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位工程量施工機械使用費的計算公式為( )。
B
答案解析:
施工機械使用費是指施工機械作業所發生的機械使用費以及機版械安拆費和場外運費權。其計算公式為: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機械台班消耗量×機械台班單價),其中,機械台班單價=台班折舊費+台班大修費+台班經常修理費+台班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台班人工費+台班燃料動力費+台班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故選B。
❷ 建設工程計價非標准設備怎麼計算
(1)材料費。其計算公式如下:材料費=材料凈重×(1+加工損耗系數)×每噸材料綜合價
(2)加工費。包括生產工人工資和工資附加費、燃料動力費、設備折舊費、車間經費等。其計算公式如下:加工費=設備總重量(噸)×設備每噸加工費
(3)輔助材料費(簡稱輔材費)。包括焊條、焊絲、氧氣、氬氣、氮氣、油漆、電石等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輔助材料費=設備總重量×輔助材料費指標
(4)專用工具費。按(1)~(3)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5)廢品損失費。按(1)~(4)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6)外購配套件費。按設備設計圖紙所列的外購配套件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重量,根據相應的價格加運雜費計算。
(7)包裝費。按以上(1)~(6)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8)利潤。可按(1)~(5).項加第(7)項之和乘以一定利潤率計算。
(9)稅金,主要指增值稅①。計算公式如下: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一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增值稅率。銷售額=(1)~(8)項之和(10)非標准設備設計費:按國家規定的設計費收費標准計算。
綜上所述,單台非標准設備原價可用下面的公式表達:
單台非標准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1+廢品損失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一外購配套件費)×(1+利潤率)+銷項稅額+非標准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
❸ 工程經濟常用計算公式
一、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計算
1、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2、雙倍余額遞減法: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2÷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100%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2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初賬面余額×月折舊率
3、年數總和法: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2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產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4、平均年限法: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原值—預計凈產值)/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每年固定資產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
1、基本預備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率
2、建設期利息的計算
各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計+本年借款/2)×年利率
3、施工機械使用費
台班折舊費=[機械預算價格×(1-殘值率)]/耐用總台班數
台班大修理費=(一次大修理費×大修次數)/耐用總台班數
耐用總台班數=折舊年限*年平均工作台班數
4、材料費
材料基價=(供應價格+運雜費)*(1+運輸損耗率)*(1+采購保管費率)
5、人工定額按表現形式的不間,可分為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兩種形式。
時間定額與產量定額互為倒數,即:時間定額×產量定額=1或A(代表人數)
機械產量定額和機械時間定額互為倒數關系
6、材料損耗量的確定
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
總消耗量=凈用量十損耗量=凈用量×(1十損耗率)
7、設備購置費概算=∑(設備清單中的設備數量×設備原價)×(1+運雜費率)
或設備購置費概算=∑(設備清單中的設備數量×設備預算價格)
8、設備安裝費=設備原價×設備安裝費率
設備安裝費=設備噸數×每噸設備安裝費
設備安裝費=設備台數×每台設備安裝費
設備安裝費=建築面積×單位面積安裝費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工程經濟常用計算公式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❹ 設備費在費用定額裡面如何計算
設備在套定額的時候只是對其安裝費用的計入,但是設備的購置費用應是為計價費用(主材)。
高壓斷路器工程量以「台」計算為單位,按施工圖圖示數量計算。高壓熔斷器工程量以「組」計算為單位,按照施工圖紙圖示三相為一組,不論熔斷器是按三隻組成套或者是一隻分體安裝,均按三相線路裝三隻為一組,注意熔斷器與負荷、隔離開關是按成品組裝的,隔離開關與熔斷器應分別計量。
未計價材料=相應的未計價材料消耗量*相應的單價(購置設備所花費的所有費用) 。其它修理體制下,設備修理費用定額是指為完成某項(台、套、件)修理任務所規定的費用消耗的標准數量。

(1)國產設備,以出廠價為原價,非定型和非標准產品(如閘門、攔污柵、壓力鋼管等)採用與廠家簽訂的合同價或詢價。
(2)進口設備,以到岸價和進口徵收的稅金、手續費、商檢費及港口費等各項費用之和為原價。到岸價採用與廠家簽訂的合同價或詢價計算,稅金和手續費等按規定計算。
(3)大型機組拆卸分裝運至工地後的拼裝費用,應包括在設備原價內。
(4)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階段,非定型和非標准產品,一般不可能與廠家簽訂價格合同,設計單位可按向廠家索取的報價資料和當年的價格水平,經認真分析論證後,確定設備價格。
❺ 施工機械使用費的計算公式
[1] 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機械台班消耗量X機械台班單價)版
[2]機械台班單價=台班折舊費+台班大修費+台班經權常修理費+台班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台班人工費+台班燃料動力費+台班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3]當工程用電為自行發電時,電動機械每kw.h(度)電的單價可由下述近似公式計算:
A=0.24K/N
式中:A——每kw.h電單價(元);
K——發電機組的台班單價(元);
N——發電機組的總功率(kw)。

❻ 建築安裝工程材料費如何計算
(1)材料費計算公式:材料費=∑(材料消耗量x材料單價)材料單價={(材料原價+運雜費)x[1+運輸損耗率(%)]}x[1+采購保管費率(%)](2)工程設備費計算公式:工程設備費=∑(工程設備量x工程設備單價)工程設備單價=(設備原價+運雜費)x[1+采購保管費率(%)]。
❼ 工程總造價計算公式是什麼
工程造價=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兩大部分。建設投資=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工程費用=建築安裝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建設用地費+與建設項目有關的其他費用+與未來經營有關的其他費用。預備費=基本預備費+價差預備費。

❽ 什麼是設備購置費它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設備購置費是指為工程建設項目購置或自製的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工具、器具的費用。
確定固定資產標準的是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單位價值在1000元、1500元或2000元等規定限額以上,新建項目和擴建項目的新建車間購置或自製的全部設備、工具、器具,無論是否達到固定資產標准,均計入設備、工器具購置費中。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或進口設備抵岸價+設備運雜費
一、國產標准設備原價
對於已經形成產品系列、可以批量生產的標准設備,它常採用設備製造廠的交貨價,即出廠價;如由設備成套公司供應時,則採用訂貨合同價。而且,一般應按帶有備件的出廠價計算。
二、國產非標准設備原價
對於沒有形成產品系列、需要按照用戶的要求逐件加工製造的非標准設備,它有成本計算估價法、系列設備插入估價法、分部組合估價法、定額估價法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三、進口設備抵岸價
進口設備的原價(抵岸價)=進口設備到岸價(CIF)+進口從屬費
四、設備運雜費
國產標准設備南設備製造廠交貨地點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進口設備則由我國到岸港口、邊境車站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

(8)工程設備費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進口設備購置費是由三種費組成:進口設備到岸價、進口從屬費、國內運雜費。
1、進口設備的原價是指進口設備的抵岸價
2、進口設備的抵岸價=進口設備到岸價(CIF)+進口從屬費
3、進口設備到岸價(CIF)=離岸價(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
4、進口從屬費=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關稅+消費稅+進口環節增值稅+車輛購置稅
5、進口環節增值稅中的組成計稅價格是由:到岸價、關稅和消費稅組成。
❾ 建築安裝工程費怎麼計算
建築安裝工程費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組成。
計算公式:建築安裝工程費=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
直接費是指建築安裝產品生產過程中直接消耗在特定產品對象上的費用,由直接工程費和措施費組成。
計算公式:直接費=直接工程費+措施費

(9)工程設備費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冬雨季施工增加費
冬雨季施工增加費是指按照合理工期要求,建築、安裝工程必須在冬季、雨季期間連續施工而需要增加的費用。
其內容包括:在冬季施工期間,為確保工程質量而採取的養護、採暖措施所發生的費用;雨季施工期間,採取防雨、防潮措施所增加的費用;以及因冬季、雨季施工增加施工工序、降低工效而發生的補償費用。
計算公式:
建築工程冬雨季施工增加費=直接工程費×費率
安裝工程冬雨季施工增加費=人工費×費率
架空送電線路工程冬雨季施工增加費=人工費×費率
電纜線路工程冬雨季施工增加費=人工費=費率
光纜線路工程冬雨季施工增加費=人工費×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