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對物流設施設備及操作的認識
一、物流設備的分類
物流設備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為整個物流系統提供了類似人體的骨架性質的支撐。況且物流設備是構成物流系統物質基礎的主要部分,其布局及水平、選擇與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物流功能的實現,影響著物流系統的效益 。
物流設備主要分為7大類,它們又各自分為許多小類。其中包括:
1.運輸設施設備,它又包括;公路運輸設施與設備,鐵路運輸設施與設備,水路運輸設施與設備,航空運輸、管道運輸設施與設備等。
2.倉儲設施設備,它包括:各種貨架,巷道堆垛起重機,輸送設備,自動化高層貨架倉庫等。
3.物流裝卸搬運設備,其中包括:叉車,起重機械,連續輸送機器等。
4.集裝單元化設備,其中有:托盤,集裝箱,集裝箱裝卸專用設備等。
5.流通加工設備,它包括:包裝機械、切割機械、印貼標記條形碼設備、拆箱設備、稱重設備等。
6. 自動分揀設備,它又有:條碼自動識別設備,自動分揀機(帶式分揀機、托盤式分揀機、浮出式分揀機、橫向移出式分揀機等。
7. 工業企業物流設施設備。
二、物流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現代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也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現代物流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大物流基礎設施與設備的資金投入,為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平台。為適應現代物流的需要,物流機械設備將向以下方向發展:
1)大型化、高速化
大型化:設備的容量、規模、能力越來越大;
高速化:設備的運轉速度、運行速度、識別速度、運算速度大大加快。
2)實用化、輕型化
實用化:設備好用、好修、易操作;
輕型化:在通用場合使用的設備要注意輕便、外形緊湊。
3)專用化、通用化
專用化:某些特殊的場合和物資需要專用設備來運輸、搬運、儲存等;
通用化:一般的物資盡量採用通用設備、器具進行物流活動,可提高物流效率,如托盤、集裝箱等集裝單元器將得到廣泛應用,並向標准化方向發展;
4)自動化、智能化
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於物流設備,實現物流作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是物流設備的發展趨勢。
5)成套化、系統化
在物流機械設備單機實現自動化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及網路通訊技術把各種物流機械設備聯接在一起,通過中央控制系統統一協調指揮,形成一個配套而高效的物流機械繫統。
② 物流設施與設備如何分類比較合理和科學
大體上要分為物流設施與設備、物流包裝設備、物流倉庫設施與設備、物流運輸設施與設備、物流裝卸搬運設備、物流集裝單元化設備、港口物流設施與設備、流通加工設備 、自動分揀設備、信息平台與設備等。
物流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倉儲、運載設施、以及計算及信息通訊設備等。
(2)物流設施設備的選擇標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自人類社會有生產剩餘開始,就有了儲存,倉庫是物資儲存的設施。按照不同的角度、特徵和標志,倉庫有自家倉庫、營業倉庫、公共倉庫、保稅倉庫及保稅堆貨物等。倉儲設施在整個物流中有著以下重要作用:
1、物資保管的功能。任何倉庫都具備一定的空間,用以容納物資。現代的倉庫不僅是放物場所,還具有各種設施起到適度的保管和保值功能。
2、調節物資供需的功能。供應與需求存在廣泛的聯系,同時也相當的復雜矛盾。供需不平衡時,倉庫的儲存可起到「蓄水池」式的調節作用。
3、調節物資運輸的功能。由於運輸工具的不同,運輸能力千差萬別。這種由於運輸能力的差異而造成的運輸矛盾,可用物資的儲存來解決,這便是物資儲存調節運輸的功能。
4、物資配送的功能。現代物流事業較發達國家的倉庫,已由原來的僅儲存貨物變為流通配送中心。也就是說倉庫要完成物資的分檢、配套、捆裝、流通加工等新的作業要求,使得倉庫具有了物資配送的功能。
5、節約物資的功能。節約物資的作用是間接表現出來的。因為人們的生產剩餘在一定時間的儲存而不至於造成浪費。
如上所述,物流是指物質資料從供應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實物性)流動,是創造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在整個創造經濟價值的活動中物流基礎設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③ 什麼是物流設施與設備
物流設施是指物流全過程中為物品流動服務的一切設施,它是物流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物流設施是保證物品以最快速度和最少的耗費保質保量地從生產地進入到消費地的重要前提條件,提高設施管理水平是物流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
物流機械設備是現代化企業的主要作業工具之一,是合理組織批量生產和機械化流水作業的基礎。對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物流設備又是組織物流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體現著企業的物流能力大小。
(3)物流設施設備的選擇標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物流設備是物流系統中的物質基礎,伴隨著物流的發展與進步,物流設備不斷得到提升與發展。物流設備領域中許多新的設備不斷涌現,如四向托盤、高架叉車、自動分揀機、自動引導搬運車(AGV)、集裝箱等
極大的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業中起著重要作用,極大的促進了物流的快速發展。
物流設備是物流技術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現代物流設備體現了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物流設備現代化、自動化程度較高,其特點主要表現在:
1、設備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設備結構越來越復雜,並且從研究、設計到生產直至報廢的各環節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2、設備出現了"四化"趨勢,即連續化、大型化、高速化、電子化,提高了生產率。
3、能源密集型的設備居多,能源消耗大;同時現代設備投資和使用費用十分昂貴,是資金密集型的,因而提高管理的經濟效益對物流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④ 物流機械設備選擇原則有哪些
物流設備行業整體增長20%以上
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雲、物流設備三大領域。2019年我國智能化物流裝備市場規模約1440億元,年度增長率約24.1%。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中,物流機械設備的選用不是越先進越好,而是必須根據系統設計的目標,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科學合理地配置和選擇。一般來說。物流自動化系統對機械設備的選擇必須符合以下的一般原則:
(1)標准化原則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中,應該盡量採用標准化的物流設備或部件、一是可以提高物流運作中的靈活性和互換性,二是可以降低設備和器具的購置和管理費用,以提高物流自動化系統的整體效率。
(2)合理化原則
在進行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時,應該從整個系統的角度來考慮,把機械設備視為整個物流自動化系統的一個子系統r根據系統的總體設計目標,綜合各種因素,選第合適的物流設備。每一類物流機械設備都有其基本功能,在選用設備時,要進行科學規劃,認真研究選用設備的固有特點,揚長避短,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配置方案,以求獲得最好的效果。
(3)適應性原則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中,物流機械設備的選擇應該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外部環境、物流任務和實際應用的需要,應滿足氣候、法律法規、人體工程學、管理要求等方面的需求。
(4)經濟性原則
物流自動化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經濟性要求,一方面不能盲目選用高成本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整個系統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
(5)配套原則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中,不僅要注意機械設備單機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整個系統各環節的銜接和合理匹配,要保證各種物流機械設備在動力、功率、尺寸、性能、容量等各方面互相配套,也要保證物流機械設備能滿足與人工操作相銜接的需要。
物流自動化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經濟性要求,一方面不能盲目選用高成本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整個系統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⑤ 企業對物流設施與設備的選擇應注意哪些方面
1、業務特點
倉儲物流企業,在有打算安裝貨架來提升倉庫的單位面積存儲能力時,首先應該問問自己,現有的業務是否適合安裝貨架。
合同周期。如果是承接的甲方的倉儲物流業務,那麼,第三方倉儲企業跟甲方一定是存在約定的合同周期的,如果合同周期短,比如一年,那麼,在考慮安裝貨架時,一定也要一並考慮到接下來如果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約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倉庫的貨架折舊費用,以及貨架在未來其他業務上的通用性。
2、貨架類型
倉庫的貨架種類比較多,具體每個貨架是什麼樣子的構造,不多講,大家自行搜索查詢,這部分,簡單分享不同貨架的特點:
橫梁式貨架。主要用來存儲品種多,單一品種批量少的貨物,比如橫梁式單進深貨架,每個排位只能存放一盤貨物。橫梁式雙進深,每個排位可以存放兩盤貨物(前後存放),不過此類貨架需要使用雙深位的叉車。
3、費用預算
配件設備。在安裝貨架時,我們通常還要從安全形度做一些其他的考慮。比如,貨架的立柱前的防撞柱、貨架兩端的防護欄、貨架高層排位上的防護網等,另外,影響貨架采購成本的因素還有,物流費用、安裝費用等。
配套設備。既然使用貨架來存儲,那麼,以往使用平面庫存儲時,所使用的叉車就在舉高方面就會存在問題,所以,企業還要采購或者租賃一些高位叉車來完成取貨和放貨作業,有了高位叉車,還要配置一定人數的叉車司機,叉車的維修保養等,也是需要費用的。
(5)物流設施設備的選擇標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物流包裝環節在生產和物流系統中都佔有重要地位,國內外相關的設備商也數量眾多,但由於行業特點不同,所選設備也有很大差異,所以行業集中度較低,中小設備企業占據市場主流,成為國內的典型現狀。
據奧卡姆拉(中國)有限公司物流系統事業部總監周向農介紹,物流系統集成商在包裝環節一般都採取外購設備為主,很少自己全面研發和生產包裝設備。
而在選擇物流包裝設備商時,「就近原則」是重要的一條,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廠商技術實力和裝備水平較為接近,各地都有不錯的供應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售後的跟蹤服務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環節,因為如果設備出現故障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對企業利益影響很大,就近選擇供應商,在後期維護時會更加方便和及時。
⑥ 物流設備與設施在物流運輸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概述 1.1 物流設施設備的基本概念 物流(logistics )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物流設施設備就是指進行各項物流活動和物流作業所需要的設備與設施的總稱。它既包括各種機械設備、器具等可供長期使用,並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物質資料,也包括運輸通道、貨運站場和倉庫等基礎設施。 物流設施設備是組織物流活動和物流作業的物質技術基礎,是物流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1.2 物流設施設備在物流系統中的 地位與作用 1、它是物流系統的物質技術基礎 2、是物流系統的重要資產 3、涉及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 4、是物流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1.3 物流系統規劃對物流設施設備的基本要求 基本目標:以最小的服務成本達到最高的服務水平。 1、合理採用 1) 系統的合理定位 根據實際需要及發展規劃在機械化系統、半自動化系統和自動化系統中做出合理定位。 2) 設備的合理選型 3) 合理配套1.3 物流系統規劃對物流設施設備的基本要求 1、 快速、准確、及時、經濟 2、 盡量選用標准化的設施設備 3、 適用性強 4、 佔用空間小二、 物流設施設備的分類 掌握物流設備與設施的類別體系,是從總體上把握物流設備與設施的關鍵。 根據不同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可將物流設施設備分為不同的種類。總起來看可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物流機械設備;二是物流基礎設施,如圖1-1所示。物流設施設備 物流設施 物流設備 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等 貨運站場、航空港口、 通訊設施 運輸設備 裝卸搬運設備 起重設備 儲存設備 流通加工設備 集裝單元器具 物流信息系統設備2.1 物流設施 物流設施包括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管道及港口、貨運站場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和通過能力直接影響著物流各環節的運行效率。2.2 運輸設備 在物流活動中,運輸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它承擔了物品在空間各個環節的位置移動,解決了供給者和需求者之間場所的分離,是創造空間效用的主要功能要素,具有以時間換取空間的特殊功能。 運輸在物流中的獨特地位對運輸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運輸設備應滿足運輸效率高、運輸成本低、智能化、通用化、安全可靠等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運輸設備的效能。2.3 裝卸搬運設備 裝卸搬運設備是指用於搬移、升降、裝卸和短距離輸送物料的機械。它是物流系統中使用頻度最大、使用數量最多的一類機械設備,是物流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流系統中,裝卸搬運作業是各環節相互連接的必不可少的作業,產品從出廠到用戶手中,往往要經過多次周轉,每經過一個流通終端,每轉換一次運輸方式都必須進行一次裝卸搬運作業。裝卸搬運的工作量和所花費的時間,耗費的人力、物力在整個物流過程中都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合理配置裝卸搬運設備直接影響運輸效率和運輸成本。2.4 儲存設備 儲存(Storing )即保護、管理、貯藏物品。 保管(Storage )是對物品進行保存和數量、質量管理控制的活動。 儲存設備是指在儲存區進行作業活動所需要的設備器具。 主要包括各種類型的貨架、起重堆垛機、商品質量檢驗器具和商品保管維護工具等。2.5 集裝單元器具 集裝單元器具主要有托盤、集裝箱和其他集裝單元器具。貨物經過集裝單元器具進行集裝和組合包裝後,提高了搬運活動性,貨物隨時處於准備流動的狀態,便於儲存、裝卸搬運、運輸等環節的合理組織,便於實現物流作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標准化。 2.6 流通加工機械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 )是指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地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拴標簽、組裝等簡單作業的總稱。它是商品流通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彌補生產過程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要、更好地銜接產需、促進銷售的一種高效、輔助性的加工活動。 流通加工機械是完成流通加工任務的專用機械設備,按照加工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金屬加工機械、木材加工機械等。2.7 物流信息技術設備 計算機硬體設備 有線網路設備 無線網路設備 信息自動採集設備 三、 物流設施設備現狀和發展趨勢 3.1 發展現狀 1、 國外發達國家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情況 第一階段:從19世紀末到本世紀30年代,是各國公路的普及階段。 第二階段:從30年代到50年代,是各國公路的改善階段。 第三階段:從50年代到80年代,是各國高速公路和干線公路高速發展階段。 第四階段為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是各國公路綜合發展階段。2 、我國設施現狀 「十五」期間,交通運輸結構要進行戰略性調整。 一是要解決我國公路路網結構不合理,技術等級低和站場設施不配套的問題; 二是要解決沿海港口大型深水和專業化碼頭明顯不足問題; 三是解決運力結構不合理問題。 「十五」交通工作的奮斗目標:是繼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提前十年建成國道主幹線系統奠定基礎,主樞紐港通過能力有較大增長,水運主通道條件進一步改善,西部地區交通建設取得明顯進展。3.2 發展趨勢 1、 大型化、高速化 2、 實用化、輕型化 3、 專用化、通用化 4、 自動化、智能化 5、 成套化、系統化
⑦ 物流企業的設備設施要求、管理要求、服務要求分別是什麼
設備設施要求:根據件量規劃出港攬收口數量,車位停靠數量,設備排放後並留有貨物堆放區域
管理要求:區域內監控無死角,做到3分(操作區,辦公區,生活區 各自分開)
服務要求:先進先出,及時解決客服咨詢的問題並做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