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增建築設施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怎麼寫
給你個提綱,參考下
第一章 總論
總論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要部分,要綜合敘述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並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
一、項目背景
(一)項目名稱
(二)建設性質:指新建或改擴建
(三)項目建設單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四)項目擬建設地點
(五)承擔可行性研究的單位及法人代表(或負責人)
(六)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支持該項目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包括國家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產業經營的有關方針政策,我市本項目所屬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城市規劃的要求,自治區對項目建議書的審定意見等。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要引用相關法規、政策、規劃的目錄和文號。
(七)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范圍
(八)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原則
(九)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概況
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項目發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況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料供應、生產規模、廠址(建設地址)、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和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都應得出明確的結論。可行性研究結論包括。
(一)市場預測和項目建設規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供應(或供水、供暖方式)
(三)廠址(建設地址)
(四)項目工程技術方案
(五)環境保護
(六)項目建成後的組織及勞動定員
(七)項目建設進度
(八)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九)項目財務和經濟評價
(十)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1、綜合評價: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環境評價等。
2、論證結論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部分中,可將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全貌有一個綜合了解。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並提出解決的建議。
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
這一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的發起過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發展過程,投資者的意向,投資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礎。為此,需將項目的提出背景與發展概況作系統敘述,說明項目提出的背景,投資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經進行的工作情況及其成果,重要問題的決策和決策過程等情況。在敘述項目發展概況的同時,應能清楚地提出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和問題。
一、項目提出的背景:闡述項目提出的理由和主要依據,如國家和地區產業政策、行業規劃、投資方向、市場因素,政府部門的有關文件和決定等。
二、項目發展概況
項目發展概況是指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進行的工作情況,包括:
(一)已進行的調查研究項目及成果
※(二)實驗、試制工作(項目)情況
(三)建設地址初勘和初步測量工作情況
(四)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提出及審批過程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目的意義:分析闡述項目建設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企業效益,發展城市建設,促進我市經濟建設等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及社會效益。
第三章 建設條件
一、項目區概況
1、地理位置及區域范圍
2、自然資源狀況:包括水文、氣象、土壤、河流水系等。
3、社會經濟條件
4、基礎設施
5、社會經濟狀況(農業):包括耕地面積、農村人口及農業勞動力,項目所在市產業結構、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收入情況等。
※6、項目關聯產業的發展現狀:產前、產中、產後的發展現狀(農業)。
7、項目建設地點選擇:按照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投資等方面做對比分析比較,選擇建設地點。
8、環境條件分析
9、各種費用比較
10、地形、地貌、地質的比較
二、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
1、政策環境
※2、資源優勢
※3、市場優勢
4、基礎設施條件:包括給排水、供暖、供電、交通、效能、運輸、通訊、能源及市場建設狀況等。
三、主要障礙因素及解決方案
※第四章 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屬工農業和經營性項目)
一、建設單位概況:發展歷程、現有產品類型,主營業務,企業制度,管理模式,人員結構等。
二、研發能力:企業自身及其技術信託單位的科研開發能力。
三、企業財務狀況:企業的資產負債及損益情況,銀行信用等級等。
※第五章 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
(屬工農業和經營性項目)
一、市場分析
1、產品市場供求現狀:國內外市場相關產品的供求狀況。重點調查目前國內同行企業的布局及生產銷售情況。
2、產品市場前景分析:分析預測項目產品未來的市場需求量及本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所佔市場份額。
3、項目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項目產品成本、價格、行業標准、質量要求和項目產品供需對同類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程度等。
二、產品生產及銷售方案
根據市場前景分析,提出項目產品的市場定位、生產規模、預期銷售目標。
三、銷售策略和營銷模式
四、銷售隊伍和銷售網路建設
第六章 項目建設方案
一、建設任務和規模
二、項目規劃和布局
※三、生產技術方案及工藝流程
四、項目建設標准和具體建設內容
凡由本項目投資的所有單項工程、配套工程均屬項目組成的范圍。
1、建設標准
項目產品技術參數、工藝流程、主要工藝設備選擇、主要原材料消耗指標等。
2、總平面布置
3、佔地面積及分析
4、土建工程
(1)主要建、構築物的建築特徵及結構設計
(2)特殊基礎工程設計
(3)建築材料
(4)附屬設施
(5)綠化
(6)其他
5、其他工程
(1)給排水工程
(2)暖通工程
(3)電器工程
(4)動力及公用工程
(5)地震設防
(6)生活福利設施
五、項目建設進度安排。繪制一張工程建設形象進度表(圖)。
第七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依據
二、項目建設投資估算
1、項目建設投資估算:土建投資及構成;設備投資及構成;流動資金;其他投資及構成。
2、無償資金投資方向:主要科技措施及投入估算;貸款規模及貼息估算;公益性建設措施及投資估算;前期工作費。
三、資金來源與籌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說明資金來源和籌措方式。
1、申請中央財政資金
2、申請自治區補足資金
3、地方財政配套能力分析
4、項目建設單位自籌及自籌能力分析
5、銀行貸款可靠性分析(需出具銀行貸款意向書)
6、其他資金
四、資金使用和管理。包括資金的分年度使用安排、有償資金和銀行貸款歸還措施與歸還計劃(為保證財政有償資金的歸還,要有由資質的單位進行擔保)等。
第八章 財務和社會效益評價
(屬工農業和經營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做社會效益評價)
※一、財務評價依據
說明相關的取費標准、財務制度規定、稅收政策、資金佔用費率、銀行貸款利率、貼現率(加工項目為10%,其他項目為8%)、項目計算期(12年)。
※二、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
1、銷售收入、詳細估算產品銷售收入、服務收入和其他收入。
2、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項目的城建稅、營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
※三、總成本及經營成本估算
1、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估算
2、項目總成本估算
3、經營成本估算
※四、財務效益分析
財務評價是考察項目建成後的獲利能力、債務償還能力的財務狀況,以判斷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
1、盈利能力分析:計算投資利潤率、靜態投資回欺期、財務內部收益率和財務凈現值等指標。
2、能力分析:計算資產負債率、銀行貸款償還期、財政有償資金償還能力等指標。
※五、不確定性分析
1、盈虧平衡分析
2、敏感性分析
※六、財務評價結論
※七、國民經濟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部分,是決策部門考慮項目取捨的重要依據,評價項目在經濟上的合理性。國民經濟評價採用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和外匯效果分析,以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也可計算經濟凈現值(ENPV)指標,涉及產品出口創匯或替代進口節匯的項目,要計算經濟外匯凈現值(ENPV,),經濟換匯成本或經濟節匯成本。
※八、不確定性分析
在對建設項目進行評價時,所採用的數據多數來自預計和估算。由於資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將來的實際情況可能與此有出入,這對項目投資決策會帶來風險。為避免或盡可能減少風險,就要分析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以確定項目的可靠性,這就是不確定性分析。
根據分析內容和側重面不同,不確定性分析可分為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進行的盈虧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視項目情況而定。
九、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對以上各項指標進行計算和分析以外,還應對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進行分析,也就是對不能定量的效益影響進行定性描述。
第九章 環境影響
一、環境影響。說明項目建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和後果。
二、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
三、環保部門意見
※第十章 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民增收效果評價
(屬農業建設項目)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
1、壯大主導產業和促進結構調整情況
2、產、加、銷、服各環節的利益聯結情況
3、輻射帶動作用:項目的輻射區域,帶動農戶數量,基地規模、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量,增加就業人數等
二、農民增收
項目區農民收入增長情況。分析項目區農民收入增長來源的變化情況、增長幅度,與非項目區農民收入進行比較。
三、其它社會影響
通過項目實施,對該地區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城市建設、環境保護、交通、旅遊、教育、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產業的積極作用。
第十一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與職能劃分:包括機構設置、機構職責、運行模式、勞動定員等。
二、項目經營管理模式:包括與基地、農民的聯結方式等(農業)。
三、經營管理措施:工程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等。
※四、技術培訓。根據生產技術要求,對企業員工或基地農民開展技術培訓的方法和措施。
五、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六、招標方式和招標范圍
七、"四制"實施辦法(項目法人負責制、合同制、監理制、工程質量領導負責制)
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根據前面各節的研究分析結果,對項目在技術上、經濟上進行全面的評價,對建設方案進行總結,提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主要內容有:
1.對推薦的擬建方案建設條件、產品方案、工藝技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影響的結論性意見
2.對主要的對比方案進行說明
3.對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和建議
4.對應修改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提出修改意見
5.對不可行的項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意見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爭議問題的結論
一、附件
附表1、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附表1-1、土建工程及其它費用
附表1-2、設備投資明細表
附表1-3、科技投資明細表
※附表2、流動資金估算表
※附表3: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附表3-1: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估算表
※附表4: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和遞延資產攤銷估算表
※附表5: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附表5-1:產品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附加估算表
※附表6:財務現金流量表(增量全部投資)
※附表7:貸款(含財政有償資金)還本付息計算表
二、附圖
1、現狀圖
2、總平面布置圖
※3、工藝流程圖(生產項目)
4、主要工程平面圖
三、其他附件
1、選址意見書
2、環境影響報告
※3、資源勘探報告(工業項目)
4、貸款意向書
5、其它
說明:如果屬於工業項目,第五章現在的內容比較簡單,還需要補充其它內容。前面帶※的內容,在編制城市基礎設施等非生產性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根據實際不需要論述,或者可以簡化。
B. 設備運行調試報告怎麼寫
調試情況裡面一般要包括:設備概況、調試的系統方案、調試過程(簡單描述有多人人參與調試,開始日期,結束日期等)、調試中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調試結論等。如下:
現負責設備維護,設備保養,固有資產管理,安全教育及SMT生產工藝改善工作。設備管理與驗收工作已完成,期間參與設備的性能分析,參與和監督設備的安裝調試,設備性能驗證、數據收集,輯寫驗收報告及其他驗收工作。設備的驗收評估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設備部件及功能驗證是否與技術合同一致;測試機台穩定性測試;機台端系統檢查;已建立設備履歷表,驗收報告和固資清單。
制定所管理設備設施維修技術方案,提出所管理設備設施預修理計劃,備品備件計劃;提出所管理設備設軟體(升級)計劃及方案。對設備故障的原因進行統計、分析,提出糾正措施,降低設備的故障率;建立設備維修質量、維修成本控制。
設備調試是干什麼的?
設備調試只是一個總稱,設備調試裡面又分很多種設備,比如機械類的電子類的等等等等,但是設備調試總的就是在設備安裝完成之後,進行設備的試運行,根據試運行的情況,進行設備的調整。
比如有線網路傳輸設備的調試工作,如使用調試設備和儀器等,調試載波通信設備、纖通信設備、調試數據傳輸設備等。
C. 設備評估報告怎麼寫
設備評估報告怎麼寫
設備評估報告怎麼寫,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不管是學社工還是職場人都需要學會寫報告,那麼設備評估報告怎麼寫呢?
輸煤專業設備運行狀態評估報告
1、輸煤設備(系統)狀態評估
1.1輸煤設備(系統)的概況(包含在評估期內運行方式)
1、輸煤上煤系統從汽車卸煤溝下的1號皮帶開始,布置到主廠房的6號皮帶結束,共6路11條皮帶,上煤系統出力600t/h。
2、儲煤系統為1、2、3號皮帶及斗輪堆取料機,共3路5條皮帶,儲煤出力為500t/h
3、整個輸煤系統原先設計一路運行,一路備用,在煤質較好的情況下基本能滿足我單位2台機組發電需求,如遇到煤質較差情況需兩路系統共同運行才能滿足生產需要。
1.2設備(系統)的工作性質
輸煤系統全年80%時間均為雙路運行,由於冬季下雪天氣及來煤不穩定情況,需頻繁進行堆取煤操作,系統運行負荷壓力較高,檢修維護時間都較為緊湊。
1.3運行情況
現有設備均正常運行,無設備有重大缺陷。
2、輸煤設備存在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
2.1 輸煤設備暴漏的缺陷
1、皮帶設計寬度過窄,機組高峰負荷一條皮帶無法滿足上煤需要。
2、除塵設備效率差,棧橋內部粉塵濃度超標。
2.2解決的辦法
1、對皮帶機進行技改,增加皮帶寬度及帶速。
2、已對1、2、4、5號皮帶除塵設備進行技改,由原先水浴式除塵器改為微霧除塵器。
3、總體情況說明
現輸煤系統基本滿足機組負荷要求,但隨著設備使用壽命問題,建議明年對輸煤系統進行階段性大修。
評估目的
評估目的是為珠海格力電工有限公司因股權變動之需提供價值參考。
評估范圍
納入本次評估范圍的是珠海格力電工有限公司擁有的截至評估基準日20xx年12月31日止的全部資產及負債。資產的賬面分類價值構成情況如下:
1、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存貨等,評估基準日流動資產賬面值為 156,941,135.26元。
2、長期投資:評估基準日賬面值為31,751,401.95元。
3、固定資產:評估基準日賬面原值為64,387,326.22元,賬面凈值為11,874,310.42元,其中:房屋建築物賬面原值為 3,858,181.89元,賬面凈值為1,362,083.14元;設備賬面原值為60,529,144.33元,賬面凈值為 10,512,227.28元。
4、在建工程:評估基準日賬面值為6,799,270.29元。
5、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工資、未交稅金、其他未交款等,評估基準日賬面值為152,882,909.80元。
納入本次評估范圍的資產與委託評估時確定的資產范圍一致。
價值類型及定義
本次評估結果的價值類型為市場價值。市場價值是指自願買方和自願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壓制的情況下,某項資產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
評估基準日
本項目資產評估基準日為20xx年12月31日,系由委託方與本公司協商確定。由於資產評估結果是對某一時點的資產狀況提出公允價值結論,選擇會計期末(或近期)為評估基準日
能夠全面反映評估對象資產負債的整體情況;同時本評估基準日與評估人員實際評估日期比較接近,評估人員能更好的'把握委估資產的基準日狀況,真實反映委估資產基準日的現時價值。本次評估以評估基準日有效的價格標准為取價標准。
一、評估范圍
xx印刷廠部分設備資產
二、設備概況
1、基本情況
xx印刷廠位於xx省。
2、設備概況
xx印刷廠的設備:聯想電腦、方箱機(二手20xx年出廠)、烤板機、手動液壓裝卸叉車各一台,膠印機、柴油發電機組兩台,手機一部也盤虧,汽車別克SGM7160SLx、長安麵包車SC6330各一輛。
三、評估目的和評估基準日
本次評估為該企業設備轉讓提供作價依據評估基準日為:20xx年5月31日
四、設備的清查核實
1、清查核實的內容
該印刷廠要轉讓的所有設備和車輛。
2、機器設備的分布情況設備均位於廠區內。
3、資產清查的過程與方法
⑴本次機器設備清查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機器設備評估明細表進行帳帳相符核查;
第二階段,進行現場清查盤點工作;
第三階段,編寫機器設備清查核實情況說明。
⑵現場清查盤點工作期間,評估人員對照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在現場對設備進行了實地勘察,對主要設備的運行情況、功能、外觀、使用及維修保養情況做了詳細了解;查閱了有關的經濟技術文件及原始購貨憑證並做了記錄或復印,為下一步評估工作做准備。
4、資產清查結論
該公司的主要設備由於投產使用時間較長,其目前技術狀態一般。有部分設備都已達到使用年限。
五、評估過程
1、按照評估操作規范的規定,填寫了《固定資產——機器設備清查評估明細表》、《固定資產——電子設備清查評估明細表》、《固定資產——車輛清查評估明細表》,並做到帳、表、物相符,且不重、不漏。
2、制定評估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
3、提請公司准備設備評估所需的技術、經濟資料。
4、對機器設備進行現場清查核實:評估人員到現場核實產權依據,對設備基本性能、狀況和工作環境進行整體評價,詢問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並由雙方做出現場核查記錄,為確定成新率提供直接依據。
5、分析有關技術、經濟資料,結合設備具體情況,進行評估計算。
6、復核和驗證有關評估值。
7、撰寫評估說明。
六、評估依據
1、本次評估的法規依據主要有:
⑴國務院《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1991.11
⑵原國家國資局《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實施細則》1992.7,《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執行)》1996.5
⑶財政部《資產評估報告基本內容與格式的暫行規定》1999.3,《資產評估報告基本內容與格式的補充規定》1999.6
⑷國家經貿委等六部委《汽車報廢標准》1997.7,國家經貿委等四部委《關於調整汽車報廢標准若干規定的通知》20xx.12
2、本次評估的計價依據主要有:
(1)國家機械工業局、機電產品價格中心編《20xx年機電產品報價手冊》;
(2)評估基準日當月《全國汽車報價及評估》、《電子市場》;
(3)《資產評估常用數據與參數手冊》(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4)向生產廠家及經銷商詢價;
(5)國家有關資產評估的法規資料。
D. 申請購置大型機器設備的報告書怎麼寫
需要機器的原因,和目標采購對象。
E. 酒店改造陳舊設備設施的報告怎樣寫
將設備設施的使用年限和更換原因寫清楚,再將更換後的好處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