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鍵盤怎麼弄壞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往上面潑水,這種電子設備都是怕進水的,而且進水以後晾乾,外表是完全看不出來的,只有在拆開以後才會發現水幹了以後的痕跡,剩下的辦法就是用火燒壞,想沒壞一個東西法子多的很
2. 設備壞了怎麼辦
在從化城郊有長驅機電幫忙解決
3. 在單位里同事弄壞設備需要大家一起賠嗎
誰損害,誰負責呀!!
但如果是工作中的損壞,則是與工作中的相關責任人來承擔不同的主次責任,而非照價賠償。
如果損壞的是一個低值易損物品,那誰賠都不是大問題。
如果是損壞的是貴重實驗或檢測設備,那應該由設備的責任人或更高層技術負責人等共同承擔使用責任。故意損壞者除外。
4. 工作中不小心出了意外,設備弄壞了,設備大概幾萬塊,需要我陪嗎 有沒有那條法律有規定需不需要陪
需要賠。單位沒有罰款權利,也沒有剋扣工資的權利。但是因個人原因對單位造成損失的,個人應予以賠償損失。
5. 工作弄壞了十幾萬設備
那麼如果在工作當中弄壞了十幾萬的設備,這個的話工程的話肯定要追求其責任,那麼肯定會讓你賠償一點,但是的話不會讓你賠償全部的,這一天的話你要放心,那麼肯定會在你的工資當中剋扣一部分。
6. 怎麼樣的電磁脈沖可以破壞電子設備
電磁脈沖武器是一種利用強電磁脈沖摧毀來襲導彈或破壞雷達、通信系統和武器系統中電子設備或擾亂人的大腦神經系統、使人暫時失去知覺的武器,有時也稱為電磁脈沖產生器。
電磁脈沖能使晶體二極體、晶體管、集成電路、電阻及電容、濾波器、繼電器和粒波器等電子元器件受到損壞;可以與電纜、導線和天線等耦合,把電磁脈沖的能量傳遞給電子設備,引起電子設備的失效或損壞、電路開關跳閘和觸發器翻轉;能使根據磁通工作的存貯器(磁心、磁鼓和磁帶等)消磁或失真,破壞元器件或抹去存貯的信息和引起關閉傳遞假信號(如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一次核實驗,曾使距爆心1400km的火奴魯魯地區的幾百個防盜器發出虛警)。電磁脈沖還可以使飛機和導彈等的金屬外殼上產生很大的感生電流,這種電流沿著收音機和導彈的金屬表面流動,並通過殼體上的隙縫或艙口耦合到殼內,使電子元器件、線路和設備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和破壞。
7. 操作工不小心弄壞生產設備該如何賠償
按照《勞動法》規定:員工非主觀故意給企業造成損失,企業可以要求員工進行緊急賠償,但是賠償額不超過該員工當月工資的20%
8. 射頻武器是如何破壞電子設備的
射頻武器還能破壞各種武器裝備的電子設備,使其喪失作戰效能。試驗表明,當微波強度比較低,為0.01~1微瓦/平方厘米時,可以干擾工作在相應頻段的雷達和通信設備使之無法正常工作。增加到0.01~1瓦/平方厘米時,可使通信、雷達、導航等系統的微波電子元器件失效或燒毀。增加到10~100瓦/平方厘米時,其瞬變電磁場可使各種金屬表面產生感生電流,通過天線、導線、電纜等各種入口進入目標內部電路。輕者使電路功能混亂,出現誤碼,抹掉記憶信息等現象,重者則燒毀各類電子元器件。這種效應又稱為非核電磁脈沖效應。微波強度再增加,達到1000~10000瓦/平方厘米時,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加熱破壞目標。因此射頻武器可攻擊的目標非常之多,從軍事衛星、洲際導彈、巡航導彈、飛機、坦克、軍艦,到雷達、計算機、通信器材,只要處於強微波的覆蓋區內,都將可能受到攻擊而喪失作戰效能。
自70年代以來,蘇、美都在研製超高功率的微波發射管,並研究射頻武器的殺傷機理與實現的可能性。1980年,美陸軍已用實驗型反射三極體在微波波段產生3千兆瓦的脈沖功率,這比普通雷達產生的功率大2~4個數量級(即100~1000倍)。並打算研製發射功率為千兆瓦級的回族管和磁控管。美國還設想利用計算機操縱相控陣雷達,產生高頻大功率的電磁脈沖。蘇聯開展射頻武器的研究工作早於美國。1979年,蘇聯的實驗型反射三極體在微波波段產生了千兆瓦級的脈沖功率,效率高達30%。80年代末期,已研製成幾個不同工作頻率的「塞林科夫」器件,它能產生相當大的脈沖功率,可用作射頻武器的功率源。其中,一種實驗型毫米波(指30~300千兆赫的微波波段)發射管,已可產生100兆瓦的脈沖功率。這種毫米波發射管更接近於實用射頻武器的要求,其再配以增益天線,就可能成為射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