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磁碟存儲器中磁軌,柱面,扇區有什麼作用
①磁軌:每個碟片的每一面都要劃分成若干條形如同心圓的磁軌,這些磁軌就是磁頭讀寫數據的路徑。磁碟的最外層是第0道,最內層是第n道。
②柱面:一個硬碟由幾個碟片組成,每個碟片又有兩個盤面,每個盤面都有相同數目的磁軌。所有盤面上相同半徑的磁軌組合在一起,叫做一個柱面。
③扇區:為了存取數據的方便,每個磁軌又分為許多稱之為扇區的小區段。每個磁軌(不管是里圈還是外圈)上的扇區數是一樣的,每個磁軌記錄的數據也是一樣多。所以內圈磁軌上的記錄密度要大於外圈磁軌上的記錄密度。方便控制器和操作系統對硬碟進行操作,這是硬碟廠家和計算機廠家聯合制定的方案,最早由IBM牽頭提出(可能記得不清除,會有錯誤),方便硬體和軟體之間介面的統一,避開了很多物理和虛擬設備之間的沖突。硬碟是現在計算機上最常用的存儲器。我們都知道,計算機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具有高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而這些數據都被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硬碟里。不過,計算機可不像人那麼聰明。在讀取相應的文件時,你必須要給出它相應的規則。這就是分區概念的形成。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碟的一種格式化。當我們創建分區時,就已經設置好了硬碟的各項物理參數,指定了硬碟主引導記錄(即MasterBootRecord,一般簡稱為MBR)和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而對於文件系統以及其他操作系統管理硬碟所需要的信息則是通過之後的高級
格式化,即Format命令來實現。
硬體分區後,將會被劃分為面、磁軌和扇區。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只是個虛擬的概念,並不是真正在硬碟上劃道子^_^。先從面說起,硬碟一般是由一片或幾片圓形薄膜疊加而成。我們所說,每個圓形薄膜都有兩個"面"(Side),這兩個面都是用來存儲數據的。按照面的多少,依次稱為0面、1面、2面……由於每個面都專有一個讀寫磁頭,也常用0頭(head)、1頭……稱之。按照硬碟容量和規格的不同,硬碟面數(或頭數)也不一定相同,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達數十面。各面上磁軌號相同的磁軌合起來,稱為一個柱面(cylinder)(見圖1)。
圖1
上面我們提到了磁軌的概念。那麼究竟何為磁軌呢?大家都知道,讀寫硬碟時,磁頭依靠磁碟的高速旋轉引起的空氣動力效應懸浮在盤面上,與盤面的距離不到1微米(約為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由於磁碟是旋轉的,則連續寫入的數據是排列在一個圓周上的。我們稱這樣的圓周為一個磁軌(Track)。(見圖2)如果讀寫磁頭沿著圓形薄膜的半徑方向移動一段距離,以後寫入的數據又排列在另外一個磁軌上。
圖2
根據硬碟規格的不同,磁軌數可以從幾百到數千不等;一個磁軌上可以容納數KB的數據,而主機讀寫時往往並不需要一次讀寫那麼多,於是,磁軌又被劃分成若干段,每段稱為一個扇區(Sector)。一個扇區一般存放512位元組的數據。扇區也需要編號,同一磁軌中的扇區,分別稱為1扇區,2扇區。。。。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硬碟在劃分扇區時,和一般的軟盤有一定的區別。軟盤的一個磁軌中,扇區號依次編排,即2號與1號相鄰,3號與2號相鄰,以此類推。而在硬碟的一個磁軌中,扇區號是按照某個間隔跳躍著編排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在某個硬碟上,以實際存儲位置而論,2號扇區並不是1號扇區後的第一個,而是第5個,3號扇區又是2號扇區後的第5個,以此類推。這個"5"就是我們說的交叉因子。(見圖3)當然,這個交叉因子的設定並不是絕對的,每個種類的硬碟為根據自身的情況加以變化。選擇適當的交叉因子,可使硬碟驅動器讀寫扇區的速度與硬碟的旋轉速度相匹配,提高存儲數據的速度。
⑵ 清除扇區的作用,與刪除分區有和不同
扇區不是分區,大家都知道,硬碟上面「寫著」1和0。清除扇區數據是把硬碟上某個區域(或者整個硬碟的用戶區域)的1全部擦掉成0,這樣操作的硬碟數據是無法用任何數據恢復軟體來恢復的;但如果刪除分區,那麼僅是將這個區域的文件分配表,文件格式,MBR之類的數據頭部刪掉而已,文件本身還在。僅僅刪除分區,通過數據恢復軟體是可以輕易恢復出數據的。普通的格式化同理。
Diskgenius裡面的刪除扇區工具,應該是所謂的底層清零,只是把數據清除了,不會對扇區本身做改動的。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微機上安裝的硬碟,由於都採用溫切斯特(winchester)技術而被稱之為「溫切斯特硬碟」,或簡稱「溫盤」。
⑶ 什麼是寄存器,什麼是扇區,什麼是磁軌,什麼是並行,什麼是串列
1寄存器
寄存器是中央處理器內的組成部份。
寄存器用途主要有
1.可將寄存器內的數據執行算術及邏輯運算;
2.存於寄存器內的地址可用來指向內存的某個位置,即定址;
3.可以用來讀寫數據到電腦的周邊設備。
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在磁碟上,DOS操作系統是以「簇」為單位為文件分配磁碟空間的。硬碟的簇通常為多個扇區,與磁碟的種類、DOS 版本及硬碟分區的大小有關。每個簇只能由一個文件佔用,即使這個文件中有幾個位元組,決不允許兩個以上的文件共用一個簇,否則會造成數據的混亂。這種以簇為最小分配單位的機制,使硬碟對數據的管理變得相對容易,但也造成了磁碟空間的浪費,尤其是小文件數目較多的情況下,一個上千兆的大硬碟,其浪費的磁碟空間可達上百兆位元組。
簡單的來說所謂的扇區就是最小的存儲單位,也就是沒一個碟片上面的扇行區域。
磁軌
磁軌
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磁表面存儲器是在不同形狀(如盤狀、帶狀等)的載體上,塗有磁性材料層,工作時,靠載磁體高速運動,由磁頭在磁層上進行讀寫操作,信息被記錄在磁層上,這些信息的軌跡就是磁軌。磁碟的磁軌是一個個同心圓,見右圖,磁帶的磁軌是沿磁帶長度方向的直線,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產生相互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
並行—串列
在計算機中,數據傳輸的方式有兩種:
iptables 一種就是串列(serial)通訊,每個字元的二進制位按位排列進行傳輸,速度慢,但傳輸距離相對較遠,滑鼠口和USB口都是串列埠;
另一種是並行(parallel)通訊,每個字元的二進制位使用多條數據線同時進行傳輸,傳輸速度相對要快些,但傳輸距離相對不能太遠,計算機內部數據傳輸一般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標准列印口是屬並行埠。
⑷ 什麼是硬碟的柱面,磁軌,扇區
電腦機械硬碟的柱面,磁軌和扇區的概念如下:
柱面數表示硬碟每面盤面上有幾條磁軌,編號是從0開始,最大為1023,表示有1024個磁軌。
磁頭數表示磁碟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幾面盤面,編號從0開始,最大為255,表示有256個磁頭。
扇區數表示每條磁軌上有幾個扇區,編號從1開始,最大為63,表示63個扇區,每個扇區為512位元組,他是磁碟的最小存儲單位。
磁頭一次可以讀取一個block。block單位的規劃要考慮到數據讀取的性能及硬碟空間的利用率。
⑸ 扇區或硬碟分區的定義
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在磁碟上,DOS 操作系統是以「簇」為單位為文件分配磁碟空間的。硬碟的簇通常為多個扇區,與磁碟的種類、DOS 版本及硬碟分區的大小有關。每個簇只能由一個文件佔用,即使這個文件中有幾個位元組,決不允許兩個以上的文件共用一個簇,否則會造成數據的混亂。這種以簇為最小分配單位的機制,使硬碟對數據的管理變得相對容易,但也造成了磁碟空間的浪費,尤其是小文件數目較多的情況下,一個上千兆的大硬碟,其浪費的磁碟空間可達上百兆位元組。
硬碟分區
平時我們在給硬碟分區時,分區大小一般是按 1024M=1G 來設置的,但是這樣分出來的分區大小往往不是我們想要的一個整數.比如,我們想把 C 盤分為 10G,於是分區時填入大小:10240M.但是分區完畢顯示卻是 9.XXG.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在於我們的計算公式有問題:不能簡單的按1024=1G 來設置,正確的計算公式是:
(N-1)*4+1024*N
式中N為想要的大小,單位GB,最終計算結果單位為MB.例如想要分出2GB的分區,則公式為:
(2-1)*4+1024*2=2052MB.
好了,現在你可以分出一個整數大小的分區了.
一、什麼是分區?
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碟的一種格式化。當我們創建分區時,就已經設置好了硬碟的各項物理參數,指定了硬碟主引導記錄(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簡稱為MBR)和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而對於文件系統以及其他操作系統管理硬碟所需要的信息則是通過之後的高級格式化,即Format命令來實現。
安裝操作系統和軟體之前,首先需要對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然後才能使用硬碟保存各種信息。許多人都會認為既然是分區就一定要把硬碟劃分成好幾個部分,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只創建一個分區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碟空間。不過,不論我們劃分了多少個分區,也不論使用的是SCSI硬碟還是IDE硬碟,都必須把硬碟的主分區設定為活動分區,這樣才能夠通過硬碟啟動系統。
二、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
DOS和FAT文件系統最初都被設計成可以支持在一塊硬碟上最多建立24個分區,分別使用從C到Z 24個驅動器盤符。但是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最多隻能包含4個分區記錄,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DOS的分區命令FDISK允許用戶創建一個擴展分區,並且在擴展分區內在建立最多23個邏輯分區,其中的每個分區都單獨分配一個盤符,可以被計算機作為獨立的物理設備使用。關於邏輯分區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擴展分區內,而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碟的MBR內。這也就是說無論硬碟有多少個分區,其主啟動記錄中只包含主分區(也就是啟動分區)和擴展分區兩個分區的信息。
三、分區格式:
1、fat16
對電腦老"鳥"而言,對這種硬碟分區格式是最熟悉不過了,我們大都是通過這種分區格式認識和踏入電腦門檻的。它採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的最大分區為2gb,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和獲得操作系統支持最多的一種磁碟分區格式,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支持這一種格式,從dos、win 3.x、win 95、win 97到win 98、windows nt、win 2000/XP,甚至火爆一時的linux都支持這種分區格式。
但是fat16分區格式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硬碟的實際利用效率低。因為在dos和windows系統中,磁碟文件的分配是以簇為單位的,一個簇只分配給一個文件使用,不管這個文件佔用整個簇容量的多少。而且每簇的大小由硬碟分區的大小來決定,分區越大,簇就越大。例如1gb的硬碟若只分一個區,那麼簇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說,即使一個文件只有1位元組長,存儲時也要佔32kb的硬碟空間,剩餘的空間便全部閑置在那裡,這樣就導致了磁碟空間的極大浪費。fat16支持的分區越大,磁碟上每個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費也越大。所以隨著當前主流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這種缺點變得越來越突出。為了克服fat16的這個弱點,微軟公司在win 97操作系統中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磁碟分區格式fat32。
2、fat32
這種格式採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對磁碟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強,突破了fat16對每一個分區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運用fat32的分區格式後,用戶可以將一個大硬碟定義成一個分區,而不必分為幾個分區使用,大大方便了對硬碟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還具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在一個不超過8gb的分區中,fat32分區格式的每個簇容量都固定為4kb,與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減少硬碟空間的浪費,提高了硬碟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這一磁碟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XP。但是,這種分區格式也有它的缺點,首先是採用fat32格式分區的磁碟,由於文件分配表的擴大,運行速度比採用fat16格式分區的硬碟要慢;另外,由於dos系統和某些早期的應用軟體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所以採用這種分區格式後,就無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統和某些舊的應用軟體了。
3、ntfs
ntfs分區格式是一般電腦用戶感到陌生的,它是網路操作系統windows nt的硬碟分區格式,使用windows nt的用戶必須同這種分區格式打交道。其顯著的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極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產生文件碎片,對硬碟的空間利用及軟體的運行速度都有好處。它能對用戶的操作進行記錄,通過對用戶許可權進行非常嚴格的限制,使每個用戶只能按照系統賦予的許可權進行操作,充分保護了網路系統與數據的安全。但是,目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不多,除了windows nt外,剛剛上市的win 2000也支持這種硬碟分區格式。
不過與windows nt不同的是,win 2000使用的是ntfs 5.0分區格式。ntfs 5.0 的新特性有"磁碟限額"--管理員可以限制磁碟使用者能使用的硬碟空間;"加密"--在從磁碟讀取和寫入文件時,可以自動加密和解密文件數據等。隨著 win 2000的普及,廣大電腦用戶會逐漸熟悉這種分區格式的。
4、linux
linux操作系統是去年it媒體炒得最為火爆的操作系統。由於該系統為自由軟體,幾乎不用花錢就能裝入電腦,所以贏得了許多用戶。它的磁碟分區格式與其他操作系統完全不同,共有兩種格式:一種是linux native主分區,一種是linux swap交換分區。這兩種分區格式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極佳,結合linux操作系統後,死機的機會大大減少,能讓我們擺脫windows常常崩潰的噩夢。但是,目前支持這一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只有linux,對linux系統不感興趣的用戶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想你一定對常見的硬碟的分區格式有所了解了。那麼,趕快根據你所需要安裝的操作系統,給你的硬碟確定分區格式吧。
硬碟必須先經過分區才能使用,磁碟經過分區之後,下一個步驟就是要對硬碟進行格式化(FORMAT)的工作,硬碟都必須格式化才能使用。
格式化是在磁碟中建立磁軌和扇區,磁軌和扇區建立好之後,電腦才可以使用磁碟來儲存數據。
在Windows和DOS操作系統下,都有格式化Format的程序,不過,一旦進行格式化硬碟的工作,硬碟中的數據可是會全部不見喔!所以進行這個動作前,先確定磁碟中的數據是否還有需要,如果是的話先另行備份吧。
⑹ 電腦分區時所說的多少扇區是什麼意思
磁碟存儲數據的原理,是靠一簇一簇的強磁性薄膜材料處於S/N級來判斷是0還是1。一簇材料只可能是1或者0,不可能再小了。512簇組成一個扇區。就是512位了,這個扇區是有開頭,結尾標志符,扇區校驗區。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當然,現在有4k扇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