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設施布置的設施布置要考慮四個問題
1、應包括哪些經濟活動單元
這個問題取決於企業的產品、工藝設計要求、企業規模、企業的生產專業化水平與協作化水平等多種因素。反過來,經濟活動單元的構成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生產率。例如,有些情況下一個廠集中有一個工具庫就可以,但另一些情況下,也許每個車間或每個工段都應有一個工具庫。
2、每個單元需要多大空間
空間太小,可能會影響到生產率,影響到工作人員的活動,有時甚至會容易引起人身事故;空間太大,是一種浪費,同樣會影響生產率,並且使工作人員之間相互隔離,產生不必要的疏遠感。
3、每個單元空間的形狀如何
每個單元的空間大小、形狀如何以及應包含哪些單元,這幾個問題實際上相互關聯。例如,一個加工單元,應包含幾台機器,這幾台機器應如何排列,因而佔用多大空間,需要綜合考慮。如空間已限定,只能在限定的空間內考慮是一字排開,還是三角形排列等;若根據加工工藝的需要,必須是一字排開或三角形排列,則必須在此條件下考慮需多大空間以及所需空間的形狀。在辦公室設計中,辦公桌的排列也是類似的問題。
4、每個單元在設施范圍內的位置
這個問題應包括兩個含義:單元的絕對位置與相對位置。有時,幾個單元的絕對位置變了,但相對位置沒變。相對位置的重要意義在於它關繫到物料搬運路線是否合理,是否節省運費與時間,以及通訊聯絡是否便利。此外,如內部相對位置影響不大時,還應考慮與外部的聯系,例如,將有出入口的單元設置於靠近路旁。

⑵ 車間設備布置有哪幾種形式,各自有什麼優點,它們各自適用什麼范圍
一般來說有四種。
(1)、產品布置原則(流水線布置);
此布置適用於少品種大批量生產情況,優點就是物流量少,搬運距離短,生產周期短,庫存壓力少。缺點就是設備利用率低,設備備用零部件庫存可能比較大。
(2)、工藝布置原則(機群式布置);
此布置適合於多品種小批量場合。它的優點是機器設備利用率高,設備和人員方面的柔性高,設備投入相對較少,作業多樣化,利於員工發展。缺點就是物流量大,生產計劃與控制復雜,生產周期長,對員工技能要求高。
(3)、固定式布置(項目布置);
它是工程項目和大型產品生產採用的一種布置形式,適用於生產對象笨重而難移動的產品的場合。
它的加工對象位置,生產工人和設備都隨加工產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轉移。如工程建設、飛機廠、造船廠、重型機器廠等。
缺點就是場地空間有限,組織管理難度較大,物流需求動態變化。
(4)、成組布置原則(混合布置);
成組技術就是識別和利用產品零部件的相似性,將零件分類。一系列相似工藝要求的零件組成零件族。針對一個零件族的設備要求所形成的一系列機器,稱作機器組(製造單元)。
成組原則布置可以認為是產品原則布置的縮影,是將工藝原則布置系統轉化為接近產品原則布置系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廚房設備擺放布局原則 廚房裝修設備布局圖
都說聰明的女人擅長用鮮花來裝扮家裡的用餐區,既浪漫又有品位,同樣帶有花朵圖案的壁紙在家居裝飾中大受歡迎。廚房設備應該怎麼擺放?怎麼樣的布局才是最理想的?下面請看我為你推薦的廚房設備擺放方法原則及廚房設備布局圖。
廚房設備擺放方法原則
(1)按照工藝流程布局
根據丁_作實際需要選用設備,按照工藝流程順序布局設備,確保工作流程順暢。設計中需要考慮人員運動、'操作動作、物流順序,按照工作流程流水線運作,減少無效勞動,使物流生熟分開、潔污分離。例如,粗加工間一進門就應設有菜架、冰櫃,原料進人工作間,要有存放位置;其次就要有撿摘、清洗所箱的工作台、洗菜池、垃圾車,以及凈菜存放位a的貨架、運送的車輛。
廚房設備布局圖
(2)設備位置合理
同類設備、相關的設備應合理搭配,盡量設置在一起,便於協調與配合,合理應用。如將?要排煙排氣的設備設在一起,便於排煙眾集中排煙;同類的爐灶要按類別型號排在一起,如炒灶、湯灶、燉菜灶分類排放,便於與切配工序協調配合。
廚房設備布局圖
(3)人性化設計
考慮到人員使用順手方便,相關的設備位置合理設置,確保工作效率,如灶台與調料台;切配工作台(墩台)與水池、碗櫃、貨架等配屬設備要穿插設置保鮮工作台與拉門工作台,合理搭配,使用方便。圖5-5是一個大飯店的切配工作台,把保鮮工作台、簡易工作台、水池、檯面立架配合使用。刀工不用離位就可以洗涮、冷藏保鮮,
取放方便,檯面面積和檯面立架配合擴大了放置空間,操作方便。
廚房設備布局圖
(4)需要保持距離的設備
有些設備需要錯開布局,拉開一定的距商。冷熱設備、干濕設備要分開,生制熟制設備耍分開;需要開門的設備要留出開啟空間;不能緊貼灶台側面設置冰櫃、保鮮工作台等製冷設備;水池不能緊貼面案,
以免受潮發霉。
(5)留足操作間距
廚師操作需要預留操作間距,人員進出也需要預留通行寬度,有些設備也箱要預留一定的操作間距。有平開門的設備需要開門的空間,
如冰櫃就要考慮存取方便。這些間距根據實際需要有上限限制與下限限制的區別。掌勺廚師操作需要由灶台到荷台之間〇.8~1.2m操作間距,距離太小無法轉身垮腰,太大出菜打荷就需要跨步。對於傳菜通道就有下限限制,單人通行不能低於1.0m,雙人通行不能低於丨.3m。上限要求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⑷ 車間設備應該如何布置
(一)車間設備布置的內容
車間設備布置是確定各個設備在車間平面與立面上位置,確定場地與建築物、構築物的尺寸、確定管道、電氣儀表管線、採暖通通風管道的走向為止。
(二)車間設備布置的要求
一個優良的設備布置設計應做到:經濟合理,節約投資,操作維修方便安全,設備排列簡潔、緊湊、整齊、美觀。要做到上述各點必須充分地利用有關的國家標准與設計規范,特別是利用積累的敬仰和經過實踐考驗的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正確地充分利用這些資料,可以提高設計的技術水平和可靠性,也能大大節約設計工時,設備布置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生產工藝對設備布置的要求
(1)在布置時一定要滿足工藝流程順序,保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連續性。對於有壓差的設備,應充分利用高位差布置,以節省動力設備即費用。在不影響流程順序的原則下,將較高設備盡量集中布置,充分利用空間,簡化廠房體形。這樣既可利用位差進出物料,又可減少樓面的負荷、降低造價。但在保證垂直方向連續性的同時,應注意在多層廠房中要避免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過多地往返與樓層之間。
(2)凡屬相同的幾層幾套設備或同類型的設備或操作性質相似的有關設備,應盡可能布置在一起,這樣可統一管理,集中操作,還可減少備用設備,即互為備用。
(3)設備布置時,除了要考慮設備本身所佔位置外,還必需有足夠的操作,、通行及檢修需要的位置。
(4)要考慮相同設備或相似設備互換食用的可能性,設備排列要整齊,避免過松,過緊。
(5)要盡可能地縮短設備間管線。
(6)車間內要留有堆放原料、成品和包裝材料的空地,以及必要的運輸通道切盡可能避免固體物料的交叉運輸。
(7)傳動設備要考慮安裝安全防護裝置的位置。
(8)要考慮物料特性對防火、防爆、防毒及控制雜訊的要求。對雜訊大的設備宜採用封閉式隔間等。
(9)適當留有擴建餘地
(10)設備之間或設備與牆之間的凈距離大小雖無統一規定,但設計者應結合布置要求及設備大小、設備上連接管線的多少、管徑的細粗、檢修的頻繁程度等因素,再根據生產經驗決定安全距離。
⑸ 車間生產設備的布置方式都有哪幾種各有何特點適合於何種場合
車間生產設備的布置有機群式和流水線兩種布置。
(1)機群式布置按工程或工藝專業化原則,將同類機床布置在一
個區域其特點是對產品品種適應性強,有得工藝管理和提高設備利用率,生產管理方便,一般工件加工路線長周轉多,生產周期長在製品量大且流動資金佔用多,車間之間協作多,管理工作復雜。
(2)流水線布置按生產對象專業化原則對某種零件(或零件組)
按其加工順序來排列各種生產設備和輔助設備組成流水線。其特點:單一品種流水線,適用於大量生產方式;多品種(成組、可變)流水線,適用於少品種成批生產。
柔性製造系統(FMS)由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為主的機床系統,物料搬運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的柔性製造系統。有很高的柔性加工可變性,特別適用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具有高效自動化水平高的特點。
⑹ 設備選型需考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設備選型要統籌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技術性、防腐性、成套性、生產性、節能性、維修性、環保性等性能。且要掌握國內外新設備的信息。對引進國外設備要多方技術交流、詢價、對比,認真談判,選擇先進、適用的設備。
(1)設備的可靠性: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它表示一個系統,一台設備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使用條件下,無故障地發揮規定機能的程度。
(2)設備的的安全性:是指設備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保證安全的程度。
(3)設備的經濟性:是指設備在壽命周期內支出總費用的大小。
(4)設備的技術性:是指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的特性。
(5)設備的防腐性:是指設備本身具有防止介質腐蝕的性能。
(6)設備的成套性:是指各類設備之間及主輔機之間配套的程度。
(7)設備的生產性:生產性即設備的生產效率。選擇設備時,力求選擇以最小地輸入獲得最大地輸出的設備。
(8)設備的節能性:是設備對能源利用的性能,一般以設備單位開動時間的能源消耗量來表示。如小時耗電量、耗汽(氣)量;也有以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耗量表示的,如每噸合成氨耗電量等。
(9)設備的維修性:又稱為可修性、易修性。它直接影響設備維護和修理的工作量和費用,維修性能好的設備,一般是指設備結構簡單,零部件組合合理,維修時零部件可迅速拆裝,易於檢查、易於操作,通用化和標准化,零部件互換性強,配件供應充足。
(10)設備的環保性:是指設備的雜訊、泄漏或排放有害物質時對環境污染的程度。選擇設備時要把雜訊控制在標准范圍之內,杜絕泄漏點,對排放的廢氣、廢渣、污水要配備治理設施。
⑺ 基站機房設備布置時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基站設備機房的種類:
基站機房根據機房與鐵塔的相對位置,分為塔側房和塔下方。勘察時一定要對機房的種類分清楚。
基站設備機房的平面布置:
基站機房的布置是設計中的重要一環,要重視。機房的布置包括對BTS設備、開關電源、蓄電池、傳輸設備、走線架、空調、交流配電箱、饋線路由等的布置。注意測量棚頂上檐距窗戶上部的高度,以便考慮安裝走線架的方式。

基站機房
通信基站設備機房承重和結構:
在國家通信部門特定的安全設計標准中的通信基站機房的承重要求為600千克/平方米,一般採用在地面安裝承重槽鋼。
畫出復雜機房房子的結構,以便確定饋線的路由走線圖及長度。如果機房發生變化,可以利用房子的結構圖作出相應的調整。觀察機房的頂棚是否有吊棚,如有,需注意走線架的固定方式是否合理,記錄機房周圍走廊的布局,以便對饋線的敷設作出考慮,如增加走線架等。
⑻ 設備選擇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設備選擇是指根據企業生產的發展需要,有計劃地增添或引進技術上先進適宜、經濟上合理合算的新設備。設備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1、設備的生產率
設備的生產率一般用設備功率和效率等指標來衡量,也有一些設備以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產量來衡量。企業在選擇設備時,必須使設備的生產率與企業的生產任務相適應。計算生產任務不僅要結合企業當前的生產和經營情況,分析產品的市場佔有狀況,還應考慮企業的長遠規則,預測市場變化和發展趨勢。
2、設備的可靠性
設備的可靠性實質上是反映設備性能或精度的保持性,運行的穩定性。這兩方面對於保證產品質量,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是十分重要的。選擇設備時,要認真分析和研究生產廠家所提供的有關資料,對反映設備可靠性的指標進行論證。
3、設備的維修性
設備的維修性是指需要修理的系統、設備、零部件等所具有的維修的程度和性質。設備應易於檢修、便於拆卸,互換性好,能縮短維修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維修費用。在進行設備選擇時,應考慮設備結構的易修性,同時也要考慮生產廠家對配件的供應情況和提供維修服務的可能性等。
4、設備的耐用性
設備的耐用性是指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以設備的使用年限來表示。設備的使用壽命愈長,每年分攤的折舊費愈少。企業在選擇設備時,既要以自然壽命期為主,又要考慮無形磨損的因素,適當選擇耐用性長的設備。
5、設備的安全性
設備的安全性是指設備對生產安全的保證程度。設備的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和環境保護等。例如,所選用的設備有無安全保護裝置,清除和防止「三廢」污染措施等。
6、設備的節能性
設備的節能性是指設備節約能源的能力,設備的節能性好,可以大幅度降低設備的使用費用,提高壽命周期內的經濟效果。
7、設備的成套性
設備的成套性是形成企業生產能力的前提條件。特別是選用國外設備時,成套選購往往比分開購買主機和輔機合適,可節約投資費用和節省外匯。
8、設備的經濟性
設備的經濟性是選擇設備的綜合指標。它不僅要考慮設備的投資費(自製設備包括研究、設計、製造費用,外購設備包括購置費、運輸費、安裝調試費),還要考察設備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的使用費(包括維修費、保險費、能源消耗費等)。總費用最少,又能完成規定的任務,這樣的設備綜合效益好,經濟性最佳。
9、設備的環保性
設備的環保性是指設備對環境保護的性能。環境保護一般以設備的雜訊和設備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污染的程度來表示。在選擇設備時,應選擇雜訊控制在保護人體健康的衛生標准范圍內的設備。
10、設備的靈活性
設備的靈活性是指設備對不同工作條件、操作使用和通用多能的適應程度。靈活性內容包括:一是在工作對象固定的條件下,設備能夠適應不同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操作使用比較靈活方便;二是對於工作對象可變的加工設備,要求能夠適應多種加工性能,通用性強;三是結構緊湊、重量輕、體積小。上述這些因素是相互聯系,互相制約的。因此,企業在選擇設備時,對各種因素要統籌兼顧,權衡利弊,
綜合評價,選擇購置設備的最優方案。
⑼ 設施布置的設施布局方式的比較
工藝導向布局適合於處理小批量、顧客化程度高的生產與服務,其優點是:設備和人員安排具有靈活性;其缺點是:設備使用的通用性要求較高的勞動力熟練程度和創新,在製品較多。
產品導向布局適合於大批量的、高標准化的產品的生產,其優點是:單位產品的可變成本低,物料處理成本低,存貨少,對勞動力標准要求低;其缺點是:投資巨大,不具產品彈性,一處停產影響整條生產線。
其實,工藝導向布局與產品導向布局之間的區別就是工作流程的路線不同。工藝導向布局中的物流路線是高度變化的,因為用於既定任務的物流在其生產周期中要多次送往同一加工車間。產品導向布局中,設備或車間服務於專門的產品線,採用相同的設備能避免物料迂迴,實現物料的直線運動。只有當給定產品或零件的批量遠大於所生產的產品或零件種類時,採用產品導向布局原則才有意義。
成組技術布局則是將不同的機器分成單元來生產具有相似形狀和工藝要求的產品。其優點是:改善人際關系,增強參與意識;減少在製品和物料搬運及生產過程中的存貨;提高機器設備利用率;減少機器設備投資與縮短生產准備時間等。
辦公室布局與製造業布局強調的重點不同。製造業布局強調的是物料的流動,而辦公室布局則強調的是信息的傳遞。 零售/服務布局追求的是使單位面積的利潤最大。

⑽ 在機房裡,線纜布置和設備布局的原則是什麼
在機房裡,線纜布置和設備布局的原則:
1、 實用性
企業組建的區域網應當根據機房的大小、設備的多少來具體實施,根據網路布線的特點來發揮網路布局實用性是非常重要的。
2、全面性
組網過程中,網路、伺服器等設備放置位置應當統籌兼顧,網路布局要考慮周全,盡量讓各種設備和布線系統處於合理的位置。
3、可靠性
組網無論怎樣布局,最終的目的是保證我們的區域網的所有設備能可靠穩定地運行,使得網路能正常運轉。
4、 便於維護與升級
網路的組網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it企業業務的不斷發展的需求,原先組建的區域網就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擴充;在日常的網路運行維護中,規劃網路布局時就應該考慮到便於以後網路的維護與升級操作。
二、網路布局的具體實施要求
對於有線區域網來說,這是我們目前企業網路建設中,經常會遇到的,需要對機房和辦公大樓進行布線。規劃網路布局要考慮到機房的設備布局和布線系統的合理搭配。因此我們首先要規劃與設計好機房、布線系統,然後再全面地考慮網路的布局。
機房的規劃與設計
為了確保網路、計算機系統穩定、安全、可靠地運行,以及保障機房工作人員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符合國家有關的機房設計規定。
1)防靜電
靜電不僅會對計算機運行出現隨機故障,而且還會導致某些元器件,雙級性電路等的擊穿和毀壞。此外,還會影響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的正常的工作和身心健康。
2)防火、防盜
計算機房在設計時,重點要考慮機房的消防滅火設計。設計時可以根據消防防火級別來確定機房的設計方案,計算機房火災報警要求在一樓設有值班室或監控點。機房裡應注意防盜設施的安裝,具體地可採用防盜門、防盜鎖、警衛、自動報警系統等等。
3)防雷
由於機房通信和供電電纜多從室外引入機房,易遭受雷電的侵襲,機房的建築防雷設計尤其重要。計算機通信電纜的芯線,電話線均應加裝避雷器。
4)保濕、保溫
機房裡的濕度應保持在20%-80%為宜,機房的溫度應保持在15℃-35℃攝氏度,安裝空調來調節溫度是解決此問題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