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按工作电压
一、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按触电保护方式分类和按防潮程度分类
(1)根据《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规定,将手持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措施的不同分为三类:
I类电动工具(普通型电动工具)。这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除依靠基本绝缘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接起来。当基本绝缘失效后,可能意外带电的金属部件不致带来触电的危险。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接零和接地都可作为这类设备的附加安全措施。接零可在漏电时实现速断,并能降低这些金属部件上可能出现的对地电压。
I 类电动工具外壳特点一般都是全金属。
II类电动工具(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 V。这类设备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按外壳构成,II类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绝缘外壳的II类设备。;第二种是金属外壳的II类设备。第三种是兼有以上两种外壳的综合性II类设备。II类电动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Ⅲ类电动工具(即特低电压的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这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解靠特低安全电压供电来防止触电,在工具内部不得产生比特低安全电压高的电压。特超低安全电压的供电电源必须符合安全电压电源的要求。同时,Ⅲ类电动工具的绝缘必须符合加强绝缘的要求。
Ⅲ类电动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2)按防潮程度可分为普通工具、防溅工具、水密工具三类。
❷ 在日常作业时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进行打磨作业,应选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有哪些
1、防护手套,可以防止打磨产生的火花伤手,减轻碰到转动的砂轮片造成的伤害后果。
2、防护眼镜,避免火花飞溅伤眼睛。
3、安全帽,保护头部。
4、劳保鞋,防砸、防滑。
5、工作服。
6、防尘口罩,防止作业中粉末进入肺部。
❸ 电动工具安全防护种类有哪些
电动工具的种类:电动工具主要分为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1.电钻:主要规格有4、6、8、10、13、16、19、23、32、38、49mm等,数字指在抗拉强度为390N/mm的钢材上钻孔的钻头最大直径。2.电动扳手和电动螺丝刀:用于装卸螺纹联接件。电动扳手的传动机构由行星齿轮和滚珠螺旋槽冲击机构组成。结合膨胀螺栓使用,可提高各种管线、机床设备的安装速度和质量。3.混凝土振动器:用于浇筑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捣实混凝土,以消除气孔,提高强度。以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一种机械化工具。发展简况1895年,德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外壳用铸铁制成,能在钢板上钻 4mm的孔。随后出现了三相工频(50Hz)电钻,但电动机转速没能突破3000r/min。但当时因价格昂贵,发展较慢。到70年代中后期,因电池价格降低,充电时间也缩短,这种电动工具在欧美、日本得到广泛使用。这种电动工具利用晶闸管等元件组成电子线路,以开关揿钮被揿入的深度不同来调节转速,从而使电动工具在使用时能按被加工对象的不同(如材料不同、钻孔直径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转速。有直向电动砂轮机和电动角向磨光机。电动扳手和电动螺丝刀:用于装卸螺纹联接件。混凝土振动器:用于浇筑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捣实混凝土,以消除气孔,提高强度。Ⅰ类工具安全防护:工具中设有接地装置,绝缘结构中全部或多数部位有基本绝缘。安全电压指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空载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对三相电源,导体与中线之间的空载电压有效值不超过 29V。
❹ 移动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有哪些安全措施
移动及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是有国家标准的。GB3787-201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主要还是机械防护方面的安全措施和电气方面的安全措施。现在有许多工具都是使用锂电池作为能源了,在电气方面的安全性要好得多了。
❺ 什么是手持电动工具的第二类防触电保护器具
一类手持电动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蔽腊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二类手持电动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搏乱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宏银滑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区别:
1、一类工具是带接地的,电缆插头是三插的,工具只有简单的基本绝缘,漏电要靠要靠接地线来保障安全,该种类型的工具是金属外壳的。
2、二类工具是不带接地线的,电缆插头是二插,工具除了基本绝缘外,塑料外壳可以作为附加绝缘来防止触电,也有金属外壳的工具可以作成Ⅱ类工具,通常在铭牌上标有“回”符号。
❻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可以分带迹为两类:电侍返击保护;按防潮程度分类按电动工具的用途和分类:金属切割、打磨、装配、筑路、采矿等。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前,先将外壳、手柄、负载、插头、开关等检查干净。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进行空载试验。经设蠢谈并备和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发给许可证或有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设备挂有合格牌。
❼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安全应选用几类电动工具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安全应选用Ⅱ类电动工具
2、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要测量绝缘电阻
对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看是否符合要求。其对绝缘电阻的要求是:Ⅰ类不低于2兆欧,Ⅱ类不低于7兆欧;Ⅲ类不低于10兆欧。
3.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外观
外观检查包括: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是否牢固等。
❽ 不同场合的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根据国家标准
不同场合的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根据国家标准:
采用Ⅱ、Ⅲ类绝缘型的手持电动工具。
II类工具的设计制造者将操作者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可靠有的方法置于工具上,使工具具有双重的保护电流,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当基本绝缘损坏失效时,由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提供触电保护。Ⅱ类工具是带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
❾ 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是什么
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是:按触电保护方式分类;按防潮程度分类。
按照电动工具的用途和分类:金属切削类、磨砂类、装配类、道路建设类、矿山类等。
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外壳、手柄、负荷载、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空载试验,经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发给准用证或有验收手续方能使用。设备挂上合格牌。
(9)手持电动工具不同类的防护扩展阅读:
手持式电动工具,因其轻巧、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深受操作者喜爱。常见的有角磨机、手持电钻、电动扳手等。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挪动性大、振动较大,容易发生漏电、机械伤害、锂电池着火爆炸等风险。
由于此类工具又常常在人手中紧握使用,危险性更大,且手持式电动工具作为用电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是总公司“4+3”专项治理项目,故在管理、使用、检查、维护上应特别注意。
❿ 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条例
携带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挪动性大、振动较大,容易发生漏电及其他故障。由于此类工具又常常在人手紧握中使用,触电的危险性更大,故在管理、使用、检查、维护上应给予特别重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条例吧。
一、工具的触电保护措施《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中,将手持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措施的不同分为三类:
Ⅰ类工具: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
Ⅱ类工具: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来防止触电;
Ⅲ类工具: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且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来防止触电。
二、根据环境合理选用
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工具本体良好的双重绝缘或外加绝缘是防止触电的安全可靠的措施。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或经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使用者须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闷拿渣缘垫上。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金属容器敏差内)应使用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控制箱、电源联接器等和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具。
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三、Ⅰ类工具的保护接零
前已述及,Ⅰ类工具是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的。采用保护接零的Ⅰ类工具,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即保护零线应单独与电网的重复接地处连接。为了接零可靠,最好采用带有接零芯线的铜芯橡套软电缆作为电源线,其专用芯线即用作接零线。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铜线。工具所用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插孔和插头,不得乱插,防止把零线插入相线造成触电事故。
应当指出,虽然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手持电动工具仍可能有触电的危险。这是因为单相线路分布很广,相线和零线很容易混淆,这时,相线和零线上一般都装有熔断器,零线保险熔断,而相线保险尚未熔断,就可能使设备外壳呈现对地电压,以酿成触电事故。因此,这种接零不能保证安全,尚须采用其他安全措施。
四、使用与保管
1、蚂悄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检修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2、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
(1)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
(2)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3)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
(4)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5)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牢固。
电气检查包括:
(1)通电后反应正常,开关控制有效;
(2)通电后外壳经试电笔检查应不漏电;
(3)信号指示正确,自动控制作用正常;
(4)对于旋转工具,通电后观察电刷火花和声音应正常。
3、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场所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其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能拖拉在地。
4、电源开关或插销应完好,严禁将导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钩在开关上。特别要防止将火线与零线对调。
5、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更不可用手握持工具的转动部分或电线,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
6、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7、在高空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下面应设专人扶梯,且在发生电击时可迅速切断电源。
五、检修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由专职人员进行。修理后的工具,不应降低原有防护性能。对工具内部原有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检修后的工具其绝缘电阻,经用500V兆欧表测试,Ⅰ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Ⅲ类不低于1MΩ。工具在大修后尚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分别为:Ⅰ类—950V,Ⅱ类—2800V,Ⅲ类—380V。