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網段,如何查看自己的IP屬於哪個網段
網段(network segment)指一個計算機網路中使用同一物理層設備(傳輸介質,中繼器,集線器等)能夠直接通訊的那一部分。例如,從192.168.0.1到192.168.255.255這之間就是一個網段。
路由器的IP比如是:192.168.1.1,那麼你的主機IP是:192.168.1.X。
路由(網關)的IP如果是192.168.0.1,那麼你的主機IP是:192.168.0.X。
(1)網段與設備怎麼測試擴展閱讀:
IP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IP編址方案、分組封裝格式及分組轉發規則,IP默認分配的子網掩碼每段只有255或0。
子網掩碼:在同一網段,要求網路標識相同。網路標識就是用IP的二進制與子網掩碼的二進制數據作'與'運算(可用WINDOWS計算器算二進制),所得結果,而不是IP地址前幾段相同就表示在同一網段。若網路標識相同,就表示在同一網段。
② 我這里有兩個網,一個是0網段,一個是1網段,怎麼讓這兩個網互通呢
需要一台三層設備,路由器(此路由需支持根據埠劃分vlan)/交換機都可以;
大體配置思路如下:
1、外網設置正常,如撥號或者靜態IP等;
2、內網設置兩個VLAN10和20,分別設置0網段和1網段,並綁定埠,在埠上設置分屬於網段的IP地址。
3、內網內所有0網段的網關設置為路由器/交換機上對應10vlan綁定埠的地址地址,1網段的網關地址設置為路由器/交換機上對應20vlan綁定埠的IP地址。
測試終端設備能否ping通該網段的網關地址(此處不通檢測路由器/交換機內網vlan配置),能否ping通外網地址(此處不同檢查外網配置)。
③ 雙網段設備的廣播如何選擇廣播網段
想知道怎麼劃分,首先你得了解網段地址和廣播地址的兩個概念。
1、網段地址也稱為IP地址。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英語: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譯為網際協議地址),是IP Address的縮寫。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目前還有些ip代理軟體,但大部分都收費。
2、廣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是專門用於同時向網路中所有工作站進行發送的一個地址。在使用TCP/IP 協議的網路中,主機標
識段host ID 為全1 的IP 地址為廣播地址,廣播的分組傳送給host ID段所涉及的所有計算機。例如,對於10.1.1.0
(255.255.255.0 )網段,其廣播地址為10.1.1.255 (255 即為2 進制的11111111
),當發出一個目的地址為10.1.1.255 的分組(封包)時,它將被分發給該網段上的所有計算機。
區別:網路地址是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每八位用英文的「.」分隔。而廣播地址是8位二進制數組成。
舉例如下:
網路地址192.168.1.88 子網掩碼255.255.255.0
則網段地址是192.168.1.0
復雜的:網路地址192.168.1.188 子網掩碼255.255.255.128
則網段地址是192.168.1.128
廣播地址的概念:
主機地址全為「1」(八位二進制數是255),就是廣播地址。
第一例中,192.168.1.255就是廣播地址。
第二例中,192.168.1.255也是廣播地址。
④ 區域網隨身WiFi和無線路由器如何檢測
區域網隨身WiFi和無線路由器需要檢測了,該怎麼辦呢,那麼區域網隨身WiFi和無線路由器如何檢測?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區域網隨身WiFi和無線路由器如何檢測,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方法/步驟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過光纖路由器來檢測區域網接入的無線路由器或隨身WiFi設備。進入光纖路由器後台WEB管理頁面,點擊“查看家庭網路狀態”按鈕進入。如圖所示:
⑤ 不同網段的設備在一個交換機上怎麼查出它的IP,用什麼軟體或是什麼方法急,在線等。
運行-cmd----ipconfig 回車
就能看到你自己的IP地址了
使用p2p 終結者 能看到當前區域網內的所有IP地址,找到後面標有主機的就行了
⑥ 網路設備光纖鏈路打環診斷方法
在IP網路中,光纖鏈路出現故障是經常出現的事情,光纖鏈路中間經過ODF、傳輸設備等多個節點,所以需要掌握診斷、定位故障位置的方法,一般就是採用在光纖鏈路的不同節點上,向端點設備打環,通過在端點設備上查看打環效果,來確認打環是否成功,如果打環成功,說明端點設備到打環節點之間的光路是正常。 下面以cisco路由器為例,說明cisco路由器上使用哪些指令 查看埠的收發光功率是否正常?如下,通過命令可以看到埠的發光功率為-5.9dBm,發光功率為-7.1dBm,都在正常范圍內,沒有超過正常閾值;收發光功率在正常范圍內,是打環測試的首要觀察對象,如果收光功率太低,則要在不同節點上打環,確認哪個節點開始收光功率開始異常,來定位故障點; 有些設備支持在埠狀態下,直接查看是否檢測到環路,但有些設備就不支持,對於不支持的設備,可以通過觀察埠的收發包數量,來確認是否正常環路。 先完成「硬環」或「軟環」操作,「硬環」即物理上將某個ODF架或設備側的收發兩根尾纖使用法蘭盤連接起來,「軟環」即傳輸設備上向端點設備打環,完成打環操作後,就是端點設備上的操作了。 首先,要將埠的計數器清零,使用命令 clear counter gigabitEthernet 1/1 ,將埠各計數器都先清零。 其次,正常情況下,設備會自動發送一些協商之類的報文,所以即使不人為手動發包,此時埠的發包數量也會不斷增加,假如打環正常的話,此時發包數量和收包數量是一致的,說明從打環位置到端點設備之間鏈路正常;如果此時收發包數量不一致,則說明打環異常,從打環的位置到端點設備之間鏈路有故障,需要將打環位置,往端點設備靠近,繼續打環測試。 使用命令 show interfaces gigabitEthernet 1/11 後,觀察輸出結果中的下面這兩行; 最後,可以通過人為發ping包,確認打環效果,本例中埠上配置的IP地址為192.168.87.146/30,而且埠狀態為up,所以在設備上向網段192.168.87.146/30其他主機IP發送ping包的話,報文會從這個埠發送出去,用來測試發出去的報文,是否會經過環路返回。 通過ping指令發送ping報文,觀察埠的收發報文數量,收報文數量可能會有一定的延遲,短時間收發包不一致,可能過幾秒就恢復一致;如果經過ping包測試,埠的收發包數量還能保持一致,則說明環路正常。 以上鏈路打環診斷方法,絕大多數網路設備都使用,不需要再為設備介面無法查看環回狀態而苦惱。⑦ 如何查看兩台電腦之間的網路是否暢通
Ping命令常用於測試網路的連通性,是否正常運行。
方法如下:
用其簡單的ping 命令,如: ping 192.168.1.1,可以ping前端的網關IP地址 ,區域網內其它的電腦IP地址,遠程的一個網站IP地址。
註:現在多數網路設備都有禁止ping的功能,因此有些網路實際上是通的,而通過ping命令卻顯示不通。
當ping命令返回下面的結果時,說明網路是通暢的:
5、如果顯示timeout則網路未連接或掉包。如果顯示位元組、時間等信自息則網路正常,時間的MS數越小,說明網速越快。
Ping 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統下的一個命令。ping也屬於一個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檢查網路 是否連通,可以很好地分析和判定網路故障。應用格式:Ping空格IP地址。該命令還可以加許多參數使用,具體是鍵入Ping按回車即可看到詳細說明。
⑧ 如何測交換機
1、吞吐量 作為用戶選擇和衡量交換機性能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吞吐量的高低決定了交換機在沒有丟幀的情況下發送和接收幀的最大速率。在測試時,我們在滿負載狀態下進行。該測試配置為一對一映射。
2、幀丟失率 該測試決定交換機在持續負載狀態下應該轉發,但由於缺乏資源而無法轉發的幀的百分比。幀丟失率可以反映交換機在過載時的性能狀況,這對於指示在廣播風暴等不正常狀態下交換機的運行情況非常有用。
3.Back-to-Back 該測試考量交換機在不丟幀的情況下能夠持續轉發數據幀的數量。該參數的測試能夠反映數據緩沖區的大小。
4、延遲 該項指標能夠決定數據包通過交換機的時間。延遲如果是FIFO(First in and First Out),即指的是被測設備從收到幀的第一位達到輸入埠開始到發出幀的第一位達到輸出埠結束的時間間隔。最初將發送速率設定為吞吐量測試中獲得的速率,在指定間隔內發送幀,一個特定的幀上設置為時間標記幀。標記幀的時間標簽在發送和接收時都被記錄下來,二者之間的差異就得出延遲時間。
5、錯誤幀過濾 該測試項目決定交換機能否正確過濾某些錯誤類型的幀,比如過小幀、超大幀、CRC錯誤幀、Fragment、Alignment錯誤和Dribble錯誤,過小幀指的是小於64位元組的幀,包括16、24、32、63位元組幀,超大幀指的是大於1518位元組的幀,包括1519、2000、4000、8000位元組幀,Fragment指的是長度小於64位元組的幀,CRC錯誤幀指的是幀校驗和錯誤,Dribble幀指的是在正確的CRC校驗幀後有多餘位元組,交換機對於Dribble幀的處理通常是將其更正後轉發到正確的接收埠,Alignment結合了CRC錯誤和dribble錯誤,指的是幀長不是整數的錯誤幀。該測試配置為1對多映射。
6、背壓 決定交換機能否支持在阻止將外來數據幀發送到擁塞埠時避免丟包。一些交換機當發送或接收緩沖區開始溢出時通過將阻塞信號發送回源地址實現背壓。交換機在全雙工時使用IEEE802.3x流控制達到同樣目的。該測試通過多個埠向一個埠發送數據檢測是否支持背壓。如果埠設置為半雙工並加上背壓,則應該檢測到沒有幀丟失和碰撞。如果埠設定為全雙工並且設置了流控,則應該檢測到流控幀。如果未設定背壓,則發送的幀總數不等於收到的幀數。
7、線端阻塞(Head of Line Blocking,HOL) 該測試決定擁塞的埠如何影響非擁塞埠的轉發速率。我們測試時採用埠A和B向埠C發送數據形成擁塞埠,而A也向埠D發送數據形成非擁塞埠。結果將顯示收到的幀數,碰撞幀數和丟幀率。
8、全網狀 該測試用來決定交換機在所有自己的埠都接收數據時所能處理的總幀數。交換機的每個埠在以特定速度在接收來自其他埠數據的同時,還以均勻分布的、循環方式向所有其他埠發送幀。我們在測試千兆骨幹交換機時採用全網狀方法獲得更為苛刻的測試環境。
9、部分網狀 該測試在更嚴格的環境下測試交換機最大的承受能力,通過從多個發送埠向多個接收埠以網狀形式發送幀進行測試。我們使用該測試方法用於千兆接入交換機測試中,其中將每個1000M對應10個100MB埠,而剩餘的100MB埠實現全網狀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