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自製的機器設備應如何入帳
先在在建工程中歸集,竣工後結轉到固定資產即可,也就是說企業為製造該設備的總的費用就是該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結轉時應有相應的設計製造過程中的合同文檔等。
㈡ 購買一套設備分兩次開票,怎麼分兩次入帳,之前固定資產已計提折
購買一套設備分兩次開票,分兩次入帳,之前固定資產已計提折。根據查詢相關資料,方式步驟如下:
1、將收到的部分,計入到在建工程科目,兩次的發票都收到後,轉入固定橡兆資產科目。
2、能確定實際金額的,直接按全額計入到固定資產,收到發票梁稿租時,直接貼入到對應敬型的憑證。
㈢ 購買舊的固定資產如何入帳(急!)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制度)的規定,購置的不需要經過建造過程即可使用的版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權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等,作為入帳價值。
由此可見,購入舊的固定資產,其成本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等計量。固定資產原所有人帳面原值、評估價值等,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入帳價值,即入帳時,不確認累計折舊。
當然,在確定該舊固定資產預計可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時,應當考慮到舊固定資產的事實,不應直接套用全新固定資產的相關數據。
㈣ 足浴店購買的毛巾浴巾等,怎麼寫分錄,怎麼結轉成本
買的多,計入低值易耗品,領用的時候計入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核算。買的少直接計入成本核算
低值易耗品是指勞動資料中單位價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內,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它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時也需維修,報廢時可能也有殘值。由於它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採用簡便的方法,將其價值攤入產品成本。
2014年的會計制度中,將低值易耗品與包裝物,歸為周轉材料的會計科目下。
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一般可以分成:
一般工具:直接用於生滑運好產過程的各種工具。如刀具、夾具、模具及其他各種輔助工具。
專用工具悄辯:指專門用於生產各種產品或僅在某道工序中使用的各種工具。如專門模具、專用夾具等。
替換設備:指容易磨損、更換頻繁或為生產不同產品需要替換使用的各種設備。如軋制鋼材用的軋錕、澆鑄鋼錠的錠模。
包裝容器:指用於企業內部周轉使用,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種包裝物品。如盛放材料、儲存商品的木桶、瓷缸等。
勞動保護用品:指發給工人用於勞動保護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種防護用品。
管理用具:指管信鉛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用的各種傢具和辦公用品。如文件櫃、打字機等。
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屬於以上各類的低值易耗品。
為了反映和監督低值易耗品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應當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
㈤ 企業購入的設備1000元以下的如何入賬
可以計入「低值易耗品」,也可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新會計准則下取消了固定資產2000元的限制。
笑望採納,謝謝!
㈥ 購入固定資產如何入賬
一、1.當月購入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下月起計提。
2.根據財稅[2012]15號文,增值稅納稅人2011年12月1日(含,下同)以後初次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包括分開票機)支付的費用,可憑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抵減額為價稅合計額),不足抵減的可結轉下期繼續抵減。增值稅納稅人非初次購買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支付的費用,由其自行負擔,不得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這筆帳完全是錯誤的,首先要把之前記入損益的金額轉出,其次將購買稅控機的金額全額在進項稅中扣除。
二、假如收到的是不需要安裝可以直接使用的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計提折舊要從次月開始.按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計算,即: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價值/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12月)-5%的殘值
拓展資料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參考資料 網路 固定資產)
㈦ 受託加工單位購買設備如何入帳
受託加工單位買設備和你有關?跟你沒關系。所以入賬是受託加工單位的事情。假如是委託受託加工單位購買,所有權歸你,那就安照固定資產入賬就行了,跟自己買是一樣的處理,只是放置地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