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葯房Gsp檢查些什麼
葯品零售企業《GSP認證現場檢查項目》(試行)
條款 檢 查 內 容
5801 企業應遵照依法批準的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
5802 企業應在營業店堂的顯著位置懸掛葯品經營企業許可證、工農業執照以及與執業人員要求相符的執業證明。
5901 企業主要負責人對企業經營葯品的質量負領導責任。
*6001 企業應設置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具體負責企業質量管理工作。
6002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經品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
6003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起草企業葯品質量管理制度,並指導、督促制度的執行。
6004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首營企業的質量審核。
6005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首營品種的質量審核。
6006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建立企業所經營葯品並包含質量標准等內容的質量檔案。
6007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葯品質量的查詢和葯品質量事故或質量投訴的調查、處理及報告。
6008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葯品驗收的管理
6009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指導和監督葯品保管、養護和運輸中的質量工作。
6010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質量不合格葯品的審核,對不合格葯品的過程實施監督。
6011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收集和葯品質量信息。
6012 質量管理機構或專職質量管理人員應負責協助開展對企業職工葯品質量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訓。
*6101 企業應制定的有關質量管理制度應包括:有關業務和管理崗位的質量責任;葯品購進的管理規定;葯品驗收和管理規定;葯品儲存的管理規定;葯品陳列的管理規定;葯品養護的管理規定;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審核的規定;葯品銷售及處方的管理規定;拆零葯品的管理規定;特殊管理葯品的購進、儲存、保管和的規定;質量事故的外理和報告的規定;質量信息管理的規定;葯品不良反應報告的規定;各項衛生管理制度;人員健康狀況的管理規定;服務質量的管理規定;經營中葯飲片的企業,應有符合中葯飲片購、銷、存的管理規定。
*6102 企業對各項管理制度應定期檢查和考核,並建立記錄。
*6201 大中型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負責人應具有葯師(含葯師和中葯師)以上的技術職稱;小型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負責人應具有葯士(含葯師和中葯師)以上的技術職稱。
*6301 葯品零售中處方審核人員應是執業葯師或有葯師以上(含葯師和中葯師)的專業技術職稱。
*6401 企業從事質量管理工作的人員,應具有葯師(含葯師和中葯師)以上技術職稱,或者具有中專以上葯學或相關專業(指醫學、生物、化學等專業)的學歷。
6402 企業從事葯品驗收工作的人員以及營業員應經專業或崗位培訓,並經地市級(含)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考試合格,發給崗位合格證書後方可上崗。
6501 企業從事質量管理和驗收工作的人員以及以及營業員應具有高中(含)以上文化程度。如為初中文化程度,須具有5年以上從事葯品經營工作的經歷。
6502 國家有就業准入規定的崗位,工作人員需通過職業技能鑒定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後方可上崗。
6503 企業從事質量的人員,每年應接受省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
6503 企業從事驗收、養護、計量等工作的人員,應定期接受企業組織的繼續教育。
6505 企業應建立人員的繼續教育檔案。
*6506 企業從事質量管理工作的人員應在職在崗,不得在其他單位兼職。
6601 企業每年應組織質量管理、葯品驗收、養護、保管、營業員等直接觸葯品的人員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檔案。
6602 發現患有精神病、傳染病和其他可能污染葯品疾病的人員,應及時調離其工作崗位。
*6701 企業應有與經營葯品規模相適應的營業場所和葯品倉庫。大型企業營業場所面積不低於100平方米,倉庫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中型企業營業場所面積不低於50平方米,倉庫面積不低於20平方米;小型企業營業場所面積不低於40平方米,倉庫面積不低於20平方米。
6702 企業營業場所和葯品倉庫應環境整潔、無污染物。
6703 企業營業場所、倉庫、辦公等區域應分開。
6704 企業營業場所、營業用貨架、櫃台齊備,銷售櫃組標志醒目。
6705 企業庫房內地面和牆壁平整、整潔。
*6801 企業應配置存放特殊管理葯品的專櫃以及保管用設備、工具等。
*6802 企業應根據需要配置符合葯品特性要求的常溫、陰涼和冷藏存放的設備。
6803 企業應配置必要的葯品驗收、養護的設備。
6804 企業應配置調節溫、濕度的設備。
6805 企業應配置保持葯品與地面之間有一距離的設備。
6806 企業應配置葯品防塵、防潮、防污染和防蟲、防鼠、防霉變等設備。
6807 企業經營中葯飲片的,應配置所需的調配處方和臨方炮製的設備。
6808 企業應配備完好的衡以及清潔衛生的葯品調劑工具、包裝用品等。
*7001 企業購進葯品應以質量為前提,從合法的企業進貨,審核購入葯品的合法性。
*7002 企業對首營企業應審核其合法資格,並做好記錄。
7003 企業購進葯品應按照可以保證葯品質量的進貨質量管理程序進行。
*7004 企業應對與本企業進行業務聯系的供貨單位銷售人員,進行合法資格的驗證。
7005 企業購進葯品應簽訂有明確質量條款的購貨合同。
7006 企業購進葯品應按購貨合同中質量條款執行。
*7007 企業購入特殊管理的葯品,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管理規定進行。
*7101 企業購進葯品應有合法票據,並按規定建立購進記錄,做到票、帳、貨相符。購進記錄應完整,內容包括:品名、劑型、規格、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購進數量、購貨日期等。
7102 企業購進票據和記錄應保存至超過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於兩年。
7201 企業購進葯品的合同應內容齊全,並明確質量條款。購銷合同中應明確:葯品質量符合質量標准和有關質量要求;葯品附產品合格證;葯品包裝符合有關規定和貨物運輸要求。購入進口葯品,供應方應提供符合的證書和文件。
*7301 企業購進首營品種應填寫「首次經營葯品審批表」,進行葯品質量審核,並經企業質量管理機構(人員)和企業主管領導審核批准。對首營品種合法性及質量情況的審核內容應包括:核實葯品的批准文號和取得質量標准,審核葯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等是否符合規定,了解葯品的性能、用途、檢驗方法、儲存條件以及質量信譽。
7302 企業購入首營品種時應有該批號葯品的質量檢驗報告書。
*7401 驗收人員對購進的葯品,應根據原始憑證,嚴格按昭有關規定逐批驗收。葯品驗收應做好記錄,驗收記錄記載供貨單位、數量、到貨日期、品名、規格、批准文號、生產批號、生產廠商、有效期、質量狀況、驗收結論和驗收人員等項內容。
*7402 企業對特殊管理的葯品,應實行雙人驗收制度。
7403 驗收記錄應保存到超過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於三年。
7501 葯品質量驗收,應按規定進行葯品外觀的性狀檢查。
7502 葯品質量驗收,應按規定檢查葯品內外包裝、標簽、說明書及標識等項內容。葯品的包裝的標簽和所附說明書應有生產企業名稱、地址,有葯品的品名、規格、批准文號、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標簽或說明書上還應有葯品的成份、適應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以及貯藏條件等。
7503 葯品的每件包裝中,應有產品合格證。
7504 特殊管理葯品、外用葯品包裝的標簽或說明書,有規定的標識和警示說明。
7505 處方葯和非處方葯按分類管理要求,標簽、說明書上有相應的警示語或忠告語;非處方葯的包裝有國家規定的專有標識。
7506 進口葯品其包裝的標簽應以中文註明葯品的名稱、主要成分以及注冊證號,並有中文說明。
*7507 驗收進口葯品,應有符合規定的《進口葯品注冊證》和《進口葯品檢驗報告書》復印件;進口預防性生物製品、血液製品應有《生物製品進口批件》復印件;進口葯材應有《進口葯材批件》復印件。以上批准文件應加蓋供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原印章。
7508 中葯材及中葯飲片應有包裝,並附有質量合格的標志。每件包裝上,中葯材標明品名、產地、供貨單位;中葯飲片標明品名、生產企業、生產日期等。實施文號管理的中葯材和中葯飲片在包裝上應標明批准文號。
7601 店堂內陳列葯品的質量和包裝應符合規定。
*8001 葯品應按劑型或用途以及儲存要求分類陳列和儲存。
*8002 處方葯與非處方葯應分櫃擺放。
*8003 特殊管理的葯品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存放。
8004 危險品不應陳列。如因需要必須陳列時,只能陳列代用品或空包裝。
8005 危險品的儲存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管理和存放。
8006 拆零葯品應集中存放於拆零專櫃,並保留原包裝的標簽。
*8007 中葯飲片裝斗前應做質量復核,不得錯斗、串斗,防止混葯。
8008 飲片斗前應寫正名正字。
8009 葯品垛堆應留有一定距離。葯品與牆、屋頂(房梁)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與庫房散熱器或供曖管道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與地面的間距不小於10厘米。
*7710 不合格葯品應存放在不合格品庫(區),並有明顯標志。
*7711 不合格葯品的確認、報告、報損、銷毀應有完善的手續和記錄。
7712 陳列葯品的貨及櫥窗應保持清潔和衛生,防止人為污染葯品。
7713 陳列葯品應按品種、規格、劑型或用途分類整齊擺放,類別標簽應放置准確、字跡清晰。
7801 對陳列的葯品應按月進行檢查並記錄,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處理。
7802 定期檢查儲存葯品的質量並記錄。近效期的葯品、易霉變、易潮解的葯品視情況縮短檢查周期。
*7803 企業應檢查葯品陳列環境和儲存條件是滯符合規定要求。
7804 企業對各類養護設備應進行檢查。
7805 對陳列和儲存葯品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向質量負責人匯報並盡快處理。
7806 對認真中發現的有質量疑問的葯品,不得擺上櫃台銷售,應及時通知質量管理機構或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外理。
7807 企業應做好庫房溫,濕度的監測和管理。每日應上、下午各一次定時對庫房的溫、濕度進行記錄。
*7808 企業庫房溫、濕度超出規定范圍,應及時採取調控措施,並予以記錄。
7809 葯品儲存時,應有效期標志。對近效期的葯品,應按月填報效其報表。
7901 庫存葯品應實行色標管理。其統一標準是:待驗葯品庫(區)、退貨葯品庫(區)為黃色;合格葯品庫(區)為綠色;不合格葯品庫(區)為紅色。
8001 銷售葯品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正確介紹葯品的性能、用途、禁忌及注意事項。
*8101 銷售葯品時,處方要經執業葯業或具有葯師以上(含葯師和中葯師)職稱的人員審核後方可調配和銷售。
*8102 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8103 對有配伍禁忌或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銷售,必要時,需經原處方醫生更正或重新簽字方可調配和銷售。
*8104 處方的審核、調配或銷售人員均應在外方上簽字或蓋章。
8105 處方按有關規定保存備查。
8106 營業時間內,應有執業葯師或葯題在崗,並佩帶標明其姓名,執業葯師或其技術職稱等內容的胸卡。
8107 無醫師開具的處方,不得銷售處方葯。
*8108 處方葯不應採用開架自選的銷售方式。
8109 非處方葯可不憑處方出售。但如顧客要求,執業葯師或葯師應負責對葯品的購買和合用進行指導。
8110 葯品不得採用有獎銷售、附贈葯品或禮品銷售等方式銷售。
8111 企業銷售的中葯飲片應符合炮製規范,並做到計量准確。
8112 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葯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的規定和企業相關制度,注意收集由本企業售出葯品的不良反應情況。
8113 企業發現不良反應情況,應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
*8201 葯品拆零銷售使用的工具、包裝袋應清潔和衛生,出售時應在葯袋上寫明葯品名稱,規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內容。
*8301 銷售特殊管理的葯品,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憑蓋有醫療單位公章的醫生處方限量供應,銷售及復核人員均應在處方上簽字或蓋章,處方保存兩年。
8401 企業應零售場所內提供咨詢服務,指導顧客安全,合理用葯。
8402 企業應營業店堂明示服務公約,公布監督電話和設置顧客意見簿。
8403 企業對顧客的批評或投訴要及時加以解決,對顧客反映的葯品質量問題,應認真對待,詳細記錄,及時處理。
8404 企業在營業店堂內進的廣告宣傳,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貳』 新版gsp認證標准主要檢查哪些
GSP程序及重點: GSP認證內容中葯店現場檢查是重點檢查部分。在認證標准中關於葯店的檢查項目共有54項,其中重點項有19項,檢查內容主要集中在對葯店的經營范圍、經營形式,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相應的人員配備、軟硬體設施的設置、經營的標准化規范化程度等內容進行嚴格詳細的檢查。在進行現場檢查時,先由指定的認證員對葯店的抽檢要求及內容在葯店開一個簡短的現場會,主要是一些檢查的程序要求。
檢查要點具體如下:
一、查檔案 首先,認證員要求葯店負責人拿出各類文件資料,包括葯店員工的花名冊、學歷職稱的原件、葯店的各類證照、葯店各類制度、任命文、質管訊息及健康、培訓檔案等內容,逐一確認葯店相關崗位的人員,重點檢查質管員是否在職在崗,對崗位的職責、工作流程是否熟悉,葯店證照是否齊全有效,是否亮證經營,對於店長及質管員、葯師是否有蓋有公司紅章的任命文。對葯店的各項制度是否理解,葯店有沒有依據制度進行定期的自查,在檢查檔案時與提問同步進行以確認軟體資料的真實有效性。
二、 查經營、葯品陳列環境 認證員在現場檢查經營區與生活區是否分開,陳列的設施設備是否滿足需求。 如櫃組、冷藏設備、溫控設備等相應的設備有否專人負責。他們往往對冷藏設備如冰箱的要求比較嚴格。當然溫濕度計及記錄是重點檢查的內容,不少的葯店雖設置了溫濕度計,但記錄不全,或部分店員不會讀取而被檢查組扣分。在檢查櫃組時,認證員往往檢查櫃組設置是否合理,有無混放及分存不嚴的情況,分類標識是否清楚正確,有無陽光直射情況。空調的功率是否滿足店堂面積的要求等情況也是檢查內容之一。
三、 查分存及進口葯品 葯店是否執行葯品的分類管理辦法,是GSP重點檢查的項目之一。認證員直接進入櫃台內對葯品的分類存放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嚴格按四分存的要求執行,一般不會有問題,這個工作要求葯店在檢查前進行嚴格篩選分類,進口葯品是必查內容。遵循以往的工作習慣,葯店經營進口葯品只要准備「一證一單」就行。然而在檢查中發現,認證員還對葯品與「證單」或證單之間的編號進行核對,少數葯店由於疏忽出現了正單編號不符的情況。由此可見GSP認證檢查之細致。
四、 查各類記錄及表格 在葯店現場檢查時,要貨記錄、養護記錄、溫濕度的記錄、不合格葯品的登記及處理記錄、不良反應的報告記錄、效期葯品的催銷表也是檢查的重點項目。要求詳細而真實,不能出現缺項的情況,不少葯店就存在不良反應報告記錄及效期葯品的催銷表缺失的情況。進貨票據的檢查十分嚴格,認證員習慣依據所陳列葯品檢查進貨票據,即常說的倒查,來判斷葯店有無違反7201項的情況。
五、 現場提問 現場提問是葯店檢查的重點項目之一,檢查的目的是觀察公司對質量的重視程度,員工的素質要求以及是否進行系統的葯學知識、質量制度的培訓。一般提問集中在崗位職責、工作流程、葯學常識、醫葯法規、醫葯信息等內容,故進行有效的、系統的、科學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叄』 葯房消防設施怎樣配置
1、要配滅火器的
2、要配消火栓的
3、要配防排煙設施的
4、要配消防電梯的
5、可能要配防火卷簾的
6、要配應急消防廣播的
7、要配噴淋系統的
8、要配消防報警系統的
9、要配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的
一、消防設施、設備的范圍
1、消防設施包括:消防標識牌、警示牌、應急燈、安全出路指示燈箱、消防通道、安全門等。
2、消防設備包括:滅火器、滅火器箱、消防栓、消防水帶、消防水槍、防煙面罩、消防斧頭等。
二、消防設施、設備的設置
1、消防設施、設備的設置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2、未設有消防栓的項目部,室內滅火器的設置要求:每50平方米配備4kg的乾粉滅火器不少於1具;每個項目的生產場所配備滅火器不少於10具。辦公室、宿舍、小型倉庫等按每兩個房間配備4kg乾粉滅火器不少於1具;每個辦公生活區配備滅火器不少於4具。
3、所有項目部的配電房、電控室、廚房等消防重點場所,每個房間內配備4kg的乾粉滅火器不少於2具;值班室、門衛室等單獨建築配備滅火器不少於1具。
4、消防設備的放置地點應防雨、防水,與火源、水源、震動源等有1米以上的距離。消防設備設置要科學合理,分布做到「重點防護,兼顧全局」,滅火器一般放置在門口附近或重點防護設備附近的顯眼地方,方便拿取使用。
5、消防設施、設備不得被遮蓋阻擋,消防通道、安全門等不得阻塞或佔用。
三、消防設施、設備的使用
1、消防設施、設備只允許在發生火警或消防演練時使用,平時嚴禁使用。
2、消防設施、設備嚴禁用作消防以外的用途(如用消防栓清洗地面,用應急燈照明等)。
3、消防設施、設備使用後,要及時恢復原狀,已使用過的滅火器要重新充裝。
四、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
1、各項目部的消防設施、設備由項目班長負責進行檢查維護工作。
2、消防設施、設備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巡查,定期巡查由項目班長在每月的5日前進行點檢;不定期巡查由運營部每季度巡查1次。
3、消防設施、設備檢查內容:
(1) 滅火器:壓力是否正常(表針指示在綠色范圍內);滅火劑是否在有效期內;
瓶身是否有破損、配件是否齊全完好;瓶身、箱體是否積塵、生銹。
(2) 消防栓:消防水帶、消防水槍是否齊備、完好;消防箱體是否有破損、缺
失;消防龍頭開閉是否靈活,水壓是否正常;是否有銹蝕現象。
(3) 消防標識牌、警示牌:是否被遮擋、覆蓋;是否有破損、脫落;是否清晰、
完整。
(4) 應急燈、安全出路指示燈箱:外觀是否完整,充電過程是否正常;斷電時
能否啟動應急照明;照明亮度是否充足;指示標識是否清晰。
(5) 消防通道、安全門:消防通道有否被佔用或堵塞;安全門是否完好,開關
是否靈活;安全門在工作期間有否上鎖。
(6) 防煙面罩、消防斧頭:逃生設備是否在規定地點放置;是否完好無損;是
否在有效期內。
4、檢查時發現問題的,要及時進行處理或更換,保障消防設施、設備的完好性、有效性。
『肆』 葯監局到葯店檢查需要檢查什麼資料
葯監局到葯店檢查需要檢查以下方面
1、基礎性檢查
葯品存放合格,有溫濕度登記,養護記錄,批號可追蹤有合格證,購進目錄等。
2、葯庫檢查
主要查葯品及耗材的進貨憑據,向進貨商索取的資證,查葯房人員的執業資格,醫師的執業資格,簽章留樣。
3、專項檢查
重點檢查某個項目,如麻醉葯品,一般在「某個事件」爆發之後。
4、其他
檢查葯品的貯藏,效期,擺放,溫濕度登記,拆零登記等等。

(4)葯店設備檢查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將第二條修改為:企業應當在葯品采購、儲存、銷售、運輸等環節採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葯品質量,並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建立葯品追溯系統,實現葯品可追溯。
第一百八十一條:麻醉葯品、精神葯品、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的追溯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八十一條:麻醉葯品、精神葯品、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的追溯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六十六條 采購葯品時,企業應當向供貨單位索取發票。發票應當列明葯品的通用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單價、金額等,不能全部列明的,應當附《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並加蓋供貨單位發票專用章原印章註明稅票號碼。
第六十七條 發票上的購、銷單位名稱及金額、品名應當與付款流向及金額、品名一致,並與財務賬目內容相對應。發票按有關規定保存。
第六十八條 采購葯品應當建立采購記錄,采購記錄應當有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生產廠商、供貨單位、數量、價格、購貨日期等內容,采購中葯材中葯飲片的還應當標明產地。
第六十九條發生災情、疫情、突發事件或者臨床緊急救治等特殊情況以及其他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情形企業可採用直調方式購銷葯品,將已采購的葯品不入本企業倉庫直接從供貨單位發送到購貨單位,並建立專門的采購記錄,保證有效的質量跟蹤和追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伍』 葯房中設備儀器以及設施的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門診葯房是醫院面對患者重要的窗口,其管理水平直接關繫到患者利益和醫院的整體形象。6s管理由日本企業的「5s管理」擴展而來,是現代企業和單位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本質是一種執行力的管理文化,強調紀律性,能為管理活動提供優質的管理平台。圍繞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主題,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門診葯房推行「6S管理」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
1、概述
6s管理是指對生產現場各生產要素所處的狀態不斷進行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安全(safetv)、清潔(Seiketsu)及提升人員素養(shitsuke)的活動。6s管理是企業現場各項管理的基礎活動,它有助於消除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類不良現象。6S管理(www.chinatpm.net)在推行過程中,通過開展整理、整頓、清掃、安全等基本活動,使之成為制度性的清潔,最終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
6S管理是環境與行為建設的國際性管理文化,能有效解決工作場所凌亂、無序的狀況,有效提升個人行動能力與素質,從而提升工作效率,達到有效提升團隊業績的目的。在門診葯房推行6S管理,可以實現患者的用葯安全、方便、快速、有效。
2、實施方法
整理
根據工作區葯品放置位置及窗1:3的布局特點,將常備葯品和必備葯品放置在便於取用的地方,標識清楚;根據門診用葯特點,將使用頻率低、非急救葯品放置在不便拿取的區域,分類擺放;並根據本科室不同葯物的日常用量,制定出不同葯品的周轉基數。
其整理的總原則是盡量方便工作人員取放葯品,便於管理,降低保存和管理難度,為病房葯品的有效管理創造了條件。更衣室、庫房物品放置做到整齊、規范、有序。
整頓
整頓的基本思路是根據葯品的類別進行分類放置,並建立相應的規則或制度:
(1)將搶救葯品放置在拿取方便的位置,並設計醒目標識,指定專人管理;定點放置,各葯品標簽清楚,用後及時補充;定期清理,班班交接,確保應急使用。
(2)對本葯房使用頻率高又無特殊管理要求的葯品,放在取用最方便的位置;根據葯房貨架高度和人體結構特點,將常用葯定位放置在離地面約1 m的三、四、五這三層(共七層);另一些使用頻率低的葯品放在六、七層;較少使用的葯品放置在一、二層;這樣安排,可方便工作,提高效率且降低勞動強度。
(3)法制化管理管制類葯品,設立專櫃,由專人管理;嚴格按葯品貯藏要求保管,建立嚴格的毒、麻葯品使用登記制度;對不能用或殘余的毒麻葯品實行集中銷毀,對毒、麻葯品的交接實行登記制度;對注射用毒麻葯品(如哌替啶等)須憑處方及空安瓿到葯房換取;實行葯品、鑰匙班班交接,確保賬物相符。
(4)有特殊要求的葯品特殊管理,針對有特殊保管要求的葯品,為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嚴格按要求保管葯品;對所有葯品採取「領新用舊」原則,並按效期先後順序放置,將效期近的葯用完後再放入效期遠的葯品。
(5)標識醒目,所有葯品都粘貼標簽,醒目地標明葯名、規格、單位、劑量、批號、有效期;對一些外形標識相似、不易區分的葯品,用不同的顏色加以提示;對病房內有基數的葯品,用報警形式提醒,即當工作人員取用某種葯品時,其數量少於保存葯品基數時插上紅色警告卡,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補足各類葯品的循環基數(特別是搶救葯品)。通過對葯品實行分類管理,使葯品的放置一目瞭然。清晰的標識,合理的葯品基數,減少了葯品取用所花費的時間,保證了用葯的快速安全,兼顧了效率優先原則 圳。
清掃
其基本含義為定期清掃、去污,保持整潔衛生。根據這一原則,每周定人、定時對葯品保存櫃及相應的環境進行去污清掃,使葯品保持整潔衛生,確保葯品的良好質量。通過對葯品保存環境的清掃,不僅保證了葯品的質量安全,同時對患者及工作人員營造了良好氛圍。
清潔
清潔是指對整理、整頓、清掃之後的工作戰果要認真維護,使現場保持完善和最佳狀態。清潔活動實施時,堅持3個觀念,即只有在清潔的工作場所才能產生出高效率、高品質的產品;清潔是一種用心的行動,千萬不要只在表面上下功夫;清潔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工作,不是上下班前後的工作。清潔活動的要點是:不要放置不用的東西,不要弄亂,不要弄臟。不僅物品需要清潔,現場人員同樣需要清潔,工作人員不僅要做到形體上的清潔,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潔。
素養
門診葯房是窗口工作,不僅與各類患者頻繁接觸,與本院相關科室接觸也較多。能否正確處理好這些關系,是窗口人員綜合素質的體現,因此必須提升員工素養。強化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敬業意識是前提,培養基礎能力、溝通能力、業務能力是核心,處理好執行制度與優質服務的關系,是員工素養的最終表現。員工素養的形成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培養階段和職業習慣形成階段。
在素養培養階段可結合強制性手段和激勵機制。前四項管理內容強制性的督促檢查,對做得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做得不好的進行處罰,逐漸可以讓員工形成規范習慣。在員工職業習慣形成階段,可定期開展心得體會交流,促進共同進步。
安全
安全包括患者、工作人員、設備安全等。在科室文化中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認真遵守各項制度及操作規程,強化責任,嚴格規范護理安全管理,將各項工作業績與獎懲掛鉤;樹立用葯安全文化,質量第一、患者第一、安全第一;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患於未然是安全文化的核心,杜絕各類差錯事故的發生。
對門診葯房葯品實行有效管理,主要目的是確保患者需要,能方便、及時提供葯品。不同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會形成不同的習慣,甚至可能是不良習慣,使用葯品後隨拿隨放,對葯品有無或質量好壞漠不關心,往往造成下次使用時取用困難,或無葯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