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飾項鏈男款怎麼像不銹鋼的一樣是假的嗎
光面是經過拋光了的,銀跟不銹鋼可是有本質的區別哦,純銀遇到熟雞蛋白會產生硫化銀,會變色,因為雞蛋里含硫,不銹鋼啊鐵啊不會變的。
Ⅱ 怎麼區分銀和不銹鋼(剛買的戒指,怕上當,請幫忙區分一下!)
這好辦,把戒指扔到酸里(如醋或鹽酸)未被腐蝕的便是銀。當然要是心疼就測密度,銀的密度要比鐵大很多。不過難夫比較高…可以這樣:先測質量,然後排水測體積。這東西要很貴重就去專業部門測吧,還能討個說法
Ⅲ 為什麼有的銀手鐲像不綉鋼一樣發亮啊
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體質情況 如果一個人的體質不怎麼好,經常會生病的 銀飾品會有點發暗
Ⅳ 首飾 銀和不銹鋼
買銀來的好,有一定的自收藏價值。
好處:銀有反映人身體好壞的作用,好的銀器可以體察佩帶者的身體情況,身體好銀會光亮,身體不好銀器會發黑發烏。銀器還有辟邪的作用。
壞處:最近銀漲價了,貴了點。還有要是沒到假的就得不償失了。
不銹鋼唯一發好處就是不會黑,還有便宜,其他的真沒什麼價值!
我是做這行的,所以建議還是買銀器好
Ⅳ 新買的銀飾怎麼看著像不銹鋼呢會不會是假的200多在實體店買的手鐲。
銀飾亮度很大,銀白銀白,而且純銀很軟,用手捏很容易改變形狀,你買的有內鋼印號嗎?是容S925還是S999的?
現在市面上還有一些銀飾表面經過抗氧化處理,鍍了一層其他金屬,雖然色澤上不亮白了,但是硬度上還是比較軟,有一些擇時白里透烏或青色,硬度很大,那就有可能是白銅。
Ⅵ 為什麼銀飾鍍白金的戒指看起來像不銹鋼呢
因為鍍白金,是高拋光
Ⅶ 新買的銀飾怎麼看著像不銹鋼呢
銀的顏色是銀白色,表面是不反光的,但是不銹鋼表面平滑,能反光。
Ⅷ 在手飾店裡看到的銀飾品像不銹鋼一樣是怎麼回事
有的是拋光的,有的是鍍白金的
Ⅸ 銀飾變的像鐵綉一樣的顏色怎麼回事
銀的化學抄性質比較活潑,而且容易跟含硫等元素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生成硫跟銀的化合物。時間長了之後,這種化合物會在銀飾表面慢慢形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膜,開始表現為一些細小的斑點,然後逐漸擴散成片,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銀垢」或者「銀霉」,影響銀飾的表面顏色和光澤。
眾所周知,人體的汗液當中含硫、氨等化合物,有些空氣中也會含有硫化氫、一氧化氮等物質,這些都會導致銀飾表面被氧化,進而變色失去光澤。
銀飾的氧化過程是無法避免的,但有些銀飾的光面在佩戴時經常跟皮膚接觸或與衣物摩擦,這種情況下,不但不會變黑,有時反而會越發光亮。「若銀飾的款式復雜,表面雕花較多,那麼夾縫部位比較容易被氧化,最先變色的一般是在這些地方,造型簡單的,被氧化的情況會好一點。」
銀飾佩戴者在進行游泳、洗澡和洗衣服時,要盡量取下銀手鐲,以減緩氧化過程。或者消費者在選購銀飾時,可以選擇抗氧化能力更強的「925銀」(92.5%的銀含量,7.5%的鎳等合金含量),而不要選購千足銀。
Ⅹ 怎麼辯別銀飾品真假。顏色像不綉鋼的是假的嗎
1、看標示:
按照國家規定銀首飾的含銀量一定要准確標明,消費者購買時應驗看首飾上是否有關於純度的標示S925,Ag925(時尚類多見),或S990,Ag990(傳統手鐲童鎖)。如果沒有標示,基本可以斷定是普通金屬。
2、看顏色:
銀首飾多為微微帶黃的銀白色,有潤色。
3、看價格:
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的價格大概是每克5塊多,這還沒加采購成本,工藝費用等等,如果價格低的離譜,肯定是純度不夠或是假貨。
4、掂重量:
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10.53克/立方厘米,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
5、查硬度:
白銀硬度較低,用手輕折銀飾,易彎不易斷的說明成色高。或者用大頭針劃不起眼的地方,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飾品;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大概判定為白銀飾品。這個方法千古以來為人們廣泛使用,經常古裝電影里看到愛財如命的人收到銀元先用牙咬一咬,其實就是在檢測硬度。
6、用酸實:
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貴金屬則無此現象。
7、聽聲韻:
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無彈力。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
以上方法綜合運用辨別銀飾真偽絕對沒有問題,如果造假者能做的天衣無縫,那麼他的成本要比真正的純銀還要高的多,那樣就沒有利潤了。如果消費者想知道所購銀飾品非常精確的含量,那就只能去珠寶首飾或貴金屬檢測中心檢測了,費用30到10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