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備維修方面降低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一、
1、建立設備狀態監測管理,定期進行總結,做好預知維修,降低設備故障范圍,降低維修成本;
2、建立設備故障、缺陷台賬,定期分析、總結、講評,全公司進行交流、共享,減少同類設備問題重復發生;
3、建立獎勵機制,對發現設備重大隱患的人員進行獎勵,減少設備事故導致設備檢維修費用增加;
4、建立全員設備管理,嚴格設備操作、運行管理,加強設備檢維修質量管理,均能減少、降低設備故障的發生;
5、嚴格設備、配件、檢修材料的采購質量管理,從源頭把好設備進廠關;
6、嚴格設備檢修費用的使用,切記該費用是用於設備、設施的恢復性修理。
以上條件若能執行好,則能保證設備長周期運行,降低設備檢修費用。
二、
1.是強化員工的學習,使他們對設備都會三懂,四會.
2.是加強員工的操作檢查.杜絕事故發生.
3.加強設備的點檢,保養,潤滑等工作.使設備長周期性.安全,平穩運行.
4.控制好,維修的各項質量及費用
2. 單位承攬了設備維修費的業務,是否能開
看你執行的是什麼准則、制度了1、根據新准則,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修理費(包含固定資產、機器設備等)借:管理費用--修理費貸:銀行存款等2、如果是老制度,可以計入製造費用借:製造費用貸:銀行3、如果是大修理,則需要參考大修理支出。具體參考,下面的資料: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屬於固定資產後續計量的范疇,是指企業為了維護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而對資產進行維護、改建、擴建或者改良所發生的開支,如生產設備的日常維修、定期大修,房屋進行裝修等。《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這是固定資產核算中的一次重要變革,也是第一次在會計准則中明確規定了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概念、范圍和處理原則。一、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是:後續支出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後續支出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是:固定資產修理。經常性的維修,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處理。固定資產改良。改良固定資產通常能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計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混合型修改。如果後續支出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當判斷該後續支出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如果滿足了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後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否則,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固定資產裝修。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裝修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並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與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賬面價值,應將該賬面價值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裝修費用等,應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剩餘租賃期和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不論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均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費用較少的維護或裝修等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費用較多的裝修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裝修或改良過程中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裝修或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時,再轉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攤銷計入每期損益。二、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是指「與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等有關、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以避免將替換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同時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果企業不能確定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可將替換部分的成本視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企業固定資產發生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時,首先應將相關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准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並停止計提折舊,發生的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工程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例1】某公司2004年12月自行建成了一條生產線,建造成本為600000元;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價的3%,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2007年1月1日,由於現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已難以滿足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產線成本過高,周期過長,於是公司決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擴建,以提高其生產能力。2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經過三個月的改擴建,完成了對這條生產線的改擴建工程,共發生支出2800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該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預計將其使用年限延長4年,即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假定改擴建後的生產線的預計凈殘值率為改擴建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3%;折舊方法仍為年限平均法。為簡化計算過程,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公司按年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線改擴建後生產能力將大大提高,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改擴建的支出金額也能可靠計量,因此該後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方法進行賬務處理。有關會計處理如下:(1)2006年12月31日,該公司有關賬戶的余額生產線的年折舊額=600000×(1-3%)÷6=97000(元)累計折舊的賬面價值=97000×2=194000(元)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600000-194000=406000(元)(2)2007年1月1日,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借:在建工程406000累計折舊194000貸:固定資產600000(3)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借:在建工程280000貸:銀行存款280000(4)2007年3月31日,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406000+280000=686000(元)借:固定資產686000貸:在建工程686000(5)2007年3月31日,重新轉為固定資產時轉為固定資產後,應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應計提折舊額=686000×(1-3%)=665420(元)月折舊額=665420÷(7×12+9)=7155.05(元)年折舊額:7155.05×12=85860.60(元)2007年應計提的折1日額=7155.05×9=64395.45(元)借:製造費用64395.45貸:累計折舊64395.45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費用化的後續支出是指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固定資產修理是指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後,由於固定資產磨損、各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局部損壞,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企業將對固定資產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修理。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大修理等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況,這類維修一般范圍較小、間隔時間較短,一次修理費用較少,不能改變固定資產的性能,不能增加固定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在發生時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車間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製造費用」;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製造費用」;企業專設銷售機構的,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銷售費用」。【例2】某企業對現有的一台生產用設備進行修理維護,修理過程中發生如下支出:領用庫存原材料一批,價值5000元,為購買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0元;維修人員工資2000元。不考慮其他因素,會計處理如下:借:製造費用7850貸:原材料5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50應付職工薪酬——工資2000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之規定。根據此規定,企業購買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850元不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原材料所含稅金允許抵扣,有利於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改造。綜上所述,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可歸納為以上六種類型,因其特徵、性質和所有權的不同,需要依照資本化的後續支出和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原則分別進行規范化的賬務處理,才能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和核算的質量。
3. 如何降低設備維修成本
1 、加強對維護維修設備的管理,堅持日周月保養制度 修造公司軋材維修作業區對全線設備制定了潤滑保養制度,並定人、定時對設備進行巡 檢,對於設備在使用時所出現的問題盡量以維護的方式將其處理掉,這樣不僅節省了維修費,而且還能防患於未然,及早消除設備的安全隱患。
2 、加強狀態監測,變事後維修為事前處理 改變以時間為基礎的設備維修制度,建立以狀態監測為基礎的自主維修體制。遵循傳統檢測手段與現代儀器檢測相結合,維修車間與主管部門檢測相結合的原則, 利用「看、摸、聽、聞」對設備運轉狀況提前預測,指導維修人員的檢修工作變計劃檢修為預防性維修和狀態維修。因此通過各種監測手段,做好設備故障預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早採取措施,提前整修,由事後修理轉為事前的視情處理,有效地控制了維修費用,避免事後維修的巨額資金支出,為公司的降本增效做出貢獻。
3、把好備品備件的質量關 備品備件的質量直接關繫到備品備件的使用壽命以及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設備維修范圍。一個品質優良的備件,不僅可以使維修人員能夠迅速及時地解決出現的故障,而且可以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提高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的整體性能。相反,一個品質低劣的備件,不僅不能解決設備中出現的問題,還可能引發新的故障,降低系統的可靠性,甚至釀成大禍。
4、加強對維修中更換備件的管理 在設備故障的處理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此備件壞卻把彼備件給換掉了或者只是設備調整的故障卻更換了備件,造成備品備件的浪費。造成這種怪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備件的管理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維修工對換下備件的好壞不擔負更換責任所致。為此軋材維修作業區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認真監督維修人員的過程操作。備件更換後,如有疑問,及時反饋信息,由有關人員組成鑒定組進行審核,對沒有損壞而換下備件的換件人進行必要的考核。 對更換的備件及時填驗更換備件單,同時加強對備件的監督,做好備件的使用記錄,統計出其平均使用壽命,以便於降低備件的貯存量,減少備件的壓庫,並在備件損壞前及時進行采購,以防止備件供應脫節。備件庫建立各班組領用備件台帳,月底對班組領用備件台帳與維修工對班組維修所填寫 的更換備件單進行核對,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對下落不明的備件,嚴格追查去向。這樣有效預防備品備件的流失問題。
5、加強維修人員的責任心 隨著設備使用年限的延長,設備日益老化是一個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對老化備件的更換隨時都可能進行,因此,備件的更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維修工的手上,存在著「許多人為掌握更換的因素」。因此,軋材維修作業區設備技術人員掌握備件的使用情況,大致估算出備件的損壞時間,准備好備件,以在備件損壞前進行及時更換,這樣既減少設備的維修時間,又避免了備件的浪費,降低了倉庫的庫存,達到預防性維修的目的。這就要求維修工有較強的主人翁責任感和較強的責任心,為達到這個目的,軋材維修作業區加強了監督與跟蹤考察,深入了解配件更換原因,及時向公司領導或有關部門反饋信息,以便對做得好的維修工給予精神上或物質上的獎勵,對缺乏責任心,一意孤行的個人行為要決不姑息、嚴肅處理
4. 關於電氣設備維修成本的管理
成本管理分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核算是基礎,有了核算數據才能找到方法做成本控制工作。
電氣設備維修成本每月不多的情況下可計入製造費用月末按比例分配入產品成本,如果維修成本每月很高要進行專項管理,可做兩步驟:
1.在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科目下增設二級科目「電氣維修費」,用於生產的設備維修費用計入製造費用下二級科目,用於非生產管理用電氣設備維修費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下二級科目,兩科目只是用來歸集費用,月末製造費用要分配進入產品成本。
2.成本分析。可根據兩科目下維修費用做具體分析,做一趨勢圖分析各月費用走勢,費用高低是否與生產量成正比,為什麼有的月份費用高其原因是什麼,有沒有降低成本費用的方法?如果是每月必須固定的維修費用支出,那就做個趨勢圖每月觀察是否出現異常,有異常再做分析並預警就行了。
以上做答!
5. 設備維修費用的預算方法有哪幾種
設備維修費用的預算方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主要是依據過去的歷史統計資料,即以前一時期維修實際消耗費用為基礎,並考慮各種條件的變化,例如:生產水平、設備役齡、勞務、備品配件等情況的變化,進行某些增減來估算下期預算。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按設備類型區分:例如:按機械、電氣、電子、儀器、車輛等分類資料來區分維修費用。
②按長期和短期的費用區分:對短期且非反復發生的費用,採取專款列入的方式。
③按小額或大額費用區分:所謂小額費用是指經常會重復發生的費用,其預算編制在日常維修費用中。
④按維修作業類別區分:將維修作業分為大修、項修、小修、日常維修或分為清洗、潤滑、調整、檢查、修理、改裝、翻新等項目,其在技術改造(改裝、)項目中非常重要,而且是有遠翻新見性的費用,應隨時列入預算支出。從設備維修工作的特點,還應注意編制維修費用要有彈性和尊重設備部門的自主性。
設備維修費用它主要包括設備的維護費和修理費兩大部分。設備維護費主要是指設備日常保養費用和設備檢查、檢驗費用,而設備修理費是指為恢復設備的性能而進行修理所發生的費用。設備維修費用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與企業的裝備水平、生產工藝流程有關,而且也是企業設備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
設備維修費用合理使用與控制的目的,是以盡可能低的費用達到規定的生產效率水平,同時也要防止設備故障的發生,而投入過多的維修工作量,因而花費過多的維修費用。最好是花費在設備維修上適當的費用,使因維修延誤而造成的損失較低。因此,要衡量維修費用與停工損失兩者的均衡關系,即考慮不應由於維修不善而致減少產量和降低質量而造成損失。
6. 設備維修費和設施維修費區別
不一樣。車間設備維修費,新規定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製造費用。 原因:將生產車間發生的修理費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是基於修理費應該費用化;如果按原制度計入製造費用,則計入了存貨,進行了資本化。
7. 如何控制維修成本
在汽車修理過程中某些總成件需要更換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實際上,汽車的很多總成件出了故障後是無須整個換掉的,只需稍加整修、換些小的零部件,就可以恢復性能正常使用。還有一些不法修車廠會用一些欺騙手段,以下是對不法汽車修理店的欺騙手段舉例,駕駛者可參考。
①用貌似低廉的維修費引誘駕駛者上當,利用個別駕駛者修車省錢的心理,在零配件等方面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還有的用假冒偽劣配件欺騙駕駛者。汽車配件當中的副件,比原廠配件便宜了很多。駕駛者為了確保配件的可靠性,最好要求修車店出示所購零件的發票,也可以自己購買配件,交修車店代為更換。
②利用駕駛者時間緊、希望快修的心理,不按照工藝流程要求操作、偷工減料。
③利用駕駛者對汽車維修知識了解不多、對修理操作要求不甚清楚,故弄玄虛、誇大故障。可通過更換零部件的說成要更換總成,需要調整的說成要換部件。若駕駛者對總成是否需要更換不清楚,可到其他修車店訪問,會把問題搞清楚。
④在車輛修理過程中,故意對駕駛者隱瞞故障隱患,知情不說、放長線釣大魚。等待駕駛者的汽車出現更大損失後賺取更多的修理費,駕駛者要到信譽好的維修站進行汽車修理。
⑤誇大技術難度和修理工時。有的汽車修理店對很小的故障也說短期內修不好,等駕駛者離開後再修理,以暗箱修理方式賺取更多的費用。
⑧汽車修理店與配件商聯手,打出免工時等招牌,故意提高配件價格。
⑦充當二傳手,大包大攬後再轉包。有的修理店吹噓自己什麼都能修,其實無技術力量和條件,修不了就分包給其他店修理。
⑧隨意添加、謊報維修項目,甚至無中生有。例如只是換了個皮碗,便說換了整個總成,換了一個電子元件便說成換了整塊集成線路板。
⑨隨意抬高修理費用,無明碼標價、隨口報價。還有的不公開收費項目、工時定額、工時單價等欺騙手段。
⑩汽車修理過程中無任何憑據、記錄,為日後推卸責任做准備。參考資料: http://www.525chezi.com/?p=142
8. 關於公用設施的維修費用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住宅物業、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或者與單幢住宅樓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專項維修資金屬業主所有,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專項維修資金收取、使用、管理的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所以,日常維修由物業管理費中支出,物業管理費中有一筆物業維修費,但大中修費用由維修資金里出。
9. 一般情況下設備設施的維修費是設備本身價值的%多少就沒有維修價值了
你要看是什麼設源施設備了,如是工廠,又或是私人設備?
一般超過30%,就不建議你維修了。
設備的老化,加上維修之後的損耗,會大大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雖說,重新購買設備前期投入比較大,但是少去了維修設備,以及維修設備耽誤的時間,再加上新設備的生產效率比較高。
所以,還是盡量購進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