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11-18 12:32:25

① 蕪湖市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蕪湖市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2016-10-31在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荊峰路47號1幢。

蕪湖市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200MA2N214195,企業法人董來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蕪湖市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機械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機械模具、夾具、檢具設計、生產、加工、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蕪湖市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無錫市航偉標准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無錫市航偉標准件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1月1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五金產品、通用設備及配件、電氣機械、金屬材料、建材、化工產品及原料(不含危險化學品)、汽車零配件、摩托車零配件、電子產品、通信設備(不含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和發射裝置)、計算機及配件、傢具、木材、潤滑油的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趙子軍
成立時間:2007-01-19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20400002827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無錫市新吳區金城東路299號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95棟115-116號

③ 重慶航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航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AOE)成立於1999年4月,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44研究所與台灣航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的從事半導體光電器件製造的高技術公司,公司位於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區),擁有一棟現代化的5層辦公和生產大樓,面積6200多平方米,員工100餘人(其中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佔40%以上)。
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2001年由重慶市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12月完成資產重組,主要經營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組件、特種模塊和部件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一支技術過得硬的開發團隊和一批訓練有素、工作嚴謹的生產工人;公司配有完整的、高精度的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具有獨特的生產工藝;2000年通過了ISO9001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完善了管理、銷售及服務系統。產品現已通過了ROHS論證。公司一貫遵循以人為本,技術先進,質量第一,成本最低,用戶至上,信譽可靠,服務上乘,共同發展的經營宗旨,已成為光電子行業中一支極具實力和競爭力的隊伍。
公司目前主要生產以下產品:
1.半導體激光器的封裝和耦合,不同發射波長(0.6μm~0.98μm)、各種功率規格(1mW~5W)、各種封裝形式(TO-18,TO-5,TO-3,C-Mount,尾纖型,插拔式)和各種用途(通信,泵浦,醫療和美容,顯示,印刷等)的半導體激光器;
2.各類波長的光電探測器,包括銦鎵砷(InGaAs)和硅(Si)單元和多元陣列光電探測器;
3.特種單模和多模光纖收發一體模塊,用於1.25Gb/s~2.5Gb/s的高清晰圖像傳輸模塊、DVI-D模塊;
4.半導體激光紅外照射器,照射距離從20M~_1000M;
5.半導體激光指示器,包括點狀、線狀和「十」字狀光斑的各類半導體激光指示器。
公司的長遠發展目標是:把公司建設成集研究開發和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具有從材料生長、晶元製作到耦合封裝全過程的有強大生產能力和巨大發展潛力的光電子技術產業化基地。
法定代表人:蔣志偉
成立日期:1999-04-28
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重慶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086219198020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英文名:Associated Opto-Electronics (Chongqing) Corp.
人員規模: 50-99人
企業地址:重慶市南坪花園路14號
經營范圍:從事光電子及光通訊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及其應用系統工程;自有房屋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④ 誰知道宿遷哇哈哈公司普工待遇怎麼樣,工資一月多少

要想有住宿的話 蘇宿工業園區那的 長電科技 可成科技 箭鹿都包吃包住 去長電 上四休二~相對輕松

⑤ 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學術研究

為加強產學研合作和國際交流,2011年,成立了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學院還與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四聯集團、重慶渝德科技公司、西南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重慶神州龍芯科技公司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生實習實訓基地。
基於這樣的教育理念,學院建設了數門各級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積極推動教學改革,強化素質教育,各級各類的教改項目總數達到20項。重視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鍛煉培養,狠抓實習基地建設。學院現有專業實驗中心實驗教學單位,還有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光信息技術實驗室、微電子技術實驗室、集成電路設計實驗室和射頻技術實驗室;此外,還先後與重慶普天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西南集成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航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萬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 科研項目
2007年至2012年,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66項,科研項目經費累計愈4039萬元。
截至2012年,主要承擔的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立項時間 主要完成人 1. 基於拓撲馬蹄的低維混沌不變集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9-01 李清都 2. 光脈沖驅動與全光纖檢測的哥氏振動微陀螺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1-08 劉宇 3. 基於正Davio判決圖的可逆邏輯綜合理論及其實現方法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1-08 龐宇 4. 不對稱體模迴旋管高效准光模式變換的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1-08 王斌 5. 基於異構計算的混合系統混沌判定及其轉變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1-08 李清都 6. 基於分形的MEMS動態測量理論及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0-12 羅元 7. 基於溫度效應的光學薄膜吸收高解析度成像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0-01 郝宏剛 8. 混合系統的若干動力學問題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0-01 李清都 9. 國家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面向醫療物聯網應用的RFID和BAN共性關鍵技術研發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11-07 林金朝 10. 智能康復系統中混合Camshift和Kalman濾波的單目視頻跟蹤演算法研究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10-09 羅元 11. 血液凈化設備遠程監控系統研發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9-09 林金朝 12. DAB數字多媒體廣播接收機核心模塊開發和生產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9-07 王國裕 13.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TD-SCDMA增強型多媒體手機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9-05 申敏 14. 國家支撐計劃——LTE TDD終端基帶科研樣片研究開發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9-01 申敏 15.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TD-SCDMA增強型多媒體終端基帶晶元的研發和產業化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9-01 申敏 16. 國家火炬計劃——TD-SCDMA(LCR)手機基帶晶元和無線模塊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6-09 申敏 17. 國家863計劃——TD-SCDMA終端射頻晶元開發 國務院各部門項目 2005-07 陳明 專利發明 序號 專利名稱 發明人 授權時間 1. 異構多機器人系統的任務分配方法 羅元(2) 2011-07 2. 一種產生多環繞線卷波的混沌電路及實現方法 羅小華(1) 2011-02 3. 基於微石英角速率感測器的隨鑽方位測量誤差補償方法 劉宇(1) 2010-09 4. 仿生機器魚無半徑轉彎的控制方法 羅元(2) 2010-07 5. Means for implementing a DAB receiver channel decoder 陸明瑩(1) 2010-04 6. LED通用驅動電路 吳貴能(1) 2010-03 7. HARQ技術數據緩存的設計方法及其電路 畢敏(1) 2009-12 8. 一種下行同步導頻時隙的搜索方法 申敏(2) 2009-12 9. 一種基於信息融合到無線定位多演算法增強方法 羅元(2) 2009-11 10. HSDPA中16QAM定點解調方法 王茜竹(1) 2009-09 11. 一種用戶終端小區初始搜索中實現碼片級精確同步的方法 譚舒(1) 2009-08 12. TD-SCDMA系統中小區初始搜索時的精準接入方法 沈靜(1) 2009-06 13. 一種復位值可控的數字電路設計方法 楊小勇(1) 2009-06 14. 一種降低大規模集成電路漏電功耗的設計方法 楊小勇(2) 2009-04 15. 移動通信系統中估計移動終端用戶數的方法 申敏(1) 2008-05 16. 一種手機基帶晶元的省電同步方法 楊小勇(1) 2007-10 17. 一種基於TD-SCDMA無線定位來波方向的估計方法 羅元(3) 2006-10 科技獎勵
1. 「血液凈化系統監測與控制系列關鍵技術及整機設備」,林金朝(2),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02
2.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刻蝕工藝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王巍、羅元等,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1-05
3. 「振動角速率感測器研製及在無線隨鑽導向定位中的應用」,劉宇,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1-05
4. 「血液凈化系統系列監控技術及整機設備」,林金朝(2),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0-05
5.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與應用」,林金朝,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9-03
6. 「非線性系統復雜行為分析與控制」,李清都,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09-03
7. 「TD-SCDMA終端核心晶元平台關鍵技術及應用」,申敏(2),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8-12
8. 「數字多媒體廣播DMB接收機和基帶晶元」,陸明瑩、王國裕、張紅升等,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8-03
9. 「TD-SCDMA手機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實現」,申敏(2),重慶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07-03
10. 「硅基MEMS設計與加工技術研究」,潘武(2),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7-03
11. 「智能系統分析與控制中的關鍵問題研究」,李清都(6),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7-03
12. 「暗能量的研究」,龔雲貴、段昌奎等,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6-03
13. 「通信系統中光WDM與光傳輸機理的研究」,毛幼菊、黨明瑞等,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05-03
14. 「混沌控制及其在通信理論中的應用」,楊曉松、周平、李清都等,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04-03
15. 「通信-廣播電視共網傳輸實用技術的研究」,毛幼菊等,重慶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2-03
教材專著
專著 序號 專著名稱 作者 出版社名稱 出版時間 1. MIMO技術原理與應用 林雲(1)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0-11 2. 固態振動陀螺與導航技術 劉宇(1) 中國宇航出版社 2010-09 3. 半導體器件完全指南 李秋俊(1) 科學出版社 2009-07 4. 移動機器人技術及其應用 羅元(2)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7-09 5. 混沌系統與混沌電路 李清都(2) 科學出版社 2007-08 6. 計算機網路中的擁塞控制與流量控制 徐昌彪(1)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7-01 7. 藍牙協議及其源代碼分析 林金朝(2)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6-09 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排名 出版社 出版時間 1.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習題指導 鄒虹(1)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0-09 2. 光纖通信系統與網路 張德民(2)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0-08 3. 射頻通信電路 林雲(1)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9-08 4. 數字信號處理 張德民(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2 5. AutoCAD 2008中文版機械制圖實用教程 王巍(2)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08 6.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鄒虹(1)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03 7. 信號與系統 何豐(2) 科學出版社 2008-02 8. 信號與系統分析 張德民(1)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9 9. 現代通信系統與信息網 張德民(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8 10. 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 張德民(2)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5-02 11. 電信傳輸原理 張德民(3)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08 12. 現代通信系統 張德民(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3-02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本科,標准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收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集成電路及各類電子信息系統設計能力為目標,培養掌握集成電路基本理論、集成電路設計基本方法,掌握集成電路設計的EDA工具,熟悉電路、計算機、信號處理、通信等相關系統知識,可從事集成電路及各類電子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教學、開發及應用,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半導體器件物理、微電子器件、模擬與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及應用、現代通信系統、通信集成電路設計、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FPGA設計導論、片上系統設計、數字系統模擬與驗證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專業方向選擇性大,從業口徑寬;高水平科研項目為基礎的專業實踐和創新平台;依託省級重點學科、重慶市微電子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微電子工程中心,與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踐實習基地;
畢業去向:可從事數字集成電路系統設計與開發、片上系統(SoC)、嵌入式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通信、消費類電子等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教學、科研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科,標准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同時具備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領域內寬廣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的,能在包括信息的產生、獲取、存儲、處理、傳輸、控制、顯示等技術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電子信息系統從事相應研究、設計、教學、開發、應用、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且在信息理論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及片上系統(SoC)設計、無線與移動通信技術等方向形成鮮明特色的高級科學與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與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信息理論與編碼、數字信號處理、DSP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可編程邏輯器件與硬體描述語言、片上系統(SoC)設計、模擬及數字系統設計、感測器與檢測技術、無線通信原理、移動通信技術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1)方向選擇性大,從業口徑寬。同時具備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知識。(2)師資力量雄厚。有國內外知名學者及省部級優秀教學團隊,有中央地方共建實驗室、電工電子「省部級示範實驗中心」等基礎和專業實踐教學平台。(3)沿襲我校信息學科優勢,在信息理論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及片上系統(SoC)設計、無線與移動通信技術等方向上特色鮮明。(4)與全國電子信息類高科技企業有良好合作關系。
就業去向:電信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及廣播電視、遙控與遙測、雷達、聲納、電子對抗、測量、控制、導航、航空航天等領域相關企業,從事通信與電子信息系統相關研究、設計、開發、應用、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時也可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學科領域繼續深造或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本科,標准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收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國內外行業發展,具有國際視野,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具備良好半導體器件分析能力,在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封裝測試和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面具有創新精神和綜合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人才。
主要課程:半導體器件物理、微電子器件、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現代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現代半導體工藝、半導體封裝與測試技術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1)國家級特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2)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部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與多個知名半導體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3)採用全新的「國際半導體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經驗成熟。
就業去向:能在國內外半導體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從事半導體工藝研究、模擬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產品設計及半導體設備維護等方面的工作。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本科,標准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能夠在無線傳播環境分析和電磁兼容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研發、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的「研究開發型」和「工程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基礎、電路與電子、計算機基礎與應用以及通信課程等系列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無線傳播分析以及電磁兼容技術系列課程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1)國家特設專業,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學科。(2)具有「電子工程大類實驗班」、「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專業科研訓練計劃」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3)側重無線傳播環境分析、電磁兼容技術、微波射頻系統等特色,注重厚基礎、強能力的研發型、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就業去向:通信、廣播電視、航空航天、儀器儀表等信息產業和電信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及天線系統製造等企業,從事無線傳播環境分析、電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和開發等工作,也可在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學科領域繼續深造或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標准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物理電子、光電子與微電子學領域內寬廣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的,能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設計、製造和相應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在電路理論與系統、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等方向形成特色,並能在相關領域從事相應器件及系統研究、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基礎、電路理論、電子技術、計算機基礎與技術、通信基礎系列課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半導體物理及器件、電子材料與元器件、電磁場與電磁波、可編程邏輯器件、模擬及數字系統設計等。
專業優勢和特色:(1)校級品牌專業。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學科(截至2012年為博士點建設學科),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提供良好條件。(2)師資力量雄厚。以重慶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實驗中心、中央地方共建射頻實驗室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中心等為基礎和專業實踐教學平台。(3)服務電子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在電路理論與系統、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等領域特色鮮明。
就業去向:電信設備製造商、通信運營商及廣播電視、航空航天等企業,從事電路設計、電子元器件研製、測控儀器軟硬體設計和電子企業的生產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學科領域繼續深造或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科,標准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生類別:理工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才兼備、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具備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強化「光機電算」結合。可從事光通信系統設計及開發、光電系統及工程、通信工程、光電器件及信息處理、顯示與照明及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儀器儀表等領域的科研、開發、生產或管理工作的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理基礎、基礎光學、電路、計算機及通信系列課程,光電技術、光纖技術、光信息處理和顯示與照明等系列專業課程,光電領域前沿技術課程。
專業優勢和特色:(1)重慶市特色專業,重慶郵電大學品牌專業。(2)專業方向選擇性大,從業口徑寬,截至2012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3)擁有國內外知名學者,師資力量雄厚。(4)依託市級光纖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擁有中央與地方共建專業實驗室,與全國電子信息類高科技企業等有良好的合作關系。
就業去向:通信設備製造商、通信營運商、光機電設備製造商、以及顯示與照明技術及相關領域內從事產品開發、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攻讀碩士學位或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本學科以電工理論為基礎,突出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相結合的前沿理論與技術研究。截至2012年,本學主要從事電子新技術及其應用、電工理論與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應用、智能電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截至2012年,本學科在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結合等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出版專著10部,發表高水平論文100餘篇,承擔十餘項國家、部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進步獎多項,特別是在通信電子新技術等研究方面成績顯著。本學科的主要學位與專業課程有:現代電路理論及技術、現代信號處理、現代感測技術與系統、高等電磁場理論、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智能電網技術、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射頻識別原理與系統設計等。
集成電路工程
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包含了當今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材料技術和精密加工等技術的最新發展。集成電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點,使得集成電路工程技術成為當今最具有滲透性和綜合性的工程技術領域之一。集成電路的應用涉及網路通信、計算系統、信息家電、汽車電子、控制儀表、生物電子等眾多方面。設計並製造集成電路作為應用產品的核心,是現代電子系統面向用戶、面向產品、面向應用贏得競爭力的要求,同時也是傳統產業升級和改造的關鍵。
我院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4、44、26研究所、四聯集團、重郵信科公司、西南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等國內外許多科研院所、公司企業在集成電路工程領域展開了廣泛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本專業聘請了具有豐富科研和實際工作經驗的科研院所及企業高級專家擔任兼職導師,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型支撐。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半導體器件物理、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技術、電路優化設計、數字集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集成電路CAD、微處理器結構及設計、集成電路測試方法學、微電子封裝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VLSI數字信號處理等。
光學工程
「光學工程」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年輕的學科,是以光學為主的,並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精密機械與製造、計算機科學及微電子學等學科交叉與滲透的學科,包括激光技術、光通信、光存儲與記錄、光學信息處理、光電顯示、全息和三維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學、光電子和光子技術、激光材料處理和加工、弱光與紅外成像技術、光電測量、光纖光學、現代光學和光電子儀器及器件、光學遙感技術及綜合光學工程技術等學科分支,成為現代光學產業和光電子產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本學科擁有一支教授、研究員、副教授和講師組成的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依託工信部和重慶市光纖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微電子工程重點實驗室,在光電子技術及應用、光纖通信系統、光電材料與器件以及紅外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等領域已經形成穩定的、特色鮮明的學術方向,2009年至2012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橫向項目等2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EI/ISTP檢索50餘篇。
本學科的主要學位與專業課程有:數學物理方法、隨機過程及其應用、激光物理與技術、光電子技術、光電材料與器件、光纖通信原理、高等光學、集成光學、數字成像技術、機器視覺、光纖感測與檢測技術、非線性光學、微機電系統技術、微弱信號檢測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礎。本學科和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共同構成我校電子信息大類的主幹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本學科在學科方向、學術團隊、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良好發展。
本學科擁有重慶市重點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和微電子工程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光纖通信技術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實驗室。截至2012年,本學科已經在微電子系統與集成電路設計、半導體材料、器件與工藝、光電子技術及應用和通信與測控中的電路系統與電磁理論等方向上形成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初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截至2012年,先後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項目5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近五年發表論文52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49篇;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1項,特別是微電子系統與集成電路設計研究團隊參與的「TD-SCDMA終端核心晶元平台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半導體材料研究團隊完成的「稀土體系光譜的理論研究」項目獲得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同時,本學科還獲國家級和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6項。近五年招收碩士研究生299人,授予碩士學位156人,並與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本專業的主要學位與專業課程有:數學物理方法、隨機過程及其應用、高等代數與矩陣分析、半導體器件物理、晶體管原理、高等電磁場理論、光波導理論、光通信新技術、微機電系統技術、非線性電路與系統、射頻集成電路設計、非線性系統的混沌與控制、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技術、微波電路等。 截至2014年,在職教職工9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講師42人;專業教師中,25人具有博士學位,46人具有碩士學位;博士生導師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2001年以來,教師共發表論文552篇,其中186篇被SCI收錄、EI、ISTP收錄;共承擔包括863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科研項目88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國家專利4項;教師中4人次獲省部級先進個人。圍繞「光纖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微電子工程重點實驗室」兩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省部級重點學科的建設,截至2014年已經在光纖通信技術、TD-SCDMA手機核心晶元的研發、DAB/DMB技術、納米光電子材料的理論研究等領域形成特色。

閱讀全文

與航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市邁聽音響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51
齒輪箱用什麼軸承耐磨 瀏覽:376
ppr熱熔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741
dts如何向內核注冊設備 瀏覽:467
貸款購買設備支付的利息計入哪個 瀏覽:727
測甲醛儀器顯示lo什麼意思 瀏覽:572
什麼機械玩游戲壽命長 瀏覽:162
山東農用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659
儀表盤機油燈不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520
能夠測聲波頻率的實驗裝置 瀏覽:158
蘋果工具箱公眾號 瀏覽:263
操控裝置設計人機分析 瀏覽:178
管道閥門井施工過程簡答 瀏覽:273
冷櫃不製冷壓縮機燙手是什麼原因 瀏覽:851
食用油罐車球閥門怎麼關 瀏覽:522
地暖白色放氣閥門 瀏覽:310
什麼機械鍵盤適合diy 瀏覽:184
廚房用燃氣閥門 瀏覽:576
閥門上有兩個橫線是什麼 瀏覽:729
儀表盤裂了怎麼補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