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如何抓好鐵路安全管理
1、提高安全思想認識
2、強化安全管理責任
3、加強班組安全管理
4、加強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
5、嚴格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6、完善事故管理分析預測機制
7、加強設備質量管理和鐵路線的維護
2. 如何進行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是以設備為研究對象,追求設備綜合效率,應用一系列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設備的物質運動和價值運動進行全過程(從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驗收、使用、保養、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科學型管理。
企業設備管理規章制度
(1)設備前期管理辦法或制度 (2)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或制度 (3)設備潤滑管理辦法或制度 (4)設備檢修管理辦法或制度 (5)設備備件管理辦法或制度 (6)設備技術改造管理辦法或制度 (7)設備事故管理辦法或制度 (8)設備資產處置管理辦法或制度 (9)設備檔案管理辦法或制度 (10)設備統計管理辦法或制度 (11)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或制度 (12)設備工作考核與獎懲辦法或制度。
設備的管理:
一、要注意高溫天氣對設備的影響,持續高溫,設備高效運轉,需要注意溫度過高的問題,防止設備燃燒和毀壞; 二、要注意雨水對設備的影響,進入雨季,空氣潮濕,雨水多而勤,設備的防雨、防潮要提上日程; 三、要注意連續工作對設備的影響。野外工程項目,都在搶時間,爭速度、連續作戰,設備也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這種情況可以理解,但設備保養、維護一定要跟上。 四、要注意設備狀況,設備高效運轉,難免因「疲勞」出現損壞或不在正常狀態工作,切不可「蘿卜快了不洗泥」。帶病作業,必然造成大的損失。 五、要注意對「新手」的培訓。生產大忙季節,難免招用一些臨時工。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也陸續前來報到,對他們的工作熱情應當鼓勵,但是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使用的的防護措施,一定要向他們交代清楚,經考核他們確定掌握這些技術後,方可上崗,否則,決不能開綠燈。 六、要注意加強對設備管理制度的學習,設備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必須經常學習,否則就是老職工也會淡忘,而不按制度規定領用設備,就難以落實設備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對設備的損害和對使用者本人的傷害。因此,要經常學習設備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開展工作。 七、要注意整改設備隱患。「磨刀不誤砍柴工」對已知的各種設備隱患,如鑽機防護設備不全、機器漏油漏電、開關不靈活、儀表刻度不準等等,要逐一檢查核實,校正完善,確保設備完好率。 總之,工作越忙越要注意安全,設備使用率越高,越要加強檢修,任何疏忽、僥幸都會釀出不安全的禍端
3. 鐵路管理規范
法律分析:1、深化鐵路政企分開的體制改革
2、 堅持科學發展觀,穩步推進改革
3、加強鐵路安全管理隊伍建設 努力改善安全管理人員的經濟和生活待遇,積極吸引有文化 懂技術、會安全管理的專業化人才,增加安全管理教育投入,不斷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盡量克服運輸安全生產管理中一哄而上的形式主義弊端。
4、正確認識鐵路法規和規章制度在鐵路運輸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5、加大鐵路的科技投入,積極採用先進的鐵路技術裝備, 堅決淘汰落後的鐵路運輸設備。
法律依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鐵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設立的鐵路監督管理機構負責轄區內的鐵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和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統稱鐵路監管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負責鐵路安全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四條 鐵路沿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保障鐵路安全的教育,落實護路聯防責任制,防範和制止危害鐵路安全的行為,協調和處理保障鐵路安全的有關事項,做好保障鐵路安全的有關工作。
第五條 從事鐵路建設、運輸、設備製造維修的單位應當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執行保障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鐵路建設、運輸、設備製造維修單位的工作人員應當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實行標准化作業,保證鐵路安全。
第六條 鐵路監管部門、鐵路運輸企業等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組織應急演練。
4. 鐵路無線通信系統設備大修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1條鐵路無線通信是迅速傳遞信息,保證行車安全和提高運輸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全路通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無線通信系統的可靠使用和運輸生產的發展需要,必須有計劃地對其進行周期性大修。第2條無線通信分為干線、局線。業務上大修工程實行鐵道部、鐵路局、分局三級管理。在部、局統一計劃下,干線無線通信由鐵道部電務局、局線無線通信由鐵路局電務處或分局電務科歸口業務管理。為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加強大修工程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本辦法適用於列入電務固定資產的系統和設備。第3條大修工程是為恢復固定資產原有生產能力,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地、徹底地修理。大修時根據運輸生產的需要和技術發展水平,允許進行技術改造。第4條無線通信大修應符合鐵道部的總體規劃、技術政策和技術標准,符合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各項規定。通過大修逐步達到統一制式、統一設備、統一標准、為統一維修體制和方式創造條件。第5條大修技術方案由部、局無線通信業務主管部門(鐵道部為電務局無線機要通信處,鐵路局為電務處無線機要通信科)負責組織制定。部控項目,必須經過可行性論證。第6條大修前,必須根據設備技術鑒定情況,編制及報批計劃任務書,根據部、局管項目分別報部計劃司,局計劃處組織審批,確定大修規模、技術條件、投資估算、工程期限,確定設計和施工單位。第7條大修工程設計,必須按照批準的計劃任務書,採用部現行的標准設計和執行部頒的有關規定。主要設備必須選用鐵道部指定的生產廠家,並經過一定程序鑒定,得到鐵道部電務局認可的產品。第8條大修設計和施工,要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及先進的工作方法,開展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努力縮短工期,節約投資,嚴格按圖紙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大修工程質量。第9條無線通信系統進行大修或技術改造時,必須考慮系統的兼容性。第10條在大修工程中,設計、施工、使用和維修單位之間應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大修工程應立足於投產後的可靠運用和便於維修。第11條大修工程竣工後,必須按規定進行交接驗收。凡未辦理驗交手續的,不能開通使用。第12條電務處大修工程管理分工:
無線機要通信科根據大修周期、設備應用狀態、技術制式更新,提出大修任務書,負責工程系統方案,設備制式型號和技術標准,參加工程初步設計鑒定。大修科組織初步設計、施工設計、工程實施、施工管理。無線科與大修科應相互配合,質量良好地完成大修任務。第二章大修周期和范圍第13條無線通信系統設備已到大修期或設備制式淘汰,元器件及配線老化,機械強度不足,電氣性能指標劣化,以致造成系統質量下降,不能滿足運輸生產需要,而正常維修又無法解決時,應進行大修。第14條無線通信大修一般應按系統進行,逐段實施。單項設備指標下降嚴重影響系統質量時也可單項大修。第15條無線通信系統大修期一般規定為:
系統大修:8—10年
固定電台:有線—無線轉接設備,隧道中繼器:8—10年
車載電台:4—5年
攜帶電台:4—5年
漏泄電同軸電纜:20年第16條微波、衛星通信、短波、特高頻通信設備的大修周期:15年第17條無線通信系統大修主要工作項目
終端設備、電台、中繼器整修、更換。
復用及介面設備整修、更換。
有線—無線轉接設備及相應的有線通道調整、補強。
變更電台或通信站的位置。
天線、饋源、波導、跟蹤設備、引入電纜整修、補強或更換。
鐵塔、天線桿整修、補強或更換。
控制管理系統、交換系統、數據處理軟體的調整、補強或更換。
電源系統的改善、整修或更換。
改善防雷設施。增加或改善監測和檢測系統,更換主要測試儀表。
漏泄同軸電纜(LCX)整治,補強或更換。
改善場強分布,增強系統抗干擾能力。提高無線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質量。
生產房舍的大修、增補維修定員及必要的維修工具(車輛)等。第18條凡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根據具體情況可提前進行大修。
國家和部無線電管理部門明令禁止使用的系統、制式。
設備陳舊,維修配件沒有來源,而又沒有替代器件,嚴重影響行車安全,不能保證使用時;
在正常維修條件下,單項設備強度、主要電氣性能指標下降等不合格設備總計超過25%,嚴重影響行車安全,不能保證使用時;
部、局指定的技術改造項目。
5. 鐵路運營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制定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作業程序,保障鐵路旅客和貨物運輸安全。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鐵路專業技術崗位和主要行車工種崗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安全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安全意識。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護,使用的運輸工具、裝載加固設備以及其他專用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安全要求。
法律依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第五十六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制定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作業程序,保障鐵路旅客和貨物運輸安全。
第五十七條 鐵路機車車輛的駕駛人員應當參加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考試,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第五十八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鐵路專業技術崗位和主要行車工種崗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安全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安全意識。
第五十九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護,使用的運輸工具、裝載加固設備以及其他專用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安全要求。
第六十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鐵路設施設備的檢查防護制度,加強對鐵路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檢修,確保鐵路設施設備性能完好和安全運行。
鐵路運輸企業的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操作規程使用、管理鐵路設施設備。
第六十一條 在法定假日和傳統節日等鐵路運輸高峰期或者惡劣氣象條件下,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應急管理措施,加強鐵路運輸安全檢查,確保運輸安全。
第六十二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列車、車站等場所公告旅客、列車工作人員以及其他進站人員遵守的安全管理規定。
第六十三條 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維護車站、列車等鐵路場所和鐵路沿線的治安秩序。
第六十四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鐵路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實施火車票實名購買、查驗制度。
實施火車票實名購買、查驗制度的,旅客應當憑有效身份證件購票乘車;對車票所記載身份信息與所持身份證件或者真實身份不符的持票人,鐵路運輸企業有權拒絕其進站乘車。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為旅客實名購票、乘車提供便利,並加強對旅客身份信息的保護。鐵路運輸企業工作人員不得竊取、泄露旅客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