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舶必備的救生,消防設備有哪些
1、救生衣
救生衣的數量應該按照船載重的人的數量來配備,必須要確保每人一件。同時在值班處所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衣,另在甲板易見處配備相當於乘客總數5%的救生衣。而且額外配備乘客總數10%的兒童救生衣。在每個顯眼的地方,應該貼好救生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保溫救生衣服
按每艇至少3套的數量配置於救生艇內,以確保老人及小孩或者婦女這些體質相對弱的群體的生命保障。救生圈:按船舶的結構和船長,在船兩舷、首尾配備,相應數量的救生圈。同時其中需要有一半以上的的救生圈配有自亮浮燈,至少有兩個救生圈上配有自帶福緣煙霧信號。

3、救生信號
在駕駛台內,救生艇筏內配備一定數量的救生信號。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方便發射信號出去,讓救援隊很好的確認方位,如,福緣火焰信號,福緣紅光火箭降落傘信號,福緣煙霧信號等。
4、通信工具
為了便於及時的獲得援救,船上也配備了大量的先進的遇險通信工具,這些通信工具有:中、高頻數字選擇性呼叫系統、手捏或高頻無線電話,指示位置的無線電應急示示位標、發現的雷達應答器等,這些無線電設備都轉置於駕駛台或報房內。
5、滅火設備
主要包括固定式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乾粉滅火系統、手提式和推車式滅火器、可攜機動消防泵、砂箱、防火毯、消防水桶和消防員裝備等消防用品,還包括探火和失火報警系統,其配置視船舶類型而異。
『貳』 船舶有哪些主要性能及分類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於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術性能、裝備和結構型式。船舶也是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的。以下是由我整理的船舶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船舶的結構
船舶是由許多部分構成的,按各部分的作用和用途,可綜合歸納為船體、船舶動力裝置、船舶電氣等三大部分。
船體是船舶的基本部分,可分為主體部分和上層建築部分。主體部分一般指上甲板以下的部分,它是由船殼(船底及船側)和上甲板圍成的具有特定形狀的空心體,是保證船舶具有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體強度的關鍵部分。船體一般用於布置動力裝置、裝載貨物、儲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種艙室。
為保障船體強度、提高船舶的抗沉性和布置各種艙室,通常設置若干強固的水密艙壁和內底,在主體內形成一定數量的水密艙,並根據需要加設中間甲板或平台,將主體水平分隔成若干層。
上層建築位於上甲板以上,由左、右側壁,前、後端壁和各層甲板圍成,其內部主要用於布置各種用途的艙室,如工作艙室、生活艙室、貯藏艙室、儀器設備艙室等。上層建築的大小、層樓和型式因船舶用途和尺度而異。
船舶動力裝置包括:推進裝置——主機經減速裝置、傳動軸系以驅動推進器(螺旋槳是主要的型式);為推進裝置的運行服務的輔助機械設備和系統,如燃油泵、滑油泵、冷卻水水泵、加熱器、過濾器、冷卻器等;船舶電站,它為船舶的甲板機械、機艙內的輔助機械和船上照明等提供電力 ;其他輔助機械和設備,如鍋爐、壓氣機、船舶各系統的泵、起重機械設備、維修機床等。通常把主機(及鍋爐)以外的機械統稱為輔機。
船舶電氣包括船上的主輔機及其他一些用電氣設備。
船舶的其他裝置和設備中,除推進裝置外,還有錨設備與系泊設備;舵設備與操舵裝置;救生設備;消防設備;船內外通信設備;照明設備;信號設備;導航設備;起貨設備;通風、空調和冷藏設備;海水和生活用淡水系統;壓載水系統;液體艙的測深系統和透氣系統;艙底水疏干係統;船舶電氣設備;其他特殊設備(依船舶的特殊需要而定)。
船舶的分類船舶分類 方法 很多,可按用途、航行狀態、船體數目、推進動力、推進器等分類
按用途,船舶一般分為軍用和民用船舶兩大類。軍用船舶通常稱為艦艇或軍艦,其中有直接作戰能力或海域防護能力者稱為戰斗艦艇,如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導彈艇和潛艇,以及佈雷、掃雷艦艇[2] 等,擔負後勤保障者稱為軍用輔助艦艇。民用船舶一般又分為運輸船、工程船、漁船、港務船等。
按船舶的航行狀態通常可分為排水型船舶、滑行艇、水翼艇和氣墊船;
按船舶的船體數目可分為單體船和多體船,在多體船型中雙體船較為多見;
按推進動力可分為機動船和非機動船 ,機動船按推進主機的類型又分為蒸汽機船(現已淘汰)、汽輪機船、柴油機船、燃氣輪機船、聯合動力裝置船、電力推進船、核動力船等;
按船舶推進器又可分為螺旋槳船、噴水推進船、噴氣推進船、明輪船、平旋輪船等 ,空氣螺旋槳只用於少數氣墊船;按機艙的位置,有尾機型船(機艙在船的尾部),中機型船和中尾機型船;按船體結構材料,有鋼船、鋁合金船、木船、鋼絲網水泥船、玻璃鋼艇、橡皮艇、混合結構船等。
按照國籍分為國輪(指在內國登記並懸掛內國國旗的船舶)與外輪(指在外國登記並懸掛外國國旗的船舶)。
按照航程遠近分為近海輪與遠洋輪。兩者的航行能力是不同的。
船舶的主要技術特徵有船舶排水量,船舶主尺度、船體系數、艙容和登記噸位、船體型線圖、船舶總布置圖、船體結構圖、主要技術裝備的規格等。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船體水線以下所排開水的重量,即為船舶的浮力,並應等於船舶總重量。船的自重等於空船排水量。船的自重加上裝到船上的各種載荷的重量的總和(載重量)是變化的,即等於船的總重量。
船舶載重量包括貨物、燃油和潤滑油、淡水、食物、人員和行李、備品及供應品等的重量。通常預定的設計載貨量與按預定最大航程計算的油、水、食物等的重量之和,稱為設計載重量。設計載重量時的排水量稱為設計排水量或滿載排水量。
船舶主尺度包括總長、設計水線長度、垂線間長、最大船寬、型寬、型深、滿載(設計)吃水等。鋼船主尺度的度量指量到船殼板內表面的尺寸,稱為型寬和型深,水泥船、木船等則指量到船體外表面的尺寸。
艙容指貨艙、燃油艙、水艙等的體積,它是從容納能力方面表徵船舶的裝載能力、續航能力,它影響船舶的營運能力。登記噸位是歷史上遺留下的用以衡量船舶裝載能力的度量指標,作為買賣船舶、納稅、服務收費的依據之一。登記噸位和載重量分別反映船艙的容納能力和船的承重能力。它們雖互有聯系,但 屬不同的概念。
船體形線圖是表徵船舶主體(包括舷牆和首樓、尾樓)的型表面的形狀和尺寸,是設計和建造船舶的主要圖紙之一。它由三組線圖構成:橫剖線圖、半寬水線圖和縱剖線圖。三者分別由橫剖面、水線面和縱剖面與船體型表面切割而成。
船舶總設計圖是設計和建造船舶的主要圖紙之一,它反映船的建築特徵、外形和尺寸、各種艙室的位置和內部布置、內部梯道的布置、甲板設備的布局。總布置圖由側視圖、各層甲板平面圖和雙層底艙劃分圖組成。
船體結構圖是反映船體各部分的結構情況 ,船體各相關部分的結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船舶主體結構是保證船舶縱向和橫向強度的關鍵,通常把它看成為一個空心梁進行設計,並用船中橫剖面結構圖來反映它的部件尺寸和規格。
船舶的主要性能浮性
是指船在各種裝載情況下,能浮於水中並保持一定的首、尾吃水和干舷的能力。根據船舶的重力和浮力的平衡條件,船舶的浮性關繫到裝載能力和航行的安全。
穩性
是指船受外力作用離開平衡位置而傾斜,當外力消失後,船能回復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穩性包括完整穩性和破艙穩性,其中,完整穩性包括初穩性和大傾角穩性。一般水面船舶的穩性主要是指橫傾時的穩性。船寬、水線面系數、干舷、重心高度、水面以上的側面積大小和高度,以及船體開口密封性的好壞等,是影響船舶穩性的主要因素。
抗沉性
是指船體水下部分如發生破損,船艙淹水後仍能浮而不沉和不傾覆的能力。中國宋代造船時就首先發明了用水密隔艙來保證船舶的抗沉性。船舶主體部分的水密分艙的合理性、分艙甲板的干舷值和完整船舶穩性的好壞等,是影響抗沉性的主要因素。
快速性
是表徵船在靜水中直線航行速度,與其所需主機功率之間關系的性能。它是船舶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對船舶使用效果和營運開支影響較大。船舶快速性涉及船舶阻力和船舶推進兩個方面。合理地選擇船舶主尺度、船體系數(尤其是方形系數Cb和棱形系數Cp)和線型,是降低船舶阻力的關鍵。
耐波性
指船舶在波浪中的搖盪程度、失速和甲板濺浸(上浪、濺水)程度等。耐波性不僅影響船上乘員的舒適和安全,還影響船舶安全和營運效益等,因而日益受到重視。
船在波浪中的運動有橫搖、縱搖、首尾搖,垂盪(升沉)、橫盪和縱盪六種。幾種運動同時存在時便形成耦合運動,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橫搖、縱搖和垂盪。濺浸性主要是由於縱搖和垂盪所造成的船體與海浪的相對運動,增加干舷特別是首部干舷、加大首部水上部分的外飄 ,是改善船舶濺浸性的有效 措施 。
操縱性
指船舶能按照駕駛者的操縱保持或改變航速、航向或位置的性能,主要包括航向穩性和回轉性兩個方面,是保證船舶航行中少操舵、保持最短航程、靠離碼頭靈活方便和避讓及時的重要環節 ,關繫到船舶航行安全和營運經濟性。
經濟性
指船舶投資效益的大小。它是促進新船型的開發研究、改善航運經營管理和造船工業的發展的最活躍因素,日益受到人們重視。船舶經濟性 屬船舶工程經濟學研究的內容,它涉及到使用效能、建造經濟性、營運經濟和投資效果等指標。
船舶的發展首先取決於社會對船舶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增長的大宗貨(原油、礦物穀物)運輸船舶在技術上已相當成熟,需求量一般不會有大的增減。成品包裝貨運輸船、成品油船、化學品船液化氣船、特大件工業裝備運輸船的需求有增長的趨勢 ,海洋開發所需的船舶和特種用途的高速船舶將會增加。相應地,對水翼艇、氣墊船、雙體船及小水線面船的研究將會加強。
船舶發展的第二個因素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燃油價格和裝卸費用的高昂,將促使人們從節能、減員和改進運輸方法(從整個運輸系統角度)等方面去研究新的船舶技術、新的能源利用、新的機型、自動控制方法和新的船型。
我國海商法上的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用於軍事、政府公務的船舶和二十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船舶,指的是依靠人力,風帆,發動機等動力,能在水上移動的交通手段。另外,民用船一般稱為船,軍用船稱為艦,小型船稱為艇或舟,其總稱為艦船或船艇。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船舶的基本樣式
『叄』 船上的主要部件都是
船體部位:船體由甲板、側板、底板、龍骨、旁龍骨、龍筋、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構件組成。
船或船舶,指的是:舉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風帆、發動機等動力,牽、拉、推、劃、或推動螺旋槳、高壓噴嘴,使能在水上移動的交通運輸手段。另外,民用船通常稱為船、船舶、輪機、舫,軍用船稱為艦、艦艇,小型船稱為艇、 舢舨、筏或舟,其總稱為艦艇或船舶。

船舶動力設備
船舶必須配置一整套符合規范要求的動力裝置和輔助設備後,才能在水上航行。這些動力裝置包括有船舶主動力裝置、輔助動力裝置、蒸汽鍋爐、製冷和空調裝置、壓縮空氣裝置、船用泵和管路系統、造水裝置和自動化系統等。這此機電動力設備主要集中於機艙,專門管理這些設備的技術部門是輪機部。
1、主動力裝置
船舶主動力裝置又稱"主機",它是船舶的心臟,是船舶動力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
(1)船舶主機
能夠產生船舶推進動力的發動機的一種俗稱,包括為主機服務的各種泵和換熱器、管系等。目前商船的主機是以船舶柴油機為主,其次是汽輪機。
(2)傳動裝置
把主機的功率傳遞給推進器的設備,除了傳遞動力,同時還可起減速、減震作用,小船還可利用傳動設備來改換推進器的旋轉方向。傳動設備因主機型式不同而略有差異,總的來說由減速器、離合器、偶合器、聯軸器、推力軸承和船舶軸等組成。
(3)軸系和推進器
船舶推進器中以螺旋槳應用最為廣泛,大多採用固定螺距或可調螺距的螺旋槳推進器;船舶軸系是將主機發出的功率傳遞給螺旋槳的裝置。船舶主機通過傳動裝置和軸系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推力,克服船體阻力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2、輔助動力裝置
船舶輔助動力裝置又稱"輔機",是指船上的發電機,它為船舶在正常情況和應急情況提供電能。由發動機組、配電盤等機電設備構成了船舶電站。
『肆』 在船舶電氣設備中有哪些重要設備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船舶工業發展迅速,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電氣設備自動化水平及整體性能,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我國具體國情自主創新,設備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標准。本文簡要分析了船舶電氣設備自動化現狀及發展趨勢,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關鍵詞:船舶電氣 自動化 發展趨勢0機械與工藝實踐研究表明,在船舶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可以促使航運經濟效益得到提升,航運安全得到保證,勞動環境及勞動生產率等得到提升與改善。特別是進入新時期之後,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國船舶工業電氣設備自動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更加緊密的結合機電設備,船舶機電合一目的得到實現。一、船舶電氣設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現狀分析(一)廣泛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現階段,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日趨成熟,也開始將計算機技術廣泛運用到船舶電氣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研究我國船舶電氣自動化發現,基本上能夠全局實現計算機自動化控制駕駛室、機艙以及貨物裝卸等諸多方面。(二)船舶自動化體系結構和功能研究發現,船舶綜合自動化技術將多種系統綜合起來,包括機艙自動化、航行控制自動化、機械操作自動化、貨物裝載自動化等方面,從結構組成角度來講,則可以劃分為工作母站、分控制系統及工作分站;通常情況下,在機艙總控制室設置一個工作母站,在駕駛室設置另一個,兩個工作母站互相獨立運行,單獨操作及同時操作都可以滿足。船舶類型及自動化程度的不同,也有差異化的分控制系統,一般來講,包括自動導航系統、冷藏集裝箱控制系統、泵閥控制系統等方面。(三)信息交互將先進的信號傳輸技術配備於工作母站及所有分控制系統中,構建一個系統完善的綜合信息交互網路,將一定數量的工作分站嵌入到網路內部,從而有效監測與操控各個設備。同時,所有的工作分站又分別發揮控制窗口的作用,聯網於上位船舶對外通訊設施,船舶之間與船案之間的信息交互藉助於數據傳輸及電子郵件的方式實現,促使船舶能夠更加安全可靠的航行,設備更加穩定高效的運行。二、船舶電氣自動化應用關鍵技術在船舶控制領域中應用自動化技術,主要是通過若干個關鍵自動化技術所體現的,首先是在軸帶發電機及電力推進系統中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其次是在主機控制系統中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且將人工神經網路故障診斷系統運用了過來。(一)電力電子技術在船舶電氣自動化控制中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可以從軸帶發電機及電力推進兩個方面來理解。船舶運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節能設施為軸帶發電,通過主機主軸驅動作用,同步運轉軸帶發電機及主機,結合主機運行及海洋狀況控制軸帶發電機。可以用直流傳動及交流傳動來劃分電力推進模式,科學技術的革新,交流推進技術逐步取代了直流推進,無換向交流電動機推進裝置最為廣泛運用。(二)自動監測報警系統在船舶自動化進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為機艙自動檢測報警系統,通過應用本系統,輪機值班員不需要巡迴檢測船舶主要設備的運行情況,且能夠自動報警和記錄列印;一般可以劃分為計算機檢測控制系統與常規儀表檢測兩個類型,從技術、功能角度來講,計算機檢測技術比傳統儀表檢測具有較大的優勢,特別是應用了 DCS原理及人工智慧,更加體現了計算機檢測優勢。(三)PLC技術現階段,逐漸興起了 PLC急速,其具有一系列優勢,如邏輯運算能力較強、編程模式難度較小以及結構比較的簡潔等,被廣泛運用到工業領域,也應用到船舶自動化控制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用於船舶中的 PLC技術,對其環境適應性有較高要求,需要能夠適應惡劣的海洋狀況,抗震、防潮功能等較為優越;操作維護起來比較簡單,目前,電站自動化控制、起貨機變速控制等運用到船舶自動化系統中,且具有不錯的效果。三、船舶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發展趨勢(一)監控綜合化研究發現,現階段船舶電氣設備的通用化、模塊化以及系列化目標已經實現,具體實踐中,可以靈活組態,藉助於觸摸屏及控制屏幕的控制按鈕,可以有效完成船舶的大量控制功能;這些基礎技術,促進了系統監控綜合化的實現。此外,因為有著不同的需求、先進程度以及性能水平等,在未來發展中,綜合監控系統必然會取代單機單獨控制系統,通過運用綜合監控模式,多重冗餘系統能夠成功構建,促使系統、船舶的可靠穩定性得到提升。(二)系統網路化現階段,在船舶自動化控制領域中,已經開始廣泛運用數字化技術及現場匯流排技術,且不斷成熟與提升,未來船舶發展將會採用集成化及網路化程度更高的現場匯流排技術,本技術能夠促使控制系統與現場模塊的雙向信息交互有效實現。一般情況下,會將雙層網路運用過來,分別為信息採集傳輸網路和控制信號傳輸網路,雙冗餘設計控制網路,促使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得到保證。同時,為了分散誤差與危險,會用若干個子網來劃分系統,這些子網之間有密切關系,但是卻互相獨立,藉助於網路互聯技術,有效聯接這些子網;如果有故障出現於一個子系統中,不會對其他子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連鎖反應問題不會出現。在信息採集控制角度,各個子系統具有密切聯系,促使總系統的高效性與全局性得到增強,同時,將設備網路冗餘設計運用到系統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系統的性能與生命力。而應用的 HMI,因為具有圖像展示及控制功能,可以促使系統的人性化、便捷化程度得到增強,數字化自動化技術逐步取代傳統繁瑣的人工操作,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此外,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與革新,研發利用了新一代大功率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船舶設備的可靠性與節能性將會提升。四、結語綜上所述,時代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革新,我國將會進一步發展提升電力自動化控制技術,那麼隨之發展船舶自動化技術,在提升自動化及智能化程度的基礎上,貫徹綠色環保理念,創新我國船舶生產與應用,促使全船智能管理得到實現,保證船舶運行的經濟性、安全性與可靠性。
『伍』 船舶安全設施包括哪些
你這問題涵蓋范圍太大了,還真是不好回答:
1,從大的角度來講,船舶本身就應該回是個安全設施,包括答船體、動力、操控等,哪一方面有缺陷都無法保證船舶的安全。
2,從小的角度來說,船舶配備的救生、消防、防油污、應急設備(包括舵機、通訊)以及主機的安保系統等等,都屬於船舶的安全設施。
3,船舶作為貨物運輸的載體,其本身受到天氣、自身結構、船員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存在各種不安全因素,例如平時的靠離泊、開關艙、設備保養作業,以及機艙設備的運行、保養等。所以船舶在設計建造過程中盡可能的做到減少這些不安全因素,如增加特殊部位的防滑功能、某些設備安裝限位開關等等,這些都屬於船舶的安全設施。
『陸』 運輸船舶的主要設備有哪些並介紹各種設備的用途。
主機,發電機,鍋爐,克令吊,錨絞機,舵機,雜物吊等,這些設備是船舶運營的基礎。
『柒』 公司想拓展船舶市場業務,請問造船廠建造一艘新船需要采購哪些主要設備
建造一條船是經過很多道工序,所以大大小小的需要的設備也就有很多,總體來說,船舶建造大致可分為:鋼板(型材)預處理、分段建造、分段塗裝、分段船台搭載,船體總組、船舶下水、水下舾裝、試航、交船。在上述各個工序中,幾乎都可以涉及到新的設備。從鋼板的預處(需要預處理的專業生產流水線,如噴漆泵等)開始,到鋼板下料,分段建造(需要焊接、切割、精度控制等設備),分段建造完工後進行專業的船檢,則需要探傷等設備,分段船檢合格後交下道塗裝工序。分段塗裝作業需要專業的塗裝設備,正常的船廠有專業的噴丸除銹、塗裝作業的房間,其配備有大型的除濕機、加熱烘乾機,(為了達到油漆噴塗的特殊條件)。同時為了噴丸除銹的環保,也有廢氣、灰塵處理設備。分段在轉交下道工序的時需要期中設備:在分段駁運時需要專業運輸分段的平板車,在船台搭載時需要高架龍門吊。當一塊塊的分段經龍門吊吊裝總組完成後,整個船體就完成即可下水。下水後還要經過水下的舾裝,舾裝所需要的設備基本都是些較小的次要設備。如:吊裝需要的手動葫蘆、電裝需要的些工具等。
『捌』 列舉船舶上典型的機械設備有哪些並簡要說明每個設備的功用。
船舶上最典型的機械設備,當然要屬柴油機了,其主要功用是驅動螺旋槳使船舶航行。
『玖』 船舶機艙的主要設備及功能
機艙主要有主柴油機,發電柴油副機,分油設備,鍋爐、舵機、造水機、製冷壓縮機等輔機以及相關的泵、管路等。
強烈建議閱讀《船舶柴油機》、《船舶輔機》、《船舶電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