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cd是什麼
LCD 液晶顯示器是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簡稱,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當中放置液態的晶體,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透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桿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將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比CRT要好的多,但是價錢較其貴
LCD液晶投影機是液晶顯示技術和投影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了液晶的電光效應,通過電路控制液晶單元的透射率及反射率,從而產生不同灰度層次及多達1670百萬種色彩的靚麗圖像。LCD投影機的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LCD投影機的體積取決於液晶板的大小,液晶板越小,投影機的體積也就越小。
根據電光效應,液晶材料可分為活性液晶和非活性液晶兩類,其中活性液晶具有較高的透光性和可控制性。液晶板使用的是活性液晶,人們可通過相關控制系統來控制液晶板的亮度和顏色。與液晶顯示器相同,LCD投影機採用的是扭曲向列型液晶。LCD投影機的光源是專用大功率燈泡,發光能量遠遠高於利用熒光發光的CRT投影機,所以LCD投影機的亮度和色彩飽和度都高於CRT投影機。LCD投影機的像元是液晶板上的液晶單元,液晶板一旦選定,解析度就基本確定了,所以LCD投影機調節解析度的功能要比CRT投影機差。
LCD投影機按內部液晶板的片數可分為單片式和三片式兩種,現代液晶投影機大都採用3片式LCD板(圖1)。三片式LCD投影機是用紅、綠、藍三塊液晶板分別作為紅、綠、藍三色光的控制層。光源發射出來的白色光經過鏡頭組後會聚到分色鏡組,紅色光首先被分離出來,投射到紅色液晶板上,液晶板「記錄」下的以透明度表示的圖像信息被投射生成了圖像中的紅色光信息。綠色光被投射到綠色液晶板上,形成圖像中的綠色光信息,同樣藍色光經藍色液晶板後生成圖像中的藍色光信息,三種顏色的光在棱鏡中會聚,由投影鏡頭投射到投影幕上形成一幅全彩色圖像。三片式LCD投影機比單片式LCD投影機具有更高的圖像質量和更高的亮度。LCD投影機體積較小、重量較輕,製造工藝較簡單,亮度和對比度較高,解析度適中,現在LCD投影機佔有的市場份額約占總體市場份額的70%以上,是目前市場上佔有率最高、應用最廣泛的投影機。
液晶顯示器使用時,不允許施加直流電壓,驅動電壓的直流成分最大不能超過 50mV 。 LCM 在焊接時應注意只焊 I/O 介面,且烙鐵溫度不高於 260 ℃,烙時一次不超過 3 ~ 4 秒,焊接次數最多不超過 3 ~ 4 次,焊劑應最好使用高質量焊劑,焊後,應注意把 PCB 板清潔。
注意 LCD 與 LCM 防潮,潮濕會使 LCD 的玻璃表面電阻降低,造成顯示不正常,且易使 LCM 電極腐蝕。
LCD 裝機時,應確保器件的導電線接觸面積充分大, 並保持整個接觸面壓力均衡(注意擰螺絲的壓力應均衡),固定框要求平整、光滑,固定框的壓力應盡可能加在該器件的四周封接框上; LCM 在裝配時, 要注意操作人的充分接地,使用的烙鐵及其它器具均應保持良好的接地。焊接應注意保護 LCD 表面,以免焊劑濺落於表面造成破壞。
器件不宜長期受陽光直射及紫外線的照射,以免影響使用壽命。
器件不宜存放在高溫、高濕或有腐蝕、揮發性化學物品環境中,以免使 LCD 變色、 LCM 電極腐蝕,失去正常的顯示功能。 LCM 應放在有抗靜電的包裝或器具里。
LCD 的上下兩面貼的偏光片切勿沾上有機溶劑; 因偏光片材質較軟,裝機使用過程中,避免硬物頂傷、壓傷器件的上下兩面,且不能使用粗、硬的布擦拭偏光片; LCM 在操作過程中請勿接觸油脂類東西。
液晶基礎知識
顯示器是人與機器溝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顯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顯示器為主,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各種顯示技術如雨後春筍般誕生,近來由於液晶(LCD)顯示器具有輕薄短小、耗電量低、無輻射危險,平面直角顯示以及影像穩定不閃爍等優勢,在近年來價格不斷下跌的吸引下,逐漸取代CRT之主流地位,顯示器明日之星架勢十足。那麼液晶顯示器與傳統的顯示器相比,到底有什麼新的特點呢?
一、顯示質量高
由於液晶顯示器每一個點在收到信號後就一直保持那種色彩和亮度,恆定發光,而不象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那樣需要不斷刷新亮點。因此,液晶顯示器畫質高而且絕對不會閃爍,把眼睛疲勞降到了最低。
二、沒有電磁輻射
傳統顯示器的顯示材料是熒光粉,通過電子束撞擊熒光粉而顯示,電子束在打到熒光粉上的一剎那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盡管目前有許多顯示器產品在處理輻射問題上進行了比較有效的處理,盡可能地把輻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徹底消除是困難的。相對來說,液晶顯示器在防止輻射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輻射。在電磁波的防範方面,液晶顯示器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它採用了嚴格的密封技術將來自驅動電路的少量電磁波封閉在顯示器中,而普通顯示器為了散發熱量的需要,必須盡可能地讓內部的電路與空氣接觸,這樣內部電路產生的電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
三、可視面積大
對於相同尺寸的顯示器來說,液晶顯示器的可視面積要更大一些。液晶顯示器的可視面積跟它的對角線尺寸相同。而陰極射線管顯示器,顯像管前面板四周有一英寸左右的邊框,不能用於顯示。
四、應用范圍廣
最初的液晶顯示器由於無法顯示細膩的字元,通常應用在電子表、計算器上。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字元顯示開始細膩起來,同時也支持基本的彩色顯示,並逐步用於液晶電視、攝像機的液晶顯示器、掌上游戲機上。而隨後出現的DSTN和TFT則被廣泛製作成電腦中的液晶顯示設備,DSTN液晶顯示屏用於早期的筆記本電腦;TFT則既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使用TFT顯示屏),又用於主流台式顯示器上。
五、畫面效果好
與傳統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一開始就使用純平面的玻璃板,其顯示效果是平面直角的,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液晶顯示器更容易在小面積屏幕上實現高解析度,例如,17英寸的液晶顯示器就能很好地實現1280×1024解析度,而通常18英寸CRT彩顯上使用1280×1024以上解析度的畫面效果是不能完全令人滿意的。
六、數字式介面
液晶顯示器都是數字式的,不像陰極射線管彩顯採用模擬介面。也就是說,使用液晶顯示器,顯卡再也不需要像往常那樣把數字信號轉化成模擬信號再行輸出了。理論上,這會使色彩和定位都更加准確完美。
七、「身材」勻稱小巧
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後面總是拖著一個笨重的射線管。液晶顯示器突破了這一限制,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傳統顯示器是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到屏幕,因而顯像管的管頸不能做得很短,當屏幕增加時也必然增大整個顯示器的體積。而液晶顯示器通過顯示屏上的電極控制液晶分子狀態來達到顯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體積也不會成正比的增加,而且在重量上比相同顯示面積的傳統顯示器要輕得多。
八、功率消耗小
傳統的顯示器內部由許多電路組成,這些電路驅動著陰極射線顯像管工作時,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而且隨著體積的不斷增大,其內部電路消耗的功率肯定也會隨之增大。相比而言,液晶顯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內部的電極和驅動IC上,因而耗電量比傳統顯示器也要小得多。
液晶顯示器的選型
在平板顯示器件領域,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有液晶(LCD)、電致發光顯示(EL)、等離子體(PDP)、發光二極體(LED)、低壓熒光顯示器件(VFD)等。
液晶顯示器件有以下一些特點
低壓微功耗;平板型結構;被動顯示型(無眩光,不刺激人眼,不引起眼睛疲勞);顯示信息量大(因為像素可以做的很小);易於彩色化(在色譜上可以非常准確的復現);無電磁輻射(對人體安全,利於信息保密);長壽命(這種器件幾乎沒有什麼劣化問題,因此壽命極長,但是液晶背光壽命有限,不過背光部分可以更換)。
液晶選型8大要素
◆LCD類型 ◆質量保證 ◆技術支持 ◆品牌與價格
◆供應鏈保證 ◆解析度與尺寸 ◆溫度與亮度 ◆介面方式
液晶顯示屏的類型選擇
▲字元→確定顯示行、列數→TN、STN類→是否帶背光→確定尺寸→確定工作與儲存溫度范圍
▲圖形→單色還是彩色(TFT真彩還是STN偽彩〈一般在256色以下〉)→確定解析度→確定外形尺寸→背光類型(LED、EL、CCFL)→確定工作與儲存溫度范圍
▲定製→非標准模塊的要求→填寫定製單→簽定合同
LCD類型
在液晶(LCD)方面,從選型角度,我們將常見液晶分為以下幾類:段式,字元型,
常見段式液晶的每字為8段組成,即8字和一點,只能顯示數字和部分字母,如果必須顯示其它少量字元、漢字和其它符號,一般需要從廠家定做,可以將所要顯示的字元、漢字和其它符號固化在指定的位置,比如計算器。對於段式液晶,我們提供定做業務。
字元型液晶,顧名思義,字元型液晶是用於顯示字元和數字的,對於圖形和漢字的顯示方式與段式液晶無異。字元型液晶一般有以下幾種解析度,8×1,16×1、16×2、16×4、20×2、20×4、40×2、40×4等,其中8(16、20、40)的意義為一行可顯示的字元(數字)數,1(2、4)的意義是指顯示行數。
圖形點陣式液晶,我們又將其分為TN、STN(DSTN)、TFT等幾類。這種分類需從液晶材料和液晶效應講起,請參考液晶顯示原理。
TN類液晶由於它的局限性,只用於生產字元型液晶模塊;而STN(DSTN)類液晶模塊一般為中小型,既有單色的,也有偽彩色的;TFT類液晶,則從小到大都有,而且幾乎清一色為真彩色顯示模塊。除了TFT類液晶外,一般小液晶屏都內置控制器(控制器的概念相當於顯示卡上的主控晶元),直接提供MPU介面;而大中液晶屏,要想控制其顯示,都需要外加控制器。
因此,選擇您所需要的液晶屏,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細述如下:
一、如果只需要顯示字元和數字,而且一屏所顯示的內容不超過字元型液晶的最大限制(比如40×4),就可選擇字元型液晶,直接與MPU連接即可。
二、如果需要動態地顯示漢字和圖形,那麼,只能選擇圖形點陣式液晶,接下來該考慮的問題就是需要選擇STN(DSTN)單色、偽彩色還是TFT真彩色。一般情況下,如果使用單片機控制,由於其控制能力的限制,只有在640×480以下單色、320×240以下偽彩色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如果使用PC、IPC或其它控制能力比較強的主控模塊(如視頻輸入控制模塊),只要具備液晶顯示部分或外加顯示控制,就可以有較大的選擇餘地,不帶內置控制器的單色、偽彩色和真彩色液晶均可。 同時應該考慮到外形尺寸的要求。另外請注意,LCD的解析度在物理上是固定的,滿屏顯示一般只能以其固有的解析度顯示,這一點與CRT有所區別。
三、背光選擇,說到背光問題,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將液晶分類,即透射式、反射式、半反半透式液晶三類,因為液晶為被動發光型顯示器,所以必須有外界光源,液晶才會有顯示,透射式液晶必須加上背景光,反射式液晶需要較強的環境光線,半反半透式液晶要求環境光線較強或加背光。
字元類液晶 帶背光的一般為LED背光,以黃顏色(紅、綠色調)為主。一般為+5V驅動。
單色STN中小點陣液晶 多用LED或EL背光,EL背光以黃綠色(紅、綠、白色調)常見。一般用400—800Hz、70—100V的交流驅動,常用驅動需要約1W的功率。
中大點陣STN液晶和TFT類液晶 多為冷陰極背光燈管(CCFL/CCFT),背光顏色為白色(紅、綠、藍色調)。一般用25k—100kHz,300V以上的交流驅動。
四、溫度范圍,很多字元型液晶以及小圖形點陣液晶有常溫型和寬溫型的,而大圖形點陣的液晶寬溫型的在大陸市場上比較少見,常溫一般指工作溫度0—50℃,寬溫到-20—70℃(個別的可到零下30℃,如LQ5AW136 TFT 視頻介面);另外在濕度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五、亮度問題,亮度單位為cd/m2或叫Nit(尼特),大部分TN、STN(DSTN)液晶的亮度不超過100cd/m2,但是目前比較常用的5—6\"的偽彩色STN屏的亮度都在130cd/m2左右,京瓷有一種5.7\"的LCD亮度達200cd/m2,而TFT類液晶的亮度則150cd/m2以上常見。
六、配件方面,由於液晶的規格、介面沒有國際標准,所以不同廠家、不同類型的液晶的信號介面往往不一致,所以選擇液晶時,注意購買相關配件(包括信號連接器件、逆變器等)。
液晶屏幕的驅動方式
單純矩陣驅動方式是由垂直與水平方向的電極所構成,選擇要驅動的部份由水平方向電壓來控制,垂直方向的電極則負責驅動液晶分子。
在TN與STN型的液晶顯示器中,所使用單純驅動電極的方式,都是採用X、Y軸的交叉方式來驅動,如下圖所示,因此如果顯示部份越做越大的話,那麼中心部份的電極反應時間可能就會比較久。而為了讓屏幕顯示一致,整體速度上就會變慢。講的簡單一點,就好象是CRT顯示器的屏幕更新頻率不夠快,那是使用者就會感到屏幕閃爍、跳動;或著是當需要快速3D動畫顯示時,但顯示器的顯示速度卻無法跟上,顯示出來的要果可能就會有延遲的現象。所以,早期的液晶顯示器在尺寸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且並不適合拿來看電影、或是玩3D游戲。
主動式矩陣的驅動方式是讓每個畫素都對應一個組電極,它個構造有點像DRAM的迴路方式,電壓以掃描的(或稱作一定時間充電)方式,來表示每個畫素的狀態。為了改善此一情形,後來液晶顯示技術採用了主動式矩陣(active-matrix addressing)的方式來驅動,這是目前達到高資料密度液晶顯示效果的理想裝置,且解析度極高。方法是利用薄膜技術所做成的硅晶體管電極,利用掃描法來選擇任意一個顯示點(pixel)的開與關。這其實是利用薄膜式晶體管的非線性功能來取代不易控制的液晶非線性功能。
在TFT型液晶顯器中,導電玻璃上畫上網狀的細小線路,電極則由是薄膜式晶體管所排列而成的矩陣開關,在每個線路相交的地方則有著一弄控制匣,雖然驅動訊號快速地在各顯示點掃瞄而過,但只有電極上晶體管矩陣中被選擇的顯示點得到足以驅動液晶分子的電壓,使液晶分子軸轉向而成「亮」的對比,不被選擇的顯示點自然就是「暗」的對比,也因此避免了顯示功能對液晶電場效應能力的依靠。
TFT液晶顯示原理
TFT型的液晶顯示器較為復雜,主要的構成包括了,螢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體管等等。首先液晶顯示器必須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螢光燈管投射出光源,這些光源會先經過一個偏光板然後再經過液晶,這時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進而改變穿透液晶的光線角度。然後這些光線接下來還必須經過前方的彩色的濾光膜與另一塊偏光板。因此我們只要改變刺激液晶的電壓值就可以控制最後出現的光線強度與色彩,並進而能在液晶面板上變化出有不同深淺的顏色組合了。
2. LCD是什麼啊
液晶顯示器
3. 什麼是LCD
液晶是一種有機復合復物,液晶制顯示器(英文全稱為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LCD)具有低輻射、體積小、能耗低的優點。
常見的液晶顯示器按物理結構分為四種:
①扭曲向列型(簡稱TN,全稱Twisted Nematic,主要應用在游戲機液晶屏等領域)。
②超扭曲向列型(簡稱STN,全稱Super TN,目前多被手機液晶屏所採用)。
③雙層超扭曲向列型(DSTN,全稱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早期筆記本電腦和目前手機等數碼設備上皆有採用)。
④薄膜晶體管型(TFT,全稱Thin Film Transistor,目前應用的主流)。
4. 液晶是什麼有什麼用
向列相(nematic)
例如:油酸銨CH3(CH2)7CH=CH(CH2)7COONH4
近晶相(smectic)
例如:對氧內化偶氮苯甲醚:容CH3OC6H4(NO)=NC6H4OCH3
膽甾相(cholesteric)
例如:苯甲酸膽甾酶酯:C6H5COOC27H45
碟型(discotic)
熱致液晶(thermotropic LC)
重現性液晶(recentrant LC)
5. LCD是什麼意思 LCD液晶屏詳細介紹
液晶是一抄種有機復合物襲,液晶顯示器(英文全稱為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LCD)具有低輻射、體積小、能耗低的優點。
常見的液晶顯示器按物理結構分為四種:
①扭曲向列型(簡稱TN,全稱Twisted Nematic,主要應用在游戲機液晶屏等領域);
②超扭曲向列型(簡稱STN,全稱Super TN,目前多被手機液晶屏所採用);
③雙層超扭曲向列型(DSTN,全稱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早期筆記本電腦和目前手機等數碼設備上皆有採用);
④薄膜晶體管型(TFT,全稱Thin Film Transistor,目前應用的主流)。
羅姆 液晶,專業液晶廠家
6. LCD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液晶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英語:liquid-crystal display)為平面薄型的顯示設備,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於光源或者反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低,因此備受工程師青睞,適用於使用電池的電子設備。它的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液晶顯示器的每個像素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懸浮於兩個透明電極(氧化銦錫)間的一列液晶分子層,兩邊外側有兩個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過濾片。
如果沒有電極間的液晶,光通過其中一個偏振過濾片其偏振方向將和第二個偏振片完全垂直,因此被完全阻擋了。但是如果通過一個偏振過濾片的光線偏振方向被液晶旋轉,那麼它就可以通過另一個偏振過濾片。液晶對光線偏振方向的旋轉可以通過靜電場控制,從而實現對光的控制。
(6)lcd設備是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液晶顯示器的分類
按分子排列分類
根據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式,常見的液晶顯示器分為:窄視角的TN-LCD,STN-LCD,DSTN-LCD;寬視角的IPS,VA,FFS等。
其中TN-LCD,STN-LCD和DSTN-LCD三種顯示原理相同,只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不同而已。
TN: 扭曲向列型(Twisted Nematic)液晶分子扭曲角度為90度。TN型是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液晶顯示器採用的模式,廣泛應用於入門級和中端的面板。常見的在性能指標上並不出彩可視角度有天然痼疾。
市場上看到的TN面板都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補償膜,用於彌補TN面板可視角度的不足,要說TN面板勝過前面兩種面板的地方,就是由於他的輸出灰階級數較多,液晶分子偏轉速度快,致使它的響應時間容易提高,市場上8ms以下液晶產品均採用的是TN面板。
STN:超扭曲向列型(Super TN)STN型的顯示原理與TN相類似;其S即為Super之意,也就是液晶分子的扭轉角度加大,呈180度或270度,如此而達到更優越的顯示效果(因對比度加大)。
DSTN:雙層超扭曲向列型(Double layer STN)。其D為double layer雙層之意,因此又比STN更優異些。由於DSTN的顯示面板結構已較TN與STN復雜,顯示畫質較之更為細膩。
DSTN是通過雙掃描方式來掃描扭曲向列型液晶顯示屏,從而達到完成顯示目的。DSTN是由超扭曲向列型顯示器(STN)發展而來的。
寬視角模式,如IPS平面轉換(In-Plane Switching),VA 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寬視角模式多用於液晶電視。以IPS為例,它是日立於2001推出的面板技術,它也被俗稱為 「Super TFT」。
從技術角度看,傳統LCD顯示器的液晶分子一般都在垂直-平行狀態間切換,MVA和PVA將之改良為垂直-雙向傾斜的切換方式,而IPS 技術與上述技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不管在何種狀態下液晶分子始終都與屏幕平行,只是在加電/常規狀態下分子的旋轉方向有所不同——
注意,MVA、PVA液晶分子的旋轉屬於空間旋轉(Z軸),而IPS液晶分子的旋轉則屬於平面內的旋轉(X-Y軸)。為了配合這種結構,IPS要求對電極進行改良,電極做到了同側,形成平面電場。
這樣的設計帶來的問題是雙重的,一方面可視角度問 題得到了解決,另一方面由於邊際電場效應導致液晶光效低(光線透過率),所以IPS也有響應時間較慢的缺點。16.7M色、178度可視角度和16ms響應時間代表現在IPS液晶顯示器的最高水平。
7. LED和LCD的區別是什麼
LED在亮度、功抄耗、可視角度和刷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優勢。LED技術可以製造出比LCD更薄、更亮、更清晰的顯示器。LED與LCD的功耗比大約為1:10,LED更節能。下圖是LED顯示器和LCD顯示器。
拓展資料
1.LCD是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全稱,主要有TFT、UFB、TFD、STN等幾種類型的液晶顯示屏。
2.LED是發光 二極體 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縮寫。LED應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LED顯示屏;二是LED單管應用,包括背光源LED,紅外線LED等。現在就LED顯示屏而言,中國的設計和生產技術水平基本與國際同步。LED顯示屏是由發光二極體排列組成的一 顯示器 件5000元電腦配置單。它採用低電壓掃描驅動,具有:耗電少、使用壽命長、成本低、亮度高、故障少、視角大、可視距離遠等特點。
8. LCD設備工程師主要有啥工作任務
1.LCD面板新設備承接及稼動
2.LCD面板設備改進,生產效率提升
3.相關器具開發
9. LCD是什麼,干什麼的啊
您好,LCD業務由電信號碼百事通推出的一個廣告媒體業務即在商場、酒店等公共場所放置一個連接電信寬頻線路的電視機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信息發布(如廣告等)業務。
適用客戶:有廣告宣傳需求的用戶。
10. 什麼是LCD
LCD 液晶顯示器是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簡稱,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當中放置液態的晶體,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透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桿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將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比CRT要好的多,但是價錢較其貴
LCD液晶投影機是液晶顯示技術和投影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了液晶的電光效應,通過電路控制液晶單元的透射率及反射率,從而產生不同灰度層次及多達1670百萬種色彩的靚麗圖像。LCD投影機的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LCD投影機的體積取決於液晶板的大小,液晶板越小,投影機的體積也就越小。
根據電光效應,液晶材料可分為活性液晶和非活性液晶兩類,其中活性液晶具有較高的透光性和可控制性。液晶板使用的是活性液晶,人們可通過相關控制系統來控制液晶板的亮度和顏色。與液晶顯示器相同,LCD投影機採用的是扭曲向列型液晶。LCD投影機的光源是專用大功率燈泡,發光能量遠遠高於利用熒光發光的CRT投影機,所以LCD投影機的亮度和色彩飽和度都高於CRT投影機。LCD投影機的像元是液晶板上的液晶單元,液晶板一旦選定,解析度就基本確定了,所以LCD投影機調節解析度的功能要比CRT投影機差。
LCD投影機按內部液晶板的片數可分為單片式和三片式兩種,現代液晶投影機大都採用3片式LCD板(圖1)。三片式LCD投影機是用紅、綠、藍三塊液晶板分別作為紅、綠、藍三色光的控制層。光源發射出來的白色光經過鏡頭組後會聚到分色鏡組,紅色光首先被分離出來,投射到紅色液晶板上,液晶板「記錄」下的以透明度表示的圖像信息被投射生成了圖像中的紅色光信息。綠色光被投射到綠色液晶板上,形成圖像中的綠色光信息,同樣藍色光經藍色液晶板後生成圖像中的藍色光信息,三種顏色的光在棱鏡中會聚,由投影鏡頭投射到投影幕上形成一幅全彩色圖像。三片式LCD投影機比單片式LCD投影機具有更高的圖像質量和更高的亮度。LCD投影機體積較小、重量較輕,製造工藝較簡單,亮度和對比度較高,解析度適中,現在LCD投影機佔有的市場份額約占總體市場份額的70%以上,是目前市場上佔有率最高、應用最廣泛的投影機。
液晶顯示器使用時,不允許施加直流電壓,驅動電壓的直流成分最大不能超過 50mV 。 LCM 在焊接時應注意只焊 I/O 介面,且烙鐵溫度不高於 260 ℃,烙時一次不超過 3 ~ 4 秒,焊接次數最多不超過 3 ~ 4 次,焊劑應最好使用高質量焊劑,焊後,應注意把 PCB 板清潔。
注意 LCD 與 LCM 防潮,潮濕會使 LCD 的玻璃表面電阻降低,造成顯示不正常,且易使 LCM 電極腐蝕。
LCD 裝機時,應確保器件的導電線接觸面積充分大, 並保持整個接觸面壓力均衡(注意擰螺絲的壓力應均衡),固定框要求平整、光滑,固定框的壓力應盡可能加在該器件的四周封接框上; LCM 在裝配時, 要注意操作人的充分接地,使用的烙鐵及其它器具均應保持良好的接地。焊接應注意保護 LCD 表面,以免焊劑濺落於表面造成破壞。
器件不宜長期受陽光直射及紫外線的照射,以免影響使用壽命。
器件不宜存放在高溫、高濕或有腐蝕、揮發性化學物品環境中,以免使 LCD 變色、 LCM 電極腐蝕,失去正常的顯示功能。 LCM 應放在有抗靜電的包裝或器具里。
LCD 的上下兩面貼的偏光片切勿沾上有機溶劑; 因偏光片材質較軟,裝機使用過程中,避免硬物頂傷、壓傷器件的上下兩面,且不能使用粗、硬的布擦拭偏光片; LCM 在操作過程中請勿接觸油脂類東西。
液晶基礎知識
顯示器是人與機器溝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顯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顯示器為主,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各種顯示技術如雨後春筍般誕生,近來由於液晶(LCD)顯示器具有輕薄短小、耗電量低、無輻射危險,平面直角顯示以及影像穩定不閃爍等優勢,在近年來價格不斷下跌的吸引下,逐漸取代CRT之主流地位,顯示器明日之星架勢十足。那麼液晶顯示器與傳統的顯示器相比,到底有什麼新的特點呢?
一、顯示質量高
由於液晶顯示器每一個點在收到信號後就一直保持那種色彩和亮度,恆定發光,而不象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那樣需要不斷刷新亮點。因此,液晶顯示器畫質高而且絕對不會閃爍,把眼睛疲勞降到了最低。
二、沒有電磁輻射
傳統顯示器的顯示材料是熒光粉,通過電子束撞擊熒光粉而顯示,電子束在打到熒光粉上的一剎那間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盡管目前有許多顯示器產品在處理輻射問題上進行了比較有效的處理,盡可能地把輻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徹底消除是困難的。相對來說,液晶顯示器在防止輻射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輻射。在電磁波的防範方面,液晶顯示器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它採用了嚴格的密封技術將來自驅動電路的少量電磁波封閉在顯示器中,而普通顯示器為了散發熱量的需要,必須盡可能地讓內部的電路與空氣接觸,這樣內部電路產生的電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
三、可視面積大
對於相同尺寸的顯示器來說,液晶顯示器的可視面積要更大一些。液晶顯示器的可視面積跟它的對角線尺寸相同。而陰極射線管顯示器,顯像管前面板四周有一英寸左右的邊框,不能用於顯示。
四、應用范圍廣
最初的液晶顯示器由於無法顯示細膩的字元,通常應用在電子表、計算器上。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字元顯示開始細膩起來,同時也支持基本的彩色顯示,並逐步用於液晶電視、攝像機的液晶顯示器、掌上游戲機上。而隨後出現的DSTN和TFT則被廣泛製作成電腦中的液晶顯示設備,DSTN液晶顯示屏用於早期的筆記本電腦;TFT則既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使用TFT顯示屏),又用於主流台式顯示器上。
五、畫面效果好
與傳統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一開始就使用純平面的玻璃板,其顯示效果是平面直角的,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液晶顯示器更容易在小面積屏幕上實現高解析度,例如,17英寸的液晶顯示器就能很好地實現1280×1024解析度,而通常18英寸CRT彩顯上使用1280×1024以上解析度的畫面效果是不能完全令人滿意的。
六、數字式介面
液晶顯示器都是數字式的,不像陰極射線管彩顯採用模擬介面。也就是說,使用液晶顯示器,顯卡再也不需要像往常那樣把數字信號轉化成模擬信號再行輸出了。理論上,這會使色彩和定位都更加准確完美。
七、「身材」勻稱小巧
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後面總是拖著一個笨重的射線管。液晶顯示器突破了這一限制,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傳統顯示器是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到屏幕,因而顯像管的管頸不能做得很短,當屏幕增加時也必然增大整個顯示器的體積。而液晶顯示器通過顯示屏上的電極控制液晶分子狀態來達到顯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體積也不會成正比的增加,而且在重量上比相同顯示面積的傳統顯示器要輕得多。
八、功率消耗小
傳統的顯示器內部由許多電路組成,這些電路驅動著陰極射線顯像管工作時,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而且隨著體積的不斷增大,其內部電路消耗的功率肯定也會隨之增大。相比而言,液晶顯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內部的電極和驅動IC上,因而耗電量比傳統顯示器也要小得多。
液晶顯示器的選型
在平板顯示器件領域,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有液晶(LCD)、電致發光顯示(EL)、等離子體(PDP)、發光二極體(LED)、低壓熒光顯示器件(VFD)等。
液晶顯示器件有以下一些特點
低壓微功耗;平板型結構;被動顯示型(無眩光,不刺激人眼,不引起眼睛疲勞);顯示信息量大(因為像素可以做的很小);易於彩色化(在色譜上可以非常准確的復現);無電磁輻射(對人體安全,利於信息保密);長壽命(這種器件幾乎沒有什麼劣化問題,因此壽命極長,但是液晶背光壽命有限,不過背光部分可以更換)。
液晶選型8大要素
◆LCD類型 ◆質量保證 ◆技術支持 ◆品牌與價格
◆供應鏈保證 ◆解析度與尺寸 ◆溫度與亮度 ◆介面方式
液晶顯示屏的類型選擇
▲字元→確定顯示行、列數→TN、STN類→是否帶背光→確定尺寸→確定工作與儲存溫度范圍
▲圖形→單色還是彩色(TFT真彩還是STN偽彩〈一般在256色以下〉)→確定解析度→確定外形尺寸→背光類型(LED、EL、CCFL)→確定工作與儲存溫度范圍
▲定製→非標准模塊的要求→填寫定製單→簽定合同
LCD類型
在液晶(LCD)方面,從選型角度,我們將常見液晶分為以下幾類:段式,字元型,
常見段式液晶的每字為8段組成,即8字和一點,只能顯示數字和部分字母,如果必須顯示其它少量字元、漢字和其它符號,一般需要從廠家定做,可以將所要顯示的字元、漢字和其它符號固化在指定的位置,比如計算器。對於段式液晶,我們提供定做業務。
字元型液晶,顧名思義,字元型液晶是用於顯示字元和數字的,對於圖形和漢字的顯示方式與段式液晶無異。字元型液晶一般有以下幾種解析度,8×1,16×1、16×2、16×4、20×2、20×4、40×2、40×4等,其中8(16、20、40)的意義為一行可顯示的字元(數字)數,1(2、4)的意義是指顯示行數。
圖形點陣式液晶,我們又將其分為TN、STN(DSTN)、TFT等幾類。這種分類需從液晶材料和液晶效應講起,請參考液晶顯示原理。
TN類液晶由於它的局限性,只用於生產字元型液晶模塊;而STN(DSTN)類液晶模塊一般為中小型,既有單色的,也有偽彩色的;TFT類液晶,則從小到大都有,而且幾乎清一色為真彩色顯示模塊。除了TFT類液晶外,一般小液晶屏都內置控制器(控制器的概念相當於顯示卡上的主控晶元),直接提供MPU介面;而大中液晶屏,要想控制其顯示,都需要外加控制器。
因此,選擇您所需要的液晶屏,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細述如下:
一、如果只需要顯示字元和數字,而且一屏所顯示的內容不超過字元型液晶的最大限制(比如40×4),就可選擇字元型液晶,直接與MPU連接即可。
二、如果需要動態地顯示漢字和圖形,那麼,只能選擇圖形點陣式液晶,接下來該考慮的問題就是需要選擇STN(DSTN)單色、偽彩色還是TFT真彩色。一般情況下,如果使用單片機控制,由於其控制能力的限制,只有在640×480以下單色、320×240以下偽彩色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如果使用PC、IPC或其它控制能力比較強的主控模塊(如視頻輸入控制模塊),只要具備液晶顯示部分或外加顯示控制,就可以有較大的選擇餘地,不帶內置控制器的單色、偽彩色和真彩色液晶均可。 同時應該考慮到外形尺寸的要求。另外請注意,LCD的解析度在物理上是固定的,滿屏顯示一般只能以其固有的解析度顯示,這一點與CRT有所區別。
三、背光選擇,說到背光問題,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將液晶分類,即透射式、反射式、半反半透式液晶三類,因為液晶為被動發光型顯示器,所以必須有外界光源,液晶才會有顯示,透射式液晶必須加上背景光,反射式液晶需要較強的環境光線,半反半透式液晶要求環境光線較強或加背光。
字元類液晶 帶背光的一般為LED背光,以黃顏色(紅、綠色調)為主。一般為+5V驅動。
單色STN中小點陣液晶 多用LED或EL背光,EL背光以黃綠色(紅、綠、白色調)常見。一般用400—800Hz、70—100V的交流驅動,常用驅動需要約1W的功率。
中大點陣STN液晶和TFT類液晶 多為冷陰極背光燈管(CCFL/CCFT),背光顏色為白色(紅、綠、藍色調)。一般用25k—100kHz,300V以上的交流驅動。
四、溫度范圍,很多字元型液晶以及小圖形點陣液晶有常溫型和寬溫型的,而大圖形點陣的液晶寬溫型的在大陸市場上比較少見,常溫一般指工作溫度0—50℃,寬溫到-20—70℃(個別的可到零下30℃,如LQ5AW136 TFT 視頻介面);另外在濕度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五、亮度問題,亮度單位為cd/m2或叫Nit(尼特),大部分TN、STN(DSTN)液晶的亮度不超過100cd/m2,但是目前比較常用的5—6\"的偽彩色STN屏的亮度都在130cd/m2左右,京瓷有一種5.7\"的LCD亮度達200cd/m2,而TFT類液晶的亮度則150cd/m2以上常見。
六、配件方面,由於液晶的規格、介面沒有國際標准,所以不同廠家、不同類型的液晶的信號介面往往不一致,所以選擇液晶時,注意購買相關配件(包括信號連接器件、逆變器等)。
液晶屏幕的驅動方式
單純矩陣驅動方式是由垂直與水平方向的電極所構成,選擇要驅動的部份由水平方向電壓來控制,垂直方向的電極則負責驅動液晶分子。
在TN與STN型的液晶顯示器中,所使用單純驅動電極的方式,都是採用X、Y軸的交叉方式來驅動,如下圖所示,因此如果顯示部份越做越大的話,那麼中心部份的電極反應時間可能就會比較久。而為了讓屏幕顯示一致,整體速度上就會變慢。講的簡單一點,就好象是CRT顯示器的屏幕更新頻率不夠快,那是使用者就會感到屏幕閃爍、跳動;或著是當需要快速3D動畫顯示時,但顯示器的顯示速度卻無法跟上,顯示出來的要果可能就會有延遲的現象。所以,早期的液晶顯示器在尺寸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且並不適合拿來看電影、或是玩3D游戲。
主動式矩陣的驅動方式是讓每個畫素都對應一個組電極,它個構造有點像DRAM的迴路方式,電壓以掃描的(或稱作一定時間充電)方式,來表示每個畫素的狀態。為了改善此一情形,後來液晶顯示技術採用了主動式矩陣(active-matrix addressing)的方式來驅動,這是目前達到高資料密度液晶顯示效果的理想裝置,且解析度極高。方法是利用薄膜技術所做成的硅晶體管電極,利用掃描法來選擇任意一個顯示點(pixel)的開與關。這其實是利用薄膜式晶體管的非線性功能來取代不易控制的液晶非線性功能。
在TFT型液晶顯器中,導電玻璃上畫上網狀的細小線路,電極則由是薄膜式晶體管所排列而成的矩陣開關,在每個線路相交的地方則有著一弄控制匣,雖然驅動訊號快速地在各顯示點掃瞄而過,但只有電極上晶體管矩陣中被選擇的顯示點得到足以驅動液晶分子的電壓,使液晶分子軸轉向而成「亮」的對比,不被選擇的顯示點自然就是「暗」的對比,也因此避免了顯示功能對液晶電場效應能力的依靠。
TFT液晶顯示原理
TFT型的液晶顯示器較為復雜,主要的構成包括了,螢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體管等等。首先液晶顯示器必須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螢光燈管投射出光源,這些光源會先經過一個偏光板然後再經過液晶,這時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進而改變穿透液晶的光線角度。然後這些光線接下來還必須經過前方的彩色的濾光膜與另一塊偏光板。因此我們只要改變刺激液晶的電壓值就可以控制最後出現的光線強度與色彩,並進而能在液晶面板上變化出有不同深淺的顏色組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