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鍍的工藝流程
一般包括電鍍前預處理,電鍍及鍍後處理三個階段。
完整過程:
1、浸酸→全板電鍍
銅→圖形轉移→酸性除油→二級逆流漂洗→微蝕→二級 →浸酸→鍍錫→二級逆流漂洗。
2、逆流漂洗→浸酸→圖形電鍍銅→二級逆流漂洗 →鍍鎳→二級水洗→浸檸檬酸→鍍金→回收→2-3級純水洗→烘乾。
塑膠外殼電鍍流程:
化學去油.--水洗--浸丙酮---水洗---化學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還原--化學鍍銅--水洗光亮硫酸鹽鍍銅--水洗--光亮硫酸鹽鍍鎳--水洗--光亮鍍鉻--水洗烘乾送檢。

(1)電鍍線設備前後處理怎麼分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電鍍需要一個向電鍍槽供電的低壓大電流電源以及由電鍍液、待鍍零件(陰極)和陽極構成的電解裝置。其中電鍍液成分視鍍層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屬離子的主鹽,能絡合主鹽中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絡合劑,用於穩定溶液酸鹼度的緩沖劑。
陽極活化劑和特殊添加物。電鍍過程是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經電極反應還原成金屬原子,並在陰極上進行金屬沉積的過程。因此,這是一個包括液相傳質、電化學反應和電結晶等步驟的金屬電沉積過程。
在盛有電鍍液的鍍槽中,經過清理和特殊預處理的待鍍件作為陰極,用鍍覆金屬製成陽極,兩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聯接。電鍍液由含有鍍覆金屬的化合物、導電的鹽類、緩沖劑、pH調節劑和添加劑等的水溶液組成。
『貳』 電鍍設備有哪些呀
電鍍(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製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
電鍍設備
一、電鍍工藝設備
電鍍車間所進行的生產工藝可分為三個環節,即鍍前表面處理、電鍍處理和鍍後處理。電鍍工藝設備一般是指上述直接對零件進行加工處理的生產設備。
鍍前表面處理的主要工序有磨光、拋光、刷光、滾光、噴砂、去油、去銹、腐蝕、中和以及清洗等。針對零件材料、形狀、表面狀況和加工要求,選擇其中適當的幾個步驟,對零件表面進行必要的修整加工,使零件具有平整光潔的表面,這是能否獲得優質鍍層的重要環節。鍍前處理工藝中,所用的主要設備有磨、拋光機,刷光機,噴砂機,滾光機和各類固定槽。
電鍍處理是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工藝。根據零件的要求,有針對性選擇某一種或幾種單金屬或合金電鍍工藝對零件進行電鍍或浸鍍等加工,以達到防蝕、耐磨和美觀的目的。電鍍處理過程中所用的設備主要有各類固定槽、滾鍍槽、掛具、吊籃等。
鍍後處理是對零件進行拋光、出光、鈍化、著色、乾燥、封閉、去氫等工作,根據需要選用其中一種或數種工序使零件符合質量要求。鍍後處理常用設備主要有磨、拋光機,各類固定槽等。
二、電鍍輔助設備
要想按工藝要求完成電鍍加工,光有電源和鍍槽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一些保證電鍍正常生產的輔助設備。包括加溫或降溫設備、陰極移動或攪拌設備、鍍液循環或過濾設備以及鍍槽的必備附件如電極棒、電極導線、陽極和陽極籃、電鍍掛具等。
1.加溫或降溫裝置
由於電鍍液需要在一定溫度下工作,因此要為鍍槽配備加溫設備。比如鍍光亮鎳需要鍍液溫度保持在50℃,鍍鉻需要的溫度是50~60℃,而酸性光亮鍍銅或光亮鍍銀又要求溫度在30℃以內。這樣,對這些工藝要求需要用熱交換設備加以滿足。對於加溫一般採用直持加熱方式。
2.陰極移動或攪拌裝置
有些鍍種或者說大部分鍍種都需要陰極處於擺動狀態,這樣可以加大工作電流,使鍍液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通常是光亮度和分散能力),並且可以防止尖端、邊角鍍毛、燒焦。
有些鍍種可以用機械或空氣攪拌代替陰極移動。機械攪拌是用耐腐蝕的材料做的攪拌機進行,通常是電機帶動,但轉速不可以太高。空氣攪拌則採用經過濾去除了油污的壓縮空氣。
3.過濾和循環過濾設備
為了保證電鍍質量,鍍液需要定期過濾。有些鍍種還要求能在工作中不停地循環過濾。過濾機在化學工業中是常用的設備,因此是有行業標準的設備。不過也是以企業自己的標准為主。可根據鍍種情況和鍍槽大小以及工藝需要來選用過濾機。
『叄』 電鍍後處理具體有哪些
電鍍後處理主要包括水洗、出光、鈍化、驅氫、抗變色處理、防銹處理、乾燥等。水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將沾在工件表面的鍍液徹底清洗干凈,防止鍍液對鍍層有腐蝕作用;二是防止將鍍液帶入下一工序的槽內,將溶液污染。 出光是對鍍層進行進一步處理,使鍍層更加光亮。鈍化是使鍍層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膜,可以提高鍍層的耐蝕性。 例如,鍍鋅層經鈍化後耐蝕性可提高6~8倍。驅氫是將電鍍過程中在陰極滲人工件的氫氣驅趕出來,以消除氫脆。 抗變色和防銹處理是使鍍層在以後的長期使用和儲存過程中不變色或不生銹。乾燥是電鍍件清洗後要立刻進行的工作。否則水膜中少量的電解質仍會對鍍層有腐蝕作用。『肆』 電鍍、表面處理、一共分為多少種,誰能幫我詳細的解釋一下
鋁氧化工藝包括化學拋光,電拋光,陽極氧化及染色。 傳統的鋁表面化學拋光溶液含硝酸,會產生有毒「黃煙」危害工人健康,污染環境。氧化通常在低溫下工作,需要冷凍設備,投資較高。 新工藝的特點:1、化學拋光溶液不含硝酸,不產生「黃煙」,消除環境污染,其產品質量達到含硝酸及傳統工藝水平,再經電拋光,可獲得表面鏡面光亮的效果;2、陽極氧化可在常溫下進行,氧化膜不亞於低溫傳統工藝的質量。3、直線電鍍線 直線式電鍍線為電鍍生產線最常見、最基本的形式,其結構簡單合理,工藝流程修改靈活,操作方便,廣泛應用於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線路板、電子元器件、五金電器等行業。 直線式電鍍線的控制方式分為自動 、半自動、手動等形式,目前自動控制普遍採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變頻器+觸摸屏控制方式,隨著電控技術的發展,工控機(上位機)技術已能成熟應用到該類型的生產線上,同工藝、小批量、多品種的產品已能實現混合生產方式,能滿足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2、直線電鍍線類型 2.1直線式電鍍線根據工件的裝夾方式不同可分為掛鍍和滾鍍二種形式。 2.2直線式電鍍線根據外形的不同可分為龍門式和懸臂式二種形式。2.3直線式電鍍線根據根據導軌立柱的結構不同可分為整體框架拼裝式和立柱基礎直聯式二種形式。龍門式全自動生產線懸臂式全自動鍍金銀生產線4、電子元器件高速連續電鍍設備1、高速連續電鍍自動線的特點1.1 鍍速快、效率高,電鍍線的鍍速,一般可達到7—8m/min,對有些產品甚至可達到20m/min;1.2 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質量穩定;,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1.3 適合各種電鍍區域控制的要求,既可全鍍,也可局部鍍;1.4 符合環保控制要求。2、高速連續電鍍設備介紹2.1 連續電鍍設備的基本結構2.1.1 連續自動電鍍設備一般由二部分組成,即傳送裝置及電鍍槽系統。2.1.2 電鍍槽系統一般都是採用子母槽結構,將母槽的葯水由泵抽到子槽,在子槽中對工件完成電鍍、清洗等工序,鍍液再從子槽流回母槽。如此周而復始,保證電鍍過程的連續進行。2.2 高速連續電鍍設備的類型根據工件類型可分為「卷對卷」式和「片對片」式,根據電鍍位置控制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浸鍍、輪鍍、壓板式噴鍍等類型。2.2.1卷對卷式連續全浸鍍生產線2.2.2卷對卷式連續局部浸鍍生產線2.2.3卷對卷式連續輪鍍(噴鍍)自動線2.2.4卷對卷壓板式噴鍍自動線2.2.5片式局部噴鍍自動線2.2.6片式連續全浸鍍自動生產線3、高速連續電鍍自動線的工藝流程 不同產品對鍍層要求不同,其工藝流程排布也有所不同,但基本過程一致,都需經過去油、活化、電鍍、清洗、烘乾等工序。3.1 IC塑封引線框架電鍍工藝流程 上料→電解去油→水洗→酸活化→水洗→預鍍銅一水洗→預浸(鍍)銀→水洗→局部鍍銀→回收→水洗→退鍍銀→水洗→防變色劑→水洗→高純水洗→吹風→烘乾→下料。3.2 接插件電鍍工藝流程 上料→電解去油→水洗→酸活化→水洗→鍍鎳→水洗→局部鍍金→水洗→活化→局部鍍錫鉛→水洗→中和→水洗→純水洗→吹風→烘乾→下料。4、發展趨勢 近年來,國內電子元器件業發展迅速,有望成為國際上最大的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因此,國內對於高速連續電鍍線的需求市場會逐漸增大,開發高性能的高速電鍍配套產品應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5、晶圓凸點電鍍設備 主要用於晶片上凸點的製作,主要包括金凸點、焊料凸點的製作。1、金凸點工藝:1.1設備條件:設備名稱:AIT噴鍍系統槽數:2基板尺寸:3~6″膜層均勻性:<5%1.2電鍍液:環保型無氰電解液。1.3凸點下金屬化膜:Cr/Au、Ti/Au 、TiW/Au 。1.4凸點下金屬化膜的腐蝕:電腐蝕和化學腐蝕。1.5金凸點高度:>20um。1.6金凸點尺寸:50×50um2。1.7金凸點表面狀態:晶粒細小且光亮。2、焊料凸點工藝:2.1設備條件:設備名稱:AIT掛鍍系統槽數:3基板尺寸:3~6″膜層均勻性:<5%2.2電鍍液:有機酸鹽電解液。2.3凸點下金屬化膜:Cr/Cu、Ti/Cu 、TiW/Cu 。2.4凸點下金屬化膜的腐蝕:化學腐蝕和干法腐蝕。2.5焊料凸點高度:>50um。2.6焊料凸點尺寸:Φ100um 。2.7焊料凸點表面狀態:光亮。3、發展趨勢
『伍』 水電鍍的前處理與後處理,為什麼要分開而不放在一起,前後處理就可以連貫了,上掛塑膠直接出來電鍍品、
您所說的應該是ABS塑膠電鍍問題,其實前處理和後處理是可以連在一起的,其好處就像你所說的那樣,中間可以減少一個工位,但是,機械如果太長,那麼使用起來很不利,載重負荷過大,機器容易壞,另外,如果不分開有很多產品良品率達不到要求的那麼理想,例如說,化學鎳產品出來後,有些產品需要進行換位,增加其導電效果,如果不換位,那麼到了後處理就很容易不導電,當然還有些實際操作的問題,不同的公司針對不同的產品,會設計不同的產線,在此就不一一講述了,以上謝謝。
『陸』 電鍍有哪些種類什麼是滾鍍什麼是吊鍍
電鍍車間所進行的生產工藝可分為三個環節,即鍍前表面處理,電鍍處理,鍍後處理。
電鍍工藝又分為三大類:
鍍前表面處理的主要工序有磨光、拋光、刷光、滾光、噴砂、去油、去銹、腐蝕、中和以及清洗等。針對零件材料、形狀、表面狀況和加工要求,選擇其中適當的幾個步驟,對零件表面進行必要的修整加工,使零件具有平整光潔的表面,這是能否獲得優質鍍層的重要環節。鍍前處理工藝中,所有的主要設備有磨、拋光機,刷光機,噴砂機,滾光機和各類固定槽。
電鍍處理是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工藝。根據零件的要求,有針對性選擇某一種或者幾種單金屬或合金電鍍工藝對零件進行電鍍或浸鍍等加工,以達到防蝕、耐磨和美觀的目的。電鍍處理過程中所有的設備主要有各類固定槽、滾鍍槽、掛具、吊籃等。
鍍後處理是對零件進行拋光、出光、鈍化、著色、乾燥、封閉、去氫等工作。根據需要選用其中一種或數種工序使零件符合質量要求,鍍後處理常用設備主要有磨、拋光機、各類固定槽等。
滾鍍嚴格意義上講叫做滾筒電鍍。它是將一定數量的小零件置於專用滾筒內、在滾動狀態下以間接導電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積上各種金屬或合金鍍層、以達到表面防護裝飾及各種功能性目的的一種電鍍加工方式。
掛鍍亦稱「吊鍍」,使用掛具吊掛工件所進行的電鍍。是最常用的電鑊窮斌。掛具要與零件接觸牢固,保證電流均勻地流經鍍件。掛具韻形式接生產的實際情況設計,必須裝卸方便。掛鍍適用於電鍍精密高要求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