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潛水鏡怎麼用
潛水鏡怎麼用
大家知不知道潛水鏡怎麼用嗎?潛水鏡是用來保護潛水者免於嗆水、保護眼睛免受水的刺激,能夠看清水下一切物體,那麼潛水鏡應該怎麼用呢?下面就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了解一下潛水鏡怎麼用吧。
一、潛水鏡怎麼用
進口潛水面罩:
1、吊起中央的部件,無需由面鏡分開中央的部件(部件各自備有 安全鎖,防止遺失)。
2、把 鏡片位置上的外部框架辦吊起。
3、換上鏡片。
4、即便是穿著了7mm手套,使用者能簡單地調節面鏡帶子。
5、事實上,使用者能簡單的用手指或手掌松開面鏡帶扣。
二、如何挑選潛水鏡
1、面鏡樣式:單視窗,雙視窗 單視窗面鏡,視野最大。
2、雙視窗面鏡,則可以更換近視鏡片,並且左右度數不同。 曾經也有過多視窗的面鏡,但目前並不流行,而且內腔空間過大。 內腔空間:內腔越大,越限制視野,注意說明書上的內腔容積或試戴,感覺鏡片是否更靠近面部。
3、是否適合自己的臉型:將先前選定的面鏡試戴,臉上仰45度角,面鏡帶繞向前方,將面鏡扣上臉部,屏氣(不能從鼻子吐氣),臉回復原位,左右搖晃,看面鏡是否牢牢吸住不會掉下來。如果是,就說明面鏡很貼合你的臉型。
一、面鏡的選擇
將面罩貼在臉上(不要讓頭發罩在裡面,這會影響防漏性能),然後鼻子輕輕吸氣,面鏡能一直吸在臉上的'則為合適(這過程中鼻子不能呼氣)。絕大多數人是不需要特別選擇針對自己臉型的面鏡,臉部寬度明顯比普通人寬和瘦窄的人(如刀臉,老外中比較常見),這些人需要窄臉款(或叫青少年款);臉部特別寬的人也需要選擇面罩寬的臉鏡,因為相對不夠寬的的面罩會擋住左右眼角,這就影響視線了。
二、面鏡的配帶
將面鏡的硅膠面罩貼上臉部,鼻子要罩在鏡內;可通過調緊膠帶的來加強面罩的緊貼性。戴好面鏡後,只能用嘴呼吸,並且不能用鼻子呼氣,否則會導致起霧和讓水進入鏡內。
三、面鏡的積水問題
當你浮潛一段時間後,會有一點水積在面鏡的鼻尖部份;這是正常現象,再好的潛水面鏡都保證不了下潛受到水壓時貼面部份完全無水滲入;但如果不止是鼻尖一點水的問題,那就確實沒戴好了。
四、面鏡的霧氣
人的眼睛和鼻腔是有水份的,部份水份在浮潛時會化為水汽。因面鏡內的空氣跟海水的溫度差異,水汽會在面鏡內的玻璃上形成霧氣。這會影響視覺,在復雜海域浮潛還會帶來危險。通常,可在浮潛前先用口水塗上面鏡內的玻璃上,但從我們的浮潛經驗來看這最多隻有10分鍾的效果,結果就是浮潛過程不時地塗口水;用好的專用防霧劑時效可以達幾個白天。
2. 浮潛需要哪些裝備
對於沒有浮潛過的人來說,准備齊全點還是有必要的,
1.面鏡+呼吸管+腳蹼是基礎,腳蹼不僅能保護你的雙腳,其推動力可以使你更省力更快到達目的,但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還是建議不要游遠,所以沒有必要使用腳蹼。
2.潛水襪。如果不會游泳的可能就不需要腳蹼了,那麼一定要買雙潛水襪。潛水襪能保暖並保護腳不被割傷。
3. 防水防曬霜。不能忘記烈日炎炎對皮膚的傷害,特別是去海島玩耍,防曬霜除了防曬指數要高也一定要防水,最好兩個小時能補塗一次。
4. 水母服。如果對於防曬霜沒有信心,潛水衣防曬效果會更靠譜。
5. 手套&泳帽。浮潛的時候帶著手套有備無患,防止手被珊瑚扎傷。而海水中鹽分容易讓頭發乾燥,泳帽也可以保護頭發免受海水的傷害。
6. 防水浮潛包。可以保護好你的鑰匙和護照等並隨身攜帶,比放在車上或賓館房間里安全。
7. 手機防水套。並不是經常浮潛的小夥伴就不用特別去敗一款防水相機,但是有個防水套,手機也能輕松下水!
面鏡、腳蹼、呼吸管都是可以在浮潛的地方借的,為了衛生考慮,更建議自己購買。
這是我第一次浮潛前在好東西購物推薦網上搜來的攻略,分享一下,希望有幫助!
還有最好帶一條毛巾,上岸的時候會冷,可以用來裹身體!
3. 潛水設備有哪些怎麼穿潛水設備(看了很多提問都沒說浮力調節背心穿在哪)
常用的潛水設備:
面鏡和呼吸管,腳蹼(蛙鞋)、濕衣、配重帶、BCD(浮力調節背心)、呼吸調節器、深度計和氣瓶壓力表、壓縮氣瓶;另外還有潛水電腦和指北針、手電筒等等。
穿潛水設備的一般過程:
選擇合適的配重塊,裝好放在一邊;穿上濕衣,檢查氣瓶,把氣瓶裝上BCD,連接呼吸調節器,檢查是否漏氣、BCD是否正常工作,各儀表是否正常,完成後穿上BCD;系配重帶,戴好面鏡和呼吸管,做完Buddy Check,拿著蛙鞋到下水點,穿好蛙鞋,咬住呼吸調節器開始呼吸,等待下水信號。
浮力調節背心,顧名思義就是一件無袖的背心,可以通過充氣、放氣來調整水下的浮力,結構有點像救生衣。壓縮氣瓶是安裝在BCD上的,和呼吸調節器連在一起。由於氣瓶較重,整套裝備穿起來並不容易,往往需要潛伴的幫助。
4. 簡易潛水具的潛水原理
簡易潛水器.它涉及人類潛水呼吸器具,屬於水下作業設備類。由供氣浮子、呼吸器和輸氣軟管等三部分構成。使用過程中,供氣浮子漂浮在水面上,空氣從傘形進氣管進入,經輸氣軟管輸送到呼吸器。呼吸器依靠進氣單向閥和排氣單向閥來保證潛水作業人員的呼吸正常進行。
你說的是這種嗎
5. 浮潛的裝備有哪些
浮潛多數在10米深度以上的海域進行,是現在比較熱門的水中運動,而一部分人對浮潛不太了解,不知道要哪些裝備。那麼浮潛的裝備有哪些呢?
1、 潛水面鏡:浮潛絕對少不了面鏡,戴了面鏡才能讓我們看清楚美麗的海洋奇觀。
2、 腳蹼:腳蹼寬大的面積能提供給你強大的動力,你不必靠劃動雙手產生動力,使得雙手能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比如樂趣無窮的水下攝影。
3、 呼吸管:呼吸管可以讓浮潛的人持續將頭埋在水中欣賞海底景觀,而不需頻頻抬頭換氣,可以較長時間的使身體處於海下,浮潛的時候更加方便。
4、 手套:因為海下的一些生物可能會觸及身體,一部分人會去觸摸魚群和珊瑚群,為了避免手受傷,可以帶上手套。
以上就是浮潛的裝備有哪些的介紹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浮潛基本知識浮潛的技巧
浮潛是指使用一根呼吸管在水面上 游泳 。浮潛者所需的裝備包括 潛水 鏡、蛙鞋、呼吸管和泳裝。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浮潛知識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浮潛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浮潛活動的起源
1、浮潛活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人類在潮間帶覓食求獵謀生的行為,亦可以說是人類接觸海洋的第一種活動。
2、浮潛技能也是荒島生存訓練中覓食所需要的最基本技能,擁有和掌握使用浮潛裝備,你就可以不帶食物到荒島上進行真正的野外生存體驗。
3、浮潛初學者僅需要短時間掌握少許技巧就可以使用浮潛三寶,因為通過呼吸管解決了游泳中最難掌握的換氣呼吸問題,所以比起學會游泳要容易得多。
4、浮潛僅利用浮潛裝備(即浮潛三寶--面鏡、呼吸管、腳蹼)就可以進行!浮潛英語為snorkeling 或是snorkelling(正式的叫法為Snorkel dive 或skin dive)。
浮潛活動的主要裝備潛水面鏡
讓你方便看清水底的動植物,當你嘗試在水中睜開眼睛,能看見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這是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光線到了水中會有折射。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據空氣中的光線來調節的,因此,面鏡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讓你有清晰的視線。面鏡與游泳眼鏡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僅罩著眼睛還罩著鼻子,這是因為潛水時為了防止擠壓,需要平衡鼻腔內的壓力,所以游泳眼鏡不能用於潛水。一般的面鏡由強化的安全玻璃鏡片、貼合臉型的橡膠或硅膠群邊及可固定位置的調整頭帶組成。強化的安全玻璃鏡片可以防止破碎成有高度危險的細長玻璃碎片。群邊的材質硅膠要強於橡膠,這是因為硅膠比橡膠耐用3-4 倍,不容易使皮膚過敏,更為柔軟和舒適。有些面鏡設有排水閥,是個單向活門用來排除面鏡內的積水。選擇面鏡的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合適和舒適與否,其他器材也是如此。一個不合適的面鏡可能會漏水還可能引起過敏,減少很多潛水的樂趣。測試面鏡合適與否,只要將面鏡輕輕放在臉上,(不必帶上頭帶)然後用鼻子吸氣,合適的面鏡會緊貼在臉上直到你呼氣。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要確定你能輕易地在面鏡外捏住鼻子。面鏡的樣式多種多樣,有單片鏡片,兩片鏡片和多片鏡片很多種,通常只有兩片鏡片的款式配有可矯正視力的鏡片。
呼吸管
當你的水面休息或浮游時,你的臉在水中向下看或找東西時,你可以通過呼吸管呼吸。其次,當水面有風浪時,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於波浪高度而避免讓水涌進嘴裡。在浮潛時,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裝備,你可以不用將頭抬出水面在水面浮上整整一天。一般的呼吸管設計是一端開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彎管。呼吸管的上半部(管身)通常是半硬的塑料管,下半部的咬嘴多由硅膠製成。一個合適的呼吸管要有適當的曲度(適合你自己的臉型),內徑2厘米左右,長度30~35厘米。合適的呼吸管除了舒適外還要呼吸容易。試用時, 可以將咬嘴放在嘴唇與牙齒之間,將管身靠在左耳前,咬嘴應該合適舒服,不會擦傷嘴部或造成下巴疲勞,並且,含在嘴裡是平直的。
腳蹼
腳蹼俗稱蛙鞋,寬大的面積能提供給你強大的動力,使你不必靠劃動雙手以產生動力,使得雙手能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腳蹼主要分為無跟和套腳型兩種。套腳型腳蹼一般用於溫暖水域或浮潛。無跟腳蹼要與潛水靴一起使用。大而堅硬的腳蹼使用起來速度快,但容易疲勞和抽筋(適合腿部力量大的人);小而柔軟的腳蹼缺少推動的力量。腳蹼有不同的材料、設計和特點。腳蹼的設計包括有:龍骨,用來增加腳蹼的硬度和平衡;排水孔,減低對腳蹼的阻力以增加效率;導流溝,讓水平滑地滑過腳蹼,增加速度。選擇腳蹼要根據你的體型、體力和潛水的環境,重要的是舒服和合適。
浮潛技巧練習面鏡的排水的練習必需先假設面鏡進水,以避免嗆水的潛在危險。另外因蛙鞋使用不當而抽筋亦可能使練習者有溺水的現象產生。因此在技巧練習時應聘請一位專業教練在旁指導,這樣便可將活動中的意外發生率降到最低。至於浮潛技巧大至可分為:
面鏡排水
雖然選擇了一組適合自己臉型的面鏡,但是在水面上浮潛時總會有些外來的因素使面鏡進水。如果水排不出來或者持續進水的話就必需注意是否有以下幾個問題:
1、面鏡配戴的位置是否正確。
2、面鏡和臉之間是否有頭發或異物夾在中間。
3、鼻子吐氣是否輕緩持久。
呼吸管排水
呼吸管進水的機率非常高,只要配戴的角度不對或稍大有波浪都會使呼吸管進水。另外從水底浮升到水面時呼吸管進水。這時你就可以利用排水的技巧將水自呼吸管中排除後繼續進行呼吸的動作。
呼吸管排水有兩種方式:
1、噴氣式是將肺里的空氣由口中短截而有力的呼出去,由於現在的呼吸管大多有排水閥的設計,所以在呼氣的力道上不必太過用力。
2、氣體膨脹式這種排水的方式是針對沒有排水閥的呼吸管在潛水後回升時所設計的技巧,在水底上浮的過程中先吐一些空氣在管中,並且抬頭抑望水面,等到達水面後呼吸管內的水自然就被膨脹的空氣擠出管外了。
呼吸控制
在水中的活動和陸地上的活動差異性非常大,尤其於水中阻力大,活動起來較費力,因此需要大量的氧氣補充。所以適當的呼吸控制也是減少二氧化碳產生和堆積的方式。
控制呼吸的方式有兩種:
1、橫隔膜呼吸是指水面每次吸氣時比平常吸氣來得深,由於吸氣較深當然速度較慢因此浮潛運動的模式也會因為呼吸的速度慢下來,但可增加氣體的交換量並相對的降低殘氣的比例。
2、快速呼吸這種呼吸方式是在水面快速游動時運用。這種呼吸可配合蛙鞋踢動的速度來調整,並以自行訂定,但快速的動作和呼吸並不能長久,在長距離或長時間的運用可能會導致缺氧。
7. 浮潛的專業的設備怎麼選
面鏡:與游泳用的防水鏡不同,潛水面鏡有用於平衡壓力的鼻囊,並可防止水進入鼻腔。
呼吸管:可以使人在浮潛時不用把頭抬離水面也能呼吸,在水肺潛水活動中,潛水者通常通過呼吸管來進行水面作業(如觀察水下環境等)。
蛙鞋:提供水下的推動力。和游泳不同,水肺潛水只是依靠腿部的運動來實現移動,而雙手通常用來作其他的事情(如水下攝影、操縱其他設備、儀器等)。
潛水服:即使是在熱帶地區最熱的日子裡潛水,最好也要穿上相適合的潛水衣,因為深水中的溫度比較低,而潛水活動在通常情況下並不象游泳那樣激烈,寒冷可能會造成疲倦、反應遲鈍、肌肉抽筋等症狀,因此一套合身、厚度適宜的潛水服是絕對必要的。
浮力調整器(BC):是控制浮力的裝置。在水面上時可以使潛水者輕易就浮在水面上,在水下時,可以通過微調BC內的空氣來實現最佳的浮力狀態(中性浮力)。
氣瓶:裡面通常裝的是高壓的空氣或混合氣體,供潛水者水下呼吸用。氣瓶需要定期送專業機構檢驗,對一般潛水愛好者來說,很少自己購買氣瓶的,通常只是向潛水店租用。
空氣壓力調節器:人不可以直接吸入氣瓶里的高壓氣體,這就需要通過空氣壓力調節器來進行壓力調節。調節器由一級頭和二級頭組成,一級頭用來連接BC,二級頭是用來呼吸的,許多潛水者都配有一個備用的二級頭。
潛水儀表:必備的潛水儀表有壓力表、深度表、羅盤、潛水計時表
配重和配重帶:配重是為了平衡潛水者本身、潛水服、各種潛水設備等所產生的浮力,通常配重是鉛制的,由配重帶拴在潛水者的腰上,如遇有某些緊急情況需要立即上升的,潛水者可以迅速解開配重帶、拋棄配重。(這里需強調的是,在深水中快速上浮至水面是很危險的)
輔助潛水裝備
潛水電腦:可以記錄潛水活動的各項數據,並可以直接給潛水者提示減壓時間等重要參數。
潛水刀:用途很多,主要是防止潛水者被魚線、漁網或海藻纏住時用的。
潛水浮標:潛水時必須在水面放置浮標,以告知水面船隻避開。
潛水日記:用來記錄你的潛水經歷,並最好由該次潛水活動的潛水長簽署以證明。
葯品箱:用來放一些常用葯,如創可貼、暈船葯、感冒葯、服瀉葯等。
水下記錄板:用來和潛伴在水下進行充分的溝通。
水下電筒:夜潛的必備工具。
裝備袋:專門用來放置潛水用品、設備,當然,貴重的東西最好隨身攜帶(如潛水電腦)。
專業潛水設備
潛水攝影、攝像機:有特別的防水外殼,用於水下攝影、攝像。現在許多攝影器材生產廠家紛紛推出與自己的攝影器材相匹配的防水外殼,也推出一些專用的水下攝影器材。
8. 請問浮潛道具呼吸管該怎麼用
合適的呼吸管除了舒適外還要呼吸容易,試用時, 可以將咬嘴放在嘴唇與牙齒之間,將管身靠在左耳前,咬嘴應該合適舒服,不會擦傷嘴部或造成下巴疲勞,並且,含在嘴裡是平直的。
當水面休息或浮游時,臉在水中向下看或找東西時,可以通過呼吸管呼吸。其次,當水面有風浪時,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於波浪高度而避免讓水涌進嘴裡。在浮潛時,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裝備,可以不用將頭抬出水面在水面浮上整整一天。
呼吸管設計是一端開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彎管。呼吸管的上半部(管身)通常是半硬的塑料管,下半部的咬嘴多由硅膠製成。一個合適的呼吸管要有適當的曲度(適合自己的臉型),內徑2厘米左右,長度30~35厘米。

(8)浮潛設備怎麼用擴展閱讀
呼吸管進水的機率非常高,只要配戴的角度不對或稍大有波浪都會使呼吸管進水。另外從水底浮升到水面時呼吸管進水。這時你就可以利用排水的技巧將水自呼吸管中排除後繼續進行呼吸的動作。
呼吸管排水有兩種方式:
噴氣式為將肺里的空氣由口中短截而有力的呼出去,由於呼吸管大多有排水閥的設計,所以在呼氣的力道上不必太過用力。氣體膨脹式這種排水的方式針對沒有排水閥的呼吸管在潛水後回升時所設計的技巧,在水底上浮的過程中先吐一些空氣在管中,並且抬頭抑望水面,等到達水面後呼吸管內的水自然就被膨脹的空氣擠出管外了。
如果心理緊張、水太涼或待在水裡時間太長,都可能抽筋。下水前的准備活動應當充分,在水裡時間別太長。一旦出現抽筋,千萬不要慌亂。
比方腳趾抽筋,那就馬上將腿屈起,用力將足趾拉開、扳直;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氣,仰卧在水面,用手板住足趾,並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讓收縮的肌肉伸展和鬆弛;手指抽筋時,手握成拳頭,然後用力張開,如此反復、即可解脫。
9. 潛水裝備穿戴步驟
穿戴技巧需要熟練
面鏡、呼吸管、防寒衣、蛙鞋,是潛水活動一定要用到的隨身裝備,雖然看似簡單,但也是有特定的穿戴或操作技巧的。
面鏡的穿戴
硅膠材質的面鏡調整帶都是據有彈性的,面鏡二端各自有一個調整扣具,可依松緊的喜好程度自行調整。最大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符合臉型,面鏡會滲水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符合臉型造成。那麼,面鏡的頭帶要調整至多緊呢?
初學者往往會認為將面鏡調整至最緊才不易滲水,其實,頭帶過緊一定會造成臉部的不舒適,卻不一定能避免滲水。
在陸地上可做個簡單的測試,首先,只要將面鏡貼在臉上,頭帶暫時不必套上,然後深吸一口氣,此時應該會感覺吸不到氣,卻可將面鏡穩穩的「吸」在臉上,這洋就表示這個面鏡是這合你的臉型的。然後將頭帶套上,不要調太緊,只要不會松脫即可,因為下水後水壓自然會將面鏡壓緊至臉上。
面鏡排水
即使是使用符合自己臉型的面鏡,在水面下仍有許多會讓面鏡進水的機會,例如下水前忘記使用除霧劑,而讓面鏡在水中起霧,這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海水進入面鏡里刷洗內部,然後再將海水排出也就除霧了。或者,使用不符合自己臉型的面鏡、在水中臉部肌肉動作太大、甚至是被潛伴不小心踢到、被打掉等,都有可能。所以,每個初學者都要學會面鏡排水。面鏡排水原理其實非常間單,只要讓面鏡內氣壓上升,空氣自然就將水擠出面鏡之外了。全面鏡排水並不需要太多的空氣,一口氣的量其實就能做數次面鏡排水。
呼吸管的使用
漂浮在水面的時候,可以靠呼吸管讓臉部浸在水中維持正常呼吸。使用呼吸管是用嘴部呼吸的,在咬著咬嘴呼吸的時候,以舌頭輕輕抵著咬嘴,感覺到有水進入口腔的時候,以用力吐氣的方式將水排出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在咬住呼吸管咬嘴的時候,千萬不要咬得太用力,因為咬嘴的部分都是軟質的塑膠材料,很容易被咬斷而損壞。
穿著與保養防寒衣
對新手來說,穿脫防寒衣可能會是種痛苦的過程,因為不管怎麼用力拉,防寒衣就是不肯乖乖的穿上身,因為太緊了。有一些穿著的小技巧提醒:
1.將防寒衣穿至小腿處,護膝部位穿至正確的位置。
2.將上半身防寒衣往上拉,穿至腰部,調整下半身的防寒衣,特別是跨下要貼合。
3.先穿右手(視個人習慣,先穿左手亦可),先套過手腕,穿到手肘,再穿到上臂,至肩膀都穿戴合貼。完全穿好一手後,再穿另外一隻手。此時要注意的是,當防寒衣穿上身後,四肢部位會很難再做旋轉調整,若是一開始穿的角度不對(特別容易發生在手部),最後會很難調整。
4.反手,或是請潛伴拉上背後的拉鏈,調整頸部的魔鬼沾。
10. 想買一套潛水裝備,潛水裝備都包括什麼呢裝備都有哪些功能
潛水裝備包括【濕式潛水衣(Wet Suit)】潛水衣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止潛水時體溫散失過快,造成失溫。其次潛水衣還可以體不被礁石割傷,以及水上母海葵等生物對人體的人傷害.
【面鏡和呼吸管(Mask and Snorkel)】面鏡是潛水員在水中的視窗。由於水的密度比空氣大,人類的眼睛在水中無法直接對焦,所以潛水員必須戴上面鏡,使眼睛的前面保有空氣的空腔,如此潛水員在水中才以正常的觀看。從事潛水活動的人最好挑選由專業潛水器材製造商所生產的面鏡。一來其材質較好,在高(水)壓的環境下使用起來較舒適,重要的是這類面鏡在製造過程中有極嚴格的品管把關,可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潛水的前後,會有一段時間在水面上浮游或者是休息,這時候潛水員就可利用呼吸管直接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而不須浪費氣瓶中有限寶貴的空氣。
【蛙鞋(Fins)】蛙鞋能讓潛水員在水中更有效率的游動,雖然蛙鞋有各式各樣的材質、型式及特性,但都具有二個共同點: 1.腳套;用來固定蛙鞋於潛水員腳上 2.蛙蹼;連接在腳套下方的蛙蹼能提供潛水員在水中的推進力 潛水用的蛙鞋材質較扎實,彈性好,推進力足以負荷潛水員及全套潛水裝備的重量,同時在水中一定是中性浮力或是會沉。
浮力控制器(BCD)】浮力控制器,是員在水中控制浮力的裝備。基本上BCD是由一個氣囊所構成,潛水員可以自由控制充氣和泄氣,藉以控制在水中浮力的大小。 適當控制BCD的浮力,就可以抵消潛水員在水中的重無重力的狀,這樣一來潛水員就可以輕松態自在的在水中漫步。 【調節器(Regulators)】調節器是在潛水時控制空氣供應的重要裝備,自發明了第一支開放式調節器之後,潛水員才能沒有牽絆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活動。目前使用於休閑潛水的調節器主要是開放式的。所謂開放式調節器是指潛水員經由調節器吸入水肺氣瓶內的高壓空氣,然後將廢氣直接吐入海中,不再回收,因此可以看到潛水員在呼吸之間有一大堆的氣泡從嘴邊冒出來。
【潛水電腦(Dive Computer)】可以記錄潛水活動的各項數據,並可以直接給潛水者提示減壓時間等重要參數。
【潛水刀(Dive Knife)】潛水刀為非常重要的工具,不可視為武器。為必要裝備之一。為遇到海草、魚線、繩索或網子糾纏時,最有效的排除工具。 潛水刀一般的材質以不銹鋼制,較高級的也有鈦合金制;刀把為塑料或橡膠制,刀刃部分應以雙刃一邊為鋒利開口,一邊為鋸齒開口;接近護手部前有一割漁線凹槽。具有切、割、撬、挖、敲、刺、掘、鋸、丈量等功能。潛水刀的刀鞘以橡膠或塑料製成,刀鞘上有一固定刀扣或套以將潛水刀固定在刀鞘上,另有兩條橡膠帶可綁在退上。
【潛水儀表(SPG)】必備的潛水儀表有壓力表、深度表、羅盤、潛水計時表,在水中隨時檢查自己的狀態,保證安全地潛水。
【配重系統(Weight)】配重帶俗稱鉛帶,主要功能是提供潛水員在水中的負浮力。 潛水衣本身具有相當大的浮力,因此需要配重帶的重量來抵消 ,否則潛水員將很難潛入水中。來自【智慧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