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層有哪些設備
物理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它直接面向實際承擔數據傳輸的物理媒體(即信道)。物理層的傳輸單位為比特。物理層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物理層協議規定了與建立、維持及斷開物理信道所需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性的和規程性的特性。其作用是確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傳輸。 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集線器和中繼器
㈡ osi七層模型每一層分別都有哪些代表性的物理設備,求專業大神
1.網卡、網線;老式集線器;
2. MAC地址,二層交換機;PPP協議;
3. IP地址,網關,網關代理;三層交換機;路由設備;
4. TCP,UDP協議,IP代理;
5. HTTP協議,網頁,電子郵件
6. 沒用
7. 沒用
不完全准確。
㈢ 對應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的設備有哪些,並且這些設備具有哪些特點(交換機、路由器)
1. 物理層互連 物理層的功能是在物理信道上透明地傳輸位流,物理層設備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數據終端設備與數據通信設備之間的介面問題。物理層互連的設備是中繼器(Repeater)和集線器(HUB),它們在物理層間實現透明的二進制比特復制,以補償信號衰減,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 2. 數據鏈路層互連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是在相鄰兩結點間無差錯地傳送數據幀,為網路層提供服務。數據鏈路層互連的設備是網橋(Bridge)。網橋在網路互連中起到數據接收、地址過濾與數據轉發的作用,它用來實現多個網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用網橋實現數據鏈路層互連時,允許互聯網路的數據鏈路層與物理層協議是相同的,也可以使不同的。 3. 網路層互連 網路層互連的設備是路由器(Router)。網路層互連主要是解決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差錯處理與分段技術等問題。如果網路層協議相同,則互連主要解決路由選擇問題。如果網路層協議不同,則需要使用多協議路由器。用路由器實現網路互連時,允許網互連絡的網路層級以下各層協議是不同的。 4. 高層互連 傳輸層及以上各層協議不同的網路之間的互連屬於高層互連。實現高層互連的設備是網關(Gateway)。高層互連使用的網關很多是應用層網關,通常簡稱為應用網關。如果使用應用網關來實現兩個網路高層互連,那麼允許兩個網路的應用層及以下各層網路協議是不同的。
㈣ OSI/RM協議以及每層對應的硬體設備分別有哪些功能OSI/RM和TCP/IP的對應參考
OSI七層協議在網路傳輸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
7、應用層——–電腦的各種數據
6、表示層 ——– 處理用戶信息的表示問題,如編碼、數據格式轉換和加密解密
5、會話層——–會話管理、會話流量控制、定址、定址
4、傳輸層——–各種協議(TCP/IP中的TCP協議、Novell網路中的SPX協議和微軟的NetBIOS/NetBEUI協議。 )
3、網路層——–路由器(通過路由選擇演算法,為報文或分組通過通信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
2、數據鏈路層—-交換機/網橋(負責建立和管理節點間的鏈路,通過各種控制協議,將有差錯的物理信道變為無差錯的、能可靠傳輸數據幀的數據鏈路)
1、物理層
——–集線器/中繼器(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實現比特流的透明傳輸。)
物理層協議: 物理層:(典型設備:中繼器,集線器、網線、HUB) 數據單元:比特 (Bit)
乙太網物理層、數據機、PLC 、SONET/SDH 、G.709 、光導纖維、 同軸電纜、雙絞線
OSI/RM和TCP/IP的對應參考模型
㈤ 簡述工作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上的設備分別有哪些
物理層的主要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
網路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於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它根據mac
地址定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於osi第三層即網路層設備,它根據
ip
地址進行定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交換機最大的好處是快速,由於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
地址,直接根據mac
地址產生選擇轉發埠演算法簡單,便於asic實現,因此轉發速度極高。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
從過濾網路流量的角度來看,路由器(在網路層實現互連的設備)的作用與交換機和網橋非常相似。但是與工作在網路物理層、從物理上劃分網段的交換機不同,路由器使用專門的軟體協議從邏輯上對整個網路進行劃分。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
lan
連起來,根據
mac
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
地址進行轉發)。遠程網橋通過一個通常較慢的鏈路(如電話線)連接兩個遠程lan,對本地網橋而言,性能比較重要,而對遠程網橋而言,在長距離上可正常運行是更重要的。
網橋與路由器的比較:網橋並不了解其轉發幀中高層協議的信息,這使它可以同時以同種方式處理
ip、ipx等協議,它還提供了將無路由協議的網路(如netbeui)分段的功能。由於路由器處理網路層的數據,因此它們更容易互連不同的數據鏈路層,如令牌環網段和乙太網段。網橋通常比路由器難控制。像ip等協議有復雜的路由協議,使網管易於管理路由;ip等協議還提供了較多的網路如何分段的信息(即使其地址也提供了此類信息)。而網橋則只用
mac
地址和物理拓撲進行工作。因此網橋一般適於小型較簡單的網路。
網橋不同於中繼器和集線器:網橋是通過邏輯判斷而確定如何傳輸幀。這個邏輯是基於乙太網的協議的,符合
osi的第二層規范。所以網橋可以被看作是第二層的設備。
中繼器(repeater
)是連接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工作於osi的物理層,是最簡單的網路互聯設備,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由於存在損耗,在線路上傳輸的信號功率會逐漸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信號失真,因此會導致接收錯誤。中繼器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完成物理線路的連接,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保持與原數據相同。一般情況下,中繼器用於完全相同的兩類網路的互連。
集線器(hub)屬於數據通信系統中的基礎設備,它和雙絞線等傳輸介質一樣,是一種不需任何軟體支持或只需很少管理軟體管理的硬體設備。它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場合。集線器工作在區域網(lan)環境,像網卡一樣,應用於osi參考模型第一層,因此又被稱為物理層設備。集線器內部採用了電器互聯,當維護lan
的環境是邏輯匯流排或環型結構時,完全可以用集線器建立一個物理上的星型或樹型網路結構。在這方面,集線器所起的作用相當於多埠的中繼器。其實,集線器實際上就是中繼器的一種,其區別僅在於集線器能夠提供更多的埠服務,所以集線器又叫多口中繼器。
自己整理的,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㈥ OSI參考模型各層使用的網路設備是什麼
第一層:物理層(復PhysicalLayer)主要設制備:中繼器、集線器。第二層: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
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第三層是網路層(Network layer)
主要設備:路由器第四層是處理信息的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第五層是會話層(Session layer)
第六層是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第七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後四層主要是計算機軟體控制 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