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LC與外部設備的連接有哪幾類
大體分兩類
第一類:通訊連接
常用的就那幾種,232、485、MODBUS、乙太網、PROFIBUS、PROFINET等等
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的硬體支持的協議五花八門,需要自己根據相應的官方資料判斷
比如PPI、MPI是西門子的,且不開源
MODBUS是施耐德的,但它是開源的
第二類:外部I/O直連
這一類又大致分三種
數字量、模擬量、以及高速脈沖
㈡ 一個比較簡單的PLC控制系統(比如機械手)都需要包括哪些電子設備
哦,這需要實際來操作才行,你最好是列表啊, 一般的你像,PLC I/O接線排,24V電源,氣動的話要電磁閥回,氣缸,機械加答工件,線若干.控制器,驅動裝置,電機之類,必要還要有保護線路板之類的,==看你想做什麼了.
只是你說的這些動作的話,用不了幾個點的,也不難,按著他們手冊上的來我想就差不多.
㈢ 請問學PLC要哪些硬體設備
老師建議你買一台OMRON CP1H-XA40DR-A的PLC,本機就夠了,價格大約在2500左右,這款CPU集24路開關量輸入,16路開關量輸出,內置4路AD輸入,內置2路DA輸出。功能台大,不需要持擴展就能實現模擬量編程。這款PLC用的編程語言是CX-ONE2.0,很通用,能適應C1000H,C2000H,C200H,C200HE,C200HE-Z,C200HG,C200HG-Z,C200HS,C200HX,CJ1G-H,CJ1M,CP1H,CpM1(CPM1A),CPm2*,CPM2*-M*,CQM1,CQM1H,CS1D-H,CS1D-S,CS1G/CJ1G,CS1G-H,CS1H,CS1H-H,CV1000,CV2000,CV500,CVM1,CVM1-V2,FQM1-CM,FQM1-MMA,FQM1-MMP,IDSC,NSJ,SRM1,SRM1-V2等從大型到中型到小型各型號的PLC編程,而CP1E價格雖然便宜一些,大約在1500元左右,但功能有限,擴展有限,沒有內置AD與DA功能,且編程語言是特殊的CX-ONE FOR CP1E,只針對這款PLC有效,不通用。
選擇PLC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因為現在各款PLC的編程語言都是不通用的,不能互換。用熟了後誰也不願意換。本人認為OMRON的編程軟體好學好用,容易上手,且他們的PLC型號很多,價格適中。編程軟體老師這有,可以發給你,編程電纜用USB列印機電纜就行,與觸摸屏或電腦的通訊電纜可自己做,接線方法為PLC頭2,3,9接電腦頭的2,3,5就可以。其它的你可以買一個中間繼電器,建議用24V的,一個才20多塊錢。通過中間繼電器的開點可接電燈、電機的接觸器等。還需要一個24V開關電源,給PLC輸入點提供信號。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再買一台觸摸屏,方便對PLC的參數進行操作。
國產品牌老師認為北京昆侖通態的不錯,七寸屏2500左右,包含了大部分儀表、PLC的驅動程序。
㈣ PLC的輸入和輸出一般與什麼設備相連
輸入信號連接一來般有按源鈕開關,繼電器觸點,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的開關信號或者數字量信號,如果是模擬量模塊,還能接模擬量信號。例如測量溫度,壓力的感測器等。。。
輸出一般連接有繼電器線圈,指示燈,。或者一些驅動器。。。。如果是模擬量輸出模塊,還可以輸出模擬量信號,例如控制閥門的開啟度等。。。
㈤ plc輔助設備有哪些。比如變頻器什麼的,都是什麼作用 啊 !請有經驗人士解答!謝謝
(1)首先先要了解PLC在電氣控制中的作用:通過電腦上的編程軟體編寫程序,控制外設,它可以代替很多的繼電器和導線,並且在生產工藝改變時,外圍的硬體不變只需改變PLC內部程序,省去了大量的接線安裝工作。PLC的外圍設備常規的包括,PLC輸入端的按鈕、行程開關、各種感測器等開關量設備,還有經過變送器來的電流或電壓的模擬量信號,為實現模擬量控制,輸入端設備一般有各種測溫或測壓、或測流量,或側轉速等的感測器和把非電量變成電信號的變送器,當然若基本型PLC需要加裝模擬量輸入模塊;
(2) 在輸出端可以接接觸器、繼電器(繼電器吸合在控制接觸器,即小電流控制大電流),電磁閥,還可以去控制變頻器,因為變頻器工作需要開關量(控制啟停)和模擬量(控制轉速),PLC輸出都可完成,當然帶基本功能的PLC需加裝模擬量輸出模塊
希望有緣能夠幫到你
㈥ PLC常見硬體有哪些
PLC選型一般要考慮以下參數:
一、輸入輸出(I/O)點數的估算
I/O點數估算時應考慮適當的餘量,通常根據統計的輸入輸出點數,再增加10%~20%的可擴展
餘量後,作為輸入輸出點數估算數據。實際訂貨時,還需根據製造廠商PLC的產品特點,對輸入輸出點數進行圓整。
二、存儲器容量的估算
存儲器容量是可編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體存儲單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儲器中用戶應用項目使用的存儲單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於存儲器容量。設計階段,由於用戶應用程序還未編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設計階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調試之後才知道。為了設計選型時能對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採用存儲器容量的估算來替代。
存儲器內存容量的估算沒有固定的公式,許多文獻資料中給出了不同公式,大體上都是按數字量I/O點數的10~15倍,加上模擬I/O點數的100倍,以此數為內存的總字數(16位為一個字),另外再按此數的25%考慮餘量。
三、控制功能的選擇
該選擇包括運算功能、控制功能、通信功能、編程功能、診斷功能和處理速度等特性的選擇。
(一)運算功能
簡單PLC的運算功能包括邏輯運算、計時和計數功能;普通PLC的運算功能還包括數據移位、比較等運算功能;較復雜運算功能有代數運算、數據傳送等;大型PLC中還有模擬量的PID運算和其他高級運算功能。隨著開放系統的出現,目前在PLC中都已具有通信功能,有些產品具有與下位機的通信,有些產品具有與同位機或上位機的通信,有些產品還具有與工廠或企業網進行數據通信的功能。設計選型時應從實際應用的要求出發,合理選用所需的運算功能。大多數應用場合,只需要邏輯運算和計時計數功能,有些應用需要數據傳送和比較,當用於模擬量檢測和控制時,才使用代數運算,數值轉換和PID運算等。要顯示數據時需要解碼和編碼等運算。
(二)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包括PID控制運算、前饋補償控制運算、比值控制運算等,應根據控制要求確定。PLC主要用於順序邏輯控制,因此,大多數場合常採用單迴路或多迴路控制器解決模擬量的控制,有時也採用專用的智能輸入輸出單元完成所需的控制功能,提高PLC的處理速度和節省存儲器容量。例如採用PID控制單元、高速計數器、帶速度補償的模擬單元、ASC碼轉換單元等。
(三)通信功能
大中型PLC系統應支持多種現場匯流排和標准通信協議(如TCP/IP),需要時應能與工廠管理網(TCP/IP)相連接。通信協議應符合ISO/IEEE通信標准,應是開放的通信網路。
PLC系統的通信介面應包括串列和並行通信介面(RS2232C/422A/423/485)、RIO通信口、工業乙太網、常用DCS介面等;大中型PLC通信匯流排(含介面設備和電纜)應1:1冗餘配置,通信匯流排應符合國際標准,通信距離應滿足裝置實際要求。
PLC系統的通信網路中,上級的網路通信速率應大於1Mbps,通信負荷不大於60%。PLC系統的通信網路主要形式有下列幾種形式:1)PC為主站,多台同型號PLC為從站,組成簡易PLC網路;2)1台PLC為主站,其他同型號PLC為從站,構成主從式PLC網路;3)PLC網路通過特定網路介面連接到大型DCS中作為DCS的子網;4)專用PLC網路(各廠商的專用PLC通信網路)。
為減輕CPU通信任務,根據網路組成的實際需要,應選擇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如點對點、現場匯流排、工業乙太網)通信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