以上。
雞蛋豆腐的製作工藝
雞蛋豆腐是以雞蛋、大豆為主要原料,用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將漿料直接灌入包裝盒內,通過加溫成型而製成的,是一種衛生好吃、營養豐富的方便食品。
1.材料與加工設備
(1)原材料、輔材料及配方大豆100kg,雞蛋40kg,葡萄糖酸內酯0.3kg,消泡劑0.2kg,聚乙烯塑料袋、盒等。
(2)加工設備磅秤、不銹鋼容器、榨汁機、分離篩、攪拌器、板式熱交換器、打蛋器、真空灌裝機、蒸煮槽、冷卻槽等。
2.加工流程
大豆→篩選→稱量→浸泡→水洗→磨漿→分離→添加雞蛋→煮漿→點漿→灌裝→加溫→冷卻成型→成品。
3.技術要點
(1)篩選 為了提高加工質量,必須對原料進行篩選,以清除雜物和砂、石等。一般可以採用機械篩選機、電磁篩選機、風力除塵器、比重去石機等進行篩選。應選擇顆粒整齊、無蟲眼、無霉變的新大豆作原料。
(2)稱量 原料大豆的稱量採用水位計量法或稱重計量法。
(3)浸泡 大豆浸泡要掌握好水量、水溫和浸泡時間。通常大豆吸水量為大豆量的11倍左右,泡豆水要按1kg大豆添加2kg~2.5kg冷水的比例添加。泡豆水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7℃~25℃,水溫過高就要及時換水。泡豆水的pH值要求在6.5以上,若酸度過高,也應及時換水。泡豆時間要根據季節和室溫靈活掌握,冬季需14h~16h,春秋季需12h~14h,夏季需6h~8h。通常1t黃豆加2t水,因此應選用不小於3m3的泡豆容器。泡好的大豆表面光亮,沒有皺皮,有彈性,豆皮也不易脫掉,豆瓣呈乳白色,稍有凹心,容易掐斷。
(4)水洗 浸泡好的大豆要進行水洗,以除去脫離的豆皮和酸性的泡豆水,提高產品質量。
(5)磨漿 將泡好的大豆採用石磨或砂輪磨磨漿,為了使大豆充分釋放蛋白質,應磨2遍。磨第1遍時,邊投料邊加水,磨成較稠的糊狀物。磨漿時的加水量一般是大豆質量的2倍,不宜過多或過少。大豆磨漿以後不宜停留,要迅速加入適量的50℃熱水稀釋,控制蛋白質的分解和雜菌的繁殖,而且可使蛋白質溶解在水裡,有利於提取。加熱水的同時,還要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劑。方法是:取約佔大豆質量0.3%~0.5%的植物油放入容器中,加入50℃~60℃的熱水10kg,攪拌後倒入豆漿中,即可消除豆漿中的泡沫。
(6)分離 磨漿後,進行漿、渣分離。為了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質,一般要進行3次分離。第1次分離用80目~100目分離篩,第2次、第3次分離用60目~80目分離篩。每次分離後都要加入50℃左右的熱水沖洗豆渣,使豆漿從豆渣中充分溶解出來,進行下一次分離。最終豆渣中的蛋白質含量不超過2.5。
(7)添加雞蛋 挑選新鮮的雞蛋,去殼、攪勻,按配方比例加入豆漿中,混合均勻。
(8)煮漿 添加雞蛋後要迅速煮沸,使豆漿的豆腥味和微苦味消失,增加豆香味,為點漿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鍋里,蓋好蓋,燒開後再煮2min~3min。注意火不要燒得太猛,且要一邊加熱一邊用勺子揚漿,防止糊鍋。若採用板式熱交換器,則加熱速度快,產品質量好。加熱溫度要求為95℃~98℃,保持2min~4min。豆漿經過加熱以後,要冷卻到30℃以下。
(9)點漿 葡萄糖酸內酯在添加前要先加1.5倍的溫水溶解,然後將其迅速加入降溫至30℃的豆漿中,並混勻。葡萄糖酸內酯要隨用隨配,日常保管應注意防潮,否則將會失效。
(10)灌裝 採用灌裝機將混合好的豆漿混合物灌入成品袋(盒)中,並進行真空封裝。
(11)加溫 灌裝好的豆漿採用水浴或者蒸汽加熱,溫度為90℃~95℃,保持15min~20min。
(12)冷卻成型 採用冷水冷卻和自然冷卻,隨著溫度的降低,豆漿即形成細嫩、潔白的豆腐。
雞蛋豆腐質地細膩肥嫩,味道純正,鮮美可口,兼具雞蛋和大豆的雙重營養成分,有望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方便食品。
內脂豆腐製作方法
內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其工藝簡單,質地細膩潔白,保質期長。現介紹製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將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ºC—20ºC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ºC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ºC,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於不再像用鹵水、石膏作凝固劑生產豆腐那樣還需壓榨成型,所以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決定了成品內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將漿煮至60ºC-70ºC時放人約 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 保持3分鍾—5分鍾把漿煮透。
4.冷卻 把煮好的漿進行冷卻,降溫至 35ºC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 先將β一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時1千克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 1千克漿加24克—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已冷卻的豆漿中緩慢調拌均勻即可。
6.成型 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ºC—85ºC之間保溫 20分鍾即為成品。剛成型的豆腐暫不能搖動,應靜置一段時間讓其目然冷卻。如生產盒裝內脂豆腐,需配備灌裝封口機。
3種特色豆腐的製作
(1)芝麻豆腐 原料:芝麻40g,芝麻油40g,黃豆7kg,水和凝固劑各適量。製作方法:①將黃豆洗凈浸泡24小時後磨成豆漿;②將芝麻炒熟,搗碎後與純芝麻油混勻;③取10kg豆漿與芝麻醬攪拌起來,加入適量的凝固劑,按常規法製成豆腐成品具有獨特香味。
(2)山葯豆腐 原料:山葯4kg,大豆10kg,凝固劑100g,水適量。製作方法:①將大豆洗凈浸脹後磨成漿,過濾;②按7L豆漿加500g山葯糊,40g凝固劑的比例混勻;③將豆漿山葯糊的混合液倒入成型箱,壓出水分,即製成了營養豐富的山葯豆腐。
(3)魔芋豆腐 原料:魔芋粉40g,米粉60g,質量分數為0.03%的磷酸二氫鉀50mL,水600mL,雞蛋1個,氫氧化鈣50mL。製作方法:①將磷酸二氫鉀溶液加入到600mL水中,邊攪拌邊加入10g魔芋粉和60g米粉組成的混合物,放置1.5小時讓其膨脹,然後加入50mL氫氧化鈣懸浮液製成凝膠;②將1個打散的雞蛋加入到凝膠內,混合均勻;③將混合液倒入不銹鋼模具內加蓋,上籠蒸40分鍾,凝固成形後取出,自然冷卻,切成塊即可。
新潮食品脆豆腐的製作
脆豆腐不僅具有普通豆腐的營養成分,而且它的外觀、口感、色澤均優於其他豆製品,其色澤金黃,脆如黃瓜,營養豐富,涼拌、熱炒、燒湯更是風味獨特。脆豆腐的製作要經過以下幾個環節:
一、老豆腐。老豆腐的製作標準是,水分較少,質地較老,有韌性,持水性好,豆腐塊堅挺而有彈性,這樣的豆腐才適合制脆豆腐。
二、切片。為使切片的速度快,質量好,必須有專用的工具。不能用刀直接切片。切片的專用工具為鋼絲框。具體構造為:用木板製作一個無底的四方框,框高70厘米、長150厘米、寬100厘米。在鏤空的一側用細鋼絲,每間隔8毫米,固定一根,形成一個鋼絲框。操作時,把豆腐放正,將鋼絲框上的鋼絲對准豆腐, 用手按下去即可把豆腐切成片。 每片的規格為:長10厘米,寬6厘米,厚0.8毫米。
三、乾燥脫水。乾燥脫水可採用烘乾和晾曬兩種方法。烘乾可用散熱器作熱源,圍著房屋置滿暖氣片,室內像養蠶一樣置上網架,放上豆腐片。曬場應選擇光照好,遠離廁所和畜禽欄的地方。乾燥好的豆腐乾呈醬色,表面有泛油,斷茬處是醬色,無夾生白芯為上品。
四、溫油膨化。大鍋內置入花生油(其他油炸不出金黃色),建議鍋內放油10千克,每次下鍋1千克豆腐乾,最容易操作。
將油燒到140~160℃,投入豆腐乾,用手勺不斷翻動,使豆腐乾受熱均勻,防止彎曲,以免給後面的加工帶來不便,整個過程大約歷時2分鍾。
五、脆化處理。脆化劑選用氫氧化鈉,純品是無色透明的晶體,在生產脆豆腐時,選用食品級氫氧化鈉,片鹼。各地化工公司有售。
按照水泥浸泡池或缸的大小,確定用水量,從而確定用鹼量。要求浸泡池中的氫氧化鈉重量百分比濃度為0.4%~0.5%。先用少量涼水在臉盆中溶解氫氧化鈉,化開後再倒入水池或缸中攪勻即可。
將瀝凈浮油的膨化豆腐乾入池或缸中浸泡。浸泡時間為:20℃以上時為12小時;20℃以下時,浸泡16~38小時,至豆腐乾變軟發脆,吃飽水分為止。
六、中和漂洗。中和漂洗的作用是定型,進一步脆化和中和掉多餘的氫氧化鈉。中和劑選用食品級醋酸,也可用食醋代替,食醋中大約有4%~10%的醋酸,也可作中和劑使用。
要求配製醋酸液的水溶液濃度為1%~2%,也就是50千克水中放入0.5~1千克醋酸或放入5~10千克食醋。浸泡時間:在20℃時,約2~5小時,在氣溫高或氣溫低時,可酌情縮短或延長浸泡時間。
七、清水漂洗。清水漂洗的設施和脆化設施一樣,清水漂洗的時間為2~5小時,pH值為7時可結束漂洗。漂洗完的脆豆腐晾乾表面水分後,可包裝上市。
㈨ 市場上做豆腐成套設備在哪買
市場上做豆腐成套設備可以到:築地豆腐機、鑫超豆腐機、智投豆腐機、吉星豆腐機、三江豆腐機等豆腐機專賣店進行購買。
1、築地豆腐機:
築地豆腐機效率高、出產率高、節省人工、降低成本。大多數豆製品設備製造廠家都沒有自己的豆製品加工生產基地這樣一來往往就會形成所造非所用的尷尬局面,其設備看上去外形美觀、感覺挺高大上的;
但是在生產實踐中卻不實用、不好用、問題很多給客戶帶來很大的麻煩和損失,而築地豆腐機在從事設備製造的同時也進行著豆製品的生產加工,目前的生產量在3-5噸左右。
4、吉星豆腐機:
吉星豆腐機憑借良好的技術設備、良好的產品質量、及時的售後服務而博得了眾多客戶的支持和信賴。主要產品有多功能豆腐機、豆漿豆奶生產流水線、豆腐皮生產流水線、香乾生產流水線、老豆腐生產線、全自動水豆腐生產線及各種規格的塑盒(杯)封口機、斗式提升機、食品包裝機械等豆製品相關設備。
5、三江豆腐機:
三江豆腐機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以不斷提升設備製造和安裝服務水平。擁有良好的技術力量、豐富的製造經驗和真誠服務的心態,從規劃設計、設備製造、運輸安裝到生產培訓,全程跟蹤服務,幫助用戶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㈩ 做豆腐的一套設備需要多少錢(其中包括壓豆腐機,煮豆漿機等)
為了以後擴大產量 泡豆 磨漿 煮漿 15萬左右 上下浮動不會差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