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是為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預防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3年6月29日發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內容解讀
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闞珂解讀特種設備安全法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闞珂表示,最近,我國接連發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部旨在預防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法律的及時出台,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的生動詮釋。
一、以人為本立法為民
闞珂:特種設備聽似陌生,但一提電梯、游樂設施,大家就熟悉了。特種設備包括鍋爐、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八大類,通常在高壓、高溫、高空、高速條件下運行,若管理不善,易導致爆炸、墜落等生產和公共事故,嚴重危害人身和財產安全。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特種設備數量迅猛增長。2012年底,全國特種設備總數達822萬台。以電梯為例,全國電梯數量由2002年35萬台激增至2012年245萬台。2013年,我國電梯的生產、安裝和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
數量猛增的同時,特種設備安全形勢更加復雜。仍以電梯為例,近年來我國電梯事故率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但由於保有量激增,一些在用電梯老化嚴重,維護保養不及時不規范,電梯非正常停運、「困人」甚至「吞人」情況時有發生。
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我國立法工作始終堅持的一項根本原則。立法就是要解決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本法是第一部對各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做統一、全面規范的法律。它的出台標志著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向科學化、法制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二、安全責任企業為先
闞珂:本法確立了「企業承擔安全主體責任、政府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和社會發揮監督作用」三位一體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新模式,進一步突出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是安全責任主體。
生產環節,法律對特種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等活動規定了行政許可制度;經營環節,法律禁止銷售、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使用環節。
法律要求所有特種設備必須向監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方可使用,使用單位要落實安全責任,對設備安全運行情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一旦發現設備出現故障,應當立即停止運行,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
這些條文都是從特種設備安全事故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以前事故發生後,有的責任不明確,由政府對事故損害「買單」。本法就是要通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督促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及其負責人樹立安全意識,切實承擔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
三、細化條款強化執行
闞珂: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切實增強法律的可執行性。這部法律從一審時的65條增至2013年的101條,補充細化了不少針對性強的條款。
近來連續發生的多起電梯安全事故表明,維護保養是重要環節。據了解,5月深圳羅湖某大廈電梯事故是由於維護保養人員違規使用液體潤滑油對制動器進行潤滑,導致電梯制動能力降低。
針對類似問題,法律明確要求電梯維護保養必須由有資質的單位承擔,承擔維護保養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作業人員資格;維護保養過程應當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並落實現場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又如,針對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管理問題,法律作了專門規定,如果業主委託物業服務單位管理小區的電梯,物業服務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管理義務。一旦發生事故,物業服務單位如果沒有盡到安全管理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四、政府監管依法盡責
闞珂:政府部門對特種設備的監管,不應是「保姆式」越俎代庖包攬企業責任,而應是「警察式」的監管,依法督促產、銷、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落實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和要求,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法律規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對學校、幼兒園以及車站碼頭、商場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特種設備實施重點安全監督檢查。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要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法律規定,特種設備監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同時,要求監管部門對依法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建立完整的監督管理檔案和信息查詢系統,便於公眾查詢。
五、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闞珂: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條生命的隕落都會給家庭帶來巨大損失和痛苦。
使用電梯時、在游樂園玩耍時,要注意安全提示並聽從工作人員的管理指揮;兒童乘坐扶梯,要有成年人陪同看護;飯館、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要來源於正規渠道……徒法不足以自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然而法律的有效實施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每個人自覺增強安全意識。

(1)特種設備如何建檔擴展閱讀
操作安全
(1)檢修前的准備工作,設備停車步驟及注意事項
①鍋爐檢修前的准備首先,鍋爐按正常停爐程序停爐,緩慢冷卻。打開各門孔,此時防止被蒸汽、熱水或煙氣燙傷。然後,把被檢驗鍋爐上的蒸汽、給水、排污等管道與其他運行中鍋爐的相應管道用盲板隔斷,將被檢驗鍋爐的煙道與總煙道或其他運行鍋爐相通的煙道隔斷。隔斷位置要明確指示出來。
②壓力容器檢修前的准備 用盲板徹底切斷容器與外部設備的連接管道,特別是切斷與可燃或有毒介質設備的通路。容器內部的介質要全部排凈,對於可燃、有毒或窒息性介質,還應進行清洗、置換、消毒等技術處理,並經取樣分析合格。切斷所有與容器有關的電源。
③檢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a)注意通風和監護進入設備前,打開鍋筒、容器上的人孔和集箱上的手孔,充分通風;進入設備內檢修時,應保持通風,且設備外必須有人監護。
(b)注意用電安全 狹窄、潮濕的設備內檢修時,照明應使用電壓不超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嚴禁採用明火照明。
(c)不得帶壓拆裝連接部件檢驗時,如需要卸下或上緊承壓部件的緊固件,必須將壓力全部泄放以後才能進行,以防發生意外。
(2)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及人身安全監護
應按照每種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規范使用。在使用時,必須在整個接觸時間內認真充分佩戴。勞動者應充分利用個人防護用品做的自我保護,以減少檢修過程中帶來的危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特種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❷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哪些內容
有:
特種設備安全法
第三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❸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技術檔案資料,它包括哪些
是這樣規定的: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TSG 08-2017
2.5 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技術檔案
使用單位應當逐台建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技術檔案。
安全技術檔案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使用登記證》;
(2)《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格式見附件B,以下簡稱使用登記表);
(3)特種設備的設計、製造技術資料和文件,包括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含合格證及其數據表、質量證明書)、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書、型式試驗證書等;
(4)特種設備安裝、改造和修理的方案、圖樣(注2-4)、材料質量證明書和施工質量證明文件、安裝改造修理監督檢驗報告、驗收報告等技術資料;
(5)特種設備定期自行檢查記錄和定期檢驗報告;
(6)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7)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維護保養記錄;
(8)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校驗、檢修、更換更換記錄和有關報告;
(9)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及事故處理報告。
特種設備節能技術檔案包括鍋爐能效測試報告、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改造技術資料等。
使用單位應當在設備使用地保存有2.5中(1)、(2)、(5)、(6)、(7)、(8)、(9)規定的資料和特種設備節能技術檔案的原件或者復印件,以便備查。
注2-4 工業壓力管道圖樣是指管道單線圖(軸測圖)。
❹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版、權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❺ 如何做好特種設備的檔案管理
本文從特種設備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出發,討論了作者在這一方面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特種設備 檔案管理 完善特種設備的管理在企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關繫到企業的效益和發展,因此,一定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加強特種設備的檔案管理工作。特種設備檔案是每台壓力容器在生產運行活動過程的全部歷史記錄。它是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企業的特種設備對企業的管理經營、安全生產、保障廣大幹部職工的生命安全起著特殊的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加強對特種設備的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國務院和有關部、委、局先後頒發了一系列對特種設備加強管理監察的條例、規定和辦法。我單位在積極創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過程中,初步建立了符合特種行業安全生產要求的設備檔案管理體系,在全面加強企業檔案管理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了對特種設備的檔案管理,配備了特種設備的檔案專門管理人員,重點負責特種設備檔案管理,有效地加強了特種設備的綜合管理,防止了重大生產事故、設備事故、傷亡事故的發生。 一、特種設別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特種設備檔案包括設備購進檔案和設備檢驗、維修檔案。平時工作中,較為重視的是建立和整理設備購進檔案,如何把設備的需求、論證、驗收、檢測、運行、維修等情況真實地反映在設備檔案中,需要我們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設備檔案管理工作。特別是保證在新形勢下,我們還要探索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工作新規律,對設備檔案管理工作要有一個新認識。這就是特種設備檔案要適應企業經營活動的發展,適應生產的需要,要達到這一點,很有必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更有利於企業發展和經營活動需求的特種設備檔案管理體系。在設備檔案具體管理工作中,通過特種設備檔案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測報告,設備質量、運行狀況和檢測維修情況,使設備檔案管理真正地融入設備購進、安全使用全部過程。最大限度地發揮特種設備檔案在服務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二、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在此,結合實際情況,我認為應當那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實際中的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完善: (一)制定規章制度,保證特種設備檔案收集齊全完整 結合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實際,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明確特種設備檔案應收集歸檔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全套圖紙, 產品出廠合格證書、質量證明書,安裝和使用證明書,強度計算書,省或市勞動部門簽發的使用證、檢驗報告和審批意見等。並且按照特種設備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積極參加特種設備安裝總體竣工驗收,通過制度規范和經濟約束 ,確保了特種設備檔案收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明確管理職責,督導使用單位加強特種設備檔案管理 明確規定特種設備管理的直接領導責任,並把特種設備的管理納入經濟責任制的考核、獎懲內容,明確規定,使用單位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有協助檔案管理人員搞好特種設備運行狀況的登記和保管好檔案資料的責任。使用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在進行安全檢查的同時,注意將每台在役壓力容器、起重設備進行編號登記,及時記錄反饋設備運行情況。單位檔案處也注意採取動態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設備檢修記錄、改造記錄、每年的檢驗鑒定記錄等,以不斷充實特種設備檔案內容,實現檔案資料與運轉設備的真實對應,真正使特種設備檔案為設備使用、檢修提供准確依據。 (三)實施特殊管理,提高服務利用效率 特種設備檔案在企業的管理經營中利用率很高。為方便利用,在檔案管理中,我們將特種設備檔案提取出來,單獨組卷、分類、編號,形成條目,系統排列。例如可以根據特種設備檔案資料匯編《特種設備檔案專題目錄》,內有設備名稱、安裝地點、製造單位、出廠編號、使用證號、保管地址等內容,並將目錄下發給有關單位,供檔案管理人員、生產技術人員共同檢索、查閱,幫助技術管理人員熟悉管理范圍,加強安全檢查工作,使廣大技術人員利用檔案資料,及時處理潛在隱患,提高運行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事故率,保持正常的生產秩序,為加強特種設備的管理創造條件。 (四) 要突出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功能 特種設備檔案是以「購置、驗收、使用、定期和不定期檢驗、維修、報廢」等方面為基本內容整理和建檔的。如果今天我們仍然滯留在最基礎的和最一般的層面上進行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勢必跟不上迅速發展的生產的實際需求,必然走過場、圖形式。特種設備檔案管理的積極作用在於發揮它的有效監督功能,變存放在
❻ 特種設備的檔案如何管理
特種設備檔案管理:
1、特種設備檔案記錄
(1)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態記錄(特種設備運行記錄)。根據特種設備的類別分別印製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態記錄,將設備的使用狀態記錄在案。
(2)特種設備維護保養記錄(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保養記錄)。根據特種設備類別分別印製特種設備維修保養記錄,每次對設備維護保養做好記錄。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有資質的單位負責,維護保養後,維護保養人員和用戶應在保養單上簽名,保養單至少一式二份,用戶和維護保養單位各留一份存檔,並且至少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3)特種設備檢查記錄。根據特種設備類別分別印製特種設備定期自行檢查記錄(包括日檢、月檢、年檢記錄),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自行檢查,並記錄在案。
(4)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印製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當特種設備出現運行故障和事故時,詳細記錄故障或事故出現的原因、解決方法等。
(5)定期檢驗整改記錄。將每次定期檢驗主要存在問題及落實整改情況記錄在案。
(6)鍋爐房記錄。鍋爐房要設立6種記錄:鍋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交接班記錄;水處理設備運行及水質化驗記錄;設備檢修保養記錄;單位主管領導和鍋爐房管理人員檢查記錄;事故記錄。
2、檔案分類管理
(1)文件法規類。將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文件統一存放。
(2)綜合管理類。將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管理結構圖、專職兼職安全管理員任命書、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安全責任承諾書等統一存放。
(3)特種設備總台賬類。使用賬本或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特種設備台賬進行管理,賬物相符,能方便索引到相應的檔案信息。至少包括如下內容:設備分布情況,最好有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分布圖,特種設備台賬,將本單位特種設備分類登記在冊,包括:注冊號、使用登記證號、電梯年審隋況、定期檢驗情況等;安全附件管理台賬,將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分類登記在冊,並標明安全附件安裝所在的設備;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台賬,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登記在冊,並註明作業人員所操作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類,將每年的培訓計劃、培訓情況、考核情況作業人員證或復印件等資料統一存放,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件應有使用單位的聘用記錄並到質監局備案,證件在有效期內;應急救援類,將特種設備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演練情況資料統一歸檔;技術檔案類,以一台設備一個技術檔案為原則(可用多個檔案盒存放),將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製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特種設備使用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定期檢驗報告、安全附件校驗報告統一存放;特種設備相關記錄類,特種設備記錄每月歸檔整理一次,將設備日常使用狀態記錄、特種設備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檢查記錄、特種設備交接班記錄、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統一存放。
❼ 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什麼應當登記建檔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並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❽ 特種設備需要做那些資料
成都華標企管 蔣良君 回復:
【特種設備資料通用包括】:
1.檔案目錄;
2.使用證復印件;
3.特種設備技術卡片;
4.操作人員和年度檢驗登記表;
5.購銷合同;
6.出廠隨機技術資料;
7.安裝驗收技術資料;
8.全面和年度檢驗報告;
9.安全附件定期校驗記錄;
10.月度檢查記錄。
11.重大修理改造記錄
【參考資料】:
你若需要管理更細,則可以根據不同的特種設備,做出更細的規定,如:
5.1鍋爐檔案內容:
5.1.1購銷合同(復印件)、監造總結
5.1.2出廠驗收隨機技術資料
5.1.2.1蒸汽鍋爐
1)鍋爐圖樣(包括總圖、安裝圖和主要受壓部件圖);
2)受壓元件的強度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3)安全閥排放量的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4)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包括產品合格證、主要受壓部件材質證明書、無損檢測報告、焊後熱處理報告和水壓試驗報告等);
5)鍋爐安裝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6)受壓元件重大設計更改資料。
7)對於額定蒸汽壓力大於等於3.8MPa的鍋爐,至少還應提供以下技術資料:
a鍋爐熱力計算書或熱力計算結果匯總表;
b過熱器壁溫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c煙道阻力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d熱膨脹系統圖。
8)對於額定蒸汽壓力大於等於9.8MPa的鍋爐,還應提供以下技術資料:
a再熱器壁溫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b鍋爐水循環(包括汽水阻力,)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c 汽水系統圖 ;
d各項保護裝置整定值。
5.1.2.2熱水鍋爐
1)鍋爐圖樣(總圖、安裝圖和主要受壓部件圖);
2)受壓元件的強度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3)安全閥數量和流道直徑(喉徑)的計算書(對額定出口熱水溫度高於或等於100℃的鍋爐);
4)水流程圖及水動力計算書(自然循環的鍋殼式鍋爐除外);
5)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包括產品合格證、主要受壓部件材質證明書、無損檢測報告、焊後熱處理報告和水壓試驗報告等);
6)鍋爐安裝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7)受壓元件設計更改通知書。
5.1.3投產驗收前提供的資料
5.1.3.1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
5.1.3.2鍋爐基礎檢查驗收合格證書
5.1.3.3鍋爐本體安裝質量檢查記錄,包括鋼架、鍋筒、集箱、對流管、水冷箱、爐排、省煤器、過熱器、空氣預熱器等記錄;
5.1.3.4鍋爐現場焊接檢查及附屬設施安裝質量檢查記錄;
5.1.3.5鍋爐安裝質量監檢書;
5.1.3.6鍋爐安裝水壓試驗及總體驗收報告;
5.1.3.7鍋爐水質化驗報告;
5.1.3.8鍋爐安裝質量證明書;
5.1.4鍋爐使用技術資料
5.1.4.1鍋爐及附屬設備運行記錄;
5.1.4.2鍋爐檢修保養記錄;
5.1.4.3安全附件定期校驗記錄;
5.1.4.4水處理設備及水質化驗記錄;
5.1.4.5安全監察部門檢驗報告;
5.1.4.6鍋爐月度檢查表;
5.1.5有機熱載體爐按以上相關內容建檔。
❾ 如何建立特種設備台賬並定期更新
一般內容是設備編號、設備名稱、型號、購入日期、生產廠家、使用狀況、維修保養時間(含校驗周期)、維修保養內容、維修保養責任者及確認審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