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铸造起模困难是什么原因

铸造起模困难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2-09-11 17:16:16

❶ 铸造带螺纹的铸件如何起模

一般情况下,铸造带螺纹部位的铸件基本无法起模。
都是在此预留加工量。
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来螺纹。

❷ 这是铸造铝合金什么缺陷

铝铸件常见缺陷及整改办法
1、欠铸(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
形成原因:
(1)铝液流动性不强,液中含气量高,氧化皮较多。
(2)浇铸系统不良原因。内浇口截面太小。
(3)排气条件不良原因。排气不畅,涂料过多,模温过高导致型腔内气压高使气体不易排出。
防止办法:
(1)提高铝液流动性,尤其是精炼和扒渣。适当提高浇温和模温。提高浇铸速度。改进铸件结构,调整厚度余量,设辅助筋通道等。
(2)增大内浇口截面积。
(3)改善排气条件,增设液流槽和排气线,深凹型腔处开设排气塞。使涂料薄而均匀,并待干燥后再合模。
2、裂纹:
特征:毛坯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裂缝,呈不规则线状,有穿透和不穿透二种,在外力作用下呈发展趋势。冷、热裂的区别:冷裂缝处金属未被氧化,热裂缝处被氧化。
形成原因:
(1)铸件结构欠合理,收缩受阻铸造圆角太小。
(2)顶出装置发生偏斜,受力不匀。
(3)模温过低或过高,严重拉伤而开裂。
(4)合金中有害元素超标,伸长率下降。
防止方法:
(1)改进铸件结构,减小壁厚差,增大圆角和圆弧R,设置工艺筋使截面变化平缓。
(2)修正模具。
(3)调整模温到工作温度,去除倒斜度和不平整现象,避免拉裂。
(4)控制好铝涂成份,成其是有害元素成份。
3、冷隔:
特征:液流对接或搭接处有痕迹,其交接边缘圆滑,在外力作用下有继续发展趋势。
形成原因:
(1)液流流动性差。
(2)液流分股填充融合不良或流程太长。
(3)填充温充太低或排气不良。
(4)充型压力不足。
防止方法:
(1)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检查调整合金成份。
(2)使充填充分,合理布置溢流槽。
(3)提高浇铸速度,改善排气。
(4)增大充型压力。
4、凹陷:
特征:在平滑表面上出现的凹陷部分。
形成原因:
(1)铸件结构不合理,在局部厚实部位产生热节。
(2)合金收缩率大。
(3)浇口截面积太小。
(4)模温太高。
防止方法:
(1)改进铸件结构,壁厚尽量均匀,多用过渡性连接,厚实部位可用镶件消除热节。
(2)减小合金收缩率。
(3)适当增大内浇口截面面积。
(4)降低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采用温控和冷却装置,改善模具热平衡条件,改善模具排气条件,使用发气量少的涂料。
5、气泡
特征:铸件表皮下,聚集气体鼓胀所形成的泡。
形成原因:
(1)模具温度太高。
(2)充型速度太快,金属液流卷入气体。
(3)涂料发气量大,用量多,浇铸前未挥发完毕,气体被包在铸件表层。
(4)排气不畅。
(5)开模过早。
(6)铝液温度高。
防止方法:
(1)冷却模具至工作温度。
(2)降低充型速度,避免涡流包气。
(3)选用发气量小的涂料,用量薄而均匀,彻底挥发后合模。
(4)清理和增设排气槽。
(5)修正开模时间。
(6)修正熔炼工艺。
6、气孔(气、渣孔)
特征:卷入铸件内部的气体所形成的形状规则,表面较光滑的孔洞。
形成原因:
(1)铝液进入型腔产生正面撞击,产生漩涡。
(2)充型速度太快,产生湍流。
(3)排气不畅。
(4)模具型腔位置太深。
(5)涂料过多,填充前未挥发完毕。
(6)炉料不干净,精炼不良。
(7)模腔内有杂物,过滤网不符合要求或放置不当。
(8)机械加工余量大。
防止方法:
(1)选择有利于型腔内气体排除的导流形状,避免铝液先封闭分型面上的排溢系统。
(2)降低充型速度。
(3)在型腔最后填充部位开设溢流槽和排气道,并避免被金属液封闭。
(4)深腔处开设排气塞,采用镶拼形式增加排气。
(5)涂料用量薄而均匀。
(6)炉料必须处理干净、干燥,严格遵守熔炼工艺。
(7)用风枪清洁模腔,过滤网制作符合工艺要求并按规定摆放。
(8)在加汤前后扒干净机台保温炉内的渣。
(9)调整慢速充型和快速充型的转换点。
7、缩孔特征:铸件在冷凝过程中,由于内部补偿不足所造成的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的孔洞。
形成原因:
(1)铝液浇铸温度高。
(2)铸件结构壁厚不均匀,产生热节。
(3)补缩压力低。
(4)内浇口较小。
(5)模具的局部温度偏高。
防止方法:
(1)遵守作业标准,降低浇铸温度。

(2)改进铸件结构,消除金属积聚部位,缓慢过渡。
(3)加大补缩压力。
(4)增加暗冒口,以利压力很好的传递。
(5)调整涂料厚度,控制模具的局部温度。
8、花纹
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与基体金属纹路,用0#砂纸稍擦即可除去。
形成原因:
(1)充型速度太快。
(2)涂料用量太多。
(3)模具温度低。
防止方面:
(1)降低充型速度
(2)涂料用量薄而均匀。
(3)提高模具温度。
9、变形
特征:铸件几何形状与设计要求不符的整体变形。
形成原因:
(1)铸件结构设计不良,引起不均匀的收缩。

(2)开模过早,铸件刚性不够。
(3)铸造斜度小,脱模困难。
(4)取置铸件的操件不当。
(5)铸件冷却时急冷起引的变形。
防止方法:
(1)改进铸件结构,使壁厚均匀。
(2)确定最佳开模时间,增加铸件刚性。
(3)放大铸造斜度。
(4)取放铸件应小心,轻取轻放。
(5)放置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10、错位
特征:铸件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错开,发生相对位移。
形成原因:
(1)模具镶块位移。
(2)模具导向件磨损。
(3)模具制造、装配精美度。
防止方法:
(1)调整镶块加以紧固。
(2)交换导向部件。
(3)进行修整,消除误差。
11、缩松
特征:在X-RAY的探射下,部位呈点状、曲线装、或块装的透明状。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附低压铸造轮毂冷却方向和轮毂各个部分说明):
铸件的凝固顺序:
A环--B环--(C环、D环)--辐条--斜坡--PCD--分流锥--汤口。A、B环缩松:
(1)适当加快充型速度。
(2)补喷保温涂料。
(3)涂料太厚或何温性能差,则擦干净涂料后再补喷。
(4)缩短铸造周期。
C环缩松:
(1)推迟或关掉轮网与辐条交接处风道。
(2)上模辐条补喷保温涂料,涂料太厚擦干净重喷。
(3)可适当加快充型速度。
辐条根部(辐条与轮网交接处)

(1)在上模对应处拉排气线。
(2)补喷上、下模辐条处的涂料。
(3)适当缩短或延迟上、下模斜坡、PCD处的冷却参数。
(4)对应处涂料太厚擦干净重喷,建议补喷39#涂料。
(5)适当缩短铸造周期。
斜坡缩松:
(1)推迟或关掉分流锥冷却参数。
(3)上、下模斜坡冷却时间延长,期待时间缩短。
(4)局部喷水冷却。
(5)涂料太厚擦干净重喷。
PCD缩松:
(1)适当延长保压时间及铸造周期。

(2)适当提前或延长PCD处的冷却参数。
(3)在上模PCD和下模PCD处采用处吹风或喷水处理。

解决压铸件及其它铸造件缩孔缩松问题的终极方法

望采纳

❸ 关于砂型铸造的问题

砂型铸件的表面缺陷
1.1 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
砂型铸件表面的机械粘砂是金属液直接钻入砂型砂粒间孔隙,靠金属的包围和钩连作用与砂粒连结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粘砂的原因是高温金属液可能被氧化而生成金属氧化物,主要产物是氧化亚铁FeO,其熔点为1370℃。FeO与型砂的SiO2起化学反应生成硅酸亚铁(即铁橄榄石FeO•SiO2),化学反应如下:
SiO2 + 2FeO 2FeO•SiO2
硅酸亚铁的熔点极低,仅有1220℃,因此流动性很好,即使铸件表面已有凝固壳,新生成的硅酸亚铁仍呈液态,易于渗透入砂型孔隙中。凝结后的硅酸亚铁对铸件和型砂都有极强的粘结性,能够将型砂牢固粘附在铸件表面上而成个化学粘砂。
用湿型砂生产铸铁件一般只形成机械粘砂,而不会形成化学粘砂。这是因为铁液中含有多量碳,不会产生大量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砂型中又含有相当多的煤粉,浇注时产生的还原性气氛能防止金属氧化物。原砂的SiO2含量较低也不是湿型铸铁件形成化学粘砂的必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iO2含量只有82%左右的黄河风积砂,用湿型生产铸铁件并未发现有化学粘砂。
凭肉眼区别两种粘砂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可用以下方法区分:
⑴显微观查:从粘砂层上敲取一小块,用液体树脂固定并磨制成试样,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如果是机械粘砂,可以清楚看到单个砂粒夹在金属之中。渗入的金属与砂粒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不存在任何化学反应产物。渗入的金属金相组识与铸件本体的金相组织一致(见图2)。如果是化学粘砂,则可以看见在粘砂层中有新生相将铸件和砂粒粘连(见图3)。
⑵电测:机械粘砂中连结物是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将万用电表的旋钮开到电阻测定档,用一个电极接触铸件,另一电极接触粘砂部位。如果电阻接近为零,表明粘砂是金属包裹砂粒形成的机械粘砂。如果显示有巨大电阻,表明粘砂部位已经形成不导电的硅酸亚铁,属于化学粘砂。
⑶化学鉴别:用扁铲凿下一小块粘砂块,浸入盛有浓盐酸的试管中。如果缓慢发生气泡,一夜之后液体颜色由无色透明变为棕红色。反应终了时粘砂块消失,试管底部留下少数单个砂粒,说明是机械粘砂,铁质部分已被盐酸溶解成为氯化铁。化学反应式为:
2Fe + 6HCl 2FeCl3 +3H2↑
如果是化学粘砂,则气泡产生很少,酸液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后的残留物是多孔性团絮状物质。
1.1.1 各种因素对机械粘砂的影响
实际生产经验表明,湿型铸件的重量一般不超过一、二百千克,壁厚大多不超过50mm,型砂中水分引起激冷效应使铸件外壳较快冷却和凝固,对型砂的加热作用并不过分严重。虽然铸铁用原砂中除了含有石英(熔点1715℃)以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熔点较低的长石(熔点1170~1550℃)、云母(熔点1150~1400℃)及其它矿物质,但同时铸铁湿型砂中含有的煤粉抑制了氧化铁的生成,因而不致引起化学反应。生产经验表明,湿型铸钢件一般也都是机械粘砂,而不是化学粘砂。这是因为湿型铸钢件都不是厚大铸件,而且所用硅砂含SiO2较高,铸件对型砂的热作用并不严重,不产生明显多的铁橄榄石。
以下将分别讨论铸件产生机械粘砂的各种影响因素:
1.1.1.1 砂型紧实程度
手工造型和震压造型的紧实程度如果较低,则砂型表面的砂粒比较疏松,砂型型腔的坑凹处和拐角处局部也都更容易出现疏松。如金属液钻入砂粒之间孔隙不深,将使铸件表面显得粗糙;钻入较深和包裹砂粒则形成机械粘砂。造型工人可以采取手指塞紧、用冲锤的尖头冲紧砂型局部。高生产率的高密度造型是否有局部疏松,则取决于型砂流动性如何,因而很多工厂尽量降低型砂紧实率来提高型砂的流动性。在填砂和压实过程中采用微震提高砂型紧实程度是十分有效的。此外,也取决于紧实装置设定液压或气压的高低。图4为一灰铁汽车铸件出现机械粘砂,使用进口静压造型机,一箱两件。但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不适当,砂箱的压实比压较低;而且两件之间和与砂箱的吃砂量仅有25mm左右。砂型平面硬度只有50~60,边缘侧面硬度不足40。
1.1.1.2 型砂的粒度和透气性
湿型的砂粒粗细一方面要保证浇注后排气通畅,另一方面湿型砂的透气能力又不可太高,以免金属液容易渗透入砂粒之间孔隙中。手工造型生产小件的砂型上扎有较多排气孔,而且往往采用面砂,砂粒可以细些,面砂透气率40~60大约已然合适。机器造型湿型单一砂的型砂粒度大致在70/140目,透气率大多在60~90的范围内。高密度砂型比较密实,则要求型砂有较高透气能力。粒度大多在50/140或140/50目,透气率较多集中在100~140。很多工厂的砂芯用原砂粒度比型砂粒度粗,例如汽车发动机缸体砂芯用原砂粒度为50/100目,长期生产会有大量芯砂混入型砂而使型砂粒度变粗。以致有些工厂的型砂透气率高达160以上,甚至达到200左右。除非在砂型表面喷涂料,否则铸件表面变得粗糙,甚至可能有局部机械粘砂。美国有一工厂在混制湿型砂时加入100、140目两筛细粒新砂5%来纠正型砂变粗现象,使型砂粒度维持在50/140的四筛分布。
1.1.1.3 金属液压力
金属液压力越高,机械粘砂就越严重。因此,高大铸件的底部比较容易形成机械粘砂。
1.1.1.4 浇注温度和铸件壁厚
金属液温度高,流动性好,就容易渗入砂粒之间孔隙而产生机械粘砂。但从避免铸件产生气孔、冷隔等缺陷考虑,浇注温度不可任意降低。生产复杂薄壁铸件时尤需较高浇注温度。
1.1.1.5 砂型涂料
生产重量较大的湿型铸件,可以向砂型的型腔喷刷醇基涂料,点燃后即可下芯与合型。一般上型可以不喷涂料,因为所受金属液压头比下型小。喷涂料的另一优点是提高了砂型表面耐冲刷能力。但是湿型用涂料的配方不同于砂芯用涂料,其强度不可太高,必须与砂型强度匹配,否则可能使涂层开裂翘皮,并使铸件产生夹砂缺陷。对内腔要求不高的一般铸铁的湿砂型中如果有树脂芯或油砂芯,为了防止金属液钻入砂芯,可以在硬化后的砂芯表面局部容易渗透金属液处,涂抹用机油或其他粘结剂加石墨粉、石英粉或其它耐火粉料调制的涂料膏,凉干后即可下芯。当生产内腔清洁度和光洁度要求很高的铸铁件(如内燃机缸盖、机体、液压系统阀件等)时,必须对砂芯采取整体浸或浇涂料而后表面烘干。手工生产铸铁件时,常用软毛刷将土石墨粉细心涂刷在湿砂型和砂芯表面上。也有的喷土石墨与水混合液,晾干后即可浇注。石墨粉可以填塞孔隙,又不被铁液润湿,铁液难以钻入砂粒之间。美国Caterpillar铸造工厂用高压造型大量生产工程机械大型发动机汽缸体,其克服机械粘砂的措施是靠对上、下砂型全面自动喷水基涂料。然后用大火焰喷枪自动喷烤,使涂层和砂型表层干燥。这种表面烘干的型砂所用膨润土、煤粉等材料的品种和加入量,以及型砂性能控制均不同于普通湿型砂。
1.1.1.6 型砂的煤粉量
湿型铸铁件防止粘砂和改善表面光洁程度最主要的型砂加入物是煤粉。但是市售煤粉良莠不齐。一般生产中等大小铸铁件型砂中有效煤粉量可能在3.5~7.0%,主要取决于煤粉品质和对铸态表面的要求不同。为了排除煤粉品质的影响,可以只用1g型砂在900℃的发气量代表有效煤粉含量。例如普通机器造型的型砂发气量可以在20~26mL/g之间,高宻度造型的型砂发气可以是16~22mL/g范围内。国外常用测定灼减量方法估计型砂中煤粉含量是否足够多。例如有些工厂要求型砂灼减量在3.0~5.0%。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观看铸件的外表形貌就可以查觉出型砂所含有效煤粉量是否合适。如果铸件表面毛糙,而型砂的透气率和砂型紧实程度都无不妥之处,可能有效煤粉不足或者煤粉品质不良。如果铸件表面有明显的蓝色,但较为粗糙,可能有效煤粉量已够,而型砂透气性偏高,或砂型紧实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有多种煤粉代用品商品供应。其中淀粉材料的抗粘砂效果与优质煤粉基本相当。但只适合用来生产灰铁铸件,如用于生产球铁件有可能产生皮下气孔缺陷,因为不能产生足够还原性气氛。还有些“煤粉代用品”商品,其真实的具体配方不详,使用效果也有很大差异。用户应当靠浇注试验来判断其实际抗粘砂效果。可用同样的原砂(不可用旧砂,以免干扰试验结果)和膨润土、水,再分别加入不同抗粘砂材料混制型砂。应设法保持型砂透气率相同或接近,造型硬度相同,浇注温度相同。比较铸件表面光洁程度,然后即可做出选用决定。
国外生产抗粘砂商品主要有两类:①增效煤粉(高效煤粉):在煤粉中加入20~40%高软化点石油沥青,使其光亮碳含量提高到12~20%,抗粘砂能力大为提高。现在我国也有几家公司供应增效煤粉。②混合附加物:是优质膨润土与优质煤粉的混合物,也可再根据需要加入淀粉、木粉等材料。大型铸造工厂一条生产线中的产品特征接近,膨润土与煤粉的比例不需经常改变。采用混合附加物易于控制管理,设备简化。配方由供需双方的工程师根据铸件生产条件共同制定。用散装罐车运送到车间,气力输送进材料罐。用户混砂时只加一种附加物即可。
单一砂混砂时煤粉的补加量首先取决于煤粉本身的品质优劣如何,同时也受砂/铁比、铸件厚度、浇注温度、冷却时间、清理方法、对铸件表面光洁度具体要求等等因素的影响。德国有些工厂表示煤粉补加量的单位为每100kg铁水和每1%光亮碳形成物(即有效煤粉)的煤粉补加量kg。例如Mettmann铸造工厂统计生产中光亮碳形成物(煤粉)补加量在0.14~0.27kg / 1%光亮碳形成物 / 100kg铁。德国南方化学公司的实例中砂/铁比为10:1,浇注每吨铁的ECOSIL煤粉消耗量18kg / t Fe。即浇注每吨铁水用10吨型砂,型砂中补加18kg ECOSIL煤粉,折合混砂时煤粉补加量为0.18%,如果按照我国大多数工厂砂/铁比6:1左右,则ECOSIL煤粉混砂加入量应为0.30%。根据铸造手册“造型材料”(第2版103~104页)介绍,我国东风汽车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发动机公司和南京泰克西铸铁有限公司的高密度造型线湿型单一砂配方14种。混砂时煤粉加入量最高者3~4%,最低者0.3~0.5%。另外一汽、泰克西、上海发动机厂的震击造型单一砂4种。混砂煤粉加入量最高者3~5%,最低者1~1.25%。上述我国工厂中大多数的煤粉补加量绝大多数的煤粉补加量高的原因在于这些工厂所用煤粉品质低。笔者由近几年我国个别工厂使用优质煤粉和增效煤粉的经验表明,一般湿型铸铁件单一砂的混砂煤粉补加量在0.15~0.3%之间,个别厚大件为0.5%。抚顺某厂的气冲线砂铁比平均为11:1,同一车间内的挤压线砂铁比平均为7.5:1,两条线共用砂处理系统混砂的增效煤粉加入量仅为0.08~0.12%。由此可见,即使优质和增效煤粉价格稍高(不到普通煤粉的两倍),但消耗量仅为普通煤粉的几分之一。使用后不仅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还节省了贮存和运输费用。而且型砂中含泥量、含水量、大幅度下降,韧性、透气率、起模性得到提高。不但铸件表面光洁,而且气孔、砂孔等缺陷必然明显减少。
1.2 爆炸粘砂
在机械化铸造工厂的浇注流水线上,经常看到浇注后,几乎每一个砂箱与小车台面之间都会发生爆炸,这并不会发生铸件缺陷。但是有时偶尔还可以看到另一种在型腔内部发生能够引起铸件表面粘砂的爆炸,称为爆炸粘砂。高密度造型的铸件可能会出现这种爆炸粘砂缺陷,与通常机械粘砂出现在浇注位置的下表面和热节处不同,爆炸粘砂大多发生在铸件浇注位置的上表面。爆炸产生原因是开始浇注时砂型的水分蒸发凝聚在温度较低的型腔上表面,当金属液面上升与型腔上表面接触时水分骤然蒸发而发生爆炸,产生的巨大气体压力迫使金属液钻入砂型表面而成粘砂。有时爆炸相当猛烈,金属液甚至从冒口喷出直冲房顶。型砂含水量和紧实率高、含煤粉量高、砂型硬度高、通气条件不良和浇注速度过快时较易发生爆炸粘砂。
1.3 热粘砂
热粘砂是比较少见的粘砂。有以下几种现象:
⑴铸铁件湿型砂用原砂的SiO2含量较低,例如是黄河风积砂和一些当地河砂或山砂的SiO2含量只有80%左右,原砂本身的烧结温度较低。浇注厚大件时,铸件表面被一厚层砂包裹。如果型砂中含有充分的煤粉,烧结砂层容易脱落被清理掉,不出现机械粘砂。
⑵河北省有一家用挤压造型机生产灰铸铁汽车件工厂,平日铸件落砂后大部分表面都能显露出来,经过短时间抛丸清理后铸件表面相当清洁。但是有一次突然发现铸件落砂后表面被一层砂子包裹。铸件抛丸清理后能够较容易地露出表面,表明铁液并未钻入砂型中,不属于机械粘砂。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属于“热粘砂”缺陷。产生原因不会是原砂二氧化硅降低,因为该厂一直使用品质稳定的内蒙砂。铁液浇注温度也未过高。怀疑是膨润土公司处理活化膨润土时加入碳酸钠配料量过高引起的。碳酸钠本身是冶金用熔剂,能够降低硅砂和膨润土的烧结点和熔点而引起热粘砂。

❹ 压铸件难取模是什么原因

可能原因比较多,要具体分析,如:
1.脱模温度过低;
2.脱模斜度太小;
3.模具设计不合理;
4.没上涂料或涂料不符合要求;
5.浇注温度太高;
6.脱模力不足;
等等。

❺ 问一下各位,铸造阀门的木模起砂起不出,什么原因起模斜度有。用的是水玻璃砂。

一是要在模具上涂适量脱膜剂。第二是要掌握好起模时机。起早了砂型易变形,起晚了,砂型强度太高了,就容易出现起模难的问题。

❻ 型沙强度对造型过程和铸件质量有何影响

型砂强度不够的话主要影响,一是,造成起模困难,砂型在起模时容易损坏,二是下芯、扣箱等工序对砂型容易造成损坏,三是,浇铸中砂型强度不够还容易掉砂带来砂孔等缺陷,严重时还会出现跑火漂芯等造成废品。

❼ 铸造工艺中起模和修型刷水的原因

起模一般用含油脂的脱模剂或者石墨粉一类的。用水刷那是特别原始的一种,主要作用是防止起模不良。
修型时刷水,就是把修补上去的砂型粘接到原来的缺损的砂型上。一般大型铸件或者比较低端的造型方法用此。水刷多了容易在此处产生气孔。

❽ 铸造箱体时木模拔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很简单呀,只要是铸造的模型全都要拔模斜度!有的铸造方法原因斜度可以放小,但是树脂砂或者玻璃钢沙必须斜度大,因为发热粘沙严重,树脂砂之类的坚决不能过夜,如果过夜起模大型木模是绝对拿不起来的,直接敲了吧。像箱体这样的,如果大型的推荐抽芯模之类的做法比较好。

❾ 求铸造行业砂型质量的影响因素!!

C. 砂处理
C-1. 我厂使用碾轮式混砂机,多年来一直采用先干混和后湿混的混砂工艺。近来听说加入膨润土以前先湿混的效果更好,不知如何控制先湿混的加水量?但是德国爱里许混砂机采取先干混而后加水湿混,似乎混砂质量还好,为什么?
按照过去传统的混砂方法:加入旧砂、膨润土和煤粉后先一起干混一段时间,然后再加水湿混。这种混砂工艺的缺点是在干混过程中粉状材料容易偏析而落入混砂碾的围圈和碾盘的夹角部位。加水以后粉料的润湿较慢,需要延长混砂时间才能将粉料逐渐裹带出来。混砂机的加料顺序最好是加入旧砂和新砂后,立即加入全部加水量的70~80%进行湿混。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膨润土和煤粉等粉料。然后再逐渐补加其余水分使型砂的紧实率或含水量达到要求。这种先湿混的方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能比先干混法的混碾时间缩短1/4左右就能混合均匀。有些采用人工加水方法的工厂开始推广先湿混方案时遇到困难是恐怕第一批加水过多而无法纠正。实际上细心的混砂工经过培训后能够根据混砂机内砂子运动特征大致判断加水量是否合适的。爱里许式混砂机的加水办法不同于其它混砂机,它是在加水前先将旧砂、新砂、膨润土和煤粉一同加入混砂机中混合,用传感器测定出加入的所有材料总体湿度,靠计算机确定需要加入的全部水量,一次加水混匀。由于爱里许机器的转子搅拌功能强,也能在规定的140s时间内将型砂混合均匀。
C-2. 囯内绝大多数铸造工厂,尤其是中小型铸造工厂都是靠手捏和眼看来判断混砂碾中加水量是否合适。结果是型砂干湿程度波动很大,各种性能也都随之变动。请问怎样才能使混砂加水自动化?
湿型砂的湿度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会影响型砂的湿态强度、流动性、韧性、透气性、起模性强烈波动,也会导致铸件产生气孔、砂孔、夹砂、粘砂、胀砂等缺陷。靠手捏不能准确控制型砂湿度,所以国内有些大铸造工厂、外资和合资铸造工厂使用进口的型砂加水控制装置。在混砂阶段陆续测定型砂干湿程度,自动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加水。或者利用传感器测定混砂机称量斗或混砂机中各种材料的干湿程度一次自动加水。由于进口型砂水分控制仪的价格较贵,影响国内中小工厂推广应用。
国内有几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曾研制成功混砂加水自动控制装置,试用效果尚好。不过可能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而将仪器功能增多,例如在一次测量中还自动检测和调整型砂的强度。也有的还包括测量型砂的透气性、温度等。这样就使装置的结构变得相当复杂,价格提高,不是一般铸造工厂所能承担的。而且所增多的检测项目并不适用。因为混砂周期时间长度有限,如果湿混阶段测得含水量或紧实率还没达到预期程度,可以继续补加少许水分,依靠水的极强渗透力和润湿性,混砂几秒到十几秒钟后就能分散均匀,即可确定水分是否已经达到目标值。如果混砂机中型砂强度没达到预期值而立即补加膨润土,但是由于膨润土吸水缓慢,在砂粒表面分散和包覆需要较长时间。型砂的强度随着继续混砂还会不断升高,不能预先准确推测出卸料时型砂最终强度。而且,对于铸件品种比较稳定的单一砂而言,膨润土、煤粉的批料量并不需要在混砂过程中立即调整。至于透气性和型砂温度本来不属于混砂机自动控制范围,应当是型砂实验室的检测内容。总而言之,我国众多铸造工厂,尤其是中小铸造工厂,最迫切需要的是结构相对简单、价格比较低廉的型砂紧实率或含水量自动控制仪。
C-3. 我厂的高压造型线生产汽缸体铸件。用国产碾轮式混砂机,混砂周期时间三分钟,型砂手感性能不好,有些脆和不易起模。但又不能延长混砂时间,以免供砂紧张。这种困境是怎样造成的? 应当怎样才能改进型砂品质?
根据囯产碾轮式混砂机产品目录给出数据,由生产率(t/h)除以每批加料量(kg),可计算出混砂周期时间(min),分别为2.60~2.70 min/批。与实际需要相比,如此短的有效混砂时间严重不足,以致型砂性能逐渐恶化。笔者在日本看到丰田、三菱等汽车厂的碾轮混砂机周期都是6min。我国很多工厂混砂周期时间不足的原因是原设计按照过去低密度造型、低强度型砂制定的。当时砂型的压实比压不足300~400kPa,型砂的湿压强度不高于80~100 kPa。使用品质有限的钙基膨润土,有效膨润土含量也不高。如今高密度造型用型砂的湿压强度一般都超过140 kPa,有的甚至达到200 kPa以上。都是用活化膨润土,而且树脂砂芯混入量增多都需长些时间混砂。原有的产品样本、设备说明书及设计手册上规定的混砂机生产率已不适用。如型砂需要量大,无法延长混砂时间,最彻底的办法是攺造砂处理工部,改换使用高生产率混砂机。国内几家大型汽车厂纷纷引进外国转子混砂机的原因就在于此。但是更多的中小铸造工厂财力不足,没有条件购买昂贵的进口设备,采取以下办法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多少对型砂质量有一些攺进:①加强对混砂工人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利用一切非必要的停机时间来延长混砂时间,即使只延长半分钟也能改进型砂韧性和起模性。曾经有个别工厂的造型机上为大容量砂斗,混砂工人就尽快装满砂斗,提前休息和抽烟。应当将造型机砂斗改小,只用来供给10~12只砂箱造型。要求混砂工在混砂机旁专注混砂,随混随用。②利用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期间,将砂系统中的所有砂子翻混一两遍。混砂时只加少量水控制干湿程度,不加其它附加材料。这样可以将旧砂中积留的膨润土和煤粉团粒尽量混碾均匀。对型砂性能必会有改进。③另外还要注意:每日下班前必须将混砂机中的积砂完全清除干净。经常调整刮砂板与底盘和围圈的距离,及时更换已磨损刮砂板。这样才能提高混砂机的混砂程度。
C-4. 怎样确定混砂机的最适宜混砂时间?
可以在生产用混砂机中按照工艺规定混制型砂,混完后不要打开卸砂门,取样测定其湿态抗压强度。然后再延长碾轮混砂机的混砂时间0.5~1 min(转子式混砂机延长10~20秒钟)。混砂时添加少量水分以保持型砂紧实率基本不变,再一次测定型砂湿压强度,强度值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此每次延长混砂时间和继续测定强度。强度上升逐渐趋于和缓,直到强度不再上升,即达到“峰值强度”为止。由于接近平台区的强度升高极为缓慢,通常认为型砂强度到达峰值80~90%左右即为生产中最适合使用强度。达到最适合使用强度的混砂时间应当是混制该种型砂的正确时间,工厂可以据此更正工艺规定的混砂时间要求。清华大学曾检验山东某动力机厂型砂使用S14系列转子混砂机的混砂效果,发现达到峰值强度的混砂周期是4.5min,建议该工厂将混砂时间定为4.0min,明显高于设备制造公司推荐的混砂周期2 min。
C-5. 山西某厂添置了一台转子混砂机,标牌注明生产率每小时60吨,混砂机的电动机功率为60 kW。使用后发现混砂效果相当差。该混砂机的电动机功率是否不足?是否应当更换其它类型的混砂机?
型砂的混合均匀和型砂表现出优秀性能,靠的是有足够的电能传输到型砂中。因此,混砂机需要安装较大功率的电动机来混合型砂。分析比较国内外混砂机可以看出:混砂机的电机总功率(kW)至少应当是每小时生产率(t/h)的两倍以上,否则不可能在规定周期时间内混制出良好的型砂。例如Eirich公司的倾斜旋转底盘转子混砂机电动机功率与小时生产率之比大致在2.6~2.8;DISA公司的SAM-3和SAM-6在2.24~2.36之间;KW公司WM混砂机基本在2.58~2.83;B&P公司的摆轮混砂机大致在1.92~3.00之间。而国产碾轮混砂机S1116、1118、1120、1122的比率较低,分别为1.47~1.85。国产S14系列转子混砂机电机功率与生产率之比仅为1.33和1.50,都显然过低。山西某厂的电机功率与生产率之比只是1.0,不可能在规定生产率之下混出好型砂。关键在于不论混砂机的类型如何,在混砂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能量传输给型砂就不可能提高混砂效果。假定混砂机电机实际使用率为85%,可以估算出每吨型砂耗用电能量(kWh)。Eirich(爱立许)公司平均为1.81,DISA公司平均为1.87,KW公司平均为2.47。而国产碾轮式混砂机为1.48,转子式混砂机只有1.13~1.28,与进口混砂机相比差距明显。在不更换混砂机的条件下,唯一的解决措施是降低生产率和延长混砂周期。以上讨论都是基于混砂机的制造质量、维护保养水平和机械效率等都正常的情况下,否则问题会更加突出。也有铸造工厂恐怕延长混砂时间会使型砂温度提高,这成为不肯延长混砂时间的借口之一。实际上将每吨型砂输入电能提高到接近进口混砂机的型砂耗能量,型砂温度也许仅仅升高三到五度左右。考虑到型砂水分每蒸发1%,型砂温度可降低25℃左右,只需多加少量水分,靠混砂机的排风装置,就可利用水分蒸发使型砂降温。
C-6. 我厂生产农用汽车球铁轮毂,产量较大。但生产条件相当落后,主要用手工造型。采取碾轮混砂机混制面砂,背砂是在地面混砂。铸件表面普遍存在砂孔缺陷。现要扩大产量和改进铸件品质,准备建成完整的砂处理系统。请问应当选择哪种形式的混砂机?
目前国内工厂使用较多的混砂机有:①碾轮混砂机、②旋转底盘转子混砂机、③旋转刮砂板转子混砂机。也有个别工厂使用④摆轮式混砂机。实际上只要混砂时间足够长和有足够电能输送给型砂,混砂机受到良好的维护清理,任何种类混砂机都能混制出品质良好的型砂。在各种混砂机中,碾轮式应用最广。高密度型砂理想的混砂周期时间大约需要6min。另外,工厂还应每天下班前将碾盘和碾轮上积下型砂完全清除干净,及时调整刮砂板与底盘和围圈距离,及时更换磨损的刮砂板。美国汽车行业铸造工厂要求刮砂板与底盘的间距为一个硬币的厚度。如果做到这些要求就肯定能够混制出优良品质的型砂。
我国制造的S14系列转子混砂机的底盘不转,靠以碾盘中心为轴的刮砂板将砂子扬起,遇到高速旋转转子被打散和混合。规定的混砂周期120s时间不足,应当增大电机功率和延长混砂时间。否则不能提高混砂的品质。
C-7. 有些铸造工厂发现型砂中有很多黄豆大小旳“砂豆”。例如天津附近某厂的机械化造型的砂系统中就发现大量砂豆。曾多次利用节假日人工过筛去除型砂系统中的砂豆。但生产一星期后砂豆又出现。请问砂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消除砂豆的产生?
型砂中的砂豆不但损害流动性,而且不利于铸件表面光洁度,还有可能造成气孔缺陷。砂豆的生成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是混砂加料顺序有问题,如按照先干混工艺,膨润土和煤粉加入后由于偏析而在混砂机的角落集中,加水时先将膨润土润湿而成粘土团,如果随后的混碾不充分,就成为砂豆留在型砂中。如按照先湿混工艺,先加入的水尚未分散开就加入膨润土和煤粉,甚至水还没加完就急于加入膨润土和煤粉,必然会形成大量砂豆。加完第一批水后,至少应混合10s(转子式)至半分钟(碾轮式)后再加入膨润土和煤粉。另外的重要原因是混砂时间不够长,混砂机的维修和清理不及时,混砂效果不够好,没有将积聚成的小砂豆混碾破散开。还有一个可能性,混砂加入的膨润土量过多,例如有一工厂使用转子混砂机,由于旧砂烧损严重,新砂补加量多,膨润土加入量超过2%,混砂机来不及把所有加入的粘土团块混碎开,就会出现小团粒和湿强度不高的状况。转子混砂机的混砂时间短也容易形成砂豆,因此爱立许公司的转子混砂机规定混砂周期为140s,为的是减少砂豆。
C-8. 很多机器造型的铸造工厂都有型砂温度高的问题,请问热砂给生产带来哪些困难。应该怎样解决热砂?
经过反复浇注的热量积蓄,使旧砂温度不断上升。国外有些人提出造型时型砂温度超过40℃或43℃,或者比环境温度高12℃以上,可认为存在“热砂”问题。给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下:①随着砂温提高,标准试样的重量和湿压强度等性能都会下降。②热砂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在冷的运输皮带上,而使其粘附一层型砂,随时撒落地面而影响车间卫生。凝结在砂斗内壁,砂斗挂砂越来越厚,容积越来越小。③砂型表面的热砂容易脱水变干,使砂型表面发酥,棱角易碎,不耐金属液冲刷,容易造成冲蚀和砂孔缺陷。④热砂的水蒸气凝结在模板表面,使起模性恶化。水蒸气凝结在型腔中冷铁和砂芯上,使铸件产生气孔缺陷。
为了防止和解决热砂问题,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工厂,最重要的措施是应当在砂处理系统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加大砂系统实际容量,减少型砂使用的循环次数,每班旧砂循环最好不超过两遍。尤其重要的是采取增湿通风冷却处理。我国有几家工厂应用结构良好的进口增湿沸腾冷却设备,能将型砂温度降低到要求范围内。国内有的工厂只是在落砂后斜爬皮带上自行按装一个简易的雾化喷水装置,根据来砂多少自动调节喷水量,也可以使砂温适当降低。此外,为了防止热砂粘附模样,除了必须在模板上喷涂以煤油或轻柴油为原料的脱模剂以外,还可采用模板加热装置,减小型砂与模样的温度差异,避免水蒸气凝聚在模板上,从而减少起模时砂型损坏。但是模板加热温度不可高于型砂温度,以免型腔表面脱水变脆弱而产生砂孔缺陷。
C-9. 有些工厂采用增湿冷却方法来达到旧砂降温的目的,但是在使用中发生通风除尘管道和除尘器布袋因长期结露造成粉尘堵塞的严重问题,请问如何来防止和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估计发生除尘管道和除尘器布袋的堵塞和结雾严重问题的原因是除尘系统的设计不合理。除尘管道应采取电热外壁,使管壁温度不低于管道中含尘水气温度,水蒸气就可以不凝结在管道内壁。还要加大排风速度,有资料介绍管道中风速不低于18 m/s,使微细尘土颗粒不致沉淀在管子中。布袋要选择不吸水材料制成。河北有一家挤压造型铸造工厂,落砂冷却滚筒除尘管道的水平部分采取内高外低的简单直线结构,每日用水冲洗管道,将管道中积聚的粉尘冲洗流入室外的水池中。不需加热也可防止堵塞。
C-10. 我厂是专业生产发动机汽缸体的工厂,铸件使用了大量砂芯,据统计大约每吨汽缸体铸件需用1.0~1.2吨树脂砂芯。所用原砂都是远途运来的优质擦洗砂。落砂时除少量心头直接做为废砂丢掉外,绝大部分溃散砂芯混入旧砂中。逐渐积累致使砂系统容纳不下,必需随时排掉一些旧砂块成为废砂。这些砂块都是远离铸件没受到高温加热的优良品质砂子,被扔掉确实可惜。请问国外类似产品工厂有无办法减少擦洗砂消耗量和旧砂扔掉量?
国外多砂芯铸造工厂和研究单位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旧砂再生处理后做为制芯的主要材料。用湿型旧砂制造砂芯的障碍是含有相当多的膨润土以及一些其它粉尘物质。这些物质与大多数砂芯粘结剂不相容,需要采用再生方法除掉。日本有人用离心式擦磨机加工处理经过干燥的湿型旧砂,研究结果表明:旧砂预先经过干燥可使粘土膜较易脱落,能够减少擦磨处理的反复次数。用机械再生砂配制壳芯砂最为理想,因为在覆膜温度下壳芯树脂的粘度高,不易向砂粒上残留粘土层渗透。而且擦磨处理会使砂粒形状变得较为圆整,壳芯砂的强度甚至比用新原砂的还高。配制冷芯盒芯砂要求再生后泥分降低最好到<0.8%。再生砂80%与原砂20%掺和后芯砂的可使用时间和吹气硬化强度与用全新原砂配制的芯砂差不多。美国较多采用热––机械复合方法处理湿型旧砂,经700~800℃左右加热焙烧可以去除湿型旧砂中的粘结剂等有机物质,还能使包覆在砂粒表面的粘土膜脆化和易于擦磨脱落。随后用气力或机械方法进行再生处理。75%再生砂和25%新原砂掺和在一起用于呋喃自硬砂、酚醛/酯自硬砂、酚醛树脂热芯盒砂的结果也与冷芯盒砂的情况相似。荷兰一家公司的旧砂用沸腾床烘干,只经机械再生处理,再生砂生产率达60 t/日。冷芯盒砂芯中78%为再生砂,12%为破碎砂芯,10%新原砂以补充损失。我国长春一汽铸造公司2005年1月建成废砂再生线,先加热到700℃以上烧去有机物,再打磨砂粒去除表面烧结膜。但再生砂的耗酸量高达20mL以上,只能用于混制壳芯砂,难以制热芯盒和冷芯盒砂芯。笔者估计其原因是我国铸造工厂的湿型砂粘结剂为活化膨润土,膨润土中加入了的Na2CO3。再生砂粒残留碱性物质不利于冷、热芯盒砂的固化。
另外一个办法是采用分别落砂:铸件冷却后敞开上型,取出带有砂芯的铸件单独落砂,所得砂子主要是已被烧枯的溃散砂芯和少量掺杂的型砂,可以用擦磨方法进行再生处理。然后与不超过20%的新原砂混合用来制芯,不必增加树脂加入量即可得到同样砂芯强度。留在砂箱中的砂子只含少量砂芯,经破碎、过筛后就可用于混制湿型砂,可以减少溃碎砂芯对型砂性能的不利影响。分别落砂的优点是大大地减少新原砂消耗量和废砂丢弃量,但是要求车间的布置和设备安装进行调整。

❿ 铸造工艺流程

浇注出来之后一般就是抛丸了,抛丸后就是开始初选了,选完废品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之后就是再抛丸了,抛丸之后就是二次检验了,看缺陷,尺寸等等还有探伤之类的,这些要看具体的零件要求,二次检验合格的就可以入库了,入库之后有特殊要求的就按特殊要求执行,比如刷漆,发黑 发蓝之类的,还有可能是你要供成品的话还要拿出去外协加工后才可以入库,然后就是发货了,在二次检验之后会发现一些废品,有的缺陷是可以修补的,可以胶补,或者焊补之类的,但焊补之后还要热处理,再抛丸再、、、、
热处理也是铸造的一个工序,为什么热处理,一般铸造出来的东西都有铸造应力,一般大家就采取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来解决,对于铸铁来说,一般不需要热处理的,特别是灰铁之类的,有也是退火之类的,而对于钢来说就必须要热处理了,因为应力很大,不热处理就是脆的,没法用的,还有一些特殊的材质,比如ZG40Cr之类的,要求硬度高的,就可以通过热处理之中的调质处理把硬度提高,还有有些零件要求金相成份之类的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来实现,有些铸造做出来硬度高了,没法加工,这是就要降低它的硬度,也需要热处理来完成,总之,热处理可以使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等等好处,所以需要热处理,希望能帮到你,你可以去翻翻书,这些书上比我说的好的多了,也详细的多

阅读全文

与铸造起模困难是什么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阀门怎么才热 浏览:814
制冷设备的前景如何 浏览:20
卧式饲料搅拌机传动装置 浏览:992
超声波频率越高什么能力越强 浏览:448
开个健身房都需要哪些器材 浏览:64
空调调到制冷不出冷风是什么原因 浏览:158
饿了么战舰世界工具箱 浏览:217
江门市东威五金制品厂 浏览:659
暖气管道井回水阀门图解 浏览:949
额定制冷能力W是什么意思 浏览:119
小米游戏快捷操作工具箱 浏览:938
冰箱噪音小不制冷怎么回事 浏览:400
腹部贴什么器材 浏览:561
雅阁7代仪表盘有个黄灯亮是什么 浏览:795
线切割设备哪里有卖 浏览:687
电动工具的功率有什么左右 浏览:901
诚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482
卡巴工具箱136 浏览:299
为什么机械硬盘有时候不显示不出来了 浏览:932
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装置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