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累計折舊怎麼算
您好,會計學堂曉海老師為您解答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回的折舊率計算確定答,按照一定的標准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生產車間用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的折舊,作為間接費用,計入製造費用帳戶,廠部行政用辦公房屋的,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由當期收入負擔。折舊合計數計入「累計折舊」帳戶的貸方。
比如說購入一台電腦5000元,電腦一般折舊年限為5年
1、殘值:
5000元*殘值率5%=250元
2、年折舊額:
(5000-250)/5=950(元)
3、月折舊額:
950/12=79.17(元)
分錄:
借:管理費用:79.17
貸:累計折舊 79.17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㈡ 累計折舊怎麼計算
固定來資產減值准備的計自提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無直接關聯,導致減值的情形也並非經常發生,因而計提減值准備時,借記「營業外支出———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在此後的期間,若表明固定資產發生減值的跡象全部或部分消失,則應在相關制度規定的范圍內轉回,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 貸記「營業外支出———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
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一項固定資產只要掛帳在用,那就要計提折舊,此時體現為該固定資產項下累計折舊貸方額增加;
當該項固定資產變賣或者報廢時,則要把該資產銷掉,同時將該資產項下計提的所有累計折舊轉出。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的折舊率計算確定,按照一定的標准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生產車間用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的折舊,作為間接費用,計入製造費用帳戶,廠部行政用辦公房屋的,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由當期收入負擔。折舊合計數計入「累計折舊」帳戶的貸方。
計算公式:累計折舊=買入價-殘值(殘值的計算方法: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率(x%))
㈢ 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怎麼算
累計折舊
固定資來產折舊費用自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的折舊率計算確定,按照一定的標准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生產車間用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的折舊,作為間接費用,計入製造費用帳戶,廠部行政用辦公房屋的,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由當期收入負擔。折舊合計數計入「累計折舊」帳戶的貸方。
比如說購入一台電腦5000元,電腦一般折舊年限為5年
1、殘值:
5000元*殘值率5%=250元
2、年折舊額:
(5000-250)/5=950(元)
3、月折舊額:
950/12=79.17(元)
分錄:
借:管理費用:79.17
貸:累計折舊 79.17
㈣ 設備折舊費用怎麼計算
折舊費=原值-殘值(原值*5%)。這個公式算出來的值指的是該項固定資產在服務年限內可提取的折舊額。年折舊=折舊費/服務年限月折舊=折舊費/服務年限/12。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4)機器設備累計折舊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折舊的基數為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5)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6)改建的固定資產: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以及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設備折舊費用怎麼計算?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㈤ 機器設備如何計提折舊
折舊就是機械抄設備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它的使用功能逐漸減退、他的使用價值逐年減少,我們把它使用價值逐年減少的「量」用折舊的方式取代,也就是說一年減少多少價值、一年就增加多少折舊的價值,同時折舊的價值在資金運轉過程中,折舊額在資金佔用方用當期費用核銷、在資金來源方用折舊基金存儲,由此機械設備的價值從他的本身看逐步消失,但是在財務賬面上仍然保持機械設備的價值量沒有變化,例如:
1,一台機械設備原值40萬元、
2,使用年限20年,
3,每年折,2萬元
借:管理費 (機械設備折舊費)20萬元 貸:專用基金(折舊基金)20萬元
由此看來本機械設備20年後,折舊費累計已經40萬元被各年的費用攤銷完畢,而專用基金累計已經達到40萬元,說明企業機械設備沒有了,有錢盯著。
㈥ 累計折舊怎麼算
累計折舊分為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以及年數總和法。計算累計折舊的公式如下:
平均年限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工作量法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凈殘值)/預計總工作量.
折舊額=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加速折舊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年折舊率.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攤銷。
年數總和法
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地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注會
㈦ 求設備折舊的計算公式
設備折舊的計算公式有以下四種: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7)機器設備累計折舊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由於折舊費在產品成本中所佔的比重不大,一般都把它作為間接費用處理,按它的經濟用途和使用地點計入有關的綜合費用。
比如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應記入製造費用明細賬中的折舊費項目;輔助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應記入輔助生產費用明細賬有關項目;企業行政
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應記入管理費用明細賬中的折舊費項目;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應記入產品銷售費用明細賬中的有關項目。
如果企業是生產單一品種的產品,其發生的所有費用則全部都由該種產品承擔,成本項目可按費用的經 濟內容設置。一切費用在這種情況下,都是直接費用,所以折舊費用可直接計入「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折舊費」成本項目。
對於現代化技術密集型企業來看,折舊費用在產品成本中所佔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折舊費用也可以作為單獨的成本項目列示。
如果企業、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可將折舊費用直接計入生產成本明細賬「折舊費」項目,如果企業、車間生產多種產品,則可按機器工時比例將折舊費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後記入生產成本明細賬。
㈧ 你知道累計折舊怎麼計算么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的折舊率專計算確定,按照一定的標屬准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生產車間用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的折舊,作為間接費用,計入製造費用帳戶,廠部行政用辦公房屋的,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由當期收入負擔。折舊合計數計入「累計折舊」帳戶的貸方。
比如說購入一台電腦5000元,電腦一般折舊年限為5年
1、殘值:
5000元*殘值率5%=250元
2、年折舊額:
(5000-250)/5=950(元)
3、月折舊額:
950/12=79.17(元)
分錄:
借:管理費用:79.17
貸:累計折舊 79.17
㈨ 設備折舊費怎麼算
計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9)機器設備累計折舊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折舊的基數為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5)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6)改建的固定資產: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以及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