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鑄造專業就業方向的問題
本科畢業主要從事鑄造工藝的監督或者設計、改進工作,中後期待遇比較好。工作環境整體不太好,前期待遇不高。
鑄造專業的專業方向問題長期來是有爭議的。一九七八年二月「一機部高校鑄造專業座談會」(天津會議)以後不少院校實際上已轉向材料性專業,鑄造設備大大削弱。
因而引起了更廣泛更激烈的爭論。我們認為老專業的調整必須以「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為指導方針,以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的具體條件為依據,應當允許各有側重和各具特色;再不要搞「一刀切」了。
(1)鑄造業應該怎麼樣擴展閱讀
鑄造專業缺人才的原因:
一、行業發展境況不佳,導致人才流失
近年全球行業的不景氣,致使鑄造產業不斷萎縮和消沉,許多企業減產、停產甚至倒閉,但是大宗鑄造原材料價格卻上揚,企業利潤極速下滑。人才的待遇及發展方向受挫,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跳槽、改行的技術骨幹日益增多。
二、院校培訓機構的縮減,導致高素質人才缺乏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國內有50多所高等院校設立了鑄造專業,是培養鑄造人才的主渠道。但隨著教育改革,拓寬專業面,教育部專業目錄中已無鑄造、焊接、鍛造等等專業。大多數學校不再設立鑄造專業,鑄造專業畢業生已很少,再加上一些大中型企業忙於生產,廠辦學校有下降趨勢,從而造成鑄造專業新人才來源日益困難。
三、工作環境惡劣,從業的積極性不高
大部分企業的生產一線時刻面臨著高溫、噪音、刺鼻氣體、粉塵、工作環境差的考驗。加之,當前國家經濟改革不斷的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選擇的自由度比較大,鑄造企業的待遇優勢又不夠明顯,這在很大程度上沖淡了年輕一代從事鑄造行業的積極性和熱情。
四、鑄造人才的老齡化,鑄造技術青黃不接
目前,老一輩的鑄造專家人才,大部分已經步入暮年,急需將畢生所學教授給新一代,但鑄造骨幹流動性大,專業院校培養的人才少,人才從業熱情不高,專業性要求嚴等因素,造成了技術傳承的苗子少等等,致使鑄造技術培訓無門,傳承無人的尷尬境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鑄造
B. 大家千萬別學鑄造專業,這個專業環境最差,最累,最沒前景,尤其是砂型鑄造不是人乾的活。
鑄造機械行業主要經濟指標的年均增長都在30%以上,高於機床工具全行業平均增長水平,特別是利潤增長更快,年均利潤增長高達46%,同時也保持較高的市場銷售水平。另外,樹脂砂造型成套設備,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改變了過去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已經能夠生產出較高水平的鑄造自動生產線,達到可部分替代進口的水平,部分的解決了轎車發動機缸體、缸蓋等鑄件毛坯也要進口的情況;高水平自動制芯機、自動鑄件清理機、自動砂處理機、大型自動壓鑄機以及精密鑄造設備等鑄造機械,國內基本上都能生產製造。應當說「十五」期間鑄造機械行業的產品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中國鑄造機械行業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裝備製造業在國際、國內巨大市場需求的刺激下,鑄造仍將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由於鑄造機械產品的技術水平仍然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使行業的發展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擴展空間,為鑄造機械行業的快速增長帶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