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買的不銹鋼餐具,第一次怎麼處理(還沒有用過)
用熱水和洗滌劑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新不銹鋼製品表面打有一層蠟,防止手摸到的地方變色,洗掉就可以了。
有說新不銹鋼餐具要用醋洗,但不覺得有用和有道理。
❷ 如何分辨與選購不銹鋼餐具
但304鍋子的鍋緣、或是湯匙的前後端,有時會吸得住,是因為拋光所產生的磁性。所以最專準的方式屬是吸底部。 國內採用較多的是201混合鋼材,材質無磁,鋼材比較軟! 選購 首先,消費者選購不銹鋼產品時應認真查看外包裝上是否標注所用的材質和鋼號,同時可以用磁鐵來判斷。用於生產餐具的不銹鋼主要有「奧氏體型」不銹鋼和「馬氏體型」不銹鋼兩種。碗、盤等一般採用「奧氏體型」不銹鋼生產,「奧氏體型」不銹鋼沒有磁性;刀、叉等一般採用「馬氏體型」不銹鋼生產,「馬氏體型」不銹鋼有磁性。
❸ 怎樣識別不銹鋼碗
網上買一瓶不銹鋼復鑒定液,不制想用錢的話就借一台手提砂輪機,看火花分辨,火花開叉的是差材質,直不開叉就是好材質,前提是不粘磁鐵,因為家庭用品,假設是粘磁鐵的百分之九十九是馬素體不銹鋼,國內叫不銹鐵,基本是最差的不銹鋼材質
❹ 新買的不銹鋼碗怎麼處理再用
不銹鋼這種保護僅是一種薄膜,如果保護層被破壞,下面的鋼便開始銹蝕。
您說的這種情況就是鍍的工藝不成熟造成的,建議不要使用了。
❺ 如何正確選購不銹鋼餐具
餐具上印有「13-0」、「18-0」、「18-8」三種代號的是用不銹鋼生產的餐具,代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回含鉻量,答後面的數字則代表鎳含量,鉻是使產品不生銹的材料,而鎳是耐腐蝕材料。如「13-0」即含鉻13%,不含鎳。在選購的時候應特別注意以下內容:
❻ 不銹鋼餐具你買對了嗎 如何選購不銹鋼餐具 不
首先,要選擇可靠的品牌。在實驗室的測試過程中,會有極少量不銹鋼餐具被檢出版含有鉛權、鎘和砷這3種嚴重有毒有害元素,這些不銹鋼所使用的材質可能來源於回收的廢鋼料。因此,一定要嚴選可靠品牌,絕不能相信地攤貨、無牌貨。
其次,要選對不銹鋼的種類。奧氏體不銹鋼適合用作長期與食品接觸的容器,而馬氏體由於不耐蝕,則不適合。這里有一個簡易的分辨方法——選擇鍋具時,可以用磁鐵測試一下鍋具的磁性,如部分或者全部有磁性,則說明鍋具並非奧氏體不銹鋼,最好不要使用。帶有磁性的馬氏體不銹鋼適合作刀叉或者攪拌機、粉碎機的刀頭等。此外,還可通過查看不銹鋼製品上的標識判斷種類,如奧氏體不銹鋼的典型牌號為18-8或者18-10。
再次,不銹鋼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耐蝕的。在鹽水中,不銹鋼也可能被腐蝕,失去光亮的外表,並出現安全隱患。因此,不銹鋼餐具不要泡在鹽水中,使用後都要用洗滌劑清洗干凈並拭乾。
❼ 如何區分不銹鋼餐具的好壞
一、籠統的講,不銹鋼的抗方腐蝕性和含鎳有關,鎳含量越高,抗腐蝕性越好(但也不是絕對)。食品工廠與食物接觸的不銹鋼多為304,含鎳在8%以上,要求高的個別器具會用316L(含鎳12%以上,醫療用手術刀就是)。
二、帶不帶磁不能完全證明不銹鋼的鎳的情況及其牌號。含磁與鋼材熔煉時的加工處理有關(熱溶後退火或淬火等工藝處理不同,分子的排列發生變化)。我過去一直認為可以以這個來判定不銹鋼,後來到了食品機械加工行業後才發現,不銹鋼的牌號非常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標准也不盡相同,有日本標准、美國標准、德國標准、中國標准等等,經常說的201、304等用數字表示牌號的多為日標或美標(而同樣是316L,日標和美標也不一樣,一個要求含鎳12%,一個要求10%)各個牌號除了含鎳這個因素外,還和加工等工藝因素有關。
三、一般的餐具是捨不得用304的,新的餐具上有銘牌,你看一下它所執行的標准就可以知道具體是什麼材質的了。我曾留心過一些餐具的銘牌,發現它們的材質也是良莠不齊,但基本沒有304材質的。
四、不銹鋼不代表永遠不會生銹。它一般不怕酸,主要是怕氯離子,即含鹽的食物(醬油廠用316L材質的不銹鋼用久了都會腐蝕)。我家裡有一個含鎳低的不銹鋼小碗被經常來加熱鹵味就腐蝕變黑了。
五、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即使你用鐵傢伙也不存在人體危害的問題。與食物接觸的金屬器具一般只要不是鋁或銅及其它重金屬就沒什麼事。 希望對你有用
❽ 怎樣辨別不銹鋼餐具的好壞
所謂不銹鋼餐具,關抄鍵是在不銹鋼的襲材質和工藝。
材質:一般來說餐具會使用304的不銹鋼,但還有很多工廠採用201的而打標則打304,這種猛含量超標的產品是非常恐怖的,它對人腦特別是小孩子腦補發育造成障礙。現在還有些高端的廠像寧波雪卡兒,babycare會採用了醫用級的316,這種材料是醫用級別的,目前來說是最好的了。
工藝:因為金屬造型需要會通過機械進行一定的加工,比如沖壓,拉撐,卷邊等。這就意味著會對表面造成一定的劃傷比較難看,這時候很多工廠都會選擇用拋光來解決。一般有二種拋光的方式,一種是機械拋,一種是電解拋。機械拋就是會留下一絲一絲的拋光痕,這種是不能能用的會有重金屬的殘留。電解的到位的話就沒問題。
現在最高端的應該是採用覆膜拉撐的技術,不會劃傷金屬表面。不用進行任何二次加工。最安全。
作為業內人士可以用肉眼識別,但消費者不行。最近簡單的檢驗方式是網上買個檢測猛含量的試劑。一點就看出來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