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氣控制系統常用的保護環節有哪些 它們各採用什麼電氣元件
控制系統:不銹鋼來控源制櫃;常規碳鋼控制櫃;防爆控制櫃;現場操作柱。
可選擇的模塊:PLC程序控制模塊;觸摸屏操控模塊;轉速監控模塊;震動監控模塊;澄清度監控模塊;變頻起動模塊;縮放向心泵模塊(控制縮放向心泵);惰性氣體保護模塊。
接觸器,零壓保護。斷路器或熔絲,短路或接地保護。過流繼電器,過流保護。熱繼電器,過載保護。一般就這幾種,其他的還有溫度,壓力,速度,位置,相序等。

(1)機電設備電氣保護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電氣控制系統工藝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電氣控制設備的製造和使用要求。在完成電氣原理圖設計及電氣元件選擇之後,就可以進行電氣控制設備的總體配置,即總裝配圖和總接線圖的設計,然後再設計各部分的電氣裝配圖與接線圖,並列出各部分的元件目錄、進出線號以及主要材料清單等技術資料,最後編寫使用說明書。
電氣系統的設計原則,有以下四點:
(1)最大限度地實現生產機械和工藝對電氣控制線路的要求;
(2)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線路簡單、經濟;
(3)保證控制線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操作和維修方便。
Ⅱ 電氣安全防護的措施有哪些項
一,保證用電安全的基礎要素
(1)電氣絕緣。保持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絕緣良好,是保證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正常運行的最基本要素。電氣絕緣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過測量其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等參數來衡量。
(2)安全距離。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如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均應保持一定距離。通常,在配電線路和變、配電裝置附近工作時,應考慮線路安全距離,變、配電裝置安全距離,檢修安全距離和操作安全距離等。
(3)安全載流量。導體的安全載流量,是指允許持續通過導體內部的電流量。持續通過導體的電流如果超過安全載流量,導體的發熱將超過允許值,導致絕緣損壞,甚至引起漏電和發生火災。因此,根據導體的安全載流量確定導體截面和選擇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4)標志。明顯、准確、統一的標志是保證用電安全的重要因素。標志一般有顏色標志、標示牌標志和型號標志等。顏色標示表示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導線;標示牌標志一般作為危險場所的標志;型號標志作為設備特殊結構的標志。
二、安全技術方面對電氣設備基本要求
(1)對裸露於地面和人身容易觸及的帶電設備,應採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2)設備的帶電部分與地面及其他帶電部分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易產生過電壓的電力系統,應有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器、保護間隙等過程電壓保護裝置。
(4)低壓電力系統應有接地、接零保護裝置。
(5)對各種高壓用電設備應採取裝設高壓熔斷器和斷路器等不同類型的保護措施;對低壓用電設備應採用相應的低電器保護措施進行保護。
(6)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地點應設安全標志。
(7)根據某些電氣設備的特性和要求,應採取特殊的措施
Ⅲ 電氣設備及線路的保護有哪6種
電氣設備或線路發生短路、接地、過載、斷相及電網電壓消失或過低時,將會對電氣設備或線路本身造成破壞、危及人身安全。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論是強電設備,還是弱電設備,不論是交流設備還是直流設備,也不論是低壓設備還是高壓設備都應採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安全接地主要有保護接地、重復接地、防雷接地等。
2、保護接地是將設備金屬外殼接地線,接地體與大地緊密連接起來,其主要是將漏電設備外殼的對地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之內,防止高電壓擊傷人體。採用保護接地時,接地電阻必須符合要求。
3、對於低壓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配電網,電氣設備外殼應當採取保護接地或接零措施。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以使電路發生故障時能迅速分斷。漏電保護只作為附加保護,即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以後不得取消電氣設備或電氣線路的原有防護措施。
4、對將要投入運行的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的絕緣應進行嚴格檢查,對於重要的電氣設備,除測量絕緣電阻外,還應進行耐壓實驗、泄漏電流試驗和介質損耗試驗。
5、正確使用電氣設備,以消除引燃源,正確採取隔離和間距措施,以阻止爆炸性混合物接近或進入電氣設備。
6、對於變配電裝置應在進線端裝設避雷器,防止雷電波侵入。
Ⅳ 電氣設備的保護形式有哪些
總的說來,有電流保護和電壓保護兩種。
電流保護包括:過負荷、過流、速斷等;電壓保護包括過壓、欠壓、接地、缺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